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探讨阿克1气藏天然气的来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6 位作者 唐永春 肖中尧 米敬奎 田辉 刘德汉 申家贵 刘金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32,共8页
阿克1气藏是塔西南前陆区喀什凹陷油气勘探上获得重大突破的工业性气藏。采用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和GC-IRMS碳同位素测定,结合运用GOR-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推导出了塔西南前陆区烃源岩(煤和泥岩)热解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 阿克1气藏是塔西南前陆区喀什凹陷油气勘探上获得重大突破的工业性气藏。采用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和GC-IRMS碳同位素测定,结合运用GOR-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推导出了塔西南前陆区烃源岩(煤和泥岩)热解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该区侏罗系煤、侏罗系泥岩和二叠系泥岩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25.86kJ/mol、194.03kJ/mol和223.45kJ/mol,甲烷(12CH4)的指前因子各为1.00×1014s-1、1.00×1013s-1、1.00×1014s-1。在此基础上,利用碳同位素动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地质背景,进一步探讨了阿克1气藏天然气的来源,为天然气定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阿克1气藏天然气为烃源岩过成熟阶段的烃产物,属于混源气,主要捕获了Ro为2.0%~3.6%阶段的天然气;其气源区包括喀什凹陷中心和阿克1井推覆体下盘,主力气源岩是石炭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同位素动力学 热解实验 烃源岩 气源 前陆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绪深 肖贤明 +1 位作者 黄保家 李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1,共3页
针对目前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天然气系统勘探存在的地球化学问题,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崖城组烃源岩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获得的气体产率和碳同位素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 针对目前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天然气系统勘探存在的地球化学问题,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崖城组烃源岩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获得的气体产率和碳同位素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初步圈定崖13-1气田天然气主要来自崖南凹陷斜坡带崖城组含煤地层,烃源岩埋深在4300~6000 m之间,目前正处在主生气阶段;崖城组热解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崖13-1气田天然气成藏时间较晚,属于'累积'集气成藏,成熟度在1.5%~2.3%之间,显然为烃源岩气窗阶段充注,因此有利于气藏形成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生烃动力学 同位素动力学 烃源岩 崖南凹陷 气藏形成 同位素 力学应用 凹陷 崖13-1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在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大永 彭平安 +2 位作者 林会喜 林玉祥 刘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01-1204,共4页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常用于烃源岩评价、油气源对比研究中。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盆地热史,可恢复烃源岩在任一时代的生烃史,对构造复杂盆地的二次生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可以实现有机质总量的恢复,在此基础上...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常用于烃源岩评价、油气源对比研究中。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盆地热史,可恢复烃源岩在任一时代的生烃史,对构造复杂盆地的二次生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可以实现有机质总量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对高—过成熟样品原始有机质丰度是否有必要恢复进行了讨论;而基于生烃动力学的油气源对比综合考虑热史、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各种地质参数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动力学 同位素动力学 烃源岩 二次生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4 位作者 唐永春 肖中尧 米敬奎 刘德汉 申家贵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通过有压力的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和GC IRMS测定,结合GOR 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求取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成因。克拉2气田天然气... 通过有压力的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和GC IRMS测定,结合GOR IsotopeKinetics专用软件,求取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成因。克拉2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早中侏罗世煤系烃源岩,属阶段捕获气,为- 5Ma以来的天然气聚集,对应成熟度范围Ro为1.3%~2 .5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克拉2气田天然气运聚成藏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形成 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 生烃模拟实验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构二十四烷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靳永斌 肖贤明 +2 位作者 唐永春 田辉 张同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5,共9页
