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改性人工矿质纤维载体同时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宇 宋新山 +1 位作者 曹新 许中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填料的性能对于生物膜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通过MnO_(2)浸渍、MnCl_(2)氧化还原、MnO_(2)甲醇扩散和KMnO4氧化还原四种方法改性人工矿质纤维(ARW),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对改性前后的ARW进行形貌和元素分析... 填料的性能对于生物膜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通过MnO_(2)浸渍、MnCl_(2)氧化还原、MnO_(2)甲醇扩散和KMnO4氧化还原四种方法改性人工矿质纤维(ARW),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对改性前后的ARW进行形貌和元素分析。再通过实验研究改性前后的ARW在DO质量浓度为0.5 mg/L的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及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1)改性后的ARW上成功负载了锰氧化物;2)负载锰氧化物的ARW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均优于原始ARW系统,其中MnO_(2)甲醇扩散改性ARW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其稳定后对COD、NH_(4)^(+)-N、NO_(3)^(-)-N和TN的去除率相较于原始ARW系统分别提高了7.51%、17.02%、2.15%和11.19%;3)微生物的纲水平分析显示,MnO_(2)甲醇扩散改性ARW系统中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分别占33.32%和13.07%,为原始ARW系统的1.18倍和1.19倍,其为水处理中脱氮除磷的优势菌纲。研究表明锰改性ARW可作为优良的水处理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人工矿质纤维 锰氧化物 同时硝化反硝化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沟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机理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少奇 范家明 +3 位作者 吴宋标 黄庆明 银玉容 史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19,共3页
氧化沟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有机废水生物反应器 ,简要介绍了氧化沟生物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典型工艺 ,并就氧化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功能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进行了讨论 ,运用电子计量学方法 ,推导并讨论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计量方程式。
关键词 生物脱氮机理 氧化沟 生物处理 同时硝化反硝化 电子计量学 连续循环曝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对垃圾压缩站废水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少奇 张鸿郭 杨志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共5页
溶解氧(DO)含量是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采用同时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SOA),对反应器内不同DO含量下垃圾压缩站废水中氨氮(NH4+-N),CODcr和总氮(T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DO含量对反应器内CODcr,N... 溶解氧(DO)含量是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采用同时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SOA),对反应器内不同DO含量下垃圾压缩站废水中氨氮(NH4+-N),CODcr和总氮(T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DO含量对反应器内CODcr,NH4+-N和TN的去除效率和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在DO含量(质量浓度,下同)为1.0mg/L时,反应器内的氨氮去除可分为快速和慢速两个阶段.在DO含量为0.5mg/L时反应器内出现好氧区和厌氧区平衡状态,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最佳.反应器内可能存在一定的厌氧氨氧化脱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同时硝化反硝化 同时好氧厌氧生物应器 垃圾压缩站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生物膜反应器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石利军 王旭江 +2 位作者 杨凤林 王炳钧 张兴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4,105,共3页
研究了循环流软性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确实存在着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考察了碳氮比(C/N)和溶解氧(DO)对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在进水COD和NH4+—N浓度为500mg/L、15mg/L时,出水COD、NH4+—N和TN... 研究了循环流软性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确实存在着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考察了碳氮比(C/N)和溶解氧(DO)对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在进水COD和NH4+—N浓度为500mg/L、15mg/L时,出水COD、NH4+—N和TN浓度<50mg/L、3.0mg/L、4.5mg/L,COD去除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达到90%、80%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填料 生物膜应器 循环流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填料PVF的制备及其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宇航 陆晓中 +2 位作者 赵明 胡翔 孙晓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29,69,共5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多孔载体-活性PVF泡沫填料。这是一种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新型载体。由于具有通孔结构,使载体从表面到内部形成不同溶解氧梯度,因此能够在一个反应器内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SND)。...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多孔载体-活性PVF泡沫填料。这是一种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新型载体。由于具有通孔结构,使载体从表面到内部形成不同溶解氧梯度,因此能够在一个反应器内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SND)。研究表明,PVF填料适宜的活性炭含量是8%,表观密度0.85g/cm3,孔隙率60%,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很好抵御水力冲刷。在复合式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活性PVF泡沫填料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发生SND的工艺条件为:溶解氧(DO)为2.0~2.2mg/L,碳氮比(COD/NH4+-N,简写为C/N)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F泡沫填料 多孔载体 同时硝化反硝化 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吸附及其固定化微生物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云霞 马明广 +1 位作者 李康兰 李生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5-58,92,共5页
