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阶的同位素地层标志及其与海相Cenomanian阶的对比 被引量:29
1
作者 万晓樵 李罡 +2 位作者 陈丕基 于涛 叶得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本研究利用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中部的岩心样品进行了青山口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通过化学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提出了青山口阶的顶底标志。在青山口组底部同位素值最低,为- 32 .2‰,与介形虫Cypridea elliptica的消失界面吻合。同位... 本研究利用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中部的岩心样品进行了青山口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通过化学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提出了青山口阶的顶底标志。在青山口组底部同位素值最低,为- 32 .2‰,与介形虫Cypridea elliptica的消失界面吻合。同位素值随后迅速上升,形成底界之上的第一个峰值,为- 2 8.1‰。随后的4个峰值自下而上分别是- 2 8‰、- 2 7.8‰、- 2 7.3‰和- 2 6 .6‰,相间的低峰值一般处于- 30‰~- 2 9‰左右。最为重要的是,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值在青山口组顶部出现一个明显的异常,由- 2 9.5‰急剧升为- 2 3.1‰,随后又迅速降为- 30 .12‰,形成一个明显的正向峰值。这一正向偏移的位置与介形类Cypridea panda和Triangulicyprisfusiformis的消失界面基本吻合,并与全球Cenom anian- Turonian界线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据此,将这一稳定同位素正向偏移确定为青山口阶顶界的化学标志。通过这一标志可以将青山口阶的顶界与海相Cenom anian阶顶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地层标志是陆相与海相地层的对比的渠道。青山口阶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值具有全球一致的意义,与我国西藏南部海相地层,乃至全球重要地区Cenomanian- Turonian阶稳定同位素界线均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纪 青山口阶 同位素地层标志 海相Cenomanian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碎屑岩成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2 位作者 张萌 沈立成 武文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9-366,共8页
基于同一地质历史时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为一定值的锶同位素地层学基本原理 ,可将锶同位素地层学用于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 ,以评价海相和非海相对成岩作用的影响。三个不同类型的研究实例说明 :1)海相碎屑岩成岩流体的锶同位素组成的演... 基于同一地质历史时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为一定值的锶同位素地层学基本原理 ,可将锶同位素地层学用于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 ,以评价海相和非海相对成岩作用的影响。三个不同类型的研究实例说明 :1)海相碎屑岩成岩流体的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途径有较好的规律性 ,陆相影响随成岩作用的进行而增加 ,相对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的87 Sr/86Sr比值通常高于相对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 ,变化的本底值即为同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 ,该数值为一定值 ;2 )有沉积期深源锶和非同期海相影响的陆相碎屑岩中 ,碳酸盐胶结物的锶同位素比值可能低于大陆淡水 ,但埋藏成岩过程中相对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的87Sr/86 Sr比值仍高于相对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 ;3)当深部流体影响碎屑岩的整个成岩过程时 ,深源锶的烙印可以抹掉或减少不同成岩阶段不同程度陆相影响造成的各种碳酸盐胶结物之间锶同位素组成的差别 ,使各种碳酸盐胶结物都具有很低的87Sr/86 Sr比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 海相 非海相 碎屑岩 成岩作用 成岩流体 碳酸盐胶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奥陶系海相地层定年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12井为例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2 位作者 张萌 武文慧 沈立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从国际上已有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建立了奥陶系87Sr/ 86Sr比值 年龄数据库。利用塔里木盆地塔中 12井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 ,确定了该井中、上奥陶统和中、下奥陶统的界线 ,两个界线分别位于井深... 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从国际上已有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建立了奥陶系87Sr/ 86Sr比值 年龄数据库。利用塔里木盆地塔中 12井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 ,确定了该井中、上奥陶统和中、下奥陶统的界线 ,两个界线分别位于井深 5 12 0m( 87Sr/ 86Sr≈ 0 .70 88,年龄为 4 6 5Ma)和 4 880m处 ( 87Sr/ 86Sr≈ 0 .70 82 ,年龄为 4 5 5Ma) ,中、上奥陶统的界线为本文首次确定 ,中、下奥陶统的界线与前人利用牙形石资料确定的界线一致。