以甲烷的量子化模型及正构二十四烷(n-C24)金管限定体系裂解成气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量子化模型应用于重烃气体(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适应性,计算了甲烷、乙烷及丙烷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重点探讨了... 以甲烷的量子化模型及正构二十四烷(n-C24)金管限定体系裂解成气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量子化模型应用于重烃气体(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适应性,计算了甲烷、乙烷及丙烷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重点探讨了δ13C2与δ13C3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n-C24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与早期报道的n-C18、n-C25及原油裂解生成的气态烃碳同位素具有可比性,可应用于地质条件下解释原油裂解气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n-C24生烃地质模型表明,其在150~160℃是稳定的,主要裂解温度介于180~200℃之间,与目前所报道的原油裂解地质模型吻合。随热解程度的增加,δ13C2与δ13C3体现了比δ13C1更明显的变化。气藏充注历史控制的同位素累积效应对天然气碳同位素有很大的影响,与累积聚集气相比,阶段聚集气的δ13C变重,并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演化曲线的分异。在此基础上,应用n-C24裂解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地质模型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某些油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二十四烷 裂解成气 重烃气体 同位素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评价天然气的成因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3 位作者 唐永春 米敬奎 熊波 包建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4期50-55,共6页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速率有关;累积聚集气与阶段聚集气在碳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别;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盆地会存在差异,不仅取决于气源条件,还与聚集历史、沉积-构造史有关。我国天然气藏成因复杂,具有多期、多源的特点,对这类天然气的成因研究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 同位素分馏 同位素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静 薛冬梅 +1 位作者 王义东 王中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稳定同位素分馏的模型计算,是同位素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种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计算公式,即稳态假设下的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Michaelis-Menten(MM)动力学方程和Michaelis-Menten-Monod(MMM)动力学方程... 稳定同位素分馏的模型计算,是同位素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种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计算公式,即稳态假设下的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Michaelis-Menten(MM)动力学方程和Michaelis-Menten-Monod(MMM)动力学方程。过渡态假设下的Michaelis-Menten-Monod(TR-MMM)动力学方程放松了稳态假设,得到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显著,进而影响与之相关的同位素分馏系数。通过反应速率与热力学的关系式,建立同位素分馏系数与热力学的间接联系,从而得到同位素分馏系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动力学分馏 一级动力学方程 稳态 过渡态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深层气田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立恒 陈践发 +2 位作者 卢双舫 黄世鹏 郑小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4,共6页
采用压力下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试验和以CramerⅢ模型为核心的碳同位素动力学软件,获取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泥岩和煤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进一步探讨徐家围子深层天然气的气源、生气期、运聚成藏模... 采用压力下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试验和以CramerⅢ模型为核心的碳同位素动力学软件,获取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泥岩和煤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进一步探讨徐家围子深层天然气的气源、生气期、运聚成藏模式等。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煤系地层(泥岩及煤)主要生烃(甲烷)期在100~73Ma年前,相当于泉头组沉积末期至四方台组沉积期;徐深1井营城组地层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与泥岩成甲烷、煤成甲烷的累积碳同位素值很接近,反映出该气藏与沙河子组煤系地层具有亲缘性,且气藏属于长期聚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地区 甲烷 模拟试验 同位素动力学 Cramer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天然气成熟度的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5 位作者 唐永春 米敬奎 田辉 肖中尧 刘德汉 申家贵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5期297-302,共6页
天然气成熟度评价是天然气藏气源对比和成因研究的重要内容.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的实例显示,两种常规方法(天然气组分δ13C-Ro关系式、典型烃源岩热模拟δ13C1-Ro关系图版)所确定的天然气成熟度结果差别较大,表明常规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 天然气成熟度评价是天然气藏气源对比和成因研究的重要内容.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的实例显示,两种常规方法(天然气组分δ13C-Ro关系式、典型烃源岩热模拟δ13C1-Ro关系图版)所确定的天然气成熟度结果差别较大,表明常规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结合地质条件,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评价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熟度Ro值为1.3%~2.5%,这一结果不仅与地质实际较为吻合,而且也得到相关研究成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同位素动力学 成熟度评价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郭吉保 钱雅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对探讨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等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的前提必须假设:(1)地质体系中共生矿物间及与介质流体间已达到同位素平衡;(2)矿物的形成温度作为终止同... 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对探讨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等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的前提必须假设:(1)地质体系中共生矿物间及与介质流体间已达到同位素平衡;(2)矿物的形成温度作为终止同位素交换的封闭温度。但大量的资料表明,许多地质体中共生矿物间并非都达到了同位素平衡,矿物的形成温度并非就是同位素交换的封闭温度,这正是目前一些同位素资料互相矛盾,不能得到合理介释的原因所在。例如,同位素地温计与相平衡证据不符,共生矿物之间没有统一的同位素平衡关系,由共生矿物对计算的同位素温度不一致;同一矿物或共生矿物的氧、氧同位素组成之间及硫酸盐矿物中硫、氧同位素组成之间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反映出仅用平衡分馏原理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地质问题。地质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生烃动力学探索油气田气体来源 被引量:6
