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1
作者 孙照勇 何金庭 +4 位作者 苟敏 金立锋 罗文锋 汤岳琴 李锋 《中国沼气》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对烟叶厌氧消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但烟碱含量达到3 g·L^(-1)时甲烷产量较未添加烟碱的实验组下降了18.4%。不同烟碱含量(0~3 g·L^(-1))添加生物炭对甲烷产量的提升率分别达到了126%~195%。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缩短了甲烷生产延滞时间且显著提高了甲烷生成速率。结合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烟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产甲烷古菌活性低是造成甲烷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浓度烟碱加剧了产甲烷菌抑制。结果证明:生物炭添加导致产甲烷菌群落由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向氢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共存转变,是提高烟叶厌氧消化效率的主要原因;烟碱是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抑制因子,其抑制临界浓度为2~3 g·L^(-1),生物炭添加通过改变产甲烷群落代谢途径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高温消化 甲烷 烟碱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微生物降解下镜煤与暗煤化学结构差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2
作者 李丹 鲍园 +3 位作者 徐凤银 刘向荣 胡宜亮 王小婧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6,共13页
为探究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镜煤与暗煤化学结构差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以黄陵矿区侏罗系延安组2号煤层(原煤、镜煤与暗煤)为研究对象,进行厌氧微生物降解不同类型煤生烃模拟试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降解阶段下(... 为探究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镜煤与暗煤化学结构差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以黄陵矿区侏罗系延安组2号煤层(原煤、镜煤与暗煤)为研究对象,进行厌氧微生物降解不同类型煤生烃模拟试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降解阶段下(Ⅰ、Ⅱ、Ⅲ阶段)煤的官能团结构和微晶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镜煤与暗煤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343.58和281.13μmol/g,镜煤产气高峰期比暗煤产气高峰期出现时间早14 d。受宏观煤岩类型影响,镜煤高取代芳烃占比明显大于暗煤,且脂肪结构侧支链更丰富,暗煤则富集含氧官能团和芳香结构,其微晶结构更稳定。微生物降解煤的主要官能团是不稳定的脂肪结构侧支链,镜煤和暗煤脂肪结构CH_(2)/CH_(3)比值分别从2.20和1.77增加至2.36和2.17,芳香碳含量的变化不超过0.05,其他官能团结构演化无统一规律。微晶结构参数中镜煤和暗煤堆砌度和堆砌层数降低,Lc分别从1.28 nm和1.38 nm降低至1.22 nm和1.27 nm,Nave分别从3.51和3.82降低至3.34和3.50,碳原子网面间距增大,即芳香结构弱桥键断裂,芳香核边缘不规则小分子量芳香层片脱落。变异系数散点图显示镜煤与暗煤的芳烃取代基区间变异程度最大,镜煤微晶结构变异程度明显高于暗煤。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镜煤前期主要脱落芳香层片之间填充的有机物,碳原子面网间距降低,同时会破坏芳香结构,引起脂肪结构丰度增加,暗煤前期主要脱落芳香核边缘脂肪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在微生物降解镜煤和暗煤的整个过程中脂肪结构始终被破坏,芳香结构桥键逐渐断裂,引起芳香核边缘结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煤 暗煤 生物降解 官能团结构 微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脉冲生物滤池/多孔介质生态滤床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探究
3
作者 周明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2期23-25,共3页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乡镇中学污水治理是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环节。针对乡镇中学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从降低能耗、操作的复杂性、维修养护的繁琐性、符合生态文明及生态宜居大背景的要求出发,优化...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乡镇中学污水治理是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环节。针对乡镇中学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从降低能耗、操作的复杂性、维修养护的繁琐性、符合生态文明及生态宜居大背景的要求出发,优化组合形成“厌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脉冲生物滤池-多孔介质生态滤床”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应用于安徽省寿县堰口镇某中学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该工程对小水量分散式校园污水治理与循环利用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生活污水 -缺生物反应器 脉冲生物滤池 多孔介质生态滤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五氯酚(PCP)厌氧生物反应器起动过程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向阳 杜宇峰 +2 位作者 郑平 俞秀娥 冯孝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8-416,共9页
在实验室规模的两个厌氧反应器中,分别添加PCP啤酒厂糖化废水与柠檬酸生产废水作为进水,以未经驯化的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采用PCP负荷、COD 负荷递增方式进行反应器启动。结果证实反应器的运行性能随污泥颗粒化进程而得到... 在实验室规模的两个厌氧反应器中,分别添加PCP啤酒厂糖化废水与柠檬酸生产废水作为进水,以未经驯化的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采用PCP负荷、COD 负荷递增方式进行反应器启动。结果证实反应器的运行性能随污泥颗粒化进程而得到改善,其稳态运行性状为:HRT24h,PCP负荷97.3—105.6m g/L·d,COD 负荷4.3—6.2g/L·d,PCP 去除率100,COD 去除率93.1—95.7% ,容积产沼气率1.72—3.29L/L·d,CH4 含量72.5—77.8% 。发现作为共基质的工业有机废水的种类影响运行前期反应器的性能、污泥颗粒化进程及污泥脱氯活性。这为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有机废水高效生物处理提供了一项新的运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还原脱氯 生物反应器 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红军 陆晓峰 +1 位作者 梁国明 高维珏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6期1-6,61,共7页
