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的添加对Mg_2Ni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玉安 唐体春 +4 位作者 傅洁 潘复生 邓世平 李家鸣 赵光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2-954,共3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Mg2Ni1-xCux(x=0、0.1、0.3)合金,研究了Cu对Mg2Ni储氢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XRD和SEM研究表明Cu的加入使合金中产生了Cu11Mg10Ni9新相。利用PCT测试仪测定了合金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添加Cu元素会降低合金的吸氢...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Mg2Ni1-xCux(x=0、0.1、0.3)合金,研究了Cu对Mg2Ni储氢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XRD和SEM研究表明Cu的加入使合金中产生了Cu11Mg10Ni9新相。利用PCT测试仪测定了合金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添加Cu元素会降低合金的吸氢量,但能有效地提高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制备出的Mg2Ni0.9Cu0.1与Mg2Ni0.7Cu0.3相比,前者具有较大的吸氢量,后者的放电容量较大,循环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系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 储氢性能 P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和铝对Mg_2Ni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谦 蒋利军 +4 位作者 林勤 周国治 詹锋 郑强 尉秀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64-870,共7页
用氢化燃烧法合成Mg2-xAgxNi(x=0.05,0.1,0.2,0.5)和Mg2-xAlxNi(x=0,0.1,0.2,0.5)。PCT结果说明合成的Mg Ni Ag和Mg Ni Al储氢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活性和理想的储氢性能。对两个体系的PCT结果分别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氢平衡压的关系式。... 用氢化燃烧法合成Mg2-xAgxNi(x=0.05,0.1,0.2,0.5)和Mg2-xAlxNi(x=0,0.1,0.2,0.5)。PCT结果说明合成的Mg Ni Ag和Mg Ni Al储氢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活性和理想的储氢性能。对两个体系的PCT结果分别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氢平衡压的关系式。在423K时Mg1.8Ag0.2Ni在5min之内的放氢量为2.14%/min(质量分数);Mg1.5Al0.5Ni在α+β相区的吸氢速率为4.88%/min(质量分数),放氢速率为1.26%/min(质量分数)。用XRD方法进行物相分析表明:添加少量银没有改变Mg2Ni的结构;添加铝却改变了Mg2Ni的结构,使储氢合金材料的储放氢动力学性能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合金 储氢性能 储氢合金 氢化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取代TiMn合金中的部分Ti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铸 李志林 +3 位作者 倪君 黄铁生 黄太仲 徐乃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72-175,共4页
讨论了Zr取代TiMn合金中的部分Ti对其吸放氢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晶胞体积随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CT测试表明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随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吸氢平台压力随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合金Ti_(0.9)Zr... 讨论了Zr取代TiMn合金中的部分Ti对其吸放氢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晶胞体积随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CT测试表明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随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吸氢平台压力随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合金Ti_(0.9)Zr_(0.1)Mn_(1.4)具有最大的可逆吸氢量。由于Zr元素的引入,合金吸放氢过程的焓变和熵变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n储氢合金 PCT XRD 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替代Ni对(La_(0.8)Nd_(0.2))_2Mg(Ni_(0.9-x)Co_(0.1)Mn_x)_9合金储氢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覃铭 刘淑辉 +2 位作者 卿培林 蓝志强 郭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5-39,共5页