11
作者 米敬奎 刘新华 +1 位作者 杨孟达 杨荣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7-541,共5页
利用气体碳同位素探索油气来源的传统方法由于受源岩类型、源岩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结合在这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利用热模拟实验,通过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计算... 利用气体碳同位素探索油气来源的传统方法由于受源岩类型、源岩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结合在这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利用热模拟实验,通过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计算,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苏里格气田气体的主要是他源阶段累积气,来源于气田南部高成熟区域、西部的天环坳凹陷气体的贡献比例分别为49%、22%,气田区域的源岩累积气体占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动力学 同位素动力学 苏里格气田 上古生界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范家堡子滑石矿床成因机制:镁同位素制约
12
作者 刘思晗 胡古月 +4 位作者 郑军 刘开源 董建军 赵悦 王春连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2125,共14页
辽东半岛范家堡子滑石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菱镁大理岩地层,为富镁碳酸盐岩交代型滑石矿床。本次对范家堡子滑石矿床矿体及围岩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和Mg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滑石矿体表现出继承于海相沉... 辽东半岛范家堡子滑石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菱镁大理岩地层,为富镁碳酸盐岩交代型滑石矿床。本次对范家堡子滑石矿床矿体及围岩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和Mg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滑石矿体表现出继承于海相沉积菱镁大理岩围岩的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②相对于大石桥组三段富镁大理岩的海相Mg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26)Mg:1.03‰~1.12‰),滑石矿石镁同位素组成(δ^(26)Mg:0.48‰~+1.06‰)变化较大。因此,在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经历区域上吕梁运动阶段的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富镁碳酸盐建造可能经历了多阶段的富硅变质热液流体交代成矿作用,使得滑石化成矿过程中,在碳酸盐-滑石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元素配分和镁同位素动力学分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矿床 地球化学 同位素动力学分馏 矿床成因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E1催化下乙醛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 柴硕 +1 位作者 李冬梅 韩克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建立在Eyring绝对反应速率理论基础上的计算模型,对细胞色素P4502E1催化下乙醛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表明,乙醛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大小约为5.0(Wigner量子校正后约为7.0左右),远比烷烃羟基化反... 采用建立在Eyring绝对反应速率理论基础上的计算模型,对细胞色素P4502E1催化下乙醛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表明,乙醛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大小约为5.0(Wigner量子校正后约为7.0左右),远比烷烃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要小的多.这个反应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反应存在明显的量子隧穿现象.文中还对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给出了相应的过渡态构型方面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过渡态 温度效应 量子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系催化剂上乙苯脱氢反应机理研究(Ⅰ)——乙苯吸附态的“原位”红外光谱及脱氢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建平 何淡云 曹守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本文用“原位”FT-IR光谱研究乙苯在氧化铁系催化剂上的吸附物种,结合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对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考察,讨论了该反应的微观机理。
关键词 速率控制步骤 脱氢反应 乙苯 氧化铁系催化剂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红外光谱 吸附态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蚀变洋壳的金属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凌志 康晋霆 黄方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94,共18页
蚀变洋壳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历热液蚀变和低温风化,是高温和低温地质系统耦合的产物。通过研究蚀变洋壳的化学组成,可以反演热液对洋壳的改造。结合海水及地幔衍生岩浆岩的研究,可以制约地球内部岩石圈与外部水圈间的化学循环。随着质谱... 蚀变洋壳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历热液蚀变和低温风化,是高温和低温地质系统耦合的产物。通过研究蚀变洋壳的化学组成,可以反演热液对洋壳的改造。结合海水及地幔衍生岩浆岩的研究,可以制约地球内部岩石圈与外部水圈间的化学循环。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诸多金属稳定同位素体系开始应用于蚀变洋壳的研究。金属稳定同位素的分馏受到地质过程中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控制,因此金属同位素可以反演水岩相互作用的历史。前人已对蚀变洋壳的Li、Mg、Ca、Cu、Zn、K、Fe、V和Si的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目前取得的认识有:流体活动性强的元素(如Li、Mg、Ca、Si和K)的同位素组成受到温度和水岩比的控制;变价的过渡族金属元素(如Cu、Fe和V)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受到氧逸度的控制。随着研究的深入,金属同位素的应用将为探讨蚀变洋壳的形成与演化、洋壳–海洋–地幔相互作用过程提供更多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洋壳 金属稳定同位素 水岩反应 平衡同位素分馏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事件界线地层中石膏的负硫同位素异常 被引量:14
