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位系数矩阵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梁远升 王钢 +1 位作者 李海锋 武霁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2,共6页
围绕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故障选线方法,基于麦克斯韦静电耦合理论,根据线路与杆塔的详细参数,考虑架空地线分段接地的特点及近端故障时滤波电容的影响,推算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电位系统矩阵,并通过相模变换将线间静电... 围绕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故障选线方法,基于麦克斯韦静电耦合理论,根据线路与杆塔的详细参数,考虑架空地线分段接地的特点及近端故障时滤波电容的影响,推算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电位系统矩阵,并通过相模变换将线间静电不平衡耦合转换为线路各模量的电压变化量。进一步考虑地模与线模电压行波的传播特性差异,通过定义模电压变化比率以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从而提出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定量故障分析方法。基于所述故障分析方法,根据不同故障的边界条件进行特征分析,提出故障选线判据和定值整定方法。利用PSCAD/EMTDC构建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通过全面的故障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故障选线方法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能准确、灵敏地判定各种复杂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故障分析 故障选线 电位系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行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履星 李海锋 +1 位作者 王钢 梁远升 《广东电力》 2018年第5期94-100,共7页
根据局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对不同区段入射情况下分界点处的电压模量行波折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局部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在不同区段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行波特性,并讨论了实际工程的... 根据局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对不同区段入射情况下分界点处的电压模量行波折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局部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在不同区段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行波特性,并讨论了实际工程的影响因素,最后对行波保护特征量的影响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同塔双回直流线路中分界点的折反射将造成模量行波的重新分配以及幅值大小的变化,这是其行波保护的动作性能分析及保护新原理研究中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相模变换 分界点 行波特性 行波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三沪Ⅱ回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防雷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谭进 张焕青 +3 位作者 刘玉君 梁舰 唐程 刘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73-2179,共7页
±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同塔双回的特殊结构在节约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防雷安全方面较单回直流输电线路有显著区别,极线布置和空气间隙直接影响到线路耐雷水平。为此,对... ±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同塔双回的特殊结构在节约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防雷安全方面较单回直流输电线路有显著区别,极线布置和空气间隙直接影响到线路耐雷水平。为此,对±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比较高;各种极线布置方式的反击耐雷水平和绕击耐雷水平存在差异;考虑导线-杆塔空气间隙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和绕击耐雷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反击耐雷水平下降得更明显。对整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估算,得出双正极在最上方的布置方式跳闸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同塔 耐雷水平 反击 雷电屏蔽 极线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突变量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海军 周全 +2 位作者 梁远升 李海锋 王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9,共7页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极线间复杂的电磁耦合关系,增加了其故障极线识别的难度。基于平行四线系统解耦理论,对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电压量进行解耦分析,提取出相互独立的一个同向量与三个环流量电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极线间复杂的电磁耦合关系,增加了其故障极线识别的难度。基于平行四线系统解耦理论,对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电压量进行解耦分析,提取出相互独立的一个同向量与三个环流量电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在不同故障类型以及不同极线故障情况下的同向与环流电压突变量的极性和幅值大小特征,进而利用同向与环流电压突变量极性和幅值大小的差异及相互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线方法。基于实际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系统的PSCAD/EMTDC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且不受过渡电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输电线路 故障分析 故障选线 电压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与±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高波 李健 +3 位作者 陈媛 罗楚军 汪如松 林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32-2538,共7页
±800 k V与±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有效提高输电走廊的利用效率,但目前尚无设计和建设经验。针对电磁环境这一重要技术问题,基于Deutsch假设、经验公式分别计算了±800 k V与±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800 k V与±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有效提高输电走廊的利用效率,但目前尚无设计和建设经验。针对电磁环境这一重要技术问题,基于Deutsch假设、经验公式分别计算了±800 k V与±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不同塔型和极导线布置方式下的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结果表明:±500 k V线路布置于杆塔下层要求的最小对地高度较小;极导线同极异侧布置要求的走廊宽度较小,但可听噪声相对较高。