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丁香精油工艺优化及抑菌效果研究
1
作者 白瑕 吴迪 +5 位作者 张华伟 王有斌 蒋琪 宋立亚 李江阔 李东华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为优化丁香精油的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SSDE)提取工艺,并对丁香精油的成分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SSDE萃取工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水蒸气蒸馏(SD)、盐效应辅助水蒸气蒸馏(SSD)、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成分进行分... 为优化丁香精油的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SSDE)提取工艺,并对丁香精油的成分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SSDE萃取工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水蒸气蒸馏(SD)、盐效应辅助水蒸气蒸馏(SSD)、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提取后的丁香粉末,采用滤纸片法测定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SSDE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aCl溶液质量分数8.8%,料液比(m_(丁香粉):V_(NaCl))1:14(g/mL),萃取液体积比(V_(二氯甲烷):V_(NaCl))1∶3,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预测值为18.31%,验证试验结果为18.29%。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丁香精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均以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和石竹烯为主。SEM图显示,提取后的干燥丁香粉末结构松散,出现孔洞,比表面积增大,SSDE提取后的粉末被破坏程度尤为明显。抑菌试验结果表明,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对3种供试菌种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本研究为丁香精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并为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 工艺优化 抑菌效果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洋葱精油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丽梅 李景明 +2 位作者 孙亚青 马钊 倪元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本实验就加水量、溶剂用量和NaCl溶液浓度三个因素对SDE洋葱精油的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实验确定当洋葱浆液与NaCl溶液(90g/1000ml)的比例为1:2、溶剂用量为15ml时,提取得到的含硫化合物浓度较高。
关键词 同时蒸馏-(sde) 洋葱精油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洋葱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丽梅 李景明 +1 位作者 孙亚青 倪元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89,共4页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洋葱精油提取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洋葱精油提取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5h,酶解时间1.5h,酶解温度40℃。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DE洋葱精油中含硫化合物浓度可达28354mg/kg(相对于内标物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法(sde) 洋葱精油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GC-MS分析姜精油的组分 被引量:6
4
作者 骆海林 陆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6,10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热风干燥的生姜中提取姜精油。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18.99%),其次是β-倍半水芹烯(14.35%),α-合金欢烯(9.95%),α-姜黄烯(8.77%),β-没药烯(5.63%),这5种组分占全部被检出组分含量的57.69%,初步确定为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精油 同时蒸馏-法(sde) GC-MS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解析不同酿酒原料蒸煮香气成分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浩 明红梅 +4 位作者 郑佳 杨康卓 胥佳 陈法君 黄俊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253,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酿酒原料蒸煮香气及混蒸混烧工艺对白酒风味组的影响,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6种不同原料(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麦及其组合)的蒸煮香气及其与... 为了探究不同酿酒原料蒸煮香气及混蒸混烧工艺对白酒风味组的影响,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6种不同原料(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麦及其组合)的蒸煮香气及其与酒醅混合蒸煮的香气进行解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找出其中重要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原料蒸煮的重要香气物质有2-正戊基呋喃、己醛、己酸、十四酸乙酯、1-辛烯-3-醇、戊酸乙酯、反-2-庚烯醛和反-2-辛烯醛。粮醅混蒸(即原料与酒醅混蒸)的重要香气物质有2-正戊基呋喃、己醛、异戊酸乙酯、丁酸丙酯、己酸甲酯、戊酸异戊酯、4-甲基戊酸、壬酸和肉豆蔻酸等,这些香气物质在白酒中均有检测出,其中,异戊酸乙酯、丁酸丙酯、己酸甲酯、戊酸异戊酯、4-甲基戊酸、壬酸和肉豆蔻酸,可能主要来源于粮醅混蒸产生的香气物质,而2-正戊基呋喃和己醛可能主要来源于原料的蒸煮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原料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活度值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凤芳 马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0-294,共5页
以新鲜大葱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13种,主要成分有:烯丙基甲硫醚、甲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丙基甲基硫代硫磺酸酯、反式烯丙基丙基三硫醚等;醛... 以新鲜大葱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13种,主要成分有:烯丙基甲硫醚、甲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丙基甲基硫代硫磺酸酯、反式烯丙基丙基三硫醚等;醛类3种,2-甲基-2-戊烯醛、2-丁炔二乙基乙缩醛、3-丁炔二乙基乙缩醛;酯类6种,主要成分有:2-丁烯酸甲酯、3-戊烯酸,4-甲基-2-丙烯酸酯、2-丁烯酸乙烯酯等;酸2种,乙烯丁酸和2-甲基庚酸;醇类1种,2,4-二甲基-3-戊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蒸馏温度、料液比、同时蒸馏-萃取时间以及水浴温度进行正交实验,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葱油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95℃、料液比1∶2(g∶m L)、同时蒸馏-萃取时间3.5h、水浴温度55℃,此条件下测得含硫化合物含量可达25.1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法(sde) 葱油 含硫化合物 正交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结合GC-MS分析南北地区高粱蒸煮香气成分
7
作者 扎西尼玛 马振兵 +2 位作者 王永轶 李英杰 龚利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54,共6页
