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不同来源花椒挥发油成分
1
作者 张超东 刘红宇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九叶青花椒、顶坛花椒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并分析组成,结果表明:4种不同来源的花椒挥发油共检测出57种成分,共有组分54种,主要含有烯类、酯类、醇类和少量醛类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总的相对...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九叶青花椒、顶坛花椒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并分析组成,结果表明:4种不同来源的花椒挥发油共检测出57种成分,共有组分54种,主要含有烯类、酯类、醇类和少量醛类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总的相对含量最高,酯类醇类次之;同产地不同品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花椒挥发油组分含量有所不同,花椒种类、产地环境对挥发油组分形成有一定影响,双环己烷仅在德江顶坛花椒中发现,德江云南青花椒挥发油中芳樟醇、环己醇、榄香烯含量更高,而D-柠檬烯在德江九叶青花椒中含量更高,乙酸芳樟酯在贞丰顶坛花椒挥发油成分中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气质联用技术 花椒挥发油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解析不同酿酒原料蒸煮香气成分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浩 明红梅 +4 位作者 郑佳 杨康卓 胥佳 陈法君 黄俊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253,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酿酒原料蒸煮香气及混蒸混烧工艺对白酒风味组的影响,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6种不同原料(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麦及其组合)的蒸煮香气及其与... 为了探究不同酿酒原料蒸煮香气及混蒸混烧工艺对白酒风味组的影响,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6种不同原料(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麦及其组合)的蒸煮香气及其与酒醅混合蒸煮的香气进行解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找出其中重要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原料蒸煮的重要香气物质有2-正戊基呋喃、己醛、己酸、十四酸乙酯、1-辛烯-3-醇、戊酸乙酯、反-2-庚烯醛和反-2-辛烯醛。粮醅混蒸(即原料与酒醅混蒸)的重要香气物质有2-正戊基呋喃、己醛、异戊酸乙酯、丁酸丙酯、己酸甲酯、戊酸异戊酯、4-甲基戊酸、壬酸和肉豆蔻酸等,这些香气物质在白酒中均有检测出,其中,异戊酸乙酯、丁酸丙酯、己酸甲酯、戊酸异戊酯、4-甲基戊酸、壬酸和肉豆蔻酸,可能主要来源于粮醅混蒸产生的香气物质,而2-正戊基呋喃和己醛可能主要来源于原料的蒸煮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原料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活度值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84
3
作者 綦艳梅 孙宝国 +2 位作者 黄明泉 刘玉平 陈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0-374,共5页
为探究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酱牛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7种(相对含... 为探究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酱牛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7种(相对含量4.365%)、醇类12种(相对含量2.663%)、醛类23种(相对含量21.717%)、酮类7种(相对含量0.912%)、酯类1种(相对含量0.279%)、醚类2种(相对含量15.263%)、酸类4种(相对含量2.601%)、酚类2种(相对含量0.889%)、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14种(相对含量2.085%)。其中醛类、醚类、含氮含硫以及杂环化合物是月盛斋酱牛肉的重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盛斋酱牛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SDE) 气质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竹荪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明泉 田红玉 +2 位作者 孙宝国 陈海涛 姜远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12,共8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对竹荪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溶剂和不同萃取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醚为溶剂时,较佳萃取时间为3h,此时鉴定成分最多99种成分;二氯甲烷为溶剂,较佳的萃取时间为2h,此时鉴定出76种成...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对竹荪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溶剂和不同萃取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醚为溶剂时,较佳萃取时间为3h,此时鉴定成分最多99种成分;二氯甲烷为溶剂,较佳的萃取时间为2h,此时鉴定出76种成分;两种溶剂共计从竹荪中提取鉴定出13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23个、酮类19个、醇类16个、酚类4个、酯类11个、酸类11个、烃类34个、其他类20个,其中含量较大的成分有十四碳内酯、6-甲氧基-8-酰氨基喹啉、5-异长叶烯酮、6,10-二甲基-5,9-十一碳二烯-2-酮、τ-芹子烯、α-杜松醇、十六碳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同时蒸馏 气质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养殖暗纹东方鲀肉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4
5
作者 吴容 陶宁萍 +1 位作者 刘源 王锡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40,共9页