AnMBR是有效结合膜分离技术和厌氧生物处理单元的新型高效水处理技术。这一技术在保留厌氧技术诸多优点的基础上,由于引入膜组件实现了高效的固液分离效果,还带来了一系列优点。文章介绍了AnMBR的发展历史、结构配置及特点,并阐述了AnMB... AnMBR是有效结合膜分离技术和厌氧生物处理单元的新型高效水处理技术。这一技术在保留厌氧技术诸多优点的基础上,由于引入膜组件实现了高效的固液分离效果,还带来了一系列优点。文章介绍了AnMBR的发展历史、结构配置及特点,并阐述了AnMBR在人工配水、食品加工废水、工业废水、含高浓度固体废水及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AnMBR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膜组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载体生物膜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银华 马悦欣 +2 位作者 刘长发 朱学惠 朱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0-506,共7页
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 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条带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是陶厄氏菌属Thauer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外硫红螺旋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及不可培养细菌。当反应器运行208 d时,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维持较高水平,两者去除率之比为1.1,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16S rRNA基因引物Pla46F/Amx368R-GC获得的PCR产物,采用DGGE技术对载体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了检测。DGGE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中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别与Planctomycete KSU-1、Candidatus Jettenia asiatica的相似性均为96%,可以认为它们是反应器内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生物 PCR—DGGE 细菌多样性 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动力高效组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在杭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虞益江 魏国庆 陈铬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80-682,共3页
针对杭州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需要,从工艺特点、设施构造、运行监测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介绍了无动力高效组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上的应用。通过探索生物弹性填料的选择、池型结构的优化以及特种滤... 针对杭州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需要,从工艺特点、设施构造、运行监测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介绍了无动力高效组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上的应用。通过探索生物弹性填料的选择、池型结构的优化以及特种滤料的选择等技术措施,推出了一种效果好、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动力 反应器 生物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反应器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微生物学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双江 唐一 +2 位作者 胡纪萃 顾夏声 周孟津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对容积为5升的UASB反应器启动试验,研究了反应器内以葡萄糖为基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不同类群细菌的消长规律。依据对颗粒化过程中细菌行为的观察,初步提出了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讨论了细菌种类对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污泥颗粒化 产甲烷菌 发酵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梅丽 杨平 郭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420.2 kgCOD/(m3.d),茶多酚浓度为1601360 mg/L,色度为1000倍时,CODC r去除率为90%99%,茶多酚去除率为75%98%,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94%;经SEM观察发现,一体式反应器系统中厌氧区和好氧区的生物颗粒球形度好,颗粒表面及内孔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内孔微生物生长优于载体表面,厌氧区微生物主要有类似于索氏产甲烷丝菌(M ethanithrix sp.)和产甲烷八叠球菌(M ethanosarcina)的微生物、好氧区微生物为杆菌或弧菌;基于Monod方程及实验数据得到了反应器的茶多酚降解动力学模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是一种高效处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的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一体化 茶多酚废水 生物颗粒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坚 卫功元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329,共7页
近年来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并发展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厌氧上流污泥床 过滤器和厌氧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文综述了这些厌氧... 近年来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并发展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厌氧上流污泥床 过滤器和厌氧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文综述了这些厌氧反应器的形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应用 ,比较了这些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及这些系统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膨胀颗粒污泥床 废水生物处理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杨木P-RC APMP制浆废水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来保 盘爱享 +3 位作者 施英乔 蔡群欢 符芳蓉 房桂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用新设计的两相厌氧生物反应器(HEB)对杨木P-RC APMP制浆废水进行了处理,杨木P-RC APMP制浆废水CODCr浓度4205mg/L,BOD5浓度1794mg/L,SS浓度160mg/L。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EB的处理效... 用新设计的两相厌氧生物反应器(HEB)对杨木P-RC APMP制浆废水进行了处理,杨木P-RC APMP制浆废水CODCr浓度4205mg/L,BOD5浓度1794mg/L,SS浓度160mg/L。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EB的处理效果优于UASB,经HEB处理后,废水中的CODCr去除率达80.9%;BOD5去除率达85.4%;SS去除率达66.3%。