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运动员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大亮
曾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高中生运动员自我同一性地位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方法:以215名广东省省队高中生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的人数最多,高中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在性别、年级上均无...
目的:为了探讨高中生运动员自我同一性地位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方法:以215名广东省省队高中生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的人数最多,高中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在性别、年级上均无差异;以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以同一性发展因素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获得3个有意义的回归方程。结论:高中生运动员的同一性发展有自己的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运动员同一性地位的形成有影响;母亲的关爱是影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母亲的控制是影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运动员
自我
同一性地位
父母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扩展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建飞
王振宏
杨哈韬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11-15,共5页
Marcia的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模型开辟了同一性研究的实证道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多扩展模型,主要有Berzonsky的同一性风格模型;Grotevant的同一性探索过程模型;Kerplman的同一性控制模型;Luyckx的四维度模型;Crocetti的三维度模型。...
Marcia的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模型开辟了同一性研究的实证道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多扩展模型,主要有Berzonsky的同一性风格模型;Grotevant的同一性探索过程模型;Kerplman的同一性控制模型;Luyckx的四维度模型;Crocetti的三维度模型。该文对这些模型的基本内容、价值与局限进行了简评,并指出了同一性地位理论模型发展的特点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一性
发展
同一性地位
理论
过程模型
多维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对6项同一性实证研究结果的整合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文道
赵霞
邹泓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2,共5页
对6项以同一性地位模式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类型以扩散型和延缓型为主,排他型和成就型所占比例较低。(2)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同一性发展状况总体优于女生。
关键词
大学生
同一性
同一性地位
模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徐娜
王国霞
盖笑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40,共4页
采用纵横结合设计对925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大一上至大二上、大四年级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下降较明显的时期;男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女生在"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
采用纵横结合设计对925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大一上至大二上、大四年级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下降较明显的时期;男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女生在"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投入程度先降低再上升,而男生则是一直降低,且女生对"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普遍高于男生;达到自我同一性形成地位并不意味着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完成,仍然有可能倒退至其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
同一性
自我
同一性
形成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6,61,共9页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者在探究不安的“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不安
中日大学生
中国的大学生
自我接纳
中国大学生
性别差异
同一性地位
自我
同一性
否定的自我
认知的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运动员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大亮
曾芊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38,共4页
基金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课题
课题编号:2013WYXM0075
文摘
目的:为了探讨高中生运动员自我同一性地位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方法:以215名广东省省队高中生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的人数最多,高中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在性别、年级上均无差异;以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以同一性发展因素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获得3个有意义的回归方程。结论:高中生运动员的同一性发展有自己的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运动员同一性地位的形成有影响;母亲的关爱是影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母亲的控制是影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形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高中生运动员
自我
同一性地位
父母教养方式
Keywords
high school athletes
ego-identity status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扩展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建飞
王振宏
杨哈韬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11-1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11)
文摘
Marcia的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模型开辟了同一性研究的实证道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多扩展模型,主要有Berzonsky的同一性风格模型;Grotevant的同一性探索过程模型;Kerplman的同一性控制模型;Luyckx的四维度模型;Crocetti的三维度模型。该文对这些模型的基本内容、价值与局限进行了简评,并指出了同一性地位理论模型发展的特点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一性
发展
同一性地位
理论
过程模型
多维度模型
Keywords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dentity status theory process model multidimensional model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对6项同一性实证研究结果的整合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文道
赵霞
邹泓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2,共5页
文摘
对6项以同一性地位模式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类型以扩散型和延缓型为主,排他型和成就型所占比例较低。(2)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同一性发展状况总体优于女生。
关键词
大学生
同一性
同一性地位
模式理论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徐娜
王国霞
盖笑松
机构
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处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文摘
采用纵横结合设计对925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大一上至大二上、大四年级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下降较明显的时期;男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女生在"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投入程度先降低再上升,而男生则是一直降低,且女生对"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普遍高于男生;达到自我同一性形成地位并不意味着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完成,仍然有可能倒退至其他状态。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
同一性
自我
同一性
形成
地位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日昇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6,61,共9页
文摘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张日昇对于“不安”或“焦虑”(anxiety),过去只将其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注意对其因“恐怖”所派生的、负面性质的研究。近些年来,通过从各个方面对“不安”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者在探究不安的“消极...
关键词
心理不安
中日大学生
中国的大学生
自我接纳
中国大学生
性别差异
同一性地位
自我
同一性
否定的自我
认知的自我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运动员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影响
赵大亮
曾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扩展模型
张建飞
王振宏
杨哈韬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对6项同一性实证研究结果的整合
李文道
赵霞
邹泓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徐娜
王国霞
盖笑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日大学生心理不安的比较研究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