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乡组织与越剧传播:抗战时期上海七邑越剧研究社考论
1
作者 王方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七邑越剧研究社,是近现代旅沪同乡组织中极具影响力的戏曲团体。从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新发现的缩微文献资料看,该社先后透过多条渠道开展慈善救济活动,其中当数1939年举办的“救济难民大会串”最具典型性。此...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七邑越剧研究社,是近现代旅沪同乡组织中极具影响力的戏曲团体。从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新发现的缩微文献资料看,该社先后透过多条渠道开展慈善救济活动,其中当数1939年举办的“救济难民大会串”最具典型性。此次义演的大获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刊载剧目,报道进程;二是开辟专版,树碑立传;三是发表专文,多维度阐释。七邑越剧研究社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相当深远:首先,提升了越剧的品格,强化了越剧的社会功用;其次,为此后旅沪同乡会戏剧活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最后,为越剧在上海的传播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组织 越剧 七邑越剧研究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加入同乡会的利与弊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启平 罗本琦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48-50,共3页
同乡会是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应该正确认识同乡会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从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同学间感情沟通、引导地方文化认同、注重心理健康辅导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同乡会的引导。
关键词 同乡 大学生 成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江浙同乡会”事件的重要历史文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贵凡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8-102,共5页
关键词 1928年 江浙同乡 莫斯科中山大学 政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同乡会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韩笑 《黄河之声》 2007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对高校同乡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在高校中对同乡会管理的有效途径,确保同乡会发展的规范化,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同乡 管理 德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江浙同乡会事件”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李永昌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7,共7页
1927年秋到1928年夏发生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中的“江浙同乡会事件”,从一些无原则的纠纷开始,被人为地发展成一个政治事件,不但波及到各学校的领导、联共(布)中央监委、当时在那里的中共代表团、共产国际,一直惊动联共(布)中央政治... 1927年秋到1928年夏发生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中的“江浙同乡会事件”,从一些无原则的纠纷开始,被人为地发展成一个政治事件,不但波及到各学校的领导、联共(布)中央监委、当时在那里的中共代表团、共产国际,一直惊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等最高领导,最后由联共(布)中央监委直接出面干预并作出明确的决议。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决议并未得到尊重和执行。20年代至30年代,随着苏联党内斗争的激化和中共党内领导的“左”倾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同乡会事件” 中国共产党 历史考证 政治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沪宁波同乡会创办的教育文化事业
6
作者 王超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6-99,共4页
旅沪宁波同乡会是旅沪宁波人在上海的重要组织,它积极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创办了大量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和贷学金,创办报纸和发行刊物,兴建公共文化设施,重视社会教育。其因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成效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 旅沪宁波同乡会是旅沪宁波人在上海的重要组织,它积极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创办了大量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和贷学金,创办报纸和发行刊物,兴建公共文化设施,重视社会教育。其因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成效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对上海宁波邦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沪宁波同乡 教育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宁波旅沪同乡会社会保障功能研究(1921-1949)
7
作者 宋珍珍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宁波旅沪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体的多元自治组织。他们在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合法身份后,采取现代党团组织的选举法和任期法,代表宁波旅沪同乡的共同利益。同乡会自筹资金开展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保障同乡的利益。虽然他们实行的社会保... 宁波旅沪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体的多元自治组织。他们在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合法身份后,采取现代党团组织的选举法和任期法,代表宁波旅沪同乡的共同利益。同乡会自筹资金开展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保障同乡的利益。虽然他们实行的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在当时政府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其社会保障事业却覆盖了相当多旅沪宁波人,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对旅沪宁波同乡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宁波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事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旅沪同乡 上海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客家同乡会与自我认同