塔中 12井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说明 ,尽管构造运动造成的盆地抬升和近地表的大气水作用影响了上奥陶统顶部碳酸盐的锶同位素组成 ,但塔中 12井奥陶系与上覆地层的关系基本上是连续的 ,奥陶系顶界的井深在 4 6 5 0m附近 ( 87Sr/ 86Sr≈ 0 .70 79,年龄为4 3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 海相地层定年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 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上白垩统高分辨率全岩碳同位素地层学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祥辉 王成善 +8 位作者 Hugh C.JENKYNS 崔杰 胡修棉 石和 赵鹏肖 陈曦 魏玉帅 黄永建 赵兵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西藏南部上白垩统半远洋沉积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实验结果显示δ13C值在Cenomanian末期正偏并形成正偏“高原”,从Turonian期开始总体呈现长期持续负偏,到Campanian早期负偏达到最低值。这种长期变化格局与世界有关地区的碳同位素偏移... 西藏南部上白垩统半远洋沉积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实验结果显示δ13C值在Cenomanian末期正偏并形成正偏“高原”,从Turonian期开始总体呈现长期持续负偏,到Campanian早期负偏达到最低值。这种长期变化格局与世界有关地区的碳同位素偏移和同期全球海侵—海退旋回型式匹配性甚好,印证了晚白垩世δ13C值长期偏移趋势可作为大区域乃至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指针。短期δ13C值波动方面,Cenomanian末期、Turonian中—晚期、Turoni-an—Santonian界线时期、Campanian期都存在与世界相关地区的可比性,但Coniacian—Santonian期全球碳同位素偏移型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同位素偏移 同位素地层 高分辨率 上白垩统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ESS在锶同位素地层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萌 黄思静 +2 位作者 谢国刚 王麒翔 侯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锶同位素地层学是海相地层定年和全球对比的有效工具。为了建立全球范围的w(87Sr)/w(86Sr)比值年龄数据库,就必须对大量的w(87Sr)/w(86Sr)比值年龄数据进行拟合,寻找最佳方法用于缩小最佳拟合曲线的区间范围是目前锶同位素地层学所面...  锶同位素地层学是海相地层定年和全球对比的有效工具。为了建立全球范围的w(87Sr)/w(86Sr)比值年龄数据库,就必须对大量的w(87Sr)/w(86Sr)比值年龄数据进行拟合,寻找最佳方法用于缩小最佳拟合曲线的区间范围是目前锶同位素地层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在各种统计与拟合方法中,LOWESS(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为研究计算全球标准锶曲线最佳拟合模式提供了一种非参数拟合的精妙方法,拟合得出的最佳曲线能较好地作为海相地层的定年和进行全球对比的基础数据,并具有较高的置信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 海相地层定年 全球对比 LOWESS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定年中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萌 黄思静 +2 位作者 张玥 陈晓东 秦志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8,共7页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的对比和定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锶同位素地层学的深入研究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全球变化的灵敏指示剂。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水的 87Sr/ 86 Sr比值是时间的函数 ,可以把锶同位素组成用...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的对比和定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锶同位素地层学的深入研究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全球变化的灵敏指示剂。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水的 87Sr/ 86 Sr比值是时间的函数 ,可以把锶同位素组成用于海相地层的定年和进行全球对比 ,估计沉积间断持续时间、生物带的时间范围和发展阶段 ,从而为重要地球化学周期的预测提供基础参数。当锶同位素地层学用于定年时 ,其地质年龄的精确度取决于几个因素 ,包括样品原始锶同位素组成的保存情况、分析精度、用于建立数据库样品年龄的可信度以及 87Sr/86 Sr比值 -年龄曲线的最佳拟合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 海相地层定年 沉积间断持续时间 生物带 地球化学周期 地质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台地寒武系碳同位素地层学与时间框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永权 黄金华 +2 位作者 杨鹏飞 易艳 杨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10,共2页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中深1、柯探1、轮探1相继突破,表明勘探前景广阔。塔东地区由于生物化石丰富,岩石地层地质时代划分比较清楚;塔西台地区因钻孔取芯较少,且大量白云岩化造成生物化石难以识别与鉴定...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中深1、柯探1、轮探1相继突破,表明勘探前景广阔。