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心双扭旋元件管ZrO_(2)-水纳米流体的传热特性
1
作者
张傲宇
丁桂彬
+1 位作者
汤方丽
王宗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1-115,共5页
为探究纳米流体对内置同心双扭旋元件圆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浓度不同的ZrO2-水纳米流体对Re=200-1200范围内恒壁温条件下的管内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同时采用单相流与两相流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相流模型更...
为探究纳米流体对内置同心双扭旋元件圆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浓度不同的ZrO2-水纳米流体对Re=200-1200范围内恒壁温条件下的管内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同时采用单相流与两相流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相流模型更符合纳米流体在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数值模拟分析;以ZrO2-水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换热效果明显优于水,且浓度越高,传热效果越佳,Nu相对于水在光管的强化幅度为5.34倍;但纳米流体浓度越高,阻力系数也越大,但相差不大,最大仅相差7%;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中ZrO2-水纳米流体的浓度越高,换热管的综合传热性能评价因子(PEC值)越大,最大值为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同心双扭旋元件
传热性能评价因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心双扭旋元件管ZrO_(2)-水纳米流体的传热特性
1
作者
张傲宇
丁桂彬
汤方丽
王宗勇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1-115,共5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2148)
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RC180011)
文摘
为探究纳米流体对内置同心双扭旋元件圆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浓度不同的ZrO2-水纳米流体对Re=200-1200范围内恒壁温条件下的管内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同时采用单相流与两相流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相流模型更符合纳米流体在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数值模拟分析;以ZrO2-水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换热效果明显优于水,且浓度越高,传热效果越佳,Nu相对于水在光管的强化幅度为5.34倍;但纳米流体浓度越高,阻力系数也越大,但相差不大,最大仅相差7%;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中ZrO2-水纳米流体的浓度越高,换热管的综合传热性能评价因子(PEC值)越大,最大值为1.53.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同心双扭旋元件
传热性能评价因子
数值模拟
Keywords
nanofluid
concentric double-twisted element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ac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Q053.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心双扭旋元件管ZrO_(2)-水纳米流体的传热特性
张傲宇
丁桂彬
汤方丽
王宗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