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3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的思维存在同一过程论
1
作者 范贤超 彭臻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毛泽东在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古老哲学问题作过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简单的等同,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两者的同一,必须要有实践观念这个中间环节,这是两者同一的桥梁。由于&... 毛泽东在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古老哲学问题作过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简单的等同,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两者的同一,必须要有实践观念这个中间环节,这是两者同一的桥梁。由于"同一"的复杂性,这个过程无不具有两重性,它是有限性与无限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思维 存在 同一 实践观念 过程 哲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性、直观与颠倒——商品拜物教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仰海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F0002,共8页
商品拜物教是《资本论》商品章的重要内容。商品拜物教将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物与物的关系,并以此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商品拜物教是由同一性、直观与颠倒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同一性体现为物与物的同一性、人与人的... 商品拜物教是《资本论》商品章的重要内容。商品拜物教将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物与物的关系,并以此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商品拜物教是由同一性、直观与颠倒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同一性体现为物与物的同一性、人与人的同一性、人与物的同一性。直观表现为对市民社会的镜像认同。颠倒指的是商品存在方式中的倒置状态,这种倒置被商品拜物教直接认同。在这三个环节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直观构成了商品拜物教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 直观 颠倒 商品拜物教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性到复数性: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行动路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桂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有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存在潜在的同一性危机,具体表征为:技术的自主性逻辑宰制了教师的思想,诱使教师成为无思想的劳动动物;...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有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存在潜在的同一性危机,具体表征为:技术的自主性逻辑宰制了教师的思想,诱使教师成为无思想的劳动动物;技术的自动化过程强化了教师的工具性思维,扩大了教师工作的无意义性;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僭越了教师的价值理性,削弱了教师行动的责任伦理。为应对同一性的困境,亟须寻求智能时代教师发展复数性的特质定位,具体体现为教师是行动的主体、教师言说的教育性以及教师行动的开创性。基于此,明晰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行动路向至关重要。这一行动路向建基于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目的、过程与基石,具体呈现为追寻幸福、开启行动以及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发展 同一 复数性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广泛传播对“同一健康”的挑战与影响
4
作者 徐婉旖 毛秋艳 +3 位作者 彭程 刘朔 刘华雷 蒋文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34-39,共6页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毒株在奶牛中传播,并引发人间病例。H5N1亚型HPAI的生态变化对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家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动物、环境和人类相关部门间需开展协同合作,采取“同一健康”策略预防H5N1亚型HPAI大流行。应采取行动防止HPAI在家畜、野生动物及人类间传播,关注疫情暴发的上游驱动因素,及时应对人兽共患病疫情并做好风险评估,以降低未来疫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4b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同一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健康视角下乡土景观异质性的疗愈特征及设计策略探析
5
作者 刘博新 金毅文 朱晓青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相较城市人工环境,绿色生态的乡土景观更具疗愈性,在生态系统、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层面均产生重要影响。景观异质性包括景观要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础。首先,阐述了同一健康、景观异质性概念及其演进... 相较城市人工环境,绿色生态的乡土景观更具疗愈性,在生态系统、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层面均产生重要影响。景观异质性包括景观要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础。首先,阐述了同一健康、景观异质性概念及其演进历程;其次,从景观异质性的3种尺度分析健康效益,即格局斑块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健康、栖息地多样性维持动植物健康、景观感知与交互多样性影响人类健康,并分别结合案例阐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机制;最后,以浙江康养乡村为例,从优化景观异质性角度出发,提出疗愈型乡土景观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土景观 同一健康 景观异质性 疗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性混乱和青少年自伤的循环作用关系:疏离感的纵向中介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顾红磊 余伟明 成宇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青春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时伴随着心理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问题(例如,自伤)。