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同业存单套利视角下的金融加杠杆行为研究
- 1
-
-
作者
董鸿昆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
出处
《青海金融》
2019年第8期41-44,共4页
-
文摘
本文深入分析同业存单市场发行现状,详细介绍了同业存单套利链条及潜在风险,并借助VAR模型研究同业存单发行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流动性是同业存单发行的指向标,套利动机已成为同业存单发行的主要动力。最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资产端与负债端两个方面,提出对应的监管措施,推进金融有序去杠杆,推动资金向实体经济回归。
-
关键词
同业存单
套利
监管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盛
邱世蕊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机构业务部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3-47,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在同业新规的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仍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市场深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论文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发展趋势和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商业银行加强同业负债业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
关键词
同业负债
同业存单
资产负债管理
利率市场化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流动性供给、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流动性分层
- 3
-
-
作者
王妍
林思涵
王继红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2,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TJ055)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RCZK2021B02)。
-
文摘
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微观结构出发,基于整合的同业存单发行数据、信贷收支数据以及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间市场融资流动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而分析中央银行流动性供给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常备借贷便利提供的短期流动性供给可能会提升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引发流动性分层问题,在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后,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常备借贷便利工具引发流动性分层的主要原因是不完全融资可得性导致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差异。因而,可将央行流动性供给和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总量和结构变化纳入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以预防流动性集中投放引发的流动性分层问题。
-
关键词
流动性供给
资产配置结构
同业存单
流动性分层
-
Keywords
liquidity provision
asset allocation structure
interbank certificates of deposit
liquidity stratification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债券短期化、贷款长期化:现象分析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波
-
机构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
-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
文摘
对2011—2016年债券、信贷市场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债券短期化,贷款长期化"现象逐年凸显,分析指出国债短期化具有积极意义,短期信用市场的过度扩张以及中长期贷款比重持续提升容易引发风险,最后提出引导债券和信贷期限回归合理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国债
同业存单
信用债
非金融企业贷款
-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资金循环流转视角的去杠杆思路
- 5
-
-
作者
娄飞鹏
-
机构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出处
《浙江金融》
2017年第7期22-30,共9页
-
文摘
资金在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循环流转,导致两个领域在加杠杆的过程中相互强化。这也决定了去杠杆需要统筹考虑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在保障资金有效循环流转的情况下,合理把握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保持经济金融稳定发展。文章描述了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杠杆率现状,从资金循环流转的角度分析两个领域杠杆率的相互强化关系,加杠杆的流程和资金来源,以及杠杆率快速提高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去杠杆的相关思路建议。
-
关键词
金融
实体经济
杠杆率
同业存单
-
Keywords
Finance
Real Economy
Leverage
Interbank Deposit Certificate
-
分类号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债市止跌反弹 恐慌情绪缓解
- 6
-
-
作者
姜超
-
机构
海通证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16年第50期18-19,共2页
-
文摘
从同业扩张看本轮债市调整1、近几年,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11月下旬以来,我国债市明显调整,从资金紧张到大额赎回,再到代持违约事件,收益率节节攀升,市场恐慌情绪浓重。12月初,央行及时通过OMO和MLF投放资金,以及证监会对'代持'事件的解决,使得上周下半周债市情绪转暖,收益率回落。为何本轮债市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我们试图从银行的同业负债扩张来分析。数据显示。
-
关键词
债市
恐慌情绪
收益率
证监会
去杠杆
债券市场
同业存单
左侧交易
政策性金融债
记账式国债
无纸化国债
银行
金融机构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