塔东地区由于生物化石丰富,岩石地层地质时代划分比较清楚;塔西台地区因钻孔取芯较少,且大量白云岩化造成生物化石难以识别与鉴定,导致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多解性(朱茂炎等,2019),因此塔西台地寒武系地层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也制约着生产实践。本文通过对塔西台地区钻孔开展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拟解决寒武系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归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同位素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恰什古伊地区碳氧同位素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强 王兴志 +2 位作者 徐剑良 刘斌 张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4,共8页
土库曼斯坦恰什古伊地区有效储集层为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该段GR变化小,旋回分析困难,导致有利储层预测难。利用该区Cha–21井所取岩芯中采集的41个样品测定的碳氧同位素,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分析资料,探讨了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段沉积... 土库曼斯坦恰什古伊地区有效储集层为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该段GR变化小,旋回分析困难,导致有利储层预测难。利用该区Cha–21井所取岩芯中采集的41个样品测定的碳氧同位素,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分析资料,探讨了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段沉积时的海平面变化。结果表明,氧同位素的原始信息已被成岩作用破坏,而碳同位素基本保持了原始特征,因此碳同位素可用于同位素地层研究和古环境分析;据此计算出盐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28.25~136.63,明显大于海水和淡水的分界标准,反映成岩流体具有较高盐度海源水性质;由δ13C的变化所确定的研究区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与卡洛夫—牛津阶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吻合,印证了该区储层地质年代定为卡洛夫—牛津期是准确的;依据海平面变化曲线,将卡洛夫—牛津阶主力储层段分为3个沉积旋回5个演化阶段。该成果填补了该区碳氧同位素地层研究的空白,对深化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的认识及预测储层有利区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 沉积旋回 卡洛夫-牛津阶 恰什古伊地区 土库曼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Sr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环境意义与Sr同位素地层学 被引量:12
9
作者 韦刚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海水 同位素 同位素地层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河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及三叠系—侏罗系界线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琳浩 彭博 +7 位作者 邓胜徽 卢远征 张新智 邱若原 彭佳里 张小宇 鲜本忠 师生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5-1648,共14页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地史上五次最大规模之一的生物灭绝事件、中大西洋大火成岩省喷发、泛大陆进一步裂解导致的中大西洋开启以及大气CO_(2)浓度急剧升高等。然而该时期中国各板块主要发育陆相沉积,其三叠系—侏罗系界线(TJB)很难...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地史上五次最大规模之一的生物灭绝事件、中大西洋大火成岩省喷发、泛大陆进一步裂解导致的中大西洋开启以及大气CO_(2)浓度急剧升高等。然而该时期中国各板块主要发育陆相沉积,其三叠系—侏罗系界线(TJB)很难与定义于海相地层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进行精细对比。应用基于C3植物的碳同位素地层学,进行了两次独立地、系统地以高等植物木质部为研究对象的采样和测试,获得了可以指示同期大气CO_(2)的δ^(13)C演化和进行全球等时对比的碳同位素地层曲线。并在植物大化石和孢粉的生物地层约束基础上,首次完成了库车河剖面与海相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ETE)底界和TJB的精细对比;推测与全球其他剖面ETE等时的地层界线位于38层底部附近,与TJB的GSSP等时地层界线位于41层底部附近。海相与陆相的ETE和TJB层位附近均出现了δ13C负偏,指示全球性的碳同位素的波动,推论该时期发生了全球规模的、地表圈层的碳储库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侏罗系界线 生物大灭绝 地层对比 同位素地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东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稳定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年代地层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孝红 周鹏 +1 位作者 张保民 王传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7-223,共17页