本研究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考察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自伤(NSSI)的动态双向作用模式,并检验疏离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一... 青春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时伴随着心理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问题(例如,自伤)。本研究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考察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自伤(NSSI)的动态双向作用模式,并检验疏离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一性混乱量表、疏离感量表和自伤行为量表对1258名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三波段调查(分别记作T1、T2和T3)。RI-CLPM结果表明:(1)分离了个体间效应后,个体内水平上T1的NSSI显著正向预测T2的同一性混乱,而T2的同一性混乱显著正向预测T3的NSSI,T2的NSSI也显著正向预测T3的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NSSI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2)个体内水平上T2的疏离感在T1的NSSI与T3的同一性混乱的关系中具有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将同一性这一青少年的关键发展任务和NSSI在时间尺度上联系起来,对青少年NSSI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混乱 自伤 疏离感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健康”视域下«动物检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程振涛 王乃秀 +2 位作者 叶泥 鲜思美 朱二鹏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文章针对《动物检疫学》课程传统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融入“同一健康”理念,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文章针对《动物检疫学》课程传统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融入“同一健康”理念,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实现兽医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学生的思政素养及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强化了学生对“同一健康”理念的深入理解、应用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健康理念 动物检疫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一性”能否通向自由个性?——论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的哲学救赎
8
作者 柯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9,共15页
阿多尔诺认为,同一性思维把现代社会塑造为充斥“肯定性”与“合理性”,压制“否定性”与自由个性的极权社会,从而提出了以“非同一性”为原则的“否定辩证法”。他深刻揭露了同一性思维借助大众文化对现代人进行的隐性统治,并对黑格尔... 阿多尔诺认为,同一性思维把现代社会塑造为充斥“肯定性”与“合理性”,压制“否定性”与自由个性的极权社会,从而提出了以“非同一性”为原则的“否定辩证法”。他深刻揭露了同一性思维借助大众文化对现代人进行的隐性统治,并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概念拜物教”和海德格尔本体论哲学进行了“非同一性”批判,表达了解放自由个性的诉求。但这种强调“绝对否定”的“非同一性”思维能否将自由个性从同一性专制中解放出来,是值得学界深入探究的问题。事实上,阿多尔诺的精英主义倾向使其忽视了对民众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否定辩证法”的“主体-客体”批判框架和“否定主义”倾向使其演变为不平等、非辩证、脱离现实的封闭理论体系;对资本逻辑同一性统治的批判力度不足使该理论缺乏实践价值。因此,“否定辩证法”最终只能构建一个“否定的乌托邦”,难以达成解放自由个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辩证法 同一性思维 同一性思维 自由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忒修斯之船”困境——历时同一性疑难辨析
9
作者 刘叶涛 胡月文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忒修斯之船”问题属于历时同一性系列难题中的经典案例,具有丰富的逻辑和哲学意蕴。从逻辑哲学角度把握历时同一性问题的症结会发现,解决此问题可以从实体-实体关联和实体-属性关联的区分中获得启发,进而准确理解不同类型实体的区分... “忒修斯之船”问题属于历时同一性系列难题中的经典案例,具有丰富的逻辑和哲学意蕴。从逻辑哲学角度把握历时同一性问题的症结会发现,解决此问题可以从实体-实体关联和实体-属性关联的区分中获得启发,进而准确理解不同类型实体的区分及其理据。鉴于历时同一性问题的解决根本上涉及对于“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两对范畴的理解,因而对这两对范畴的区别与关联机理的把握具有独特价值。着眼于化解历时同一性系列问题,可从厘清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各自不同的功能着手,着力澄清同一性标准判定上的分歧源于思维类型之迥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同一 实体 属性 形式思维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克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浅析--基于“人格同一性”与“白板说”理论的考察
10
作者 王俞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在人格问题上,洛克认为“人格同一性”是建立在意识和记忆的连续性上,非实体同一性;在认识论问题上,洛克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心灵如“白板”在感官体验和反思中逐渐填充和发展。洛克的教育思想尤其强调自我反思在心灵发展中的作用,认为... 在人格问题上,洛克认为“人格同一性”是建立在意识和记忆的连续性上,非实体同一性;在认识论问题上,洛克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心灵如“白板”在感官体验和反思中逐渐填充和发展。洛克的教育思想尤其强调自我反思在心灵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塑造道德品质和人格。在现代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洛克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人格与德行的塑造、劳动与创造的协同、自由与约束的平衡等对现代教育乃至未来教育的开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同一 白板说 智能教育 现代教育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域下智库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规范制定的机制研究——以“同一健康”规范为例
11
作者 赵长峰 高阳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5,共11页
