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啮合同向差速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聚乳酸流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代祥基 刘子豪 黄志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8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差速比的螺杆组在流道性能上的差异,明确差速对聚乳酸材料挤出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4组差速双螺杆组,通过Fluen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使用CFD-post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并对其性能进行验证... 目的:探究不同差速比的螺杆组在流道性能上的差异,明确差速对聚乳酸材料挤出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4组差速双螺杆组,通过Fluen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使用CFD-post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并对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当进出口压力分别为0.2,0.5 MPa,单头基准转速为30 r/min时,差速比为1∶2和1∶3的螺杆在不同性能下各有优劣,螺杆的产量和机筒内压力在差速比为1∶2时具有优势,螺杆的混合能力在差速比为1∶3时具有优势。结论:对比传统双螺杆挤出机,差速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乳酸材料的挤出性能为正向影响,可作为全新的聚乳酸改性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双螺杆挤出机 差速 啮合同向 有限元数值模拟 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环境中异向双螺杆挤出机不同接触状态对聚乳酸流动影响的仿真
2
作者 程媛媛 黄志刚 +2 位作者 徐珍 孙晨昊 吴运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共5页
探索在非等温问题中异向双螺杆挤出聚乳酸时不同接触状态对其流道特性变化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建立完全啮合、部分啮合和无啮合的3种螺杆模型,在Polyflow分析软件中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对3种螺杆不同接触状态下的聚乳酸流体温度场、... 探索在非等温问题中异向双螺杆挤出聚乳酸时不同接触状态对其流道特性变化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建立完全啮合、部分啮合和无啮合的3种螺杆模型,在Polyflow分析软件中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对3种螺杆不同接触状态下的聚乳酸流体温度场、剪切速率场与黏度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等温问题中,完全啮合状态下聚乳酸熔体具有高剪切速率与适中的黏度的特点,该特点有利于聚乳酸高效高质地挤出;非等温环境中聚乳酸在完全啮合状态下的挤出效果优于其他2种螺杆接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出机 异向啮合 非等温 不同接触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条件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珍 刘子豪 黄志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5,144,共8页
[目的]探讨物料在机筒内壁面和螺杆表面发生的滑移现象及对同向双螺杆挤出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相对运动法设计三维模型,设定不同的滑移边界条件并进行有限元模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相关物理场数据,并计算其体积流率。[结果]与无滑移... [目的]探讨物料在机筒内壁面和螺杆表面发生的滑移现象及对同向双螺杆挤出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相对运动法设计三维模型,设定不同的滑移边界条件并进行有限元模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相关物理场数据,并计算其体积流率。[结果]与无滑移时相比,螺杆滑移条件下流道内压力减小,剪切速率减小,黏度增加;壁面滑移条件下,在螺杆与机筒间隙处压力减小,剪切速率减小,黏度增加,在螺杆啮合处则相反,即压力增加,剪切速率增加,黏度减小。螺杆滑移条件下的产量提升了28%,壁面滑移条件下的产量下降了62.5%。[结论]壁面滑移现象的发生有助于提升螺杆在螺杆啮合处的剪切能力,而螺杆滑移现象的发生则有利于提高同向双螺杆的挤出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挤出机 同向啮合 滑移现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不同螺杆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宏建 黄志刚 +2 位作者 李梦林 蒋卫鑫 时俊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74,共5页
根据啮合同向双螺杆几何学,运用Solid 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螺杆的实体模型。采用190℃聚乳酸熔体作为流体,通过ANSYS软件划分网格得出有限元模型,然后在Polyflow里进行仿真,分别得到了两种不同截面的螺纹元件的流场模拟结果。分析对... 根据啮合同向双螺杆几何学,运用Solid 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螺杆的实体模型。采用190℃聚乳酸熔体作为流体,通过ANSYS软件划分网格得出有限元模型,然后在Polyflow里进行仿真,分别得到了两种不同截面的螺纹元件的流场模拟结果。分析对比了压力场,速度矢量场、剪切速率场和黏度场,得出螺棱厚度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I型截面螺杆的建压能力强于II型截面螺杆。II型截面的剪切能力强于I型截面的剪切能力,II型截面增强了螺杆的分散混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螺纹元件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螺纹元件三维流场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鹏 耿孝正 马秀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77,共5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螺纹元件流场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模拟分析。通过速度场求出了流量及回流量 ,并求出拉伸速率、剪切速率及剪切应力来衡量混合效果。得到了机筒表面和啮合区的压力分布 ,找出了螺纹的...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螺纹元件流场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模拟分析。通过速度场求出了流量及回流量 ,并求出拉伸速率、剪切速率及剪切应力来衡量混合效果。得到了机筒表面和啮合区的压力分布 ,找出了螺纹的导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螺纹元件 三维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相似放大 被引量:5
6
作者 董中华 江波 +1 位作者 许澍华 武停启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2-86,共5页
首先给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段相似放大方法中所用到的参量表达式,然后从混合、热平衡和综合这两方面分别进行相似放大,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利用W&P公司ZSK系列混合机的设计特点和技术数据,分析了相似放大设计在实际中的应... 首先给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段相似放大方法中所用到的参量表达式,然后从混合、热平衡和综合这两方面分别进行相似放大,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利用W&P公司ZSK系列混合机的设计特点和技术数据,分析了相似放大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对大型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提出相似放大的准则,应是螺杆线速度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熔体输送 放大设计 混合机 大型 热平衡 线速度 公司 准则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与捏合块元件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畅 马秀清 耿孝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8-84,共7页
