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海洋同化数据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1
作者 崔茂常 吴玲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8,共10页
为研究在厄尔尼诺现象演变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性态特征,该文再次应用拓展伴随模态分析于简易海洋同化数据(SODA data).结果表明: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海洋与大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态,气候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独立... 为研究在厄尔尼诺现象演变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性态特征,该文再次应用拓展伴随模态分析于简易海洋同化数据(SODA data).结果表明: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海洋与大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态,气候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异,但是的确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带太平洋海洋变异;原因在于大气是底部界面受热而海洋是顶部界面受热,从而导致前者具有较后者强烈得多的斜压不稳定性和能够覆盖大部分热带太平洋的赤道辐合带; 再次证实了正是直接来自中纬度海域的西风爆发和海面风辐聚导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水的东向移动和经向辐聚造就了厄尔尼诺所特有的增温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形成机理 拓展伴随模态分析 简易海洋同化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绿洲—戈壁资料同化数据集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文小航 吕世华 +1 位作者 董文杰 奥银焕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9,共14页
利用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共同开发的天气研究和预报系统WRF模式3.1版本,结合地球观测系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EOS-MODIS反演的下垫面土地利用/植被类型资料,并同化2008年夏季金塔绿洲野外观测试验... 利用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共同开发的天气研究和预报系统WRF模式3.1版本,结合地球观测系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EOS-MODIS反演的下垫面土地利用/植被类型资料,并同化2008年夏季金塔绿洲野外观测试验所取得的气象资料,对绿洲系统陆—气水热交换过程进行模拟,最终生成金塔高分辨率资料同化再分析数据集。此数据集包括黑河流域金塔绿洲2008年6-8月逐时水平分辨率1 km的土地利用类型、19层风温湿压、4层土壤温湿度以及地表植被覆盖、辐射分量、热通量等资料。同时,利用金塔绿洲观测期内的地表气压、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实测值对该数据集进行初步验证,并分析了绿洲—戈壁系统的"冷湿岛效应"、平均大气环流特征和空气温湿度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绿洲和戈壁下垫面的热力差异明显,绿洲和戈壁平均地表温度白天和夜间分别相差21℃和3℃;10 cm土壤温度白天最大相差17℃,并且绿洲比戈壁滞后3 h达到峰值;戈壁相对湿度比绿洲平均约低11%;白天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影响高度平均可达2000 m和1500 m;夜间绿洲的近地层500 m以下则表现出弱的"冷岛效应";夜间绿洲上空的平均垂直气流为上升气流,白天出现大范围下沉气流,平均最大下沉气流速度可达-0.3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戈壁系统 WRF模式 小气候效应 金塔高分辨率资料同化再分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同化方法下食品抗生素残留与替代策略
3
作者 吕昆 王磊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养殖业中因滥用和误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导致抗生素在动物组织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本研究旨在综述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及抗生素的替代产品,以期为改善抗生素残留状况提供有效解决方... 养殖业中因滥用和误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导致抗生素在动物组织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本研究旨在综述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及抗生素的替代产品,以期为改善抗生素残留状况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利用数据同化方法,以“抗生素残留”“食品”等关键词作为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对食品和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抗生素残留现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和公众认知,抗生素残留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同时,总结了一些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方法,旨在为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方案。建议在养殖场中使用生物活性成分作为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动物及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水平,从而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食品 生物活性成分 水环境 数据同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子通道程序数据同化技术研究
4
作者 国文慧 姜铭雨 +7 位作者 章静 王明军 巫英伟 贺亚男 郭凯伦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5,共9页
为提升子通道程序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中的预测精度与可靠性,解决模型与实测数据因时间偏移导致的误差累积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的数据同化方法,旨为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评估与实时监控提供高精度辅助手段。利用DT... 为提升子通道程序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中的预测精度与可靠性,解决模型与实测数据因时间偏移导致的误差累积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的数据同化方法,旨为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评估与实时监控提供高精度辅助手段。利用DTW对模型预测与实测温度序列进行非线性时间轴匹配,消除了因功率瞬变或噪声干扰引起的时间偏移;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融合对齐后的时序数据,结合集合统计量迭代修正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同化技术有效抑制了模型预测误差,尤其在功率阶跃等瞬态工况下,同化路径的波动幅度较独立预测降低30%。因此,本研究提出的DTW-EnKF混合数据同化技术,为核反应堆热工参数实时预测与安全分析提供了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规整 子通道程序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的不确定度量化及同化方法研究