以2种粒径(<0.25mm和0.2~1.0mm)的天然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沸石吸附NH4+实验以及吸附饱和后固定化微生物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脱氮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NH4+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小粒径天然... 以2种粒径(<0.25mm和0.2~1.0mm)的天然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沸石吸附NH4+实验以及吸附饱和后固定化微生物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脱氮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NH4+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小粒径天然沸石吸附NH4+效率较高。将小粒径天然沸石投加到SBR反应器中,与平行实验的SBR反应器相比发现,天然沸石在再生的同时能够增强SBR反应器的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生物脱氮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同时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44
7
作者 吕锡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4-570,共7页
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从物理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做了理论分析 ,并对亚硝酸盐氮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同时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 氨氮 中间产物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与同时硝化反硝化耦合工艺的研究
8
作者 梁越敢 李学德 +1 位作者 曹德菊 王万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1,165,共4页
在常温、低氨氮浓度下,通过控制DOC质量浓度在0.5~1.2mg/L,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实现短程硝化与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的耦合;亚硝酸累积率达到78.5%,总氮损失率达到28.1%;研究了有机负荷和pH对耦合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 在常温、低氨氮浓度下,通过控制DOC质量浓度在0.5~1.2mg/L,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实现短程硝化与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的耦合;亚硝酸累积率达到78.5%,总氮损失率达到28.1%;研究了有机负荷和pH对耦合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负荷增加有利于提高耦合工艺总氮的去除率,负荷从0.11上升到0.47时,TN的去除率从18.0%上升至41.9%;本实验条件下耦合工艺最佳pH在7.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耦合工艺 短程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氧速率影响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9
作者 周思辰 罗威威 +1 位作者 金锡标 吕树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5,89,共4页
通过在实验室内建立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装置,考察了供氧速率对SND脱氮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供氧速率由50 m L/(min·L)提高至100 m L/(min·L)时,COD与NH3-N去除效率变化不大,分别保持在96%与99%以上,而TN去除率由80%降低至70%... 通过在实验室内建立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装置,考察了供氧速率对SND脱氮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供氧速率由50 m L/(min·L)提高至100 m L/(min·L)时,COD与NH3-N去除效率变化不大,分别保持在96%与99%以上,而TN去除率由80%降低至70%左右。为研究造成脱氮性能差异的原因,采用批次试验测试了不同供氧速率下的脱氮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供氧速率的增加不影响反硝化速率,但会提高碳氧化速率,从而加快有机物的消耗,缩短了反硝化的时间,从而造成TN去除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氧速率 氨氮 总氮 同时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异养硝化及脱氮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乔楠 刘文超 +2 位作者 张贺 张金榜 于大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7-771,共5页
生物脱氮是目前处理水体氮素污染的有效方法,本文以(NH4)2SO4为氮源、柠檬酸三钠为碳源培养好氧反硝化菌H1,4天后NH4+-N的去除率达到76.92%,COD去除率达到84.29%,说明H1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当NH4+-N与NO3--N同时存在时,H1对NH4+-... 生物脱氮是目前处理水体氮素污染的有效方法,本文以(NH4)2SO4为氮源、柠檬酸三钠为碳源培养好氧反硝化菌H1,4天后NH4+-N的去除率达到76.92%,COD去除率达到84.29%,说明H1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当NH4+-N与NO3--N同时存在时,H1对NH4+-N的去除率在2天后即达到80%以上,但对NO3--N的去除明显滞后,说明H1优先利用NH4+-N。利用H1处理生活污水,其能够促使污水中的有机氮迅速转化为氨氮,最终使污水中总氮、NH4+-N、COD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表明H1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 好氧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生活污水 生物脱氮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O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晓毅 罗固源 +1 位作者 吴淑媛 汤丽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0,24,共4页