计算分析了导线型号、线间距离和导线对地高度对电磁环境参数的影响,结果可为±800 k V与±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合成场强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时域计算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锋 武霁阳 +2 位作者 梁远升 张坤 王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3-580,共8页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作为不平衡线路,行波在传播过程及端口折反射所涉及的频变特性是其故障行波精确计算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暂态行波时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矢量拟合法和叠加定理,...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作为不平衡线路,行波在传播过程及端口折反射所涉及的频变特性是其故障行波精确计算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暂态行波时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矢量拟合法和叠加定理,将故障行波在直流线路端口的折反射特性等效为时序波矩阵形式,并利用时域阶跃响应矩阵计及故障行波在直流线路上传播时的频变特性,从而避免了复杂的时频域转换过程。基于PSCAD/EMTDC对实际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计算 频变特性 同塔直流线路 矢量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仿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别睿 涂莉 +1 位作者 周全 樊友平 《陕西电力》 2014年第5期11-16,共6页
随着对输电能力需求的扩大,同塔双回输电技术不仅在交流输电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直流输电领域也逐渐得到了应用。针对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之间电磁耦合带来的感应电压问题,采用雷电流仿真模型、杆塔多波阻抗模型和绝缘子先导闪络模型,... 随着对输电能力需求的扩大,同塔双回输电技术不仅在交流输电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直流输电领域也逐渐得到了应用。针对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之间电磁耦合带来的感应电压问题,采用雷电流仿真模型、杆塔多波阻抗模型和绝缘子先导闪络模型,并建立雷电绕击故障计算模型和接地故障计算模型,对不同运行电压、导线排列方式、土壤电阻率以及排列间距等对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溪洛渡直流工程为参考,研究在不同运行方式、输送功率以及加装线路避雷器情况下,同塔双回线路间的电磁耦合特性。在对溪洛渡工程实例采用ATP-EMTP进行仿真的基础上,分别对雷电绕击和接地故障2种情形下的感应电压进行计算,比较并得出了影响线路间感应电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耦合 直流输电 雷电绕击 接地故障 同塔 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测试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斌 刘磊 +6 位作者 李敏 厉天威 唐力 罗兵 王国利 陈青松 徐国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为了研究±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各项电磁环境参数对环境影响情况,对溪洛渡直流工程运行期间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不同架设方式的直流输电线路开展了电磁环境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同塔双回直流在均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较单... 为了研究±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各项电磁环境参数对环境影响情况,对溪洛渡直流工程运行期间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不同架设方式的直流输电线路开展了电磁环境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同塔双回直流在均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较单回线路带电运行的电磁环境影响更小,不同架线运行方式的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电磁环境参数测试值均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验证了在直流线路工程前期对电磁环境因子计算研究能有效反应运行期间的电磁环境水平,有效避免了运行后由电磁环境带来的纠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直流输电线路 同塔 电磁环境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地线对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国栋 阮江军 +3 位作者 杜志叶 余世峰 李锐海 赵常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65-2970,共6页
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中,针对外加电压、导线半径、线路高度等线路结构参数对地表电磁环境影响的讨论已很成熟,但针对架空地线半径、位置等因素影响作用的理论分析却并不多见。为此,基于Deutsch假设,编制程序计算了双极导线垂直... 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中,针对外加电压、导线半径、线路高度等线路结构参数对地表电磁环境影响的讨论已很成熟,但针对架空地线半径、位置等因素影响作用的理论分析却并不多见。为此,基于Deutsch假设,编制程序计算了双极导线垂直排列试验线路地表合成场强,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一致性很好。基于三沪二回典型输电线路结构,计算了极导线4种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地表合成场强以及离子流密度,选出电磁环境较优的"+-/+-"布置方式用于讨论架空地线对地表电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输电线路高度,地表电磁环境随架空地线位置变化趋势一致,且受位置变化影响极小。因此,在线路杆塔设计中,考虑防雷要求对地线位置进行调整时,无需考虑地线位置变化对线路下方电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场强 离子流密度 Deutsch假设 架空地线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离子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引发换相失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燕君 李海锋 王钢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1期86-95,共10页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故障期间暂态行波变化和控制系统响应容易引起与故障极极性相同的健全极逆变侧电流升高。基于现有极控系统,该健全极逆变侧触发延迟角无法及时变小甚至会出现瞬时增大,因而无法抵消电流升...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故障期间暂态行波变化和控制系统响应容易引起与故障极极性相同的健全极逆变侧电流升高。基于现有极控系统,该健全极逆变侧触发延迟角无法及时变小甚至会出现瞬时增大,因而无法抵消电流升高引起的关断角减小,容易引发换相失败。为此研究单极接地故障引起同名极电流升高机理,进一步分析直流故障引发换相失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引发换相失败的情况,受健全极的极性、单极接地故障的故障点位置、过渡电阻和控制系统的PI参数等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触发延迟角进行限幅的改进控制策略。基于溪洛渡—广东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PSCAD/EMTDC仿真模型对故障波形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行波特性 控制响应 换相失败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kV直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洪正 刘凯 +2 位作者 孟海磊 肖宾 刘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97-3005,共9页