[目的/意义]智库是全球卫生治理的“多利益攸关方”之一,也是卫生治理规范的重要倡导者。发掘智库进行卫生治理规范倡导的主要方式。这不仅对提升中国智库的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卫生治理改革进程中贡献... [目的/意义]智库是全球卫生治理的“多利益攸关方”之一,也是卫生治理规范的重要倡导者。发掘智库进行卫生治理规范倡导的主要方式。这不仅对提升中国智库的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卫生治理改革进程中贡献中国智库的专业力量。[方法/过程]本文结合规范制定的框架理论,通过构建智库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规范制定的机制模型,展示智库具体参与规范制定的不同阶段,并以“同一健康”规范为典型案例,分析智库通过信息筛选、制造舆论、边界工作、框架反思4种机制运作,使“同一健康”成为国际社会的优先事项与普遍规范。[结果/结论]智库通过4种机制介入规范制定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知识供给作用,不断推动规范的生成与扩散。面对中国创建全新卫生治理规范的现实需求,中国智库需要从聘任代表性活动家、打造特色智库品牌、开展智库协同合作以及加强国际组织联系4个方面着手,积累专业知识、塑造倡议网络、进行规范倡导,从而推动中国提出的改革主张和规范理念走向世界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生治理 国际规范 智库 框架理论 同一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陷型锁骨菱形窝用于胸片同一认定1例
12
作者 苏莉 汪露 +3 位作者 钱起玥 李倩倩 杨丽 胡永良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85,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王某,男,40岁,因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要求,于2020年7月3日拍摄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未发现罹患职业病(硅肺)的影像学征象。后在某硫铁矿厂从事打眼工作,职业危害接触时间为9个月。2021年7月8日,王某因...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王某,男,40岁,因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要求,于2020年7月3日拍摄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未发现罹患职业病(硅肺)的影像学征象。后在某硫铁矿厂从事打眼工作,职业危害接触时间为9个月。2021年7月8日,王某因职业病诊断需要拍摄胸片,提示硅肺三期。2022年6月13日再次拍摄胸片,仍提示硅肺三期。职业病诊断机构认为,王某岗前体检胸片与职业病诊断时所拍摄胸片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锁骨菱形窝 同一认定 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病心理机制的同一性三维结构解读
13
作者 杨浩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41,共5页
空心病是由意义感和价值感缺失引发的自我迷失现象。在自我同一性理论中提出,青少年在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我是谁”与空心病的症状高度契合。以自我同一性三维模型为理论框架,从承诺、深入探索和对承诺的重新考虑三个维度系统地探讨... 空心病是由意义感和价值感缺失引发的自我迷失现象。在自我同一性理论中提出,青少年在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我是谁”与空心病的症状高度契合。以自我同一性三维模型为理论框架,从承诺、深入探索和对承诺的重新考虑三个维度系统地探讨空心病发生的心理机制。承诺不足、深入探索受阻、过度的承诺重新考虑导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失衡,是空心病形成的关键因素。空心病的本质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危机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病 自我同一 承诺 深入探索 承诺的重新考虑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青稞新品种(系)在同一水平鉴定试验结果
14
作者 边珍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实现藏区青稞品种(系)的合理布局以及青稞生产提质增效,以10个青稞品种(系)为试验对象,开展适应性鉴定试验。分析了各品种的生育期以及生长参数,并对各品种的产量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为青稞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藏 青稞 同一水平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菲特对人格同一性的反驳及其伦理意义
15
作者 阮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5,共13页
针对其所整理的人格同一性经典观点,帕菲特在《理与人》中分别提出了有力的反驳:一是如果遵循还原论观点,人格同一性就将成为一个无法提供具有实质意义答案的空洞问题;二是就非还原论而言,像笛卡尔式自我这样的精神实体缺乏充分的经验证... 针对其所整理的人格同一性经典观点,帕菲特在《理与人》中分别提出了有力的反驳:一是如果遵循还原论观点,人格同一性就将成为一个无法提供具有实质意义答案的空洞问题;二是就非还原论而言,像笛卡尔式自我这样的精神实体缺乏充分的经验证据,反而有大量否定它的证据;作为“进一步事实”观点的支撑点,对经验主体的预设并非必要,因为非人称式描述是完全可能的。帕菲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格同一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恰当类型的原因而产生的心理关联性和心理连续性,亦即其所谓关系R。他进而分析了这些观点产生的两大原因:一是原子式个人的预设,二是个人自我延存的自然愿望。帕菲特反驳的主旨其实在于伦理的层面。在《理与人》中,帕菲特的反驳实际上是针对作为自利论理论基础的原子式个人预设,进而批判西方主流伦理理论采取的个人主义视角。该反驳在《论重要之事》中的后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康德伦理学元伦理层面的批判以及对其规范伦理的修正。帕菲特的反驳不仅揭示了西方主流伦理学个人主义视角的内在问题,而且表明了它们在应对当代诸多重大现实问题方面都存在根本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菲特 人格同一 经典观点 反驳 伦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反本质主义:寻找变化中的同一
16
作者 和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7,共11页
反-反本质主义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大家保罗·吉尔罗伊提出的,其基本内涵可以用“变化中的同一”来概括。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种族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像斯皮瓦克的“策略性本质主义”等一些概念也被看作... 反-反本质主义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大家保罗·吉尔罗伊提出的,其基本内涵可以用“变化中的同一”来概括。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种族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像斯皮瓦克的“策略性本质主义”等一些概念也被看作反-反本质主义而一起讨论。首先,反-反本质主义通过保持事物本身的具体同一性,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新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不是规定性的(本质主义),而是基于研究对象的现实经验表达,是描述性的,甚至是事实性的。其次,反-反本质主义通过双重定位,力求在差异中实现事物的不断“生成”,即在不断变化中实现事物的自我创造。再次,反-反本质主义通过策略性的停顿,实现对事物变化中的同一性认知,其目的是为了现实的具体政治行动。如何在快速流动的多样性的世界中超越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认识论模式,是人类在后现代主义之始就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借助反-反本质主义这一概念,可以推进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反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保罗·吉尔罗伊 变化中的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同一——斯宾诺莎政教分离学说的形而上学基础