分别以二氯甲烷和乙醚作溶剂,同时蒸馏萃取(SDE)养殖暗纹东方鲀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质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以2,4,6-三甲基吡啶内标定量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乙醚为溶剂时... 分别以二氯甲烷和乙醚作溶剂,同时蒸馏萃取(SDE)养殖暗纹东方鲀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质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以2,4,6-三甲基吡啶内标定量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乙醚为溶剂时,总共鉴定到了57种成分,含量较高的是十四醛(4 963.71ng/g)、十八醛(1 171.51ng/g)、(Z)-13-十八醛(2 007.21ng/g)、乙酸乙酯(1 148.44ng/g)、十六酸(4 639.90ng/g)等;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时,总共鉴定到了78种成分,主要是十六醛(2 381.77ng/g)、2,3-丁二酮(1 267.40ng/g)、十六酸(545.08ng/g)等。比较得出,二氯甲烷溶剂在定性方面有优势,乙醚溶剂在定量方面效果较好。2种溶剂萃取一共检测出96种化合物,其中醛类29种、酮类11种、醇类16种、含氮含硫及杂环类化合物22种、酯类7种、酸类3种、烷烃类8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气质联用技术(GC-MS) 电子鼻 同时蒸馏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法(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馒头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丽花 苏东海 +2 位作者 苏东民 辛秀兰 李自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964-6966,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传统主食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改善馒头的风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应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比较了不同蒸馏萃取时间下的检测结果,确定样品的同... [目的]研究我国传统主食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改善馒头的风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应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比较了不同蒸馏萃取时间下的检测结果,确定样品的同时蒸馏萃取时间为2h;从干酵母发酵的馒头样品检测出25种化合物,其中烃类6种,醇类和苯类各4种,酯类、羰基类和杂环化合物各3种,酰基类化合物2种。各类化合物的浓度如下:烃类73.236μg/g、醇类21.926μg/g、酰基化合物5.911μg/g、酯类2.932μg/g、羰基类1.591μg/g、杂环类1.435μg/g和苯类0.925μg/g。[结论]了解我国主食馒头中风味挥发物的大致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影响挥发性物质产生的因素,才可能进一步改善馒头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鱼体中土霉味化合物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婷 李林 +1 位作者 陈伟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9-454,共6页
采用微波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鱼体中常见的两种土霉味化合物,即2-甲基异茨醇(2-MIB)和土腥素(Geosmin)。研究并优化了微波蒸馏萃取过程的关键参数(微波蒸馏时间、载气流量),结果表明微波蒸馏6min、载气流70mL/min为土霉味... 采用微波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鱼体中常见的两种土霉味化合物,即2-甲基异茨醇(2-MIB)和土腥素(Geosmin)。研究并优化了微波蒸馏萃取过程的关键参数(微波蒸馏时间、载气流量),结果表明微波蒸馏6min、载气流70mL/min为土霉味化合物微波蒸馏萃取的最佳条件。在此优化的条件下,土霉味化合物能够充分地从鱼体中蒸馏出来,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使馏分中的土霉味化合物吸附于纤维涂层上,将其在250℃高温下解吸,并用GC-MS分析。基于此测定方法,鱼肉中2-甲基异茨醇和土腥素的检测限均达到0.1μg/kg,且其在1—20μg/k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87、0.995。因此,用该方法分析鱼体中痕量的(ppb级)的土霉味化合物,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蒸馏 顶空固相微 气质联用 土霉味 2-甲基异茨醇 土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GC-O技术分析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34
8
作者 肖作兵 陈合兴 +3 位作者 牛云蔚 吴旻玲 舒畅 朱建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720,共7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特征香气成分 顶空蒸汽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芳香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皮蛋蛋黄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文辉 赵燕 +3 位作者 涂勇刚 李建科 王俊杰 罗序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12-220,共9页
采用蒸馏萃取提取皮蛋蛋黄与新鲜鸭蛋蛋黄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优化蒸馏萃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皮蛋蛋黄中鉴定出74种物质,烃类11种(相对含量13.248%),醇类5种(相对含量7.337%),醚1种(相对含... 采用蒸馏萃取提取皮蛋蛋黄与新鲜鸭蛋蛋黄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优化蒸馏萃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皮蛋蛋黄中鉴定出74种物质,烃类11种(相对含量13.248%),醇类5种(相对含量7.337%),醚1种(相对含量0.499%),醛5种(相对含量3.951%),酮2种(相对含量1.478%),酸10种(相对含量6.604%),酯20种(相对含量36.273%),苯2种(相对含量8.127%),含硫及杂环等物质9种(相对含量16.602%)及硅化物9种(相对含量5.781%);与新鲜鸭蛋黄相比,醇类、苯类、含硫及杂环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酮类含量显著减少,相同物质仅占30%,说明鸭蛋黄经过腌制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了极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蛋蛋黄 同时蒸馏 气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广式腊肠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曾晓房 白卫东 +1 位作者 陈海光 黄碧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143,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优级广式腊肠挥发性成分,并对挥发性成分的产生途径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优级广式腊肠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组分,其中酯类和醛类物质较多,其次为酸类、酮类和烃类,酯类的相...