8
作者 刘洋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7期106-108,共3页
同乡会是以地缘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外来人口为了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建立同乡组织互帮互助。与普通的同乡会不同,上海客家人同乡会不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而是以"客家"为基础成立的组织。上海客家同乡会在上海客家人的自我认同中起... 同乡会是以地缘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外来人口为了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建立同乡组织互帮互助。与普通的同乡会不同,上海客家人同乡会不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而是以"客家"为基础成立的组织。上海客家同乡会在上海客家人的自我认同中起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客家人 同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姓 同乡 同学 又成人生同行鸟──同家 同谋 同案 同上万劫不归路
9
作者 老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6期14-17,共4页
  今年28岁的陈庆宁和27岁的陈宝华是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的老乡。……
关键词 贪污公款 陈宝 沙井镇 水务 陈庆 同案 同谋 同乡 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人不能参加“同乡会”
10
作者 岳金峰 《政工学刊》 1997年第11期28-28,共1页
军人不能参加“同乡会○岳金峰笔者在下部队时了解到,有少数官兵在部队中组织和参与“同乡会”活动。所谓“同乡会”,就是由同一原籍的人员组成的游离于部队组织之外的非法组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原籍市县政府出面在部队驻地牵... 军人不能参加“同乡会○岳金峰笔者在下部队时了解到,有少数官兵在部队中组织和参与“同乡会”活动。所谓“同乡会”,就是由同一原籍的人员组成的游离于部队组织之外的非法组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原籍市县政府出面在部队驻地牵头组织的,参加的人员既有部队的也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 军人职业道德 部队人员 地方政府 经济信息 凝聚力 交际意识 交往行为 通讯录 振兴地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传统色彩的互益性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机制——以当代中国同乡商会为中心
11
作者 吴志国 《滨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1-78,共8页
当代中国存在大量带有传统色彩的互益性组织,同乡商会就是典型代表。以当代中国同乡商会为例的实证研究显示,此类互益性组织虽以提供俱乐部产品为主,但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也能够参与到范围更广的公共服务领域当中,提供内容丰富的俱乐... 当代中国存在大量带有传统色彩的互益性组织,同乡商会就是典型代表。以当代中国同乡商会为例的实证研究显示,此类互益性组织虽以提供俱乐部产品为主,但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也能够参与到范围更广的公共服务领域当中,提供内容丰富的俱乐部产品和公益性产品,包括投融资、合作平台建构与运营、与政府沟通、法律服务与维权、信息供给、调解矛盾和纠纷等,并显示出较高的效能。同乡商会参与上述公共服务供给已发展出供需匹配机制、动力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益性组织 同乡商会 公共服务 俱乐部产品 公益产品 动力机制 评价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差序格局:安徽同乡会活动镜像(1912—1927)
12
作者 朱甲利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9-44,共6页
北京政府时期,安徽同乡会为维护皖省及皖人利益,进行了颇多活动。在政治参与方面,称颂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国体,抗争军阀督皖,参与五四运动等,活跃在政坛之中;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是继续保路保矿运动和反对加征赋税,维护皖人经济利益;在... 北京政府时期,安徽同乡会为维护皖省及皖人利益,进行了颇多活动。在政治参与方面,称颂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国体,抗争军阀督皖,参与五四运动等,活跃在政坛之中;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是继续保路保矿运动和反对加征赋税,维护皖人经济利益;在社会救助方面,则以救助皖灾和旅外皖人为主。从其社会活动和组织构建中可以看出其已然不同于传统的同乡组织,转型为具有政治性、民主性、程序性的现代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政府时期 安徽同乡 社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6年—1938年”期间宁波同乡会书画展览情况及分析
13
作者 夏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2期137-138,共2页
一、宁波同乡会的概述 20世纪初的上海交通繁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外来人员汇集于此。而宁波与上海相隔仅一衣带水,因而当时上海外来移民中最多的群体就是宁波人。同时,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
关键词 同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鲁苑餐厅:在“红海”中博一方天地
14
作者 李铭 《餐饮世界》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驻京办,作为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乡会和会馆。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驻京办依然是各级地方... 驻京办,作为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乡会和会馆。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驻京办依然是各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家乡与首都之间的重要桥梁,驻京办的餐厅也因其独具地域风格的文化底蕴和佳肴美馔,吸引着众多资深吃货纷纷“打卡”。“不出京城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也是那些在外创业打拼一族的不二选择。无论哪里的美食,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去品味、珍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京办 省级行政区 进奏院 同乡 历史起源 人类智慧 地域风格 餐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楚味道:品地道楚菜,解相思之愁
