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稀释技术比较六种不同钙剂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4
1
作者 鲍善芬 W.Windisch M.Kirchgessner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测定和比较6种不同的有机和无机钙剂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在2w的代谢研究中,60只生长期雄性SD大鼠,肌肉注射45Ca后,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含柠檬酸钙、乳酸钙、醋酸钙、牡蛎壳粉、蛋壳粉和β-磷... 目的测定和比较6种不同的有机和无机钙剂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在2w的代谢研究中,60只生长期雄性SD大鼠,肌肉注射45Ca后,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含柠檬酸钙、乳酸钙、醋酸钙、牡蛎壳粉、蛋壳粉和β-磷酸三钙的人工半合成饲料。6种饲料中含钙、磷、镁的量均相同,分别为2.8,5.3和0.65g/kg。结果柠檬酸钙、乳酸钙和醋酸钙等有机形式钙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真正吸收率分别为98.8,98.3和98.6%;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6.8,96.0和96.8%)略高于生物碳酸钙类的牡蛎壳和蛋壳(真正吸收率分别为97.7和96.3%;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3和93.8%)以及无机类的β-磷酸三钙(94.9和92.0%)。然而,从实际应用角度衡量,所观察的6种钙剂均显示很高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结论可以认为,膳食钙的化学形式并不是影响钙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钙 乳酸钙 醋酸钙 牡蛎壳 蛋壳 吸收率 生物利用度 同位素稀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文哲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0期102-103,109,共3页
森林土壤N素形态、N库动态及其运移转化特征备受关注。采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测定森林土壤总N转化速率和^(15)N回收率,可以揭示森林土壤N素特别是无机N的运移转化规律和持留机制。由此可见,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 森林土壤N素形态、N库动态及其运移转化特征备受关注。采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测定森林土壤总N转化速率和^(15)N回收率,可以揭示森林土壤N素特别是无机N的运移转化规律和持留机制。由此可见,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在森林土壤N循环研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基于此,介绍^(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土壤总N转化速率的基本原理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N素运移规律的基本思路,并简要列举了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转化、运移和持留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此法的不足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N转化速率 持留机制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腐竹中的乌洛托品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幸 张晓鸣 +2 位作者 张燕 舒平 彭飞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81-283,288,共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UPLC-MS/MS)和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建立了测定腐竹中乌洛托品的分析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向腐竹样品中加入乌洛托品的稳定性同位素,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ILIC色谱柱分离,目标物在UPLC-MS...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UPLC-MS/MS)和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建立了测定腐竹中乌洛托品的分析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向腐竹样品中加入乌洛托品的稳定性同位素,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ILIC色谱柱分离,目标物在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在1-4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定量限为2μg/kg。在添加水平为2、10、3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7.8%~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8%。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复性好,可为作为检测腐竹中违法添加乌洛托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乌洛托品 腐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虾仁中氯霉素 被引量:9
4
作者 曹艳平 辛成龙 季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547,共3页
建立了一种稳定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虾仁中氯霉素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样品中氯霉素用乙酸乙酯提取,以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衍生剂,用氘代氯霉素(D5-CAP)为内标物,采用反吹技术... 建立了一种稳定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虾仁中氯霉素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样品中氯霉素用乙酸乙酯提取,以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衍生剂,用氘代氯霉素(D5-CAP)为内标物,采用反吹技术,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中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在0.5-25n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1,低、高二种浓度加标回收率均在89.2%-106.4%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仁 氯霉素 同位素稀释技术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 反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辅食中四种呋喃类化合物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凤华 郑凤家 +3 位作者 曹艳平 李蔚 王林 辛成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79-284,共6页
目的:应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建立婴幼儿辅食中四种呋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取适量样品,加入稳定性氘代同位素内标混合溶液,顶空60℃恒温3... 目的:应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建立婴幼儿辅食中四种呋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取适量样品,加入稳定性氘代同位素内标混合溶液,顶空60℃恒温30 min后,经HP-PLOTQ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称样量1 g时,四种呋喃类化合物在1~200μg/kg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不同基质样品的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6%~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44%~14.2%。饼干、米粉、蛋糕、水果泥和肉泥中四种呋喃类化合物总量范围分别为<0.2~497.3μg/kg,1.8~90.1μg/kg,<0.2~25.5μg/kg,3.7~44.2μg/kg和54.7~599.2μg/k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婴幼儿辅食中四种呋喃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婴幼儿罐装食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呋喃及甲基呋喃,有必要制定标准的生产流程,通过建立婴幼儿辅食中呋喃及甲基呋喃的限量标准等方法来降低婴幼儿呋喃及甲基呋喃的暴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技术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 呋喃 甲基呋喃 婴幼儿辅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少明 傅武胜 +2 位作者 傅海庆 方勤美 华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1-136,共6页
采用多同位素内标法,结合七氟丁酰基咪唑(HFBI)衍生化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比了不同来源HFBI衍生试剂的作用性能,对定量内标物和校正标准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用... 采用多同位素内标法,结合七氟丁酰基咪唑(HFBI)衍生化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比了不同来源HFBI衍生试剂的作用性能,对定量内标物和校正标准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用2种同位素内标(3.氯-1,2.丙二醇-d5(或2.氯.1,3.丙二醇.d,)和1,3.二氯.2.丙醇-d5)校正,同样可达到准确测定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的要求;若采用3-氯-1,2-丙二醇(3-MCPD)为标准物定量测定2-氯-1,3-丙二醇(2-MCPD)时,所得2-MCPD结果偏低,仅为以2.MCPD为标准物定量结果(真实值)的52.1%-77.8%。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方法学指标的系统验证。4种氯丙醇的最低检出限为2.5~10gg/kg:在100-2000ng范围内,氯丙醇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和质量呈线性关系俾z〉0.9990)。以酱油和方便面调料粉为基质,进行100、200、4001xg/kg-1.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4种氯丙醇的回收率均值为90.1%~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7%~10.4%(n=6),均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氯丙醇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 同位素稀释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和鸡肝中的高氯酸盐 被引量:16
7
作者 邵琳智 吴映璇 +1 位作者 欧阳少伦 林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67-171,共5页
建立测定鸡肉和鸡肝中高氯酸盐的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样加^(18)O标记高氯酸根离子后采用1%乙酸溶液-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IC-Pak^(TM)Anion HR(4.6 mm×75 mm,6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100 mmol/L乙酸铵溶... 建立测定鸡肉和鸡肝中高氯酸盐的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样加^(18)O标记高氯酸根离子后采用1%乙酸溶液-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IC-Pak^(TM)Anion HR(4.6 mm×75 mm,6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100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质谱,在负离子扫描方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高氯酸盐在0.2~1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3.0μ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1.8%~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8%~6.5%。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鸡肉和鸡肝中高氯酸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同位素稀释技术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鸡肉和鸡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