在Ar保护下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制备(La0.8Nd0.22)Mg(Ni0.9-xCo0.1Mnx)9(x=0,0.05,0.1,0.15)合金,系统研究了元素替代及退火处理对合金相结构、吸放氢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相主要由(La,Nd)Ni5相、LaMg2Ni9相和(La,Nd2)... 在Ar保护下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制备(La0.8Nd0.22)Mg(Ni0.9-xCo0.1Mnx)9(x=0,0.05,0.1,0.15)合金,系统研究了元素替代及退火处理对合金相结构、吸放氢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相主要由(La,Nd)Ni5相、LaMg2Ni9相和(La,Nd2)Ni7相组成,当x=0.15时,(La,Nd)2Ni7相消失。随着Mn取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储氢量、放电容量先增加后减小,Mn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经1073K退火处理后合金的放电容量得到提高,循环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PCT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对TiMn_(1.25)Cr_(0.25)合金储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学斌 吴铸 +3 位作者 黄太仲 陈金舟 夏保佳 徐乃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5-440,共6页
研究了碳对TiMn1.25Cr0.25合金的活化与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碳的添加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剖析结果表明,碳的添加没有抑制合金表面氧化层的形成,但导致了合金表面的Mn/Ti比率接近于合金的基体成分,这可能是合金活化性... 研究了碳对TiMn1.25Cr0.25合金的活化与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碳的添加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剖析结果表明,碳的添加没有抑制合金表面氧化层的形成,但导致了合金表面的Mn/Ti比率接近于合金的基体成分,这可能是合金活化性能改善的原因之一。PCT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碳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力上升,同时吸氢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于碳的添加导致合金晶格参数减小以及合金中TiC相形成所致。随着合金中碳含量的增加,TiMn1.25Cr0.25合金的吸放氢循环衰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性能 储氢性能 循环寿命 TiMn1.25Cr0.25合金 储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7-x)Pr_xZr_(0.1)Mg_(0.2)Ni_(2.75)Co_(0.45)Fe_(0.1)Al_(0.2)(x=0.00,0.05,0.10,0.15,0.20)合金储氢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显吞 卢照 +1 位作者 卿培林 覃昌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在Ar气保护下,采用高频感应悬浮炉制备La0.7-xPrxZr0.1Mg0.2Ni2.75Co0.45Fe0.1Al0.2(x=0.00,0.05,0.10,0.15,0.20)合金,研究Pr替代La对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合金主要由LaNi5和La2Ni7相组成,以Pr替代La后,LaNi5相和La... 在Ar气保护下,采用高频感应悬浮炉制备La0.7-xPrxZr0.1Mg0.2Ni2.75Co0.45Fe0.1Al0.2(x=0.00,0.05,0.10,0.15,0.20)合金,研究Pr替代La对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合金主要由LaNi5和La2Ni7相组成,以Pr替代La后,LaNi5相和La2Ni7合金相的晶胞收缩,导致氢原子在合金电极体内扩散受限,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下降。但由于Pr的抗腐蚀作用,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增加,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从66.2%(x=0.00)逐渐增加到69.5%(x=0.05)、73.2%(x=0.10)、74.0%(x=0.15)和75.1%(x=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储氢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化对AB_5型储氢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成红 欧阳柳章 朱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6,共5页
采用干磨和湿磨两种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AB_5型Ml(NiCoMnAl)_5纳米储氢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气体反应装置进行了储氢性能试验,研究了纳米化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经过4 h的球磨后,合金的晶粒... 采用干磨和湿磨两种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AB_5型Ml(NiCoMnAl)_5纳米储氢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气体反应装置进行了储氢性能试验,研究了纳米化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经过4 h的球磨后,合金的晶粒尺寸都减小到20 nm以下,并且湿磨使晶粒尺寸的减小比干磨的快,而湿磨使晶格畸变的增加比干磨的小;球磨时间相同时,湿磨合金粉的晶格畸变比干磨的更小;高能球磨导致的晶粒纳米化以及晶格畸变增大使合金的储氢容量减少,并使合金PCI曲线上吸/脱氢压力平台倾斜;除晶粒尺寸外,晶格畸变对纳米储氢合金的储氢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晶格畸变的增大,其储氢容量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纳米晶合金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LaNi_(4.25)Al_(0.75)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斌斌 阙骥 杨洪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8-41,共4页