17
作者 吴功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5,共8页
不同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从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出发来构建政教分离学说,斯宾诺莎对政教分离原则的论述,立足于他在《伦理学》中构建的身心同一论。相应地,在斯宾诺莎那里,政教分离并非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由宗教治理公民的心灵,政治治理... 不同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从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出发来构建政教分离学说,斯宾诺莎对政教分离原则的论述,立足于他在《伦理学》中构建的身心同一论。相应地,在斯宾诺莎那里,政教分离并非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由宗教治理公民的心灵,政治治理公民的身体,二者互不干涉;而是由国家同时治理公民的身体和心灵,在国家统治的前提下,赋予公民有限的信仰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分离 身心同一 最高权力 普遍宗教 想象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健康视角下的人兽共患病全球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思梦 曹胜波 李翠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4-1002,共9页
目的基于“同一健康”理念,探讨全球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态势与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成效。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2012-2022年人兽共患病领域的289411... 目的基于“同一健康”理念,探讨全球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态势与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成效。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2012-2022年人兽共患病领域的289411篇相关文献,对人兽共患病的发文情况、研究主题和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2019年后全球人兽共患病领域文献量大幅度增长,美国是在人兽共患病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中国紧随其后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进一步对人兽共患病近11年的7115篇高被引论文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显示,基于同一健康理念,人兽共患病可分为3大研究主题:动物健康、人类健康、环境健康,关键词演化分析显示,人兽共患病领域在较早时期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微生物耐药”等问题,而“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论践行“同一健康”理念,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不断提升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的水平,保障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同一健康 研究态势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健康”理念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全球危机 被引量:2
19
作者 隋金钰 李木子 +4 位作者 曹旭敏 王晓茵 孙晓亮 赵思俊 宋翠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抗菌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而抗菌药的长期或不合理使用加速了ARGs的出现。ARGs在人-环境-动... 抗菌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而抗菌药的长期或不合理使用加速了ARGs的出现。ARGs在人-环境-动物间的循环传播,造成ARGs分布广泛,多重耐药菌株甚至泛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驱动耐药菌和ARGs传播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因此AMR治理需要全方位考虑,而“同一健康”理念是国际公认的解决重大和复杂健康问题的一种策略方法。本文在讨论ARGs获得、传播机制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人-环境-动物间的循环传播过程,提出了在“同一健康”理念指导下的应对策略,以期为AMR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耐药性 耐药基因 超级细菌 同一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的回音适应行为表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权 牛更枫 孙晓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5,共8页
信息窄化(回音室效应)现象日益突出并带来消极影响,但人们会采取回音适应行为以应对或消除信息窄化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回音适应行为表现可能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有关。研究基于身份资本假设与I3行为主义框架探... 信息窄化(回音室效应)现象日益突出并带来消极影响,但人们会采取回音适应行为以应对或消除信息窄化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回音适应行为表现可能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有关。研究基于身份资本假设与I3行为主义框架探究并解释这一问题。使用问卷法对36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处于自我同一性完成状态的大学生,回音适应行为得分最高,转变状态下次之,弥散状态下最低;信息过载和感知效用解释了弥散状态大学生的回音适应行为;身份气泡强化和感知效用解释了转变状态下大学生的回音适应行为。结果表明,弥散状态个体采取回音适应行为可能与无效而过载的信息推荐有关;转变状态个体采取回音适应行为可能与信息推荐为建立“身份气泡”机制提供了有效信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 回音适应行为 信息过载 身份气泡强化 感知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