为探究南北地区高粱的蒸煮香气成分和特征风味物质,该研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别对南北两个地区4种高粱(G1、YN4、G8、G10)的蒸煮香气及其特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AV),分析南北地区高... 为探究南北地区高粱的蒸煮香气成分和特征风味物质,该研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别对南北两个地区4种高粱(G1、YN4、G8、G10)的蒸煮香气及其特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AV),分析南北地区高粱具有的特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南北地区4种高粱共检测出205种香气成分,其中南方地区两种高粱(G1、YN4)共检出147种、北方地区高粱(G8、G10)检出121种,南方地区高粱蒸煮香气成分种类较北方高粱更加丰富;北方地区高粱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4种,其中4-甲基苯酚被认为是北方地区高粱的特征风味物质(OAV>1),南方地区高粱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7种,其中4-乙基愈创木酚、正己酸乙酯、壬醛被认为是南方地区高粱的特征风味物质(OAV>1)。综合来看,南方高粱(G1、YN4)在特征风味物质以及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上与白酒酿造所需风味物质更加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风味物质 香气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8
8
作者 彭志宏 豆海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2,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法定量分析其成分。根据总离子图,分析鉴定出3-蒈稀(27.2%),反式-石竹烯(22.08%),柠檬烯(19.34%),β-蒎烯(9.16%),α-蒎烯(5.15%),l...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法定量分析其成分。根据总离子图,分析鉴定出3-蒈稀(27.2%),反式-石竹烯(22.08%),柠檬烯(19.34%),β-蒎烯(9.16%),α-蒎烯(5.15%),l-水芹烯(3.86%),可巴烯(2.32%),δ-檀香烯(2.19%),m-伞花烯(1.88%),β-香叶烯(1.6%)等30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胡椒 气相-质谱 同时蒸馏-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84
9
作者 綦艳梅 孙宝国 +2 位作者 黄明泉 刘玉平 陈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0-374,共5页
为探究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酱牛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7种(相对含... 为探究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酱牛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7种(相对含量4.365%)、醇类12种(相对含量2.663%)、醛类23种(相对含量21.717%)、酮类7种(相对含量0.912%)、酯类1种(相对含量0.279%)、醚类2种(相对含量15.263%)、酸类4种(相对含量2.601%)、酚类2种(相对含量0.889%)、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14种(相对含量2.085%)。其中醛类、醚类、含氮含硫以及杂环化合物是月盛斋酱牛肉的重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盛斋酱牛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sde) 气质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GC-O技术分析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34
10
作者 肖作兵 陈合兴 +3 位作者 牛云蔚 吴旻玲 舒畅 朱建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720,共7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特征香气成分 顶空蒸汽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芳香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家刚 杨松 +3 位作者 伍玉菡 朱倩 杜京京 江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临界流体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艾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永国 张晓梅 +2 位作者 艾娜丝 孙宝国 任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177,共8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提取并分析艾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醚为萃取溶剂时,使用DB-WAX型号毛细管色谱柱,鉴定出62种物质,而通过毛细管色谱柱HP-5鉴定出89种物质;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时,在DB-WA...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提取并分析艾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醚为萃取溶剂时,使用DB-WAX型号毛细管色谱柱,鉴定出62种物质,而通过毛细管色谱柱HP-5鉴定出89种物质;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时,在DB-WAX中经GC-MS鉴定出35种物质,在HP-5中鉴定出106种物质。使用两种萃取剂及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共鉴定出159种物质,其中含量较大的有桉油精、石竹烯氧化物、石竹烯、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酮、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sd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三全梅菜扣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4
13
作者 程玥 徐晓兰 +3 位作者 张宁 陈海涛 孙宝国 黄明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三全牌梅菜扣肉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5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0种(相对含量3.5117%)、醇类6种(相对含量46.9174%)、醛类19种(相对含量13.5089%)、酮类4种(...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三全牌梅菜扣肉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5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0种(相对含量3.5117%)、醇类6种(相对含量46.9174%)、醛类19种(相对含量13.5089%)、酮类4种(相对含量0.7795%)、酯类4种(相对含量5.5572%)、醚类1种(相对含量0.1286%)、酸类4种(相对含量0.8347%)、酚类2种(相对含量0.1310%)、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7种(相对含量3.1580%)。其中醛类、醚类、含氮含硫以及杂环化合物是三全牌梅菜扣肉的重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梅菜扣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广式腊肠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晓房 白卫东 +1 位作者 陈海光 黄碧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143,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优级广式腊肠挥发性成分,并对挥发性成分的产生途径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优级广式腊肠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组分,其中酯类和醛类物质较多,其次为酸类、酮类和烃类,酯类的相...