15
作者 李铭 《餐饮世界》 2024年第7期62-65,共4页
驻京办,作为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乡会和会馆。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驻京办依然是各级地方... 驻京办,作为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乡会和会馆。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驻京办依然是各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家乡与首都之间的重要桥梁,驻京办的餐厅也因其独具地域风格的文化底蕴和佳肴美馔,吸引着众多资深吃货纷纷“打卡”。“不出京城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也是那些在外创业打拼一族的不二选择。无论哪里的美食,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去品味、珍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京办 省级行政区 进奏院 同乡 历史起源 人类智慧 地域风格 地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山茶餐厅:在喧闹中“邂逅”老广味道
16
作者 李铭 《餐饮世界》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驻京办,作为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乡会和会馆。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驻京办依然是各级地方... 驻京办,作为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乡会和会馆。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如今,驻京办依然是各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家乡与首都之间的重要桥梁,驻京办的餐厅也因其独具地域风格的文化底蕴和佳肴美馔,吸引着众多资深吃货纷纷“打卡”。“不出京城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也是那些在外创业打拼一族的不二选择。无论哪里的美食,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去品味、珍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京办 省级行政区 茶餐厅 进奏院 同乡 历史起源 人类智慧 地域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佚文《刺时(并序)》考释
17
作者 董炳月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5,共12页
众所周知,鲁迅留学日本之初、在弘文学院就读时,与《浙江潮》杂志关系密切。《浙江潮》月刊为浙江留日同乡会会刊,1903年2月17日发行第一期,1904年年初发行至第十期停刊。该刊发行之初就洋溢着青春气息,展示了鲜明的革命性。青年蒋百里(... 众所周知,鲁迅留学日本之初、在弘文学院就读时,与《浙江潮》杂志关系密切。《浙江潮》月刊为浙江留日同乡会会刊,1903年2月17日发行第一期,1904年年初发行至第十期停刊。该刊发行之初就洋溢着青春气息,展示了鲜明的革命性。青年蒋百里(1882-1938)执笔的《浙江潮发刊词》写得激情澎湃,曰:"可爱哉!浙江潮!可爱哉!浙江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潮》 浙江潮 留学日本 弘文学院 青春气息 激情澎湃 同乡 蒋百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吴定宇兄
18
作者 曾绍义 《郭沫若学刊》 2021年第3期75-76,共2页
中山大学吴定宇教授与我虽非同窗同乡(他是四川岳池人,六七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俄语系,我是四川阆中人,六九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但我由衷地称他为兄--学兄、仁兄、大兄,因为他本来就比我年长几岁,更重要的则是他的学识、人品,特... 中山大学吴定宇教授与我虽非同窗同乡(他是四川岳池人,六七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俄语系,我是四川阆中人,六九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但我由衷地称他为兄--学兄、仁兄、大兄,因为他本来就比我年长几岁,更重要的则是他的学识、人品,特别是他一丝不苟、坚持不懈、抱病著书立说的精神,都为我做出了表率,敬他为兄长千该万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外语学院 著书立说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坚持不懈 同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19
作者 任卫民 佘少玲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2期155-157,18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过程、特征及其典型形式的分析认为其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初步探讨了对不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德育工作 管理 特征 学生社团 友伴群体 同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时会馆的机构与人事
20
作者 祝小惠 《社团管理研究》 2009年第6期54-56,共3页
"称会馆何为也?为里人贸迁又事杩祀燕集之所也.""此会馆之设,所以聚一乡一邑之人,使得周旋洽比,缓急相需,无异比里族党之姻睦,而且讲道论文,相规相劝,以成其德业,其裨于士人,抑又多矣!"这两句记述摘自<创建仙城... "称会馆何为也?为里人贸迁又事杩祀燕集之所也.""此会馆之设,所以聚一乡一邑之人,使得周旋洽比,缓急相需,无异比里族党之姻睦,而且讲道论文,相规相劝,以成其德业,其裨于士人,抑又多矣!"这两句记述摘自<创建仙城会馆记>[1](p.136)和<高安会馆记>[1](p.1348),它们分别作于1715年和1880年,清楚地记述了会馆的起源和供同乡同业集会、寄宿之用等公益性功能.数百年间,会馆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和东南亚、南洋、欧美的华人聚集区,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景观,而且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留下许多宝贵印记.旧时会馆的机构与人事则是这一发展过程十分关键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馆 同乡 理事长 义务职 人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