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同形:大陆与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之比较——以《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与香港获益出版微型小说集为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龙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以大陆《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和香港获益出版公司刊行的微型小说集为样本,梳理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与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发展路径,二者在内容与形式、技巧上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香港及东南... 本文以大陆《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和香港获益出版公司刊行的微型小说集为样本,梳理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与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发展路径,二者在内容与形式、技巧上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在与异质文化碰撞融合之后仍能彰显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葆有走向世界所应有的民族底色,其文学体式与审美意蕴对于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小小说选刊》 《微型小说选刊》 香港获益出版 中华文化 异质同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形象与意象 被引量:41
2
作者 游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2,共5页
本文从考察电影的视听展现入手,探讨电影中物质形态的形象和融合精神内涵的意象的本质特征与外化呈现,阐释形象意象化与意象形象化的纠缠转换,并强调电影形象和电影意象之间同形异质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电影形象 电影意象 同形异质 形象意象化 意象形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隔离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君 陈锟 朱南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隔离机制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后能够形成一道屏障,使其核心能力不易被模仿和移转,从而维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竞争优势。社会网络和制度化的环境促使企业间通过相互模仿与复制,产生异质同形性,使企业难以维持竞争优势,因此建立基于竞争... 隔离机制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后能够形成一道屏障,使其核心能力不易被模仿和移转,从而维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竞争优势。社会网络和制度化的环境促使企业间通过相互模仿与复制,产生异质同形性,使企业难以维持竞争优势,因此建立基于竞争优势的隔离机制变得十分重要。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品牌、企业文化、管理能力因其形成过程的不可模仿性与因果模糊性,天然具有隔离机制的特性,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机制 异质同形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境的完形生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冬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72-176,共5页
本文运用完形心理学理论从三个层面讨论诗歌意境的生成过程 :“完形与‘象外之象’”从总体上探讨意境的整体性特征 ;“异质同形与结构空白”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探究意境的心理生成过程 ;“优格式塔与典型意象”从“好的完形”的“简约合... 本文运用完形心理学理论从三个层面讨论诗歌意境的生成过程 :“完形与‘象外之象’”从总体上探讨意境的整体性特征 ;“异质同形与结构空白”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探究意境的心理生成过程 ;“优格式塔与典型意象”从“好的完形”的“简约合宜”性论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形心理学 意境 异质同形 结构空白 生成过程 审美要求 格式塔心理学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与审美心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绍全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73-77,共5页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科学的渗入和影响下展开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中,格式塔心理美学把审美心理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它提供的成果及方法论给予人们的启示也最为深刻。一格式塔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公式,即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他们的主要论...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科学的渗入和影响下展开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中,格式塔心理美学把审美心理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它提供的成果及方法论给予人们的启示也最为深刻。一格式塔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公式,即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他们的主要论点之一是:“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韦太默曾经指出:“人们在曲调、空间图形等等方面,必然会看到除了所有孤立的内容(孤立的感觉、观念、动作等等)的总和外,还附加有别的东西。”那么这一别的东西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格式塔质,即“完形”,即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质 心理研究 格式塔心理美学 拓扑心理学 心理现象 审美知觉 异质同形 视知觉 艺术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和艺术中的情感和情绪 被引量:2
6
作者 鲁道夫.安海姆 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是美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安海姆的一篇重要文章,旨在澄清心理学和艺术中最混乱的一个课题:情绪与情感。安海姆从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考察了情绪与情感。他反对学院心理学简单的归类法,也反对把任何心理过程都区划为情感、动机... 本文是美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安海姆的一篇重要文章,旨在澄清心理学和艺术中最混乱的一个课题:情绪与情感。安海姆从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考察了情绪与情感。他反对学院心理学简单的归类法,也反对把任何心理过程都区划为情感、动机和认知三方面。他认为这三方面是完整地统一在一起的。所谓情感或情绪,说到底乃是一种普通知觉,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艺术情感”或“审美经验”。这对于打破艺术心理学这一课题的神秘性是有所助益的。同时,他依据完形心理学“异质同形”的假说,指出了移情说的谬误,把艺术中的情感规定为艺术对象的力与主体内心的力之间的一种同形同构关系。他的结论是:艺术中的情感并不是一种神秘的认知能力。安海姆的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了解西方艺术心理学的现状,推动我国艺术心理学的发展是有所启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心理学 心理学家 完形心理学 认知能力 心理过程 异质同形 同构关系 移情说 心理状态 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