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燕山期花岗岩的同位素地质年代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步台 《地球化学》 CAS 1984年第3期217-225,共9页
The available data on K-Ar dating of Yenshanian granite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K-Ar isochron ages of the granites, in conjunction with geological evidence, three epis... The available data on K-Ar dating of Yenshanian granite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K-Ar isochron ages of the granites, in conjunction with geological evidence, three episodes of granitic magmatic intrusion are distinguished as follows: the first episode--160--135 m.y., the second-130-110 m.y. and the third--105--65 m.y. Furthermore, the tempo-spacial distribution of K-Ar ages and their geotectonic implie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地质年代 区域地质构造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其旅游地学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鹏举 余心起 +3 位作者 邱骏挺 李红英 陈子微 韩亚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8-616,共9页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稀少,有利于抵抗风化侵蚀,保持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形成于以伸展为主导的构造背景下,张性的节理和断裂更为发育。风化侵蚀作用只能沿节理和断裂逐渐进行,容易形成尖峰、峡谷、断壁悬崖等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节理和断裂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的造型控制因素;成岩之后的构造抬升是花岗岩成为景观的必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也在景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貌 地质特征 同位素地质年代 旅游地学意义 大鄣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宋继叶 秦明宽 +1 位作者 蔡煜琦 何中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已取得的地球物理、航空磁测、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古生物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整理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性质、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且与其上的海西期褶皱基底构成了"双层基底"的认识更为接近实际;准噶... 本文通过对已取得的地球物理、航空磁测、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古生物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整理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性质、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且与其上的海西期褶皱基底构成了"双层基底"的认识更为接近实际;准噶尔盆地这种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海西期褶皱基底组成的"双层"基底结构,与伊犁、吐哈、鄂尔多斯等典型产铀盆地的基底相似,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同位素地质年代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历史时间估算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陈桥 雒昆利 +4 位作者 董明星 李会杰 李树文 叶成礼 刘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对芙蓉洞与芙蓉江古水面高程差进行了测量,引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通过和邻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对比,估算出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的历史时间约为12~18万a。相对于芙蓉洞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16... 对芙蓉洞与芙蓉江古水面高程差进行了测量,引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通过和邻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对比,估算出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的历史时间约为12~18万a。相对于芙蓉洞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16万a)来说,洞穴演化形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进一步证明了两个清晰的洞穴发育阶段的存在。对于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代替洞穴发育整个历史过程是需要谨慎的。通过估算方法反演所揭示的该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与青藏高原相对抬升速率相比,进一步证实了扬子地台和青藏高原虽然具有相同的驱动机制,但扬子地台近代隆升速率远远低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速度。同时,笔者还对扬子地台的隆升趋势作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近代扬子地台边缘隆升速度小,中间隆升速度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洞 同位素地质年代 青藏高原 隆升 历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