在较高的容积负荷下,HEB也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杨木P—RC APMP制浆废水 污染特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鲍林林 陈婉秋 +4 位作者 申今生 蒲晓利 孙晓秋 张羽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在温度(30±2)℃、DO 0.2~0.5 mg/L、p H 7.6~8.0,平均进水氨氮、亚硝氮负荷分别为0.12和0.18 kg/(m3·d)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83 ... 为研究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在温度(30±2)℃、DO 0.2~0.5 mg/L、p H 7.6~8.0,平均进水氨氮、亚硝氮负荷分别为0.12和0.18 kg/(m3·d)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83 d的连续运行,启动成功.成功启动后NH_4^+-N、NO_2^--N及TN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1及10 mg/L,NH_4^-+N、NO_2^--N的去除率达95%以上,TN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氮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稳定运行阶段,反应器沿程各单元格中NO_2^--N的去除速率逐渐降低,NH_4^+-N的去除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生物 NH4+-N NO2--N 快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的湍流特性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宇 王江云 +3 位作者 许双双 陈春茂 马静园 郭绍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4-621,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的湍流及多相流传质过程。通过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k-ε)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构建反应器内多相湍流流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定义函数(UDF)方式修正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的湍流及多相流传质过程。通过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k-ε)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构建反应器内多相湍流流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定义函数(UDF)方式修正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曳力模型,并植入欧拉多相流模型,建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气-液-固多相流动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反应器内多相流过程,同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多相流动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场特征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了所采用的湍流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优化后的反应器内多相流传质效果明显提高。该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反应器内传质过程,可以用于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物反应器 数值模拟 多相流动模型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彤 贾若坦 +1 位作者 梁启煜 谢元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3-698,共6页
为探究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ANAMMOX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61 d后氮去除负荷达到1.04 kg·N·m^(-3)·d^(-1),总氮去除率达75%以上.反应器中... 为探究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ANAMMOX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61 d后氮去除负荷达到1.04 kg·N·m^(-3)·d^(-1),总氮去除率达75%以上.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存在变形菌门、绿曲挠菌门、绿菌门、浮霉菌门等微生物.从启动到稳定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其中和脱氮相关的变形菌门和浮霉菌门合计占比达40%以上.ANAMMOX菌所在的浮霉菌门比例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是反应器脱氮效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反应器内占据优势地位的ANAMMOX菌主要为Candidatus Kuenenia属,占比14%左右,同时还有少量Candidatus Brocadia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群落特征 氮去除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厌氧复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玲 张耀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5,共4页
对所开发的一种好氧-厌氧复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固含率对床层压降、气含率及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观气速越大,则床层压降越小、气含率越大、循环量越大;表观液速对床层压降、气含... 对所开发的一种好氧-厌氧复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固含率对床层压降、气含率及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观气速越大,则床层压降越小、气含率越大、循环量越大;表观液速对床层压降、气含率和循环量的影响不大;固含率越大,则床层压降越大、气含率越低、循环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 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典型水质因素对氧转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康伟昌 吴涛 +2 位作者 谢东 毕学军 樊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在污水处理节能降耗与“双碳”战略背景下,为进一步实现污水处理环节的提质增效与节能降碳,从提高氧转移能力的角度出发,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开展了水质因素对氧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并从气泡Sauter平均直径、气泡平均上升速度和气... 在污水处理节能降耗与“双碳”战略背景下,为进一步实现污水处理环节的提质增效与节能降碳,从提高氧转移能力的角度出发,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开展了水质因素对氧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并从气泡Sauter平均直径、气泡平均上升速度和气含率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氧转移能力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由0增大至10 mg/L时,不同载体填充率条件下的氧转移能力均降低;但当SDS浓度由12增大为20 mg/L时,氧转移能力逐渐提高;生物膜载体的存在削弱了SDS对氧转移能力的影响。