OGO工艺是一种在OCO基础上改进形成的新型环流循环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稳定的生物脱氮效果。OGO系统在处理中浓度生活污水时,出水TN、NH3-N浓度分别为7.03~12.88mg/L和4.32~9.01mg/L,系统对T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4.04%和... OGO工艺是一种在OCO基础上改进形成的新型环流循环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稳定的生物脱氮效果。OGO系统在处理中浓度生活污水时,出水TN、NH3-N浓度分别为7.03~12.88mg/L和4.32~9.01mg/L,系统对T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4.04%和81.14%,环区内TN的去除约占整个系统生物脱氮的57%。环区各检测点硝态氮浓度均小于3mg/L,且无明显差异,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为OGO系统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主反应器内显著的DO浓度梯度,部分活性污泥絮体的团块化,以及系统中存在部分具有反硝化能力的好氧菌属,是系统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O 同时硝化反硝化 DO浓度梯度 好氧硝化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系统同时硝化和反硝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鹏 苏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7,共2页
实验采用人工配水,对生物膜系统中COD和氮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中pH控制在7.0~7.5左右,温度为20℃~28℃。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和碳氮比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系统中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具有一定的... 实验采用人工配水,对生物膜系统中COD和氮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中pH控制在7.0~7.5左右,温度为20℃~28℃。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和碳氮比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系统中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C/N比为8∶1,水力停留时间6h时,溶解氧为0.5~1.0mg/L时,总氮的去除率达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硝化反硝化 生物膜 水力停留时间 碳氮比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悬浮填料的制备及硝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宇航 陆晓中 +2 位作者 赵明 胡翔 孙晓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30,共5页
用活性炭填充弹性高发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颗粒制备新型悬浮填料,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载体。载体具有通孔结构,从表面到内部形成不同溶解氧梯度,在反应器内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SND)。研究表明,当双螺... 用活性炭填充弹性高发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颗粒制备新型悬浮填料,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载体。载体具有通孔结构,从表面到内部形成不同溶解氧梯度,在反应器内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SND)。研究表明,当双螺杆挤出温度为185℃、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1%(质量分数,下同)、发泡剂偶氮二甲酰氨为1.5%、活性炭为18%时,填料密度和空隙率分别达到0.85 g/mL和60%。在复合式生物反应器中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发生SND的工艺条件为:溶解氧(DO)为2,0~2.2 mg/L,碳氮比(COD/NH4+-N,简写为C/N)为 30,水力停留时间为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悬浮填料 多孔载体 同时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阳素攀 方茜 +1 位作者 林曼婷 张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为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采用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好氧2种运行模式驯化污泥,并考察了厌氧/低氧模式下SNDPR过程中COD、PHB、TP、TN、DO和电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2阶段驯化,反硝... 为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采用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好氧2种运行模式驯化污泥,并考察了厌氧/低氧模式下SNDPR过程中COD、PHB、TP、TN、DO和电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2阶段驯化,反硝化聚磷菌比例提升至85.9%,硝化速率达5.97 mg(/L.h),实现了反硝化除磷菌和硝化菌的良好共存;在厌氧/低氧模式下,SNDPR对低碳城市污水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TP、TN和COD去除率达到93.7%、79%和87.7%;PHB与COD降解、TN降解和TP吸收有良好的相关性,也是SNDPR过程的碳源驱动力;pH和ORP曲线上"谷点"预示厌氧释磷结束,pH曲线"折点"指示SNDPR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硝化/硝化除磷 低碳城市污水 PHB 电化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操作模式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海燕 周集体 +2 位作者 郭帧 张寿通 冯腾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0-1116,共7页
考察了连续进出水方式(CMBBR)、单级好氧序批式[SBMBBR(O)]和厌氧/好氧序批式[SBMBBR(A/O)]3种操作模式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模拟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3种操作模式下COD去除差异不大,TN、TP去除效果不同。SBMBBR(O)操... 考察了连续进出水方式(CMBBR)、单级好氧序批式[SBMBBR(O)]和厌氧/好氧序批式[SBMBBR(A/O)]3种操作模式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模拟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3种操作模式下COD去除差异不大,TN、TP去除效果不同。SBMBBR(O)操作模式下由于存在单个周期DO周期性的变化,较CMBBR操作模式更有利于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的发生,脱氮率达到74%。SBMBBR(A/O)操作模式下,进水中的有机物能够在厌氧阶段优先被聚磷菌和反硝化菌消耗,脱氮效果优于SBMBBR(O)操作模式,且能够实现磷的同步脱除,脱氮率和除磷率分别达到了88%和89%,其中,TN是基于进水和搅拌阶段的缺氧反硝化、好氧阶段的SND以及反硝化除磷途径去除,而TP是基于常规除磷过程以及反硝化除磷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移动床生物膜应器 操作模式 脱氮除磷 同时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晓东 赵新华 李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41-1146,共6页
