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期聚焦:同城化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焦张义 孙久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本文回顾了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同城化与城市功能耦合及产业优化的关系。并且归纳总结了4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及每种模式的利弊.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城化模式。本文的结论是,同城化... 本文回顾了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同城化与城市功能耦合及产业优化的关系。并且归纳总结了4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及每种模式的利弊.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城化模式。本文的结论是,同城化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作为优化城市功能.协调城市发展的一种手段,通过同城化一个区域可以达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 城市协调发展 同城化模式.城市功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道路与中国城镇化——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研究之一 被引量:7
2
作者 简新华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10期42-48,共7页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次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次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镇 中国特色 发展模式 工业 城市发展方式 经济市场 人口 农业现代 第三产业 城市功能 城市文明 可持续发展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城园相融图景 丰富公园城市内涵——成都市双流区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新模式
3
作者 侯艳 《国土绿化》 2023年第9期23-25,共3页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积极开拓空港公园城市建设新思路,在“121”城市功能体系及“432”组团化发展新格局的框架体系引领下,不断丰富公园城市新内涵,努力塑造...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积极开拓空港公园城市建设新思路,在“121”城市功能体系及“432”组团化发展新格局的框架体系引领下,不断丰富公园城市新内涵,努力塑造城园相融的空港都市新图景,积极探索空港特质的创新模式,让居民尽享“绿色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涵 组团 功能体系 新发展理念 创新模式 框架体系 示范区建设 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对周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任侠 王咏薇 +3 位作者 张圳 杨亦辰 胡诚 康汉青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5-660,共16页
太湖微气候条件及局地热环境的研究对于太湖周边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大气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准确模拟太湖湖-气交换,将CLM4-LISSS浅水湖泊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耦合进入WRF中的Noah陆面过程模型。采用太湖湖上平台及岸边陆... 太湖微气候条件及局地热环境的研究对于太湖周边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大气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准确模拟太湖湖-气交换,将CLM4-LISSS浅水湖泊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耦合进入WRF中的Noah陆面过程模型。采用太湖湖上平台及岸边陆上测站观测的数据,评估了CLM4-LISSS浅水湖泊过程方案对太湖区域近地层气象条件的模拟性能。并基于耦合模型模拟研究了太湖对周边城市区域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CLM4-LISSS湖泊陆面过程方案模拟的湖表面温度能反映真实温度的变化趋势。两种陆面过程方案在2 m气温的模拟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CLM4-LISSS与Noah方案计算所得湖上2 m气温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7和2.22℃,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84;模拟10 m风速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3和2.78 m/s,平均相关系数为0.72和0.68。太湖对周边城市热环境存在明显的影响。8月太湖对周边地区15时(北京时)近地层平均降温0.5—0.7℃,影响范围达60 km。06时太湖导致周边近地层平均升温达0.7—1℃,影响范围达50 km。湖风带来的冷空气抑制了城市热岛的垂直运动,在高温天气下使得苏州、无锡和常州城市地区昼间边界层下降高度可达300、400和100 m。无锡地区边界层内气温最高降幅可达0.5—0.7℃。通过选取无锡地区2015年8月28日高温小风天气作为背景条件,分析该地区湖风对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湖风能够破坏无锡地区的热岛环流结构,改变近地面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抑制城市热岛的垂直发展,并影响至整个无锡地区。局地热力环流的变化对于局地气候以及污染物质的输送与扩散有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准确的湖泊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于天气预报、空气污染模拟,以及气候模拟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浅水湖泊陆面过程 城市热环境 参数方案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洪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识别与分析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士国 杜丽杰 +1 位作者 冯峰 张柏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8,99,共4页
应用功能与需求耦合效益识别法对白城市2003~2005年的洪水资源利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量化和计算。该方法为区域深入开展洪水资源利用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洪水资源 效益识别 功能与需求耦合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利用潜力计算与效益识别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贝 杨侃 +5 位作者 刘建林 钟金华 邱光树 赵敏 谷桂华 文娅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9,共6页
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潜力计算与效益识别是进行城市雨水利用的基础,因此研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城市雨水资源潜力计算及其效益识别方法后,建立了改进的基于水量平衡的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模型及功能与需求耦合效益识别模型。之后利用云南... 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潜力计算与效益识别是进行城市雨水利用的基础,因此研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城市雨水资源潜力计算及其效益识别方法后,建立了改进的基于水量平衡的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模型及功能与需求耦合效益识别模型。之后利用云南省某市建成区1956-2015年水文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通过以上两个模型计算分析出了该区域年平均雨水利用潜力为537.29万m^3,2020年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力的效益因子识别结果为:工业需水、城市供水、生态需水和补充地下水。结果表明:改进的基于水量平衡的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模型有效,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功能与需求耦合效益识别模型对于城市雨水利用的效益因子识别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潜力 水量平衡模型改进 功能需求耦合效益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