应用FEM模拟计算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正反向螺纹组合的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与捏合块元件的流场 ,考查了两种元件流场的特性 ,对比了两种元件流场的挤出特性、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得出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相同外径的S型元件和捏合... 应用FEM模拟计算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正反向螺纹组合的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与捏合块元件的流场 ,考查了两种元件流场的特性 ,对比了两种元件流场的挤出特性、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得出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相同外径的S型元件和捏合盘元件相比具有相当的分散混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元件 S型元件 捏合块元件 性能对比研究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普通螺纹元件中物料停留时间计算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海波 童玉清 张立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8,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普通螺纹元件流动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模拟计算 ,根据流场计算所得到的速度场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物料在螺纹元件中的三维流动路径 ,利用物料的三维流动路径计算结果分析了普通螺纹元件中物料的...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普通螺纹元件流动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模拟计算 ,根据流场计算所得到的速度场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物料在螺纹元件中的三维流动路径 ,利用物料的三维流动路径计算结果分析了普通螺纹元件中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和平均停留时间随螺杆转速和挤出机产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三维流动路径 停留时间 普通螺纹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组合流道的熔体充满长度预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明 罗兵 +1 位作者 江波 梁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102,共5页
用Polyflow软件对φ34 mm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由螺纹元件和捏合盘元件组成的组合流道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螺杆相位角下三维流场的压力分布;分析了设置在组合流道内的观测点压力随相位角变化的规律,对两种流量下组合流道在挤出过程... 用Polyflow软件对φ34 mm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由螺纹元件和捏合盘元件组成的组合流道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螺杆相位角下三维流场的压力分布;分析了设置在组合流道内的观测点压力随相位角变化的规律,对两种流量下组合流道在挤出过程中的熔体充满长度进行了预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流场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组合流道在挤出过程中的熔体充满长度,其误差为7.5%。而在预测的充满长度区域,实测的观测点压力波动在预测的压力波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组合 流场模拟 充满长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型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奕崇 王克坚 +1 位作者 刘廷华 陈自卫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0-64,共5页
本文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扼要论述了啮合型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两个主要部件——动力传动与分配系统和物料挤压系统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设计的关键所在,或者尚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塑料 挤出机 双螺杆挤出机 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偏心六棱柱元件混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高品 陈涛 +1 位作者 谢林生 马玉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偏心六棱柱元件,并对其混合流场进行三维非牛顿等温模拟;比较了六棱柱元件和偏心六棱柱元件的混合性能,同时通过添加10%(质量分数,下同)玻璃纤维增强的聚碳酸酯共混改性实验,对两者的混合效果进行了评估和表征。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偏心六棱柱元件,并对其混合流场进行三维非牛顿等温模拟;比较了六棱柱元件和偏心六棱柱元件的混合性能,同时通过添加10%(质量分数,下同)玻璃纤维增强的聚碳酸酯共混改性实验,对两者的混合效果进行了评估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流场中引入了明显的拉伸流动,偏心六棱柱的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优于六棱柱元件,所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韧性提升超过40%,并且热变形温度提高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出机 啮合同向 偏心六棱柱元件 数值模拟 混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齿形盘元件不同螺杆构型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俊义 马秀清 耿孝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相同的模拟条件下 ,通过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齿形盘元件不同螺杆构型的流量、回流系数、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分析 ,得到混合或 (和 )输送较佳的螺杆构型 ,并分析了其原因。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 齿形盘元件 混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在填充改性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孝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3-87,共5页
讨论了用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填充改性时的分开加料、细粉状填料的加入和其夹带空气的排除、螺杆构型和机筒配置等问题。
关键词 啮合 双螺杆挤出机 改性 挤出机 填充 塑料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主机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伊大龙 罗兵 袁捷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48,共6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试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所预测的功率和... 采用响应曲面法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试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所预测的功率和输送量与试验得到的数据误差小于10%。利用试验得到功率和固体输送量的回归方程,可实现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预测和优化,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固体输送 主机功率 固体输送量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放大理论在大型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健平 江波 +1 位作者 李翱 毕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68,84,共4页
应用"当量直径"的方法,分析了在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高聚物融体热传递相似、混合相似和剪切相似(Maddock)的条件,得到了3组主要性能参数相似放大的关联式。用此关联式对两类大型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系列的主要性... 应用"当量直径"的方法,分析了在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高聚物融体热传递相似、混合相似和剪切相似(Maddock)的条件,得到了3组主要性能参数相似放大的关联式。用此关联式对两类大型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系列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 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 相似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的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能耗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琼 马秀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92,共6页