基于峡东秭归青林口、泗溪和宜昌晓峰河埃迪卡拉系下部陡山沱组剖面岩石、层序和精细的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在埃迪卡拉系下部陡山沱组底部、下部、中部、上部和顶部分别识别出5次以灰岩出现或黑色页岩增厚为标志的海侵事件,划分出5个可以... 基于峡东秭归青林口、泗溪和宜昌晓峰河埃迪卡拉系下部陡山沱组剖面岩石、层序和精细的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在埃迪卡拉系下部陡山沱组底部、下部、中部、上部和顶部分别识别出5次以灰岩出现或黑色页岩增厚为标志的海侵事件,划分出5个可以进行区域对比的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BDSS,LDSS,MDSS,UDSS和TDSS。以层序界面为对比标志,峡东埃迪卡拉纪不同古地理部位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对比显示峡东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中内部发育5次可以进行区域乃至全球对比的碳同位素负异常,分别是分布在BDSS下部的SN1,LDSS上部的SN2,MDSS上部和顶部的SN3和SN4,以及分布在UDSS上部的SN5。其中SN1和SN4碳同位素负偏离最为明显,最小δ13C分别达到-4‰^-5‰和-9‰^-10‰,分别与Marinoan冰期上覆盖帽白云岩以及Gaskier冰碛沉积上、下地层中的碳同位素组成特点接近。SN4是埃迪卡拉系最晚冰期的产物。与SN1是埃迪卡拉系底界划分对比的标志相对比,SN4的出现应该是埃迪卡拉系内部再划分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界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山沱组 同位素地层 年代地层 埃迪卡拉系 长江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下-中三叠统的锶同位素曲线及年代地层划分 被引量:5
12
作者 常晓琳 石和 +2 位作者 罗威 宋莹 万明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从川东邻水和渠县采集的73个下-中三叠统锶同位素样品获得了对应于地层累计厚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C.Korte等利用特提斯和中欧地区219个锶同位素数据及古生物学研究所得出的对应于地质年龄值的上二叠统-三叠系锶同位素曲线对比,将... 从川东邻水和渠县采集的73个下-中三叠统锶同位素样品获得了对应于地层累计厚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C.Korte等利用特提斯和中欧地区219个锶同位素数据及古生物学研究所得出的对应于地质年龄值的上二叠统-三叠系锶同位素曲线对比,将川东下-中三叠统剖面进行了年代地层的划分对比。根据剖面中获得的牙形石化石,讨论了对四川地区三叠系底界的确定,认为应尽可能采用综合的地层学方法对沉积地层进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三叠系 同位素地层 三叠系底界 牙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坡顺南5井下奥陶统锶同位素曲线及地层划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庆佑 蒋华山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
塔中北坡下奥陶统地层划分对深化该区沉积构造演化分析、指导该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利用塔中北坡顺南5井采集的45个下奥陶统锶同位素样品,获得了该井对应深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并与全球早奥陶世海水的锶同位素演化... 塔中北坡下奥陶统地层划分对深化该区沉积构造演化分析、指导该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利用塔中北坡顺南5井采集的45个下奥陶统锶同位素样品,获得了该井对应深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并与全球早奥陶世海水的锶同位素演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同时根据前人建立的奥陶系87Sr/86Sr比值-年龄数据库换算出了年龄值,从而确定了该井下奥陶统鹰山组与蓬莱坝组的界线应位于井深6 950m处,为深化塔中北坡下奥陶统地层划分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 海相地层定年 顺南5井 下奥陶统 塔中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庐山晚第四纪沉积地层同位素的环境示踪及表层过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东生 李小豫 +5 位作者 胡蓉 熊卫强 胡文瑄 田新红 刘卫国 张国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2-1930,共9页
通过对庐山(1997-2009)进行科学考察及深入研究,取得大校场沟口晚第四纪剖面地层的Rb—Sr-O稳定同位素的丰度检测数值,采用系统分析及综合研究将沉积地层划分为冰期一间冰期一冰缘期一冰后期的气候演化旋回:冰期阶段平均温度为-6.... 通过对庐山(1997-2009)进行科学考察及深入研究,取得大校场沟口晚第四纪剖面地层的Rb—Sr-O稳定同位素的丰度检测数值,采用系统分析及综合研究将沉积地层划分为冰期一间冰期一冰缘期一冰后期的气候演化旋回:冰期阶段平均温度为-6.9℃,降水量约为550.1~1283.5mm;间冰期阶段平均温度约为8.O℃,降水量约为1650.2mm;冰缘期阶段平均温度约为0。5℃,降水量为1600.Omm,其惯性升温时年降水量可能为1650.2ram;冰后期阶段在其初期高温期年平均温度(温度负涨落现象未计算在内)为11.8℃,高温期年降水量约为1650.2mm;现代年平均温度为11.5℃,现代年降水量为1833.6mm。这是庐山地区首次在大校场沟口剖面获得的系统气候变化资料,可以为山地气候演化和区域响应与全球变化的分析提供新的科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层型地层 标型环境事件 连续表层作用 气候演化旋回 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58