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优级广式腊肠挥发性成分,并对挥发性成分的产生途径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优级广式腊肠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组分,其中酯类和醛类物质较多,其次为酸类、酮类和烃类,酯类的相对含量最高达63.26%;在挥发性组分中,棕榈酸乙酯、十六碳醛、十八碳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广式腊肠具有与干腌火腿不同的风味特征;多种前处理方法结合能更加全面准确分析广式腊肠挥发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腊肠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燕麦片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培培 黄明泉 +1 位作者 孙宝国 钟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79-483,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机(GC-MS)对燕麦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并用十五碳烷作为内标物进行了内标法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17种、酮类6种、醇类6种、酚类3种、烃类25种、酸类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机(GC-MS)对燕麦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并用十五碳烷作为内标物进行了内标法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17种、酮类6种、醇类6种、酚类3种、烃类25种、酸类4种、酯类3种、杂环类5种、其他类化合物3种,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芥酸酰胺(297.95μg/kg)、(E,E)-2,4-癸二烯醛(279.95μg/kg)、2,4-二叔丁基苯酚(275.16μg/kg)、己醛(200.88μg/kg)、棕榈酸(139.77μg/kg)、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80.50μg/kg)、环己醇(80.07μg/kg)、(E)-壬烯醛(67.28μg/kg)、2-戊基呋喃(66.33μg/kg)、油酸酰胺(54.53μg/kg)、油酸(55.00μg/kg)、亚油酸(48.12μg/kg)、2,6-二叔丁基对甲酚(48.09μg/kg)、戊醇(39.91μg/kg)、2,3-丁二酮(37.36μg/kg)、苯乙醛(34.61μg/kg)、壬醛(34.36μg/kg)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片 气质联用(GC-MS) 同时蒸馏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国产食醋香味成分 被引量:27
12
作者 袁仲 马绮云 杨继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6-229,共4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LL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对国产3种食醋进行预处理,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容易检测其中的低沸点物质,而使用液液萃取法检测较高沸点物质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同... 采用液液萃取法(LL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对国产3种食醋进行预处理,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容易检测其中的低沸点物质,而使用液液萃取法检测较高沸点物质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不同厂家生产的食醋的风味成分有所差别,山西老陈醋的酸性成分是最多的,镇江恒顺香醋中低沸点的物质含量较其他醋多,而山西降脂醋中高沸点的物质含量高于其他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味成分 液液 同时蒸馏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绍兴霉干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玉平 杨俊凯 +2 位作者 孙宝国 陈海涛 黄明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47-349,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法提取并用气质联用检测绍兴霉干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萃取溶剂对提取绍兴霉干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实验表明,乙醚是比较适宜的萃取溶剂。以乙醚为溶剂,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较佳的... 采用同时蒸馏法提取并用气质联用检测绍兴霉干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萃取溶剂对提取绍兴霉干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实验表明,乙醚是比较适宜的萃取溶剂。以乙醚为溶剂,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较佳的提取条件是同时蒸馏萃取9h、霉干菜50g、霉干菜与水的比为1:8(m/V)、乙醚用量为100ml。对所得精油经气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苯乙醛、乙酸、异硫氰酸烯丙酯、二甲基三硫醚、3-甲基丁醛、2-乙酰基吡咯、2-甲基丁醛、十六酸、糠醛、二氢猕猴桃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霉干菜 同时蒸馏 气质联用 挥发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棒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2-MIB和土臭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苓 张晓赟 +1 位作者 秦宏兵 顾海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采用搅拌棒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优化了搅拌棒萃取和热脱附进样的条件。试验表明:两种目标化合物在1.00 ng/L~2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2-甲基异莰醇的相关系数为0.999 3,土臭素的相关系数为0.999 7,方... 采用搅拌棒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优化了搅拌棒萃取和热脱附进样的条件。试验表明:两种目标化合物在1.00 ng/L~2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2-甲基异莰醇的相关系数为0.999 3,土臭素的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31 ng/L和0.15 ng/L;空白和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16%,测定结果的RSD<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搅拌棒 气质联用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双石 王晓杰 +2 位作者 彭冲 邱博涵 陈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1-442,共2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7.05%)和...