5
作者 黄义涵 祖铁军 +2 位作者 刘铮鸣 曹良志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
不确定度量化及核数据同化对提高核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方法进行中子学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量化,基于贝叶斯-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核数据同化方法,结合宏观装置实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对评价核数据进... 不确定度量化及核数据同化对提高核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方法进行中子学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量化,基于贝叶斯-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核数据同化方法,结合宏观装置实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对评价核数据进行同化,以降低目标核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偏差。利用以上方法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美国ZPPR反应堆等钠冷快堆开展了核数据同化研究并进行了两方面测试:一方面,利用与以上两个装置相似的反应堆分别对核数据进行同化,同化后CEFR有效增殖因数计算偏差从先验评价核数据库的-588 pcm降低到34 pcm,ZPPR-9由先验核数据库的-700 pcm降低到59 pcm;另一方面,利用CEFR的实验测量数据对核数据进行同化,有效降低了CEFR的有效增殖因数、控制棒价值、钠空泡反应性系数等多响应的计算偏差和不确定度。表明建立的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的不确定度量化及核数据同化方法,可通过优化核数据使中子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核数据 不确定度量化 数据同化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ase卫星数据的地球电子外辐射带数据同化建模
6
作者 罗陶荣 倪彬彬 +2 位作者 曹兴 王晓宇 雷源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7-1200,共14页
Arase卫星是一颗专门探测地球辐射带的科学卫星,于2016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在2019年10月范艾伦卫星终止运行后,Arase卫星仍然继续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本文结合Arase卫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电子通量观测数据和基于Fokker-Planc... Arase卫星是一颗专门探测地球辐射带的科学卫星,于2016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在2019年10月范艾伦卫星终止运行后,Arase卫星仍然继续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本文结合Arase卫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电子通量观测数据和基于Fokker-Planck扩散方程的三维辐射带数值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对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地球外辐射带(L^(*)=3~7)电子通量时空演化过程的数据同化建模.结果显示,同化模型有效弥补了Arase卫星数据对于高赤道投掷角电子的观测缺失,重构了不同能量、投掷角辐射带电子在不同L^(*)处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对地磁活动的响应特征.通过计算电子通量的数据同化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发现电子通量同化结果和观测结果整体一致.通过计算同化过程中的新息矢量,分析卫星观测结果对辐射带数值模型模拟结果的修正程度及其对电子能量和L^(*)的依赖性,这为分析辐射带数值模型所缺失的物理机制以及后续模型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se卫星 地球辐射带 电子通量 三维数据同化 模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嵌套式同化在水量监测精度提升中的应用
7
作者 蒋飞卿 牛智星 +3 位作者 朱易青 王蓓 周安辉 嵇海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124,共8页
数据融合同化可以实现多源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的优势互补,提升监测精度与可靠性。澜沧江下游的水量变化对沿岸国家影响重大,但其水量监测面临着流域复杂、水利工程影响等诸多挑战。为提高水量监测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耦合水动力模拟... 数据融合同化可以实现多源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的优势互补,提升监测精度与可靠性。澜沧江下游的水量变化对沿岸国家影响重大,但其水量监测面临着流域复杂、水利工程影响等诸多挑战。为提高水量监测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耦合水动力模拟的多源数据嵌套式融合同化方法。首先利用人工实测数据构建基于机器学习LASSO模型的侧扫雷达精度提升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模型,并利用提升后的侧扫雷达监测流速优化水动力模型参数,形成多层级多源数据的嵌套式融合同化,提高水量模拟精度的同时,将点观测数据扩展到全河道,扩展水量要素的获取范围,最后在澜沧江允景洪站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LASSO模型的精度提升方案,使侧扫雷达在线监测系统的精度较常规方法提升22.93%;多层级多源数据的嵌套式融合同化模式有效提升了断面流量的模拟精度,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35,并获取了建模河道内任意点的水位、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数据。研究成果可为澜沧江水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据同化 水量监测 机器学习LASSO模型 水动力模型 侧扫雷达在线测流系统 澜沧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分数据同化的降雨型滑坡预警
8
作者 蔡雨菲 邵伟 +4 位作者 马燮铫 董建志 张永根 倪钧钧 杨宗佶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在土壤水分数据同化及滑坡预警中,土壤水力参数的反演显著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将窗口粒子滤波(PBS)数据同化方法与基于Rosetta传递函数的土壤水力参数初始化方法(Rosetta方法)相结合,并通过虚拟算例和实际案例评估PBS-Rosetta在提高... 在土壤水分数据同化及滑坡预警中,土壤水力参数的反演显著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将窗口粒子滤波(PBS)数据同化方法与基于Rosetta传递函数的土壤水力参数初始化方法(Rosetta方法)相结合,并通过虚拟算例和实际案例评估PBS-Rosetta在提高参数反演精度及滑坡水文模拟准确性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PBS-Rosetta在虚拟算例中能够获得准确的后验参数,提升滑坡水文模拟的准确性;在四川省都江堰银洞子沟滑坡堆积体的应用中,PBS-Rosetta成功预警了2018年6月26日发生的泥石流灾害。鉴于PBS-Rosetta在提高参数反演及滑坡水文模拟精度方面的显著作用,建议将其推广应用于降雨型滑坡预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土壤水力参数 土壤传递函数 数据同化 滑坡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同化的非均质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识别