15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3 位作者 张萌 沈立成 刘洁 武文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地质历史中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时间的函数 ,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上扬子地区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海平面变化曲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说明 :1)早石炭世是一个海水逐渐加深的全... 地质历史中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时间的函数 ,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上扬子地区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海平面变化曲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说明 :1)早石炭世是一个海水逐渐加深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 ,锶同位素最小值所显示的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 34 2Ma ,位于杜内阶和韦宪阶的界线上 ;2 )晚石炭世是一个全球海平面下降时期 ;3)整个二叠纪都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 ,晚二叠世的海平面上升不仅幅度大 ,而且海水在短时间内迅速加深 ;4)晚二叠世具有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最小值 ,显示晚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 ,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 2 5 0Ma,正好在二叠 /三叠纪界线附近 ;5 )二叠 /三叠纪之交的全球生物绝灭事件可能与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同位素地层曲线 全球海平面变化 海水 海相地层 海相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关岭下三叠统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与海洋氧化事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孝红 危凯 +1 位作者 张保民 程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6-1473,共8页
贵州关岭永宁镇下三叠统上部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及其对比研究表明早三叠世晚期特提斯洋曾发生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强烈波动,且这一δ13C波动具有分布广泛和不受沉积相控制的特点。笔者分析和讨论了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 贵州关岭永宁镇下三叠统上部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及其对比研究表明早三叠世晚期特提斯洋曾发生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强烈波动,且这一δ13C波动具有分布广泛和不受沉积相控制的特点。笔者分析和讨论了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指出特提斯地区下三叠统上部地层碳同位素组成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洋流循环模式和生物复苏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早三叠世晚期δ13C的强烈正异常是洋流循环模式改变引起大洋氧化和与此相关的生物复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化学地层 大洋氧化事件 永宁镇组 早三叠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秀山寒武系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及全球对比 被引量:31
17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3 位作者 毛晓冬 张萌 沈立成 武文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9-516,共8页
本文评述了国际上已有的寒武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公布了重庆秀山寒武系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尽管对样品进行了成岩蚀变检测和必要的筛选,但样品仍可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成岩蚀变,锶同位素组成与地层厚度投点图显... 本文评述了国际上已有的寒武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公布了重庆秀山寒武系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尽管对样品进行了成岩蚀变检测和必要的筛选,但样品仍可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成岩蚀变,锶同位素组成与地层厚度投点图显得较为离散。笔者主要利用^(87)Sr/^(86)Sr比值较低的样品建立的寒武纪海水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在长期旋回上与国际上已公布的同时代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仍具有较好相似性和可对比性,说明全球事件是海水锶同位素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海水的^(87)Sr/^(86)Sr比值在盆内对比、盆间对比、以及全球对比中都具有潜在价值。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笔者尝试确定了重庆秀山寒武纪剖面一些关键点的年龄,累积厚度1340m处的年龄为503~509 Ma,累积厚度1950m处的年龄为496~498 Ma,这对秀山寒武纪剖面下、中寒武统和中、上寒武统界线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同位素地层 寒武纪 全球事件 海相地层定年 海相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化过程中锶含量变化及锶同位素分馏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利超 胡文瑄 +4 位作者 王小林 曹剑 吴海光 廖志伟 万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4-472,共9页