研究了退火热处理对LaNi_(4.25)Al_(0.75)合金吸放氢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退火处理具有降低合金吸放氢P-C-T曲线平台区斜率的作用。在1273K退火,合金的晶体结构并没有改变,热处理前后都属于六方晶系CaCu_5型,但晶格常数和晶... 研究了退火热处理对LaNi_(4.25)Al_(0.75)合金吸放氢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退火处理具有降低合金吸放氢P-C-T曲线平台区斜率的作用。在1273K退火,合金的晶体结构并没有改变,热处理前后都属于六方晶系CaCu_5型,但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发生了变化,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晶格常数a增大,晶胞体积V增大。退火热处理可显著改善LaNi_(4.25)Al_(0.75)合金吸放氢性能,1273K下12h热处理条件有望成为LaNiAl系列储氢合金工业应用热处理的工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LaNiAl合金 热处理 P-C-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g-Ni基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奕新 陈秋萍 +3 位作者 刘淑辉 黎光旭 韦文楼 郭进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采用高频感应熔炼制备La0.7Ca0.3Ni2.8-xMgx(x=0.1、0.2、0.3、0.4)合金,进行X射线衍射(XRD)实验,气相储氢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Mg部分替代Ni对合金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当x=0.1、0.3时,... 采用高频感应熔炼制备La0.7Ca0.3Ni2.8-xMgx(x=0.1、0.2、0.3、0.4)合金,进行X射线衍射(XRD)实验,气相储氢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Mg部分替代Ni对合金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当x=0.1、0.3时,合金的主相是CaCu5-型结构的LaNi5相,当x=0.2、0.4时,合金的主相是AB2-型Laves相LaNi2相。随x=0.1、0.2、0.3、0.4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mAh/g)依次为244.7、140.8、257.6、164。当x=0.1时,在2MPa氢压、25℃时,合金La0.7Ca0.3Ni2.7Mg0.1的储氢量达到1.1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La-Mg-Ni基储氢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Mg_2Ni_(0.75)Cr_(0.25)合金储氢动力学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江平 王秀丽 +2 位作者 高嵘岗 张孝彬 陈长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2Ni0.75Cr0.25合金,然后与纳米TiO2颗粒混合球磨得到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由Mg2Ni Ni复相合金和纳米TiO2组成,平均晶粒度为24~35nm。纳米TiO2颗粒对Mg2Ni0.75Cr0.25合金储氢动力学... 采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2Ni0.75Cr0.25合金,然后与纳米TiO2颗粒混合球磨得到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由Mg2Ni Ni复相合金和纳米TiO2组成,平均晶粒度为24~35nm。纳米TiO2颗粒对Mg2Ni0.75Cr0.25合金储氢动力学性能的提高具有催化作用,降低了Mg2Ni0.75Cr0.25合金的吸、放氢温度,使纳米复合材料氢化生成焓明显降低。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1.5%(质量分数)TiO2的纳米复合材料在373K、4MPa下5min内完成吸氢,并在463K、0.1MPa下20min内完成放氢,最大放氢量为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储氢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 扩散烧结 X射线衍射 Mg2Ni0.75Cr0.25合金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用镁-钛基合金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窦建芝 张明岗 +1 位作者 李凯 高志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4,129,共4页
采用高能振动球磨法,制备了Mg_(35)Ti_(65)合金,并添加(10%La_(0.4)Ce_(0.1)Pr_(0.3)Nd_(0.2)Ni_4Co_(0.5)Mn_(0.3)Al_(0.2))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储氢合金Mg_(35)Ti_(65)/(10%La_(0.4)Ce_(0.1)Pr_(0.3)Nd_(0.2)Ni_4Co_(0.5)Mn_(0.3)Al_(0.... 采用高能振动球磨法,制备了Mg_(35)Ti_(65)合金,并添加(10%La_(0.4)Ce_(0.1)Pr_(0.3)Nd_(0.2)Ni_4Co_(0.5)Mn_(0.3)Al_(0.2))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储氢合金Mg_(35)Ti_(65)/(10%La_(0.4)Ce_(0.1)Pr_(0.3)Nd_(0.2)Ni_4Co_(0.5)Mn_(0.3)Al_(0.2)),研究了改性剂的添加及球磨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吸放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球磨Mg_(35)Ti_(65)时间为20h时,能获得单一的BCC固溶体相,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改性剂球磨0.5h时能明显地改善其储氢性能,8MPa,573K下100s内吸氢质量能达到3%,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其相结构发生改变,吸氢量及动力学性能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钛储氢合金 改性 高能球磨 储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对Mg_(2)Ni基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力 杨天辉 +1 位作者 周曦 孟冉浩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5-832,共8页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纯Mg_(2)Ni合金和加入添加剂的Mg_(2)Ni+10%(质量比,下同)TiH_(2)、Mg_(2)Ni+10%NbH储氢合金,研究了添加剂TiH_(2)或NbH对Mg_(2)Ni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纯Mg_(2)Ni储氢合金...