9
作者 高航 江思珉 +1 位作者 夏学敏 栗现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4,共13页
为了联合水头与温度数据反演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采用水热耦合数值模型COMSOL Multiphysics和数据同化方法(迭代局部更新集合平滑器,ILUES)构建了非均质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识别的求解框架,并利用Karhunen-Loève展开技术实现渗... 为了联合水头与温度数据反演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采用水热耦合数值模型COMSOL Multiphysics和数据同化方法(迭代局部更新集合平滑器,ILUES)构建了非均质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识别的求解框架,并利用Karhunen-Loève展开技术实现渗透系数场的参数降维,最后通过同化稀疏稳态水头和温度数据实现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的反演。结果表明:①对于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ILUES算法能精确识别渗透系数场,且联合水头与温度数据反演的渗透系数场精度最高、不确定性最低,相比仅采用水头数据反演的精度提升了40.11%;②对于仅用部分深度温度数据场景,温度数据仅表征含水层小范围内的非均质性,且在观测数据量相近的情形下,反演结果的RMSE(均方根误差)和AES(平均集合离散度)相差不大;③河床表面水位变化将会改变上、下边界的水力梯度,较大的水力梯度反演得到的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含水层 渗透系数场 数据同化方法 温度 地下水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同化百年史:演化、里程碑和未来方向
10
作者 谢元富 朱舒君 +3 位作者 和玉君 王斌 秦子龙 吴亚丽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51,共16页
数据同化,作为精确刻画大气、海洋和气候状态的关键科学问题,其概念早在100多年前便已提出。然而,正是得益于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一些尖端的方法和手段才得以实现和应用。数据同化是一门集大气科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 数据同化,作为精确刻画大气、海洋和气候状态的关键科学问题,其概念早在100多年前便已提出。然而,正是得益于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一些尖端的方法和手段才得以实现和应用。数据同化是一门集大气科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应用科学,它的发展与这些学科的进步紧密相连。将数据同化的先进方法和理论,与这些学科的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为未来的方向提供有意义的思路。文中从应用数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主流同化算法的本质,澄清常见误解,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四维变分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增量法 多重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和遥感数据同化的区域夏玉米产量预测
11
作者 吴韡 温华炜 +2 位作者 李俊博 朱子情 曹良中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以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为研究区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Sobol方法对模型内的作物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关键的待优化参数,并通过DIRECT-L和SUBPLEX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标定。最终,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同化遥感信息与作... 以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为研究区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Sobol方法对模型内的作物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关键的待优化参数,并通过DIRECT-L和SUBPLEX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标定。最终,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同化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准确预测了区域内夏玉米的单产水平。结果显示:应用DIRECT-L和SUBPLEX算法对选出的敏感性参数标定,标定结果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均低于10%,显示出模拟精度高,这表明调整后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本研究区域内夏玉米的生长状况。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GLASS-LAI数据与WOFOST模型,预测区域夏玉米产量,LAI均方根误差由0.23降至0.14,相对均方根误差从9.15%降至5.52%,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产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测 WOFOST模型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气候数据同化重建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海水表面温度
12
作者 张昊勋 李明松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EECO,53.26~49.14 Ma)全球温度在百万年尺度上达到最高值,是66 Ma以来最温暖的时期,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极端的共享经济路径情景SSP8.5未来全球温度的地质参考时期。前人利用地球系统模式... 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EECO,53.26~49.14 Ma)全球温度在百万年尺度上达到最高值,是66 Ma以来最温暖的时期,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极端的共享经济路径情景SSP8.5未来全球温度的地质参考时期。前人利用地球系统模式和古气候替代指标,对EECO全球海水表面温度状态进行了重建。然而,地球系统模式的边界条件往往缺乏约束,难以重建准确的EECO全球海水表面温度状态;古气候替代指标重建结果之间存在分歧、且具有全球耦合性差等不足。该研究利用新兴的古气候数据同化技术,开展中等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式cGENIE模拟,考虑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碱度和雨比率三种不确定性因素,以100个模拟试验结果作为先验估计,融合了35个大洋钻探点位的三种古海水温度指标,即TEX86、浮游有孔虫Mg/Ca和δ^(18)O,高精度地重建了EECO时期全球耦合的海水表面温度。数据同化得到的全球海水表面温度为30.7℃(95%置信区间为28.8~33.0℃),同化结果具有全球耦合的特点,与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的先验值相比精度显著提高。开展了敏感性实验,证实不同替代指标类型对数据同化重建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去除TEX86指标数据同化得到的海水表面温度偏冷,而去除δ^(18)O指标的同化结果则偏热。本研究对EECO热室时期开展高精度的全球海水表面温度重建,为未来气候变化的这一关键地质参考型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数据同化 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 海水表面温度 古气候替代指标 地球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同化数据的干旱特征与水循环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13