当总溶解性固体(TDS)值由2000增大至12000 mg/L时,提高了氧转移能力;当TDS值大于12000 mg/L后,氧转移能力趋于不变。随着pH值增大,提高了氧转移能力。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氧转移能力变化,通过调节曝气强度等方式,可降低污水处理环节的能耗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转移能力 水质 表面活性剂 总溶解性固体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旋转膜组件应用于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玲 蓝伟光 万金保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0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针对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控制问题,将双轴旋转膜组件应用于浸没式厌氧生物反应器,构建了新型浸没式双轴旋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DRAnMBR),并研究了SDRAnMBR处理啤酒废水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啤酒废水有着好的处... 针对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控制问题,将双轴旋转膜组件应用于浸没式厌氧生物反应器,构建了新型浸没式双轴旋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DRAnMBR),并研究了SDRAnMBR处理啤酒废水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啤酒废水有着好的处理效果,有机物去除率高。在正常运行期间,进水COD在2 900~5 200mg.L-1,容积负荷为4.97~12.48 kg.m-3.d-1(以COD计)时,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5.15%。而且运行非常稳定,并有良好的抗膜污染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双轴旋转膜组件 膜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少奇 姚俊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0-54,59,共6页
以一套有效容积为3.2 L的UASB-生物膜系统,接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活性污泥,以自配含NH4+-N和NO2--N的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第56 d,NH4+-N、NO2--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9.8%、98.8%... 以一套有效容积为3.2 L的UASB-生物膜系统,接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活性污泥,以自配含NH4+-N和NO2--N的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第56 d,NH4+-N、NO2--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9.8%、98.8%、90.2%,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且在随后的运行中处理效果稳定。ANANMMOX稳定运行时,去除的NH4+-N、NO2--N和生成的NO3--N的比例为1∶1.61∶0.25,出水pH稳定在8.3左右,进、出水碱度变化不大。获得的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生物膜为褐色,并在反应器的下部形成了褐色和粉红色两种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UASB-生物反应器 启动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志国 毕深涛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2期12-15,69,共5页
利用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运行93 d,研究启动过程中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沉降速度、脱氢酶活性、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等特性... 利用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运行93 d,研究启动过程中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沉降速度、脱氢酶活性、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HRT的缩短,系统内SS和VSS的含量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HRT为13.5 h时,SS和VSS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3 g/L、47.3 g/L;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其沉降速度与粒径成正比,0.5~5.0 mm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介于55.2~163.8 m/h之间;颗粒污泥中脱氢酶活性和辅酶F420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HRT的缩短,两者含量逐步上升并趋于稳定,在HRT为13.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 mg/(g·h)、0.2μmol/g;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在1.4~3.1之间;启动完成后颗粒污泥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厌氧颗粒污泥中古细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循环反应器(SCAR) 颗粒污泥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水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香精调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靓 唐贤春 陈洪斌 《中国沼气》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我国的香精调料行业发展很快,废水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必须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针对某食用香精调料企业的废水特点,采用化学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和好氧移动床(MBBR)组合工艺处理,生产性装置的运行效果表明,COD,BOD5,SS和NH... 我国的香精调料行业发展很快,废水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必须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针对某食用香精调料企业的废水特点,采用化学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和好氧移动床(MBBR)组合工艺处理,生产性装置的运行效果表明,COD,BOD5,SS和NH3-N等去除效率突出,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TN和TP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66.3%-69.7%和83.0%~90.2%,其中,TN是由厌氧段反硝化和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TP则通过化学混凝而去除。厌氧水解和MBBR是去除有机物和生物硝化的核心,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进一步保证了出水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精废水 水解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生物活性炭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