16
作者 梁汉东 丁悌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中国煤山剖面二叠系 /三叠系 (P/T)事件界线地层以赋存白粘土和黑粘土著称。本文采用六氟化硫方法经质谱测定发现 ,白粘土中的自形晶石膏、白粘土中的全溶提取石膏和黑粘土中的全溶提取石膏 ,其S同位素均呈显著负值 :δ3 4 SV CDT均值... 中国煤山剖面二叠系 /三叠系 (P/T)事件界线地层以赋存白粘土和黑粘土著称。本文采用六氟化硫方法经质谱测定发现 ,白粘土中的自形晶石膏、白粘土中的全溶提取石膏和黑粘土中的全溶提取石膏 ,其S同位素均呈显著负值 :δ3 4 SV CDT均值依次为 - 9.2‰、- 10 .7‰和 - 15 .6‰ ;δ3 3 SV CDT均值依次为 - 4 .6‰、- 5 .5‰和 - 8.2‰。P/T事件界线地层中硫酸盐 (石膏 )S同位素如此极端负异常在煤山剖面尚属首次发现 ;在其他P/T剖面乃至在与生物灭绝议题相关的全球其他重要地层界线剖面 ,迄今也未见类似报道。本文还测定出与白粘土密切相关并紧邻的似黄铁矿的铁硫化物 (Fe S) ,其S同位素的δ3 4SV CDT均值为 + 1.3‰和δ3 3 SV CDT均值为 + 0 .7‰ ,且研究中未见任何生物或有机成因黄铁矿痕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排除了这里的极轻硫石膏的生物或有机次生来源的可能性。因此 ,本文揭示的显著负硫同位素石膏很可能在自然界中也是罕见的 ,值得进一步积累数据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 ,煤山剖面P/T事件界线层原本富含石膏 ,其极轻硫同位素特征的发现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 ,有利于从新的角度认识和探索P/T转折期的灾变与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石膏 硫酸盐 煤山剖面 生物灭绝 地球化学 同位素动力学 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测定土壤汞有效性——与化学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顺安 徐志宇 +1 位作者 王飞 郑向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准确评价汞(Hg)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对预测污染土壤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及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法(IEK)分析红壤和潮土中同位素可交换Hg含量(E值)及同位素可利用... 准确评价汞(Hg)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对预测污染土壤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及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法(IEK)分析红壤和潮土中同位素可交换Hg含量(E值)及同位素可利用态Hg含量(Ea),并与4种单一提取法和1种连续提取法(改进的BCR法)获得的土壤有效态Hg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外源稳定同位素202Hg加入土壤后,红壤和潮土的悬浮液中同位素交换均在24 h后达到稳定状态。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程对悬浮液中同位素比值及土壤同位素交换态含量Et值的变化有比较理想的拟合效果,红壤三个间段的E值(E1 min、E1 min-24 h和E>24 h)及所占全量的比例均高于潮土。两种土壤Ea(为E1 min与E1 min-24 h之和)所占全量的比例为38%~60%,显著高于单一提取法中提取率最高的0.03%TGA-1/15 mol L-1Na2HPO4(10%~15%)及连续提取的∑BCR(20%~27%,为酸可提取态、还原态和氧化态占全量之和),这表明与化学方法相比较,用土壤同位素可利用态Hg含量(Ea)作为土壤中有效态Hg含量的表征可能偏高,原因可能与外源同位素被土壤固持及土壤悬浮液的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 化学提取 土壤 同位素交换动力学(I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正构烷烃与四氢萘二元体系的反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斌 王洛秋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0-403,共4页
以正构烷烃作为模型化合物的热反应、临氢反应、临氢催化反应中 ,添加供氢剂抑制正构烷烃的裂化 ;气相氢和供氢剂的供氢参与饱和烯烃 ,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氢源 ,前者加速裂化 ,后者抑制裂化。供氢剂供氢行为依赖于反应体系自由基的多少和... 以正构烷烃作为模型化合物的热反应、临氢反应、临氢催化反应中 ,添加供氢剂抑制正构烷烃的裂化 ;气相氢和供氢剂的供氢参与饱和烯烃 ,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氢源 ,前者加速裂化 ,后者抑制裂化。供氢剂供氢行为依赖于反应体系自由基的多少和温度以及反应过程 ,反应体系较多的自由基和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供氢行为。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模型化合物的裂化反应表明 ,供氢剂的作用是通过脱氢湮灭自由基来抑制裂化反应。同时发现H1 2 四氢萘和D1 2 四氢萘的供氢 (氘 )率上存在着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在临氢及临氢催化体系中尤其是临氢催化体系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化合物 供氢剂 稳定同位素方法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分散型催化剂 四氢萘 渣油 加氢裂化 正构烷烃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佳 黄振友 卜婧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22-2732,共11页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能有效将环境中复杂的化合物经气相色谱(GC)或液相色谱(LC)分离,得出单一化合物,通过测定单一化合物中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达到判识降解机理和量化降解效果的目的.由于该项技术能够避免产物浓度变化和实地环境产...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能有效将环境中复杂的化合物经气相色谱(GC)或液相色谱(LC)分离,得出单一化合物,通过测定单一化合物中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达到判识降解机理和量化降解效果的目的.由于该项技术能够避免产物浓度变化和实地环境产生的干扰,弥补传统产物鉴定方法的不足,因而近年来在环境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以CSIA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为主线,介绍了CSIA工作原理,阐述了CSIA如何通过同位素富集系数(ε)、表观动力学同位素效应(AKIE)和多维同位素值(Λ)达到量化降解机理和原位降解程度的目的,并对CSIA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 降解机理 同位素富集系数 表观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多维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同位素方法
20
作者 沈师孔 李春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1-684,共14页
关键词 固体催化剂 研究方法 同位素方法 标记同位素方法 同位素瞬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