作者 刘艳群 王敏 +2 位作者 黄观荣 李丽芳 李曹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27,34,共6页
基于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中数据,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对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蒸散发量、地下水径流量、降水量和土壤储水量4种同化数据作为水循环要素,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水循环要素的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改... 基于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中数据,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对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蒸散发量、地下水径流量、降水量和土壤储水量4种同化数据作为水循环要素,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水循环要素的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与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相关性得到了提高。除个别气候区外,TVDI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均在土壤深度为0~10 cm时最高。除西北荒漠地区和内蒙古草原外,TVDI与土壤湿度在暖季的相关性均高于冷季。中国的年降水量集中在600~700 mm,年蒸散发量在500 mm以下。中国的年地下水径流量在100~250 mm,年土壤储水量在460~540 mm。西北荒漠地区、青藏高原和东北的年蒸散发量和年降水量呈显著增长趋势,西北荒漠地区和东北的年土壤储水量和年地下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特征 水循环要素 时空演变 遥感 同化数据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实时全球电离层数据同化和预报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明 陈龙江 +1 位作者 甄卫民 朱庆林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1,共9页
电离层天气变化正成为目前空间天气预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建立一个可靠的、精确的电离层特征参量现报和预报系统对空间科学研究及军民用无线电信息系统保障均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的地基... 电离层天气变化正成为目前空间天气预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建立一个可靠的、精确的电离层特征参量现报和预报系统对空间科学研究及军民用无线电信息系统保障均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的地基GNSS和全球电离层无线电观测站(Global Ionospheric Radio Observatory,GIRO)数字测高仪的实时数据,以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为背景模型,采用高斯-马尔可夫-限带卡尔曼滤波同化技术,结合超大规模矩阵稀疏存储与处理方法,在云计算平台上构建完成了近实时全球电离层数据同化和预报系统(near-Real-Time Global Ionospheric Data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ing system,RT-GIDAM)。该系统具备了全球电离层TEC和电子密度的近实时(延时约5 min)、较高空间(5°×2.5°)和时间分辨率(15 min)的同化和预报功能,可为空间物理研究及相关无线电系统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近实时 数据同化和预报 地基GNSS 测高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县级尺度玉米估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凤魁 王化军 +3 位作者 王祥国 于远俊 辛家佶 顾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52,共15页
区域尺度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遥感数据同化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估产的时效性和精度。为及时、准确地实现县级尺度粮食产量的估测,以及提升产量估测的精度,以辽宁省铁岭县为... 区域尺度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遥感数据同化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估产的时效性和精度。为及时、准确地实现县级尺度粮食产量的估测,以及提升产量估测的精度,以辽宁省铁岭县为研究区,采用WOFOST(world food studies)模型与遥感同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铁岭县玉米进行估产研究。通过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算法(exten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玉米估产敏感性参数的分析,以及本地化;通过采用参数自动率定程序PEST(parameter estimation)实现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为采样点产量的平均误差为852.39 kg·hm^(-2),模型模拟的精度达到92.82%。为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模型估产精度,将遥感反演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与模型模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数据同化,平均误差从同化前的852.39 kg·hm^(-2)降低为435.01 kg·hm^(-2),估产精度从92.82%提高到96.33%,有效提高了WOFOST模型估产的精度。结果表明:水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限制并不大,其产量形成主要受光温影响,对温度、光能利用效率和最大同化速率有关的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优化后的模型能够较好模拟铁岭县玉米生长发育情况,产量验证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比值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反演模型精度较好,反演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抽雄吐丝期差距较大,而在成熟期的差距不大;经过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之后,估产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说明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是一种有效地提高作物估产和产量预测精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food studies模型 遥感 数据同化 玉米估产 铁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草地生物量估算相关研究
