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带状铁建造(BIF)的形成时代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长乐 张连昌 +1 位作者 刘利 代堰锫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1215,共15页
对条带状铁建造(BIF)进行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可以获得BIF的时间分布趋势,反映对应时代的大气和海洋环境,准确建立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对应关系,为铁建造的成因提供依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全球... 对条带状铁建造(BIF)进行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可以获得BIF的时间分布趋势,反映对应时代的大气和海洋环境,准确建立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对应关系,为铁建造的成因提供依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全球BIF形成时代的分布图,结果表明BIF在3.6~1.6 Ga连续分布,在2.8~2.7 Ga、2.5~2.4 Ga、1.9~1.8 Ga的3个区间范围内形成高峰;Algoma型BIF主要集中于中-晚太古代,而Superior型BIF主要出现在古元古代.本文重点对前人关于BIF年代学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结果表明目前锆石U-Pb测年法依然为主要手段,而Sm-Nd等时线法和Re-Os等时线法尽管有效,但直接测定BIF条带的Sm-Nd等时线和磁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仍存在较大问题,但可用来反映物质的来源以及后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等问题,而采取BIF相关单元的年龄来间接代表BIF的形成年龄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方法,其中测定铁建造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是国际上测定BIF时代常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BIF) BIF形成时代 锆石U-PB年龄 同位素等时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