为确定±66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以及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线路带电作业最大操作过电压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1:1模拟塔试验,确定了在海拔500、1... 为确定±66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以及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线路带电作业最大操作过电压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1:1模拟塔试验,确定了在海拔500、1000、1500、2000m的高度下,±66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不同作业位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得出了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时的最小组合间隙。通过计算分析,研究了±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和电位转移过程中的脉冲电流水平,提出了±660kV直流带电作业屏蔽服的基本技术参数。该研究为±660kV直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V 同塔 直流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操作过电压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安全防护 屏蔽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流效应的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地线融冰感应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慧 陈潜 +4 位作者 刘磊 刘宁 廖民传 谢桂泉 钟正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针对某±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在“一回停运、一回运行”工况下进行停运线路地线融冰时,感应电压过大导致融冰装置故障、自动接线装置和避雷器击穿受损情况,研究建立了静电耦合和空间离子流效应综合作用的停运线路过电压计... 针对某±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在“一回停运、一回运行”工况下进行停运线路地线融冰时,感应电压过大导致融冰装置故障、自动接线装置和避雷器击穿受损情况,研究建立了静电耦合和空间离子流效应综合作用的停运线路过电压计算模型。按6种工况计算分析了带电运行回路导线不同起晕电压时在停运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水平,同时综合考虑过电压抑制水平和线路能量,提出了加装5 kΩ接地高阻的过电压抑制措施,可实现将超过100 kV感应电压抑制到20 kV以下,并经实际线路融冰操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 直流线路 地线融冰 离子流 感应过电压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行波传播特性及其对行波保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海锋 郭履星 +1 位作者 王钢 梁远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60,共10页
局部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分界点各侧的线路段具有不同的耦合特性,结合分界点各侧线路段的相模变换,得到了不同线路段入射分界点时各电压模量行波的交叉折射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局部同塔双回线路不同线路区段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行波... 局部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分界点各侧的线路段具有不同的耦合特性,结合分界点各侧线路段的相模变换,得到了不同线路段入射分界点时各电压模量行波的交叉折射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局部同塔双回线路不同线路区段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行波传播特性及其行波保护动作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比较了其与单回线路及完全同塔双回线路的差异。结果表明:同塔双回线路段的线模1分量与单回线路段的地模分量之间的交叉折射是造成局部同塔双回线路的故障行波传播特性与单回线路及完全同塔双回线路不同的主要原因;就基于模量的行波保护判据而言,局部同塔双回线路行波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线模波变化率,其大小介于完全同塔双回线路和单回线路之间,且与单回线路段的总长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相模变换 模量交叉折射系数 行波传播特性 行波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参数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周远翔 关雪飞 +3 位作者 吴方芳 张树林 梁前晟 高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703,共7页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较之电压等级相同的单回输电线路具有导线数量多、杆塔高度高等结构特点,更易发生雷击故障。为了深入研究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机理,结合忻州地区实际线路数据,基于Monte Carlo法这一随机数学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同塔...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较之电压等级相同的单回输电线路具有导线数量多、杆塔高度高等结构特点,更易发生雷击故障。为了深入研究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机理,结合忻州地区实际线路数据,基于Monte Carlo法这一随机数学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仿真流程,并对其随机参数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比较分析了单、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受随机参数影响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较之同电压等级下单回输电线路,双回输电线路对雷击部位更为敏感,其绕击跳闸率随地面倾角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更大;在考虑工频叠加电压后,单、双回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均有显著提高,地面倾角较大的情况下单回输电线绕击跳闸率略微减小,而双回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则有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跳闸 同塔输电线路 MONTE Carlo法 随机参数 反击跳闸 绕击跳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下平行运行0.38kV线路时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荷 被引量:27
15
作者 马爱清 徐东捷 +3 位作者 王海波 张周胜 李峰 赵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6-312,共7页
高压输电线路下存在不接地的并行运行低压线路时,由静电及电磁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会危及到低压线路上的检修人员。为此,利用EMTP仿真软件,以同塔双回的500 kV高压输电线路为例,计算分析其在不同正常运行情况下,380 V低压线路... 高压输电线路下存在不接地的并行运行低压线路时,由静电及电磁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会危及到低压线路上的检修人员。为此,利用EMTP仿真软件,以同塔双回的500 kV高压输电线路为例,计算分析其在不同正常运行情况下,380 V低压线路的感应电压值及其感应电荷量。计算表明,运行电流变化时380 V线路上的感应电压约为39.25 kV;高、低压线路平行运行长度l变化时,低压线路的感应电压约为40 kV,且h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偏离杆塔中心距离d变化时,低压线路的感应电压由39.75 kV逐渐降低。低压线路的感应电荷量最大值出现在d为40 m附近时,电荷量为25 n C/m。试验验证表明仿真结果的误差<8%,从而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所得的计算结果可供线路运行人员实际检修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同塔 感应电压 感应电荷 感应电流 EMTP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序参数测量计算 被引量:19
