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云运
骆方
+1 位作者
孙铃
刘方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70,共12页
同伴群体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构成及其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最初着眼于学校的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后逐渐...
同伴群体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构成及其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最初着眼于学校的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后逐渐扩展到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研究发现,同伴群体构成有多种指标,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种群构成、学习能力,以及同伴群体在某些情绪行为上的特征都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不同同伴群体构成指标在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向、大小上存在差异,同时又受到儿童自身背景特征(种族、家庭背景、学业能力水平等)的调节而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反映出同伴群体构成本身的多样性和其效应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对于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者从家庭背景与资源、学校环境与条件、教师观念与行为、同伴互动与文化等多个视角入手,提出了理论解释,但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仍很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建议加强对多元环境中调节因素的综合考察、加强追踪研究、深入开展内部机制研究;同时加强我国关于同伴群体构成的本土化研究,弥补当前研究的空缺,回应我国学生群体构成复杂多样的现实,为优化学校生源配置和环境创设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
群体
构成
儿童发展
同伴
群体
社会经济
地位
同伴
群体
种群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学生分层现状调查
2
作者
汪昌华
王守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3-726,共4页
目的:了解小学三、五年级及初二年级班级学生学业成就、组织地位、群体地位分层的现状。方法:对4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总体水平高,有27、4%(34/124)的学生优秀,53.2%(66/124)的学生良...
目的:了解小学三、五年级及初二年级班级学生学业成就、组织地位、群体地位分层的现状。方法:对4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总体水平高,有27、4%(34/124)的学生优秀,53.2%(66/124)的学生良好,且女生多于男生(优:19.4%/8.1%,良:30.6%/22.6%),小学五年级优秀生明显减少(14.7%,15/102),初二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2.一部分学生长期垄断班级干部岗位,37.7%的学生从没担任过班级干部。3.小三、小五年级学生被接纳者占29.1%-40.2%,至初二上升为55.8%。4.小三和初二学生不同组织地位不同(X^2=23.064,P〈0.01;X^2=84.667,P〈0.001)、不同学业成绩与不同群体地位者其学业成绩差异有显著性(X^2=18.352,P〈0.01;X^2=35.226,P〈0.01)、不同组织地位者其群体地位差异有显著性(X^2=28.396,P〈0.01;X^2=26.162,P〈0.01)。结论:学生的学业成就经历了逐步分化的过程,组织地位稳定性强,群体地位初始阶段分化显著并逐步减弱。小学低年级一些优秀生成绩优秀,组织地位高,是群体中的受欢迎者。初中学生主要沿着学业成就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学生分层
横断面研究
基础教育
学业成就
组织
地位
同伴群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云运
骆方
孙铃
刘方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7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环境交互背景下学校群体隔离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14YJC1900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SKZZX2013093)
文摘
同伴群体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构成及其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最初着眼于学校的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后逐渐扩展到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研究发现,同伴群体构成有多种指标,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种群构成、学习能力,以及同伴群体在某些情绪行为上的特征都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不同同伴群体构成指标在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向、大小上存在差异,同时又受到儿童自身背景特征(种族、家庭背景、学业能力水平等)的调节而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反映出同伴群体构成本身的多样性和其效应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对于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者从家庭背景与资源、学校环境与条件、教师观念与行为、同伴互动与文化等多个视角入手,提出了理论解释,但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仍很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建议加强对多元环境中调节因素的综合考察、加强追踪研究、深入开展内部机制研究;同时加强我国关于同伴群体构成的本土化研究,弥补当前研究的空缺,回应我国学生群体构成复杂多样的现实,为优化学校生源配置和环境创设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
同伴
群体
构成
儿童发展
同伴
群体
社会经济
地位
同伴
群体
种群构成
Keywords
peer composition
child development
socio economic status of peers
racial or ethnic composition of peers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学生分层现状调查
2
作者
汪昌华
王守恒
机构
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3-726,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金项目(2005jqw103)
文摘
目的:了解小学三、五年级及初二年级班级学生学业成就、组织地位、群体地位分层的现状。方法:对4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总体水平高,有27、4%(34/124)的学生优秀,53.2%(66/124)的学生良好,且女生多于男生(优:19.4%/8.1%,良:30.6%/22.6%),小学五年级优秀生明显减少(14.7%,15/102),初二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2.一部分学生长期垄断班级干部岗位,37.7%的学生从没担任过班级干部。3.小三、小五年级学生被接纳者占29.1%-40.2%,至初二上升为55.8%。4.小三和初二学生不同组织地位不同(X^2=23.064,P〈0.01;X^2=84.667,P〈0.001)、不同学业成绩与不同群体地位者其学业成绩差异有显著性(X^2=18.352,P〈0.01;X^2=35.226,P〈0.01)、不同组织地位者其群体地位差异有显著性(X^2=28.396,P〈0.01;X^2=26.162,P〈0.01)。结论:学生的学业成就经历了逐步分化的过程,组织地位稳定性强,群体地位初始阶段分化显著并逐步减弱。小学低年级一些优秀生成绩优秀,组织地位高,是群体中的受欢迎者。初中学生主要沿着学业成就分层。
关键词
班级学生分层
横断面研究
基础教育
学业成就
组织
地位
同伴群体地位
Keywords
student classification in class
cross - sectional study
elementary educati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rganizational position
peer group position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张云运
骆方
孙铃
刘方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学生分层现状调查
汪昌华
王守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