白云岩的87Sr/86Sr值是判识其形成流体性质及来源的重要指标,也被广泛用于古海水87Sr/86Sr值演化和地层学研究。因此,白云岩化作用对87Sr/86Sr有无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直接关系到对87Sr/86Sr值地质意义的解释,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这一问题的... 白云岩的87Sr/86Sr值是判识其形成流体性质及来源的重要指标,也被广泛用于古海水87Sr/86Sr值演化和地层学研究。因此,白云岩化作用对87Sr/86Sr有无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直接关系到对87Sr/86Sr值地质意义的解释,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下扬子地区宜兴葛山剖面发育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岩的系列层序,为研究白云岩化过程中锶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了良好素材。通过对该剖面锶元素含量及锶同位素组成系统分析,发现随白云岩化程度的增强,锶含量显著降低,从1 358μg/g一直下降到94μg/g,而87Sr/86Sr值却不断升高,由0.708 019升高到0.708 182。分析前人发表的数据,发现这种演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这很可能与锶在白云岩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有关。进一步分析认为,在白云岩化过程中,随着Ca被Mg的大量交代,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的Sr也随之流失,导致Sr含量降低。另一方面,受质量效应的制约,在上述过程中,质量偏轻的86Sr更易迁出,从而造成87Sr/86Sr值相对增大。因此,在应用白云岩的87Sr/86Sr值判断白云岩化流体来源、建立古海水87Sr/86Sr演化曲线和分析白云岩地层年代时,必须考虑白云岩化作用对碳酸盐岩87Sr/86Sr的影响,才能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含量 87 Sr/86 Sr值 白云岩化 同位素地层 下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东部华蓥山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锶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作维 黄思静 +2 位作者 刘丽红 佟宏鹏 贺艳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3-859,共7页
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地球化学记录在地球环境重大变革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本文对四川东部华蓥山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显微组构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同期海水代表性评估的基础... 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地球化学记录在地球环境重大变革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本文对四川东部华蓥山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显微组构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同期海水代表性评估的基础上,测试了这些样品的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这些样品的原始沉积组构保存较好、Sr含量较高,可以认为其只遭受过较低程度的成岩蚀变改造,并保留了较多的海水原始信息,锶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在0.707158~0.707334之间,与前人公布的同期海水值吻合较好,体现了全球地质事件对海水锶同位素组成控制的一致性。四川东部华蓥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较为系统的锶同位素演化研究,可望为我国南方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化学地层学及其对比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三叠系 同位素地层 华蓥山 四川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海相下—中三叠统界线的锶同位素年龄标定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思静 裴昌蓉 +3 位作者 卿海若 胡作维 吴素娟 孙治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91-1698,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海相下-中三叠统以火山碎屑岩为其直观界线,该年龄的标定可为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提供重要的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参考值。基于此,本文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下-中三叠统界线火山碎屑岩附近... 中国西南地区海相下-中三叠统以火山碎屑岩为其直观界线,该年龄的标定可为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提供重要的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参考值。基于此,本文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下-中三叠统界线火山碎屑岩附近的石膏和硬石膏样品^87Sr/^86Sr比值,以及相应的Si、Ca、Mg、Mn、Sr以及SO4^2-的含量.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原理,尝试对下-中三叠统界线进行了年龄标定;同时评估了样品的成岩蚀变性、对海水信息的代表性以及年龄标定结果的可靠性。火山碎屑岩附近5个样品的。^87Sr/^86Sr比值变化在0.708243~0.708391之间,标定的年龄值在240.5~242.5Ma的范围内,2个紧靠火山碎屑岩样品的年龄值在242Ma左右(分别为241.9Ma和242.5Ma),从而为华南地区以火山碎屑岩作为海相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的化学地层学依据,也为全球下-中三叠统界线提供了一个新的年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值 海相蒸发岩 同位素地层 海相地层定年 四川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