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优级广式腊肠挥发性成分,并对挥发性成分的产生途径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优级广式腊肠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组分,其中酯类和醛类物质较多,其次为酸类、酮类和烃类,酯类的相对含量最高达63.26%;在挥发性组分中,棕榈酸乙酯、十六碳醛、十八碳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广式腊肠具有与干腌火腿不同的风味特征;多种前处理方法结合能更加全面准确分析广式腊肠挥发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腊肠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汉麻叶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勇 李靖宇 +3 位作者 杜军强 何锦风 何聪芬 祝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26-22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汉麻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不同萃取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时间为4h,从汉麻叶中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6.04%,其中酮类7种(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汉麻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不同萃取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时间为4h,从汉麻叶中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6.04%,其中酮类7种(4.67%)、酚类2种(6.13%)、醛类4种(3.88%)、醇类8种(15.35%)、烃类13种(29.40%)、杂环化合物类2种(0.97%)、其他8种(25.64%)。在鉴定出的成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石竹烯氧化物(14.36%)、石竹烯(8.08%)和α-石竹烯(7.0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燕麦炒米香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清 黄明泉 +1 位作者 杨震安 郭项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58-161,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燕麦炒米香味物质,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提取的燕麦炒米香味物质进行检测和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6种成分,鉴定出58种,占香味物质总峰面积的85.23%。主要成分有Z,Z-9,12-十八碳二烯酸(20.01%)、E,E-2,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燕麦炒米香味物质,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提取的燕麦炒米香味物质进行检测和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6种成分,鉴定出58种,占香味物质总峰面积的85.23%。主要成分有Z,Z-9,12-十八碳二烯酸(20.01%)、E,E-2,4-癸二烯醛(7.15%)、十六烷酰胺(5.30%)、二十烷(4.38%)、十六烷(4.17%)、乙酸乙酯(3.52%)、2,6-二甲基吡嗪(3.03%)、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96%)、己醛(2.65%)、2-乙基-5-甲基吡嗪(2.64%)、乙酸丁酯(2.39%)、1-戊醇(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炒米 香味物质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分子蒸馏对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GC-MS分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张忠义 王鹏 +1 位作者 雷正杰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出33个化合物 ,分子蒸馏蒸出物检测出27个化合物 ,主要成分均为2,7_二甲氧基_3,6_二甲基萘、γ_芹子烯、大根香叶烯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超临界 分子蒸馏 白术 挥发油 分离 GC-MS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二氧化碳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馒头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丽花 苏东海 +2 位作者 苏东民 辛秀兰 李自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964-6966,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传统主食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改善馒头的风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应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比较了不同蒸馏萃取时间下的检测结果,确定样品的同... [目的]研究我国传统主食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改善馒头的风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应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比较了不同蒸馏萃取时间下的检测结果,确定样品的同时蒸馏萃取时间为2h;从干酵母发酵的馒头样品检测出25种化合物,其中烃类6种,醇类和苯类各4种,酯类、羰基类和杂环化合物各3种,酰基类化合物2种。各类化合物的浓度如下:烃类73.236μg/g、醇类21.926μg/g、酰基化合物5.911μg/g、酯类2.932μg/g、羰基类1.591μg/g、杂环类1.435μg/g和苯类0.925μg/g。[结论]了解我国主食馒头中风味挥发物的大致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影响挥发性物质产生的因素,才可能进一步改善馒头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箬竹叶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周熠 谭兴和 李清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箬竹叶的挥发性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了86种成分,鉴定了其中64种,占箬竹叶挥发油总峰面积的83.86%。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8.57%)、茴香脑(11.16%)、植酮(7.15%...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箬竹叶的挥发性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了86种成分,鉴定了其中64种,占箬竹叶挥发油总峰面积的83.86%。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8.57%)、茴香脑(11.16%)、植酮(7.15%)、油酸(3.31%)、植醇(3.06%)、α-紫罗兰酮(3.04%)、对乙烯基愈创木酚(2.51%)、2-羟基肉桂酸(2.51%)、正壬醛(1.22%)、2,6,6-三甲基-3-环己烯-1-乙醇(1.20%)、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酮(1.17%)、4-(2,6,6-三甲基-三甲基-2-环己烯基)-2-丁酮(1.16%)、1-甲氧基-4-(2-丙烯基)-苯(1.11%)、十八醛(1.08%)、叶醛(0.94%)、异植物醇(0.89%)、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0.87%)、苯乙醛(0.79%)、蒎烷(0.79%)、雪松醇(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叶 挥发油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微波-同时蒸馏萃取GC-MS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1 位作者 李铁纯 关崇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报道了用微波照射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苦杏仁挥发性物质,测得苦杏仁挥发油的含量为4.5 %(w),利用GC -MS法分离确认出1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 报道了用微波照射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苦杏仁挥发性物质,测得苦杏仁挥发油的含量为4.5 %(w),利用GC -MS法分离确认出1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占总挥发油的89.1% ;又用加成分解法分离出苯甲醛,并用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分析 苦杏仁 微波照射 蒸馏- 苯甲醛 气相色谱-质谱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