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纯Mg_(2)Ni合金和加入添加剂的Mg_(2)Ni+10%(质量比,下同)TiH_(2)、Mg_(2)Ni+10%NbH储氢合金,研究了添加剂TiH_(2)或NbH对Mg_(2)Ni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纯Mg_(2)Ni储氢合金,充分吸氢/放氢后,添加了10%TiH_(2)或10%NbH的储氢合金的Mg_(2)NiH_(4)/Mg_(2)Ni相晶胞体积均不同程度地减小;机械球磨后,TiH_(2)在储氢合金中均匀分布,NbH存在一定程度团聚。添加10%TiH_(2)或10%NbH的Mg_(2)Ni储氢合金的吸氢平台和放氢平台都高于纯Mg_(2)Ni合金,放氢反应过程中的焓变和熵变都小于纯Mg_(2)Ni合金。在相同时间内,储氢合金的放氢容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_(2)Ni+10%TiH_(2)>Mg_(2)Ni+10%NbH>纯Mg_(2)Ni合金,并且温度为573 K时,储氢合金达到最大放氢容量所需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为:Mg_(2)Ni+10%TiH_(2)<Mg_(2)Ni+10%NbH<纯Mg_(2)Ni合金。加入TiH_(2)或NbH会增加储氢合金的反应速率,并且TiH_(2)对氢扩散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Nb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 储氢合金 物相组成 显微形貌 储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添加量对TiCrVMn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晓鹏 蒋利军 +2 位作者 王树茂 詹锋 杜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80-183,共4页
研究了Mn含量对(Ti_(0.28)Cr_(0.50)V_(0.22))_(1-x)Mn_x(x=0,0.06,0.1,0.14)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Mn含量低于6%(atom)时,合金为单一的体心立方固溶体,随Mn量增加,合金放氢压力平台升高,PCT曲线斜率减小,但储氢容量变化... 研究了Mn含量对(Ti_(0.28)Cr_(0.50)V_(0.22))_(1-x)Mn_x(x=0,0.06,0.1,0.14)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Mn含量低于6%(atom)时,合金为单一的体心立方固溶体,随Mn量增加,合金放氢压力平台升高,PCT曲线斜率减小,但储氢容量变化不明显;当合金中Mn含量超过6%(atom)时,合金由固溶体和TiMn两相组成,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虽然随Mn量增加而升高,但储氢容量却明显降低。(Ti_(0.28)Cr_(0.50)V_(0.22))_(1-x)Mn_x合金储氢性能变化原因,与合金中添加Mn元素改变了固溶体相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Ti-Cr-V合金 气固相反应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分析在Mg_2Ni系合金储氢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邱述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128,132,共4页
以Al、Ti含量和制备方法为试验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出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Mg2Ni系储氢合金最大吸氢量和最大放电容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Mg2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最佳储氢性能的Mg2Ni系储氢合金的试验参数... 以Al、Ti含量和制备方法为试验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出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Mg2Ni系储氢合金最大吸氢量和最大放电容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Mg2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最佳储氢性能的Mg2Ni系储氢合金的试验参数为Al含量0.1%、Ti含量0.1%;制备方法为两步法,制备出的Mg1.8Al0.1Ti0.1Ni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高达3.47%,最大放电容量高达102.5 mA·h/g,且经15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仍保持在69.1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Mg2Ni系储氢合金 Mg18Al01Ti01Ni 最大吸氢量 最大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Ti_(0.9)Zr_(0.1)Mn_(1.5)复合球磨对Ti_(9.6)V_(86.4)Fe_4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翔 郑坊平 +4 位作者 王春涛 杭州明 葛红卫 李寿权 陈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91-1494,1502,共5页