16
作者 傅中 陈维江 +3 位作者 王贻平 孙岗 叶剑涛 刘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5-1291,共7页
为准确获得淮南—上海1 000 k 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序参数,采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异频双端同步测量方法测量试验中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与电流;提出了将所测电压与电流代入长线方程来求解异频下的工频序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与单... 为准确获得淮南—上海1 000 k 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序参数,采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异频双端同步测量方法测量试验中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与电流;提出了将所测电压与电流代入长线方程来求解异频下的工频序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与单端测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双端测量计算法能够获得准确的工频序参数,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的单端测量计算结果相比,其差异百分比≤1.52%;而与采用常规集中参数算法的单端测量法相比相差较大,其中零序电阻差异百分比可达16.48%,这是因为单端测量法不适用于长距离线路的参数计算。将上述双端测量计算法用于测量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淮芜Ⅰ线与Ⅱ线的工频序参数,获得了准确的结果,为继电保护及短路电流计算等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 同塔交流输电线路 淮芜线 工频序参数 分布参数特性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同塔双回±660kV直流线路杆塔空气间隙距离的选择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文亮 廖蔚明 +1 位作者 丁玉剑 李庆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6,共6页
同塔双回±660kV直流输电工程直线塔布置型式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其冲击放电特性与以往±500kV单回I串水平排列、±800kV单回V串水平排列时的冲击放电特性有很大差别。为解决我国宁东—山东同塔双回±660kV直流工程杆塔... 同塔双回±660kV直流输电工程直线塔布置型式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其冲击放电特性与以往±500kV单回I串水平排列、±800kV单回V串水平排列时的冲击放电特性有很大差别。为解决我国宁东—山东同塔双回±660kV直流工程杆塔空气间隙的选择和海拔修正问题,首先利用真型模拟塔头,对V型绝缘子串在不同夹角下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分别在低海拔地区(北京)和高海拔地区(西宁),对±660kV同塔双回直线塔头进行了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得到了海拔2000m及以下地区的海拔校正系数。最后,结合宁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在1.8pu操作过电压下,对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660kV同塔双回塔头的上层空气间隙距离建议为4.8m,下层空气间隙距离建议为4.9m;当海拔为2000m时,这2个距离分别建议为5.4m和5.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V直流线路 空气间隙 同塔 高海拔 冲击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500kV直流线路杆塔上层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和耐雷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丁玉剑 李庆峰 +3 位作者 廖蔚明 孙昭英 葛栋 王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14-119,共6页
与单回直流输电线路相比,同塔双回±500kV输电线路能够大大提高线路走廊的输送能力;但其直线塔布置型式决定了其冲击放电特性与以往±500kV单回I串水平排列、±800kV单回V串水平排列时的冲击放电特性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上层... 与单回直流输电线路相比,同塔双回±500kV输电线路能够大大提高线路走廊的输送能力;但其直线塔布置型式决定了其冲击放电特性与以往±500kV单回I串水平排列、±800kV单回V串水平排列时的冲击放电特性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上层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为研究同塔双回±500kV线路上层空气间隙的冲击放电特性,首先利用实尺寸塔头,对V型绝缘子串在上层间隙中,导线或均压环到上横担、塔身、下横担距离相等时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研究下横担对上层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保持均压环到上横担、塔身的距离相等且不变,改变下横担到上导线的距离,进行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试验研究。最后,结合试验得到的结果,计算了上导线到下横担距离减小前后的杆塔耐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直流线路 杆塔 空气间隙 同塔 冲击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万保权 邬雄 +1 位作者 路遥 张小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61,共3页
电磁环境问题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直接影响着线路导线的选取和排列方式及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为此计算分析了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得出如下结论:1000kV同塔双回线路采用... 电磁环境问题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直接影响着线路导线的选取和排列方式及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为此计算分析了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得出如下结论:1000kV同塔双回线路采用2种塔型时,8×LGJ-630及以上截面导线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完全满足好天气55dB的要求;若要满足58dB的限值,导线逆相序排列时需大范围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导线同相序排列对控制无线电干扰有利,但会大大提高地面电场强度;从控制无线电干扰角度出发,塔型1优于塔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特高压 同塔 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汪泉弟 褚旭 +1 位作者 杨帆 魏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为确定线路输电能力随相导线分裂根数、相间距、相导线对地高度等参数变化的规律,以50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为例,分析了输电线周围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和坡印廷矢量的分布情况,并从电磁能量传输本质出发分析了在满足输电... 为确定线路输电能力随相导线分裂根数、相间距、相导线对地高度等参数变化的规律,以50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为例,分析了输电线周围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和坡印廷矢量的分布情况,并从电磁能量传输本质出发分析了在满足输电线路不全面起晕的条件下线路输电能力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优化输电线路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 同塔紧凑型输电线路 线路输电能力 模拟电荷法 模拟电流法 坡印亭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