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谊《吊屈原赋》的文学价值及文化意蕴考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胜利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贾谊《吊屈原赋》首用骚体哀悼屈原,其创作模式影响了两汉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从自我的政治遭遇出发,与屈原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共鸣;他首吊屈原,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历时性的文学阐释,开创了后世作家"吊屈"创作主题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 贾谊 吊屈原赋》 文学价值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用学角度解读贾谊《吊屈原赋》的修辞艺术
2
作者 张文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X期33-34,共2页
贾谊乃是汉代做赋较为出名的人,他一生创作佳作无数,每一篇的佳作都极具历史色彩和文化价值。其中《吊屈原赋》是贾谊的一篇抒发自身壮志的文学作品,全文当中贾谊充分地流露出了与屈原的志同道合以及抑郁不得志的心情。贾谊在创作《吊... 贾谊乃是汉代做赋较为出名的人,他一生创作佳作无数,每一篇的佳作都极具历史色彩和文化价值。其中《吊屈原赋》是贾谊的一篇抒发自身壮志的文学作品,全文当中贾谊充分地流露出了与屈原的志同道合以及抑郁不得志的心情。贾谊在创作《吊屈原赋》这篇作品的同时采用了大量关于同情以描写,重在写出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之意。贾谊在悲痛吊念屈原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境遇而感到悲伤,文章当中充分地抒发了贾谊的情怀。文章首先对诗赋当中的语用角度进行简单的赏析,然后论述一些语用所要表达的意义,最后简单地论述《吊屈原赋》在艺术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吊屈原赋》 修辞 艺术 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短情长,辞清意畅——《吊屈原赋》浅谈 被引量:2
3
作者 颜建华 《安顺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6-28,共3页
作为一位才气“陵轶飞免”的英才,贾谊留存下来的赋像他的鸿文巨论一样“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赋在赋史上具有“振其绪”之功。既上承楚骚的余绪。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在贾谊仅存的四篇赋中,《吊屈原赋》是以文辞清丽。抒... 作为一位才气“陵轶飞免”的英才,贾谊留存下来的赋像他的鸿文巨论一样“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赋在赋史上具有“振其绪”之功。既上承楚骚的余绪。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在贾谊仅存的四篇赋中,《吊屈原赋》是以文辞清丽。抒情浓郁而饮誉于世的。 “辞清而理哀”,刘勰对《吊屈原赋》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中肯之语,道出了贾谊这篇短赋被历代文人心慕手追的原因。贾谊的境遇与屈原相类似,因而在此赋中作者借屈原以自况,用清丽的言辞,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吊屈原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屈原赋》 《离骚》 文心雕龙 “香草美人” 比兴手法 贾谊 斗争精神 思想内容 骚体赋 清新明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谊《吊屈原赋》的语音技巧
4
作者 严旭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3期93-99,共7页
贾谊《吊屈原赋》中有不少地方运用了语音技巧,表现在句式的长短、声律的规则、押韵的讲究、相应节奏点上的语音复叠与对比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使用等诸多方面。这些语音技巧的安排对于汉语语音史和文体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贾谊《吊屈原赋》中有不少地方运用了语音技巧,表现在句式的长短、声律的规则、押韵的讲究、相应节奏点上的语音复叠与对比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使用等诸多方面。这些语音技巧的安排对于汉语语音史和文体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语音史而言,《吊屈原赋》的语音技巧可以反映当时的一些语音现象,如西汉时期有开合等第之别,[-k]尾的长入字已经脱落韵尾而变为去声,等等。就文体学而言,可以看出西汉初年骈赋的绪端与骚体的流别共存相融于一篇之内,有助于研究楚辞、汉赋、骈文之间的文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吊屈原赋》 语音技巧 语音史 文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精神效应”评判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英宏 《岳阳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53-57,共5页
中国人生前默默无名或不甚有名,而死后却赫赫有名的应该首推孔子和屈原。孔子生前多方奔走游说,累得精疲力尽,也不见有人接纳他的政治主张与治国方略。死后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垂青,抬至大成至圣、封了不少谥号、建了不少祠阁、塑了不少... 中国人生前默默无名或不甚有名,而死后却赫赫有名的应该首推孔子和屈原。孔子生前多方奔走游说,累得精疲力尽,也不见有人接纳他的政治主张与治国方略。死后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垂青,抬至大成至圣、封了不少谥号、建了不少祠阁、塑了不少金身。考其原因为政治需要。屈原在生则是才高受嫉妒,谋足遭放逐,走投无路,报国无门,不得不沉沙汨罗,以显其志。他死后虽说没有得到孔子那样的最优惠待遇,但在民间,尤其是在广大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却很高。考其因由,乃精神需要心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吊屈原 贾生 治国方略 《渔父》 精神需要 政治需要 伤今 正言不讳 文人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悼念屈原文学作品的滥觞之作 被引量:1
6