系统研究了Ti9.6V86.4Fe4储氢合金中掺入10%(质量分数)的Ti0.9Zr0.1Mn1.5进行复合球磨对其相结构及储氢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Ti9.6V86.4Fe4铸态合金具有单一的体心立方(BCC)结构固溶体相,当添加10%的Ti0.9Zr0.1Mn1.5复合球磨后... 系统研究了Ti9.6V86.4Fe4储氢合金中掺入10%(质量分数)的Ti0.9Zr0.1Mn1.5进行复合球磨对其相结构及储氢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Ti9.6V86.4Fe4铸态合金具有单一的体心立方(BCC)结构固溶体相,当添加10%的Ti0.9Zr0.1Mn1.5复合球磨后,复合物由BCC主相和C14型Laves第2相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分析表明,Ti9.6V86.4Fe4合金粉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Ti0.9Zr0.1Mn1.5微粒.储氢性能测试表明,Ti9.6V86.4Fe4中掺入10%的Ti0.9Zr0.1Mn1.5复合球磨后,虽然室温最大吸氢量(质量分数)从3.86%略微降低至3.61%,但其有效储氢量(质量分数)由2.01%提高到2.11%,活化性能和P-C-T曲线平台特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复合物 复合球磨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TiMn_x非计量比合金储氢容量的结构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申东 方亮 丁晓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0-786,共7页
以TiMn_x(x=1.4,1.5,1.6,1.7)非计量比合金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储氢容量与其内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合金的主相均为C14型Laves相,但其储氢容量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iMn_(1.4)合金的储氢量约为0.65%(w,质量分数),吸/放氢平... 以TiMn_x(x=1.4,1.5,1.6,1.7)非计量比合金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储氢容量与其内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合金的主相均为C14型Laves相,但其储氢容量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iMn_(1.4)合金的储氢量约为0.65%(w,质量分数),吸/放氢平台较倾斜,且存在明显的滞后;而TiMn_(1.5)合金的可逆储氢量达到1.2%(w),平台较为平坦;但继续增加x,其储氢量反而降低,如x=1.6合金的储氢量仅为0.30%(w),而x=1.7合金则几乎不吸氢。进一步结构解析表明,上述储氢容量的迥异主要归因于部分Ti原子占据Mn(2a)位置,且其占位率随x的增加而降低,随之C14相中贮氢四面体间隙体积减小;而引起贮氢四面体间隙体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Ti―Ti键和Mn(2a)―Mn(2a)键的键长,其中Mn(2a)―Mn(2a)键长的增加对合金储氢容量的提升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LAVES相 四面体间隙 非化学计量比 原子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La(Ni_(0.85)Co_(0.15))_(5-x)(Mn_(0.4)Al_(0.3))_x+12.5%Mg_2Ni(x=0,0.3,0.6)合金储氢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丹丹 高召习 +3 位作者 伍倩倩 冉辉 蓝志强 郭进 《广西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129-131,137,共4页
利用高频感应熔炉制备摩尔比率为75%La(Ni0.85Co0.15)5-x(Mn0.4Al0.3)x+12.5%Mg2Ni(x=0,0.3,0.6)合金,测试合金的储氢性能,分析Mn、Al元素组合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合金均由多相组成,其中主相分别是CaCu5型的LaNi5相和PuNi3... 利用高频感应熔炉制备摩尔比率为75%La(Ni0.85Co0.15)5-x(Mn0.4Al0.3)x+12.5%Mg2Ni(x=0,0.3,0.6)合金,测试合金的储氢性能,分析Mn、Al元素组合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合金均由多相组成,其中主相分别是CaCu5型的LaNi5相和PuNi3型的(La,Mg)Ni3相。随着元素(Mn,Al)含量增大,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8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从x=0时的59.1%提高到x=0.6时的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La-Mg-Ni基储氢合金 储氢性能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新能源汽车用(La_(0.7)Mg_(0.3))Ni_(x)合金储氢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光辉 魏垂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9-42,共4页