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7.05%)和角鲨烯(21.97%)是构成长蕊石头花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蕊石头花 固相微-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角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金樱子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玫 陈青 +1 位作者 罗江鸿 李佩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4-285,共2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贵州产金樱子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金樱子种子中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2.75%,其中亚油酸18.44%、亚油酸甲酯15.18%、油酸甲酯14.53%、二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贵州产金樱子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金樱子种子中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2.75%,其中亚油酸18.44%、亚油酸甲酯15.18%、油酸甲酯14.53%、二十七烷14.20%、三十一烷10.75%、棕榈酸甲酯4.67%,它们是构成金樱子种子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种子 顶空固相微-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坦洋工夫红茶的香气组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林海 《茶叶学报》 2023年第6期51-63,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加工红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其香气组分,分析不同红茶样的香气组成,并进行感官审评与相关性分析等。【结果】经SDE-GC-MS检测,5个红茶样中各类香气组分共计109种,其中金牡丹香气组分最多,高达52种;香气种类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其次为酯类、醛类等;金观音中香叶醇相对含量为最高,达48.13%;梅占中芳樟醇及壬醛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2.97%、12.82%;坦洋菜茶中松油醇相对含量最高,为1.78%;3,7-二甲基-1,5,7-辛烯-3-醇在福安大白茶相对含量最高,为11.66%;参试品种均含有香叶醇或其异构体、芳樟醇等重要的香气成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呈现良好的香气,其中金牡丹香气和滋味中花果香最明显,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聚类分析表明,金牡丹与坦洋菜茶、梅占与福安大白茶香气成分最为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香气、滋味得分与香气组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优质坦洋工夫红茶,其香气组分含量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有一定关联性。品种间香气组分含量及比例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品种原料坦洋工夫红茶香气呈现不同特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坦洋工夫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沉积物中的酞酸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丽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1期241-241,245,共2页
用微波萃取仪、乙腈溶剂提取沉积物中的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萃取溶液经氟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该方法检出限为0.030 mg/kg,空白样品酞酸酯类加标回收率为72.5%~108.0%,标准偏差小于2%。
关键词 微波-气质联用 酞酸酯类化合物 沉积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解析沙棘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黄酮类天然产物结构 被引量:20
19
作者 丁丽娜 邱亦亦 +1 位作者 束彤 阮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73-280,共8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获得沙棘果油,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Peakview色谱工作站拟合、二级质谱解析和紫外光谱及质谱数据比对,确定有关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共鉴定出沙棘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含有18 种黄酮类化合物,其...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获得沙棘果油,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Peakview色谱工作站拟合、二级质谱解析和紫外光谱及质谱数据比对,确定有关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共鉴定出沙棘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含有18 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8 种黄酮醇苷元及黄酮醇苷,3 种二氢黄酮醇苷元及二氢黄酮醇苷,5 种黄酮苷元及黄酮苷,1 种二氢黄酮苷元和1 种黄烷醇苷,其中芹菜素-6-C-葡萄糖苷-8-C-木糖苷、儿茶素-7-吡喃葡萄糖苷、苜蓿素、紫罗兰素、刺槐黄素这5 种黄酮首次被发现存在于沙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黄酮 超临界CO2技术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坛装风脱水榨菜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贺云川 李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坛装风脱水榨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10类45种化合物。45种化合物中含烃类7种,醇类5种,醚类1种,醛类4种,酮类1种,酸类4种,酯类12种,酚类2种,含硫化合物6种,杂环化合物3种。榨菜...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坛装风脱水榨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10类45种化合物。45种化合物中含烃类7种,醇类5种,醚类1种,醛类4种,酮类1种,酸类4种,酯类12种,酚类2种,含硫化合物6种,杂环化合物3种。榨菜的香味十分复杂,不能单纯用某一种香味来形容,其独特的香味是榨菜中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坛装风脱水榨菜香气形成贡献较大的几类化合物分别是酯类,醚类,含硫化合物,酸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装风脱水榨菜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