16
作者 王彩玲 王一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04-2117,共14页
受人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对草地的监测和保护亦变得愈发重要。生物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地生物量的估算对草地资源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植被机... 受人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对草地的监测和保护亦变得愈发重要。生物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地生物量的估算对草地资源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植被机理模型的广泛应用,针对草地生物量的估算方法也不断发展,主要分为遥感反演和植被机理模型估算两种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遥感反演中的经验回归方法和辐射传输模型,还有基于植被机理的作物生长模型和草地生长模型。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在农业估产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数据同化技术,分析了在草地生物量同化估算过程中,遥感数据与机理模型存在的互补优势,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在简化模型的同时,保证估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兼顾植被的机理性是未来草地生物量估算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物量 遥感 植被机理模型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同化系统的作物产量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钰 杨武德 +2 位作者 段丹丹 冯美臣 王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同化系统的尺度效应4方面进行论述。并且针对农业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应充分挖掘多源遥感数据、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和数据算法的优势,最终实现以机理模型为纽带的作物估产模式,并为制定田间管理策略、规划粮食产业布局和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数据同化系统 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 多源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与随机森林算法在异源遥感降水数据同化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炜 沈明星 +1 位作者 高成 暴瑞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同化与融合处理,并利用独立气象站点评估其精度。结果表明,异源产品在长江流域降水量捕捉精度为TRMM>GPM>TerraClimate>PERSIANN-CDR>ERA5;各产品经EnKF同化后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N NSE增至0.93~0.96,均方根误差RRMSE降至89.48~176.03 mm,较未同化前的N NSE提升11.46%~22.34%、RRMSE减小96.35%~122.60%;RF融合进一步改进了单一源降水产品可靠性,融合后产品精度N NSE达0.99、RRMSE为43.56 mm;异源降水数据的EnKF-RF同化融合策略减少了单一源降水产品的误差,在长江流域乃至全球尺度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数据融合 多源异构 遥感降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rtran语言的地球外辐射带电子三维数据同化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陶荣 曹兴 +4 位作者 马新 付松 倪彬彬 王晓宇 雷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5-1298,共14页
开发地球电子辐射带的数据同化模型,对于理解辐射带电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和辐射带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范阿伦卫星的辐射带电子观测数据和外辐射带三维扩散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开发了基于Fortran语言的外辐射带电子三... 开发地球电子辐射带的数据同化模型,对于理解辐射带电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和辐射带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范阿伦卫星的辐射带电子观测数据和外辐射带三维扩散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开发了基于Fortran语言的外辐射带电子三维数据同化模型(Three-dimensional Data Assimilative Model of Outer Radiation belt Electrons,简称TDAMORE),实现对L^(*)=3~7、能量范围为0.1~5 MeV、投掷角范围为5°~90°的外辐射带电子时空变化过程的三维重构.通过对2018年8月期间外辐射带电子通量演化过程的重构,证实TDAMORE模型可以较好地重现不同能量和不同投掷角电子通量在磁暴前后的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电子通量的观测和同化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发现对于能量低于4 MeV的电子,观测与同化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大于0.8且误差相对较低.而对于更高能量的电子,观测与同化结果之间的误差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同化模型忽略了电磁离子回旋波对电子的散射损失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外辐射带 电子通量 三维数据同化 范阿伦卫星 FORTRA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刻画裂隙网络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婷婷 邓亚平 +1 位作者 钱家忠 骆乾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推估裂隙介质参数场,设计多个数值算例,探究该数据同化框架刻画裂隙介质参数场的有效性,分析同化3种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对参数推估结果的影响,并探讨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对参数推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可有效地推估裂隙介质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分布;(2)对比3种类型的观测数据推估结果,可知同时融合水头和自然电位观测数据(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参数推估效果最佳;(3)研究区的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同样对数据同化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理的观测井数量从而获得最优的参数推估方案。该研究可为裂隙介质参数场的刻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为裂隙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水文地球物理方法 数据同化 多点地质统计 参数推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