作者 江立中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我国文学史上悼念屈原的滥觞之作。贾谊吊屈原 ,是文学史上遭遇相似的两个星级作家的情感交流。贾谊正是借这篇赋 ,凸现出自己与屈原感情的相同之处 ,引起了司马迁的注意 ,使他得以与伟大的屈原在《史记》中同... 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我国文学史上悼念屈原的滥觞之作。贾谊吊屈原 ,是文学史上遭遇相似的两个星级作家的情感交流。贾谊正是借这篇赋 ,凸现出自己与屈原感情的相同之处 ,引起了司马迁的注意 ,使他得以与伟大的屈原在《史记》中同传而留芳千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贾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贾谊 吊屈原赋》 情感交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与楚辞座谈会纪要
7
作者 水工 《云梦学刊》 1991年第2期11-13,共3页
重庆师院楚辞研究室主办的《楚辞研究与争鸣》——《楚辞学集刊第一辑》出版后,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学者三泽玲尔先生的《楚辞生成过程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和翟鹏举的《评张国光先生对(屈原列传)的十点质疑》(以... 重庆师院楚辞研究室主办的《楚辞研究与争鸣》——《楚辞学集刊第一辑》出版后,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学者三泽玲尔先生的《楚辞生成过程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和翟鹏举的《评张国光先生对(屈原列传)的十点质疑》(以下简称“翟文”,张文简称《志疑》)两篇,尤为楚辞学界所注目,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楚辞学 张国光 三泽 吊屈原 尔先 唐勒 陈书良 汉赋 文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与“失事求似”——郭沫若对屈原的研究与塑造
8
作者 杨胜宽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4期67-74,77,共9页
郭沫若中学时代就喜爱楚辞和《庄子》。而对楚文化与屈赋的研究兴趣,大约发端于二十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研究。当他1926年北伐路过汩罗水时,作五律诗一首凭吊屈原,后四句云:“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汩罗:楚犹有三户,怀石... 郭沫若中学时代就喜爱楚辞和《庄子》。而对楚文化与屈赋的研究兴趣,大约发端于二十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研究。当他1926年北伐路过汩罗水时,作五律诗一首凭吊屈原,后四句云:“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汩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则那?”还不能理解屈原何以投江自杀的缘由。经过1935——1942年八年的全面研究,才明白了“屈原的自杀是殉国”可知在没有深入研究之前,郭沫若对这位伟大诗人尽管敬仰喜爱,而理解则相当有限。故以自己投身北伐来要求屈原也应该领导“抗暴”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研究 揽辔 “实事求是” 吊屈原 中学时代 郑袖 创作动机 古代文化 人物形象 怀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论屈原
9
作者 叶幼明 《云梦学刊》 1985年第3期10-17,共8页
司马迁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屈原列传》,既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又是杰出的文学批评著作。它为后世的屈原研究,为楚辞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 司马迁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屈原列传》,既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又是杰出的文学批评著作。它为后世的屈原研究,为楚辞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确地评价屈原及其作品,牵涉到文学继承什么传统,肯定什么倾向的问题。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就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篇正确地评价屈原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研究 文学批评家 楚辞学 人物传记 生平事迹 左徒 《战国策》 吊屈原 美政 淮南王刘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谊评传》简评
10
作者 左健 《船山学刊》 CSSCI 1992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贾谊,是汉初精英人物之一,他既充满大一统局面如日初升的那种政治激情,又因对社会忧虑的超常感知而负荷着时代的精神重压;
关键词 贾谊评传 精英人物 李商隐 贾生 求贤 前席 屈子 吊屈原 以文 屈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毛泽东诗词备稿二则
11
作者 夏青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25-25,共1页
1976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毛泽东《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毛泽东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完全符合词谱的格律,“山、颜、端、看、寰、间、还、... 1976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毛泽东《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毛泽东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完全符合词谱的格律,“山、颜、端、看、寰、间、还、攀”押韵(寒删通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水调歌头 备稿 二时 给你 通韵 吊屈原 王力先生 现代汉语 新闻联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烈女诗有序
12
作者 李澄宇 《船山学报》 1937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烈女名碧娥。湘乡人。父自求。母冯氏仅二女。烈女其次也。明大义。寡言笑。字同县舒融焘仲子继甄为妇。未娶。继甄从戎入闽。以瘵返。遂卒。烈女初闻继甄病。请侍药。父母弗许。后复请尽丧礼。事舅姑。又弗许。烈女于是誓死殉。一日梦... 烈女名碧娥。湘乡人。父自求。母冯氏仅二女。烈女其次也。明大义。寡言笑。字同县舒融焘仲子继甄为妇。未娶。继甄从戎入闽。以瘵返。遂卒。烈女初闻继甄病。请侍药。父母弗许。后复请尽丧礼。事舅姑。又弗许。烈女于是誓死殉。一日梦继甄约偕去寤乃泣告父母曰。生不容儿入舒门。死愿共舒郎一穴耳。母多方慰谕。恸似释。乘不备缢死年十九岁。丙子夏五月望日也。人皆吊屈原。惟夏五月五望日。吊碧娥忠烈各千古烈死可贞生铸错母与父郎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烈 吊屈原 子继 侍药 月望日 舒门 子夏 际叔 女肠 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