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主机螺杆转速和加料量为自变量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功率消耗的二元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探讨了主机螺杆转速和加料量对挤出机功耗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和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元线... 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主机螺杆转速和加料量为自变量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功率消耗的二元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探讨了主机螺杆转速和加料量对挤出机功耗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和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完全可以用来对挤出机功耗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功率消耗 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不同螺杆构型对其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雪晨 张丽梅 +2 位作者 黄志刚 刘忠尧 李贺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3,206,共6页
目的:探究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不同螺杆构型对流场的影响,改善聚乳酸的材料性能。方法: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双头螺纹元件的几何模型,在Polyflow中进行数值模拟,借助Fieldview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对比剪切速率场、压力... 目的:探究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不同螺杆构型对流场的影响,改善聚乳酸的材料性能。方法: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双头螺纹元件的几何模型,在Polyflow中进行数值模拟,借助Fieldview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对比剪切速率场、压力场、速度场、黏度场以及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得出螺槽深度对流场的影响。结果:在中心距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螺纹元件的外径和内径之比改变螺槽深度,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同向双螺杆流道内各物理场以及混合性能均存在较大差异;与构型二相比,构型一的剪切作用更强,但构型二的建压能力更好;挤出过程中,构型二轴向混合能力较好但自清洁能力较差,而构型一轴向混合能力较差、自清洁能力较好。结论:螺槽深度的改变对流道混合性能有着一定影响且存在规律性,可有效指导双螺杆挤出机螺纹元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出机 啮合同向 双头螺纹元件 数值模拟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主机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研究(Ⅱ)
18
作者 袁捷朝 张雅琴 +2 位作者 罗兵 伊大龙 任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2,共5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实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单导程螺纹元件粉料输送的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实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单导程螺纹元件粉料输送的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所预测的功率消耗和输送量与实验得到的数据误差小于10%。利用实验所得功率和固体输送量的回归方程,可实现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预测和优化,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固体输送 粉料输送 功率消耗 固体输送量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新型混炼元件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志强 王春芬 汪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83,共6页
就全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分析了普通螺纹元件和捏合盘元件的混合特性和泵送特性 ,针对这些元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新型混炼元件的特点 (包括典型分散性混炼元件和典型分布性混炼元件 ) ,并作了深入的对比讨... 就全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分析了普通螺纹元件和捏合盘元件的混合特性和泵送特性 ,针对这些元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新型混炼元件的特点 (包括典型分散性混炼元件和典型分布性混炼元件 ) ,并作了深入的对比讨论。就上述元件在聚合物改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混合过程 混炼元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停留时间分布及填充度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光大 曹堃 +2 位作者 姚臻 李伯耿 胡国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25-3028,共4页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RTD) evolution along a co-rotating twin-screw extruder with a split barrel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re-mixed particles of polystyrene (PS) with anthracene as the t...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RTD) evolution along a co-rotating twin-screw extruder with a split barrel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re-mixed particles of polystyrene (PS) with anthracene as the tracer.The samples on the screw were taken out from the specially designed extruder, which could be dead-stopped at a given time and its barrel opened within several seconds.A three-parameter function was used to fit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RTD.The calculated results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very well.The reverse screw elements and kneading block had much longer residence time and resulted in effective mixing.Based on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of different screw zones and volume flow rate of molten PS, the fill degree in different screw zones was estimated.The fill degree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similar structure of screw elements might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fill due to the effect of neighboring elements, and too close alignment of kneading zones might lead to ‘besiegement’ of materials in the zone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填充度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