阐述了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ABR)的工艺原理和特点,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形式、运行方式和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应器 废水处理 无泡供氧 同时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水同时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的生化反应机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少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同时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广州大田山填埋场渗滤水进行了6年多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计量学控制,实现了垃圾渗滤水的稳定处理,其出水完全达到该类废水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采用本人提出的生化反应“电... 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同时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广州大田山填埋场渗滤水进行了6年多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计量学控制,实现了垃圾渗滤水的稳定处理,其出水完全达到该类废水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采用本人提出的生化反应“电子计量学”方法,分析该反应器中主要存在的3类生化反应:有机物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研究分析了该三类生化反应的电子计量学方程式和有关计量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电子计量学 同时硝化反硝化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进水浓度对SBMBBR脱氮除磷效果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耀斌 吴广华 +3 位作者 邢亚彬 全燮 赵雅芝 权伍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研究了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中COD进水浓度对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维持进水PO43--P浓度为10 mg/L、NH3-N浓度为40 mg/L左右,COD浓度为200~800 mg/L,研究了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厌氧释磷量在COD进水浓度为450m... 研究了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中COD进水浓度对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维持进水PO43--P浓度为10 mg/L、NH3-N浓度为40 mg/L左右,COD浓度为200~800 mg/L,研究了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厌氧释磷量在COD进水浓度为450mg/L时达到最大,为61.2 mg/L;之后,增加COD进水浓度不利于磷的释放.在厌氧段初期,TN便有超过30%的损失,可能是因生物吸附造成的.好氧时TN和磷均损失较大,说明在生物膜上很可能发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聚磷.一定范围的COD浓度能促进TN的去除.TN去除率在COD进水浓度为450 mg/L时达到最大,为87.8%,氮磷的去除与生物膜的生物量和生物膜厚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应器 脱氮除磷 同时硝化反硝化 硝化聚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生物膜(SBBR)工艺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蒋山泉 翟俊 +1 位作者 肖海文 郑泽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提高生活污水氮磷处理效率和节约碳源,以软性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在厌氧/缺氧模式下生物聚磷以及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合适的工况下出水TP去除率为84%,TN去除率为80%,证实了SBBR同步的脱氮除磷的... 为提高生活污水氮磷处理效率和节约碳源,以软性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在厌氧/缺氧模式下生物聚磷以及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合适的工况下出水TP去除率为84%,TN去除率为80%,证实了SBBR同步的脱氮除磷的可能性。同步脱氮与生物除磷由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完成,为获得稳定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反应参数。其中,溶解氧和污泥龄对SBBR脱氮除磷有重要影响。在这些影响因子中,DO是SBBR同时硝化反硝化的控制因素,而适当缩短泥龄可以很好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法 同时硝化反硝化 生物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高景峰 彭永臻 王淑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15,共5页
利用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研究了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COD/TN在3左右)实际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0%。投加葡萄糖进行5个碳氮比的对比实验,随着COD/TN的升高,好氧总氮去除... 利用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研究了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COD/TN在3左右)实际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0%。投加葡萄糖进行5个碳氮比的对比实验,随着COD/TN的升高,好氧总氮去除率由67%(COD/TN=1.63)逐渐上升至93.6%(COD/TN=8.43);但是当COD/TN超过8.43后,总氮去除率提高的并不明显(当COD/TN为8.89时,总氮去除率为96.8%)。最后进行了不含有机碳源的实验,其好氧总氮平均去除率为24%。综合分析表明,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好氧脱氨共同导致了SBBR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好氧脱氮。此外,在所有实验过程中,好氧脱氮终点在DO和pH的变化曲线上有相应的跃升点。利用该特征点可以实时控制好氧脱氮的反应时间,并有利于实现短程好氧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低碳氮比 实际生活污水 好氧脱氮 同时硝化反硝化 好氧脱氨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