采用铸锭法和快淬法制备了(La_(0.7)Mg_(0.3))Ni_(3)储氢合金,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La_(0.7)Mg_(0.3))Ni_(3)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锭法原始态储氢合金的物相主要有LaNi_(5)和(LaMg)_(2)Ni_(7)相,825、... 采用铸锭法和快淬法制备了(La_(0.7)Mg_(0.3))Ni_(3)储氢合金,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La_(0.7)Mg_(0.3))Ni_(3)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锭法原始态储氢合金的物相主要有LaNi_(5)和(LaMg)_(2)Ni_(7)相,825、900、975℃热处理并未改变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但是储氢合金中LaNi_(5)相有朝着向(LaMg)_(2)Ni_(7)相转变的趋势。快淬法原始态储氢合金的物相主要有LaNi_(5)、(LaMg)_(2)Ni_(7)和(LaMg)Ni_(3)相,经过825、900、975℃热处理后,储氢合金中(LaMg)Ni_(3)相消失。铸锭法储氢合金经过热处理后的放氢容量和吸放氢平台相较于原始态都有不同程度提高,900℃/4 h热处理的储氢合金具有最高的吸放氢平台和最大的有效放氢容量;快淬法储氢合金经过热处理后的储氢合金的放氢容量和吸放氢平台变化不大。铸锭法储氢合金经过900℃/4 h热处理具有最佳的储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工艺 储氢合金 热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e基储氢合金活化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孙丽丽 关宁 +1 位作者 王勇 李永存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7,共9页
能源危机正在催生新能源迅猛发展,氢是地球上分布广泛的元素之一,因具有高热值、丰富的来源以及环保特性而被认为是理想的次生能源。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镍-氢(Ni-MH)燃料电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各种... 能源危机正在催生新能源迅猛发展,氢是地球上分布广泛的元素之一,因具有高热值、丰富的来源以及环保特性而被认为是理想的次生能源。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镍-氢(Ni-MH)燃料电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各种储氢材料中,TiFe基合金因其低成本和高储氢容量等特点备受青睐,也作为Ni-MH燃料电池的负极材料成为现代研究的焦点。TiFe基合金属于AB型储氢合金的典型代表,具有潜在的高理论储氢容量,而且在室温下表现出良好的可逆吸放氢性能。然而,TiFe基合金的应用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合金的激活过程要求极端条件,这增加了制备的复杂性。其次,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容易受到毒化作用的影响,这可能降低其性能。最后,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质的波动也可能对其在电化学应用中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问题限制了TiFe基合金在商业化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单元素合金化或多元素合金化可以有效改变TiFe基合金的成分布局和晶格结构,优化储氢性能,包括提高活化动力学、增加储氢容量以及优化吸放氢动力学,还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电化学综合性能,包括最大充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等。制备工艺中的铸造法和球磨法等同样可以增加合金的储氢活性,显著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进而提升电化学充放电容量。表面改性的方法优化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接触位点,从而提高了储氢性能和循环寿命,使合金的电化学充放电过程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TiFe基合金 活化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池负极用储氢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成春 李云琴 赵美琴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9,共7页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负极用RENi_(3.2)Mn_(0.2)Al_(0.15)储氢合金(RE为复合稀土Y_(1-x)La_(x))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RENi_(3.2)Mn_(0.2)Al_(0.15)储氢合金,考察了稀土Y_(1-x)La_(x)复合添加及x值对储氢合金相结构、显微形...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负极用RENi_(3.2)Mn_(0.2)Al_(0.15)储氢合金(RE为复合稀土Y_(1-x)La_(x))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RENi_(3.2)Mn_(0.2)Al_(0.15)储氢合金,考察了稀土Y_(1-x)La_(x)复合添加及x值对储氢合金相结构、显微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Ni_(3.2)Mn_(0.2)Al_(0.15)储氢合金在x=0、0.15时由LaNi_(5)+Ce_(2)Ni_(7)型相组成,在x=0.25、0.33和0.50时由Ce_(5)Co_(19)+Ce_(2)Ni_(7)型相组成,在x=0.75和1.00时由PuNi_(3)+LaNi_(5)+Ce_(2)Ni_(7)型相组成。不同类型的物相在扫描电镜下呈现不同的衍射衬度,扫描电镜显微形貌观察结果与X射线衍射谱图测试结果保持一致。x=0~1.00时储氢合金的活化次数介于2~4次;随着x从0增加至1.00,储氢合金中Ce_(2)Ni_(7)型相丰度、放电容量和循环100次时的容量保持率(S100)先增大后减小,在x=0.33时取得Ce_(2)Ni_(7)型相丰度最大值(93.07%)、放电容量最大值(372.6 mA·h/g)和S_(100)最大值(89.01%),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变化趋势与Ce_(2)Ni_(7)型相丰度变化趋势相同。储氢合金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i)与S_(100)负相关,表明储氢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影响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储氢合金的氢扩散系数(D_(0))与高倍率放电性能(HRD_(900))正相关,表明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氢的扩散速率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负极 RENi_(3.2)Mn_(0.2)Al_(0.15) 储氢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