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合词与核心重音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四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8,共7页
本文突破传统离合词的分类,将离合词分为词汇离合词和句法离合词两类,词汇离合词由合而分、句法离合词由分而合,皆缘于核心重音。本文通过论述这两类离合词,进一步揭示了离合词的韵律来源。
关键词 汇离合词 句法离合词 核心重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韵律促发下的重新分析——论离合词的产生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梅 庄会彬 冯胜利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离合词由"合"到"离"的过程,从严格的句法分析上看,经历的是"双音词→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其中,"双音词→双音短语"是由韵律促发产生的重新分析;"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 离合词由"合"到"离"的过程,从严格的句法分析上看,经历的是"双音词→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其中,"双音词→双音短语"是由韵律促发产生的重新分析;"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是为凸显核心重音而进行的句法运作。在韵律层上,该运作过程是:右重(等重)双音韵律词(Prosodic Word)负载核心重音,然后扩大为同样承载核心重音的韵律短语(Prosodic Phrase)。主要证据有二:1)汉语离合词的"离"只在句末发生;所处句法位置一直与核心重音范域对应。2)离合词为抑扬格,与汉语核心重音的轻重节律一致。从这个角度说,离合词的"离"是为扩大核心重音而采用的一种句法手段。离合词是一类可以经由重新分析变成短语的复合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核心重音 重新分析 韵律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形式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任海波 王刚 《语言科学》 2005年第6期75-87,共13页
提要本文试图在较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对离合词的使用情况展开初步的定量分析。首先,通过对有限文本之内423个离合词离、合情况的考察,对常用离合词的离、合频度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数据分析,并尝试性地确立了汉语普通话中典型离合词数量... 提要本文试图在较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对离合词的使用情况展开初步的定量分析。首先,通过对有限文本之内423个离合词离、合情况的考察,对常用离合词的离、合频度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数据分析,并尝试性地确立了汉语普通话中典型离合词数量。其次,在语料标注和统计的基础上就现代汉语离合词几种主要的离散形式进行分析,在给出了各种形式的常用词表之后,文章着重考察了实词类插入形式的词类序列、常见句法成分类型以及离合词中插入助词“了”、“过”、“着”等现象,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语料库 定量分析 离散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形删略和离合词、不完整词形成机制——兼论准定语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33
4
作者 郭锐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5-249,共25页
离合词指构词成分可以"分离"的词,不完整词指构词成分可以"部分缺失"的词。表面上看离合词和不完整词都违反了词的完整性,文章认为,违反完整性是假象,离合词的"分离"和不完整词的"部分缺失"都... 离合词指构词成分可以"分离"的词,不完整词指构词成分可以"部分缺失"的词。表面上看离合词和不完整词都违反了词的完整性,文章认为,违反完整性是假象,离合词的"分离"和不完整词的"部分缺失"都是语音层面的同形删略造成的,在结构上并不违反词的完整性。同形删略的方式主要受两端保留原则和核心词性一致原则的限制。从根本上说,离合词其实就是前后出现的两个不完整词。离合词中,最重要的类型是由"隐性轻动词+实义动词"结构发生实义动词拷贝和同形删略而形成的离合词,这种结构与准定语结构实为相同结构。在准定语结构中由于存在重复出现的同形动词而发生动词的删略,造成定语与其修饰的中心语在语义和句法上的"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不完整 同形删略 准定语 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综关系下例外的形成——汉语离合词成因再探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清华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87,共16页
离合词之所以成为例外,首先归因于它是多向多源的汇聚,有由离到合/由语到词或由合到离/由词到语的历史演化关系,也有短语词的自由变换关系,其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由合到离是离合词的主体,它是一种趋强变化,代表着语言向言语的回流,它... 离合词之所以成为例外,首先归因于它是多向多源的汇聚,有由离到合/由语到词或由合到离/由词到语的历史演化关系,也有短语词的自由变换关系,其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由合到离是离合词的主体,它是一种趋强变化,代表着语言向言语的回流,它的形成是需要、条件和策略联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动力和阻力对决的结果。离用活动发生后产生的新动力、新条件又引起了多种继发的演化活动,离用式之间随之进一步变得参差不同起来。形成的动力、实现的难度、所处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差异,加大了离合词内部的复杂性、差异性和无规则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例外成因 需要 条件 策略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式”多义复合词的构成条件和范围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孟璎 王树锋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2,37,共5页
“平行式”多义复合词的构成条件和范围□沈孟璎王树锋多义词义项之间有两种基本关系:派生与平行。作深入的分类,图示为:派生———简单派生———(两个义项)比喻派生引申派生复杂派生———(三个义项以上)链锁式辐射式混合式—... “平行式”多义复合词的构成条件和范围□沈孟璎王树锋多义词义项之间有两种基本关系:派生与平行。作深入的分类,图示为:派生———简单派生———(两个义项)比喻派生引申派生复杂派生———(三个义项以上)链锁式辐射式混合式———根源于构成词的多义性平行根源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 平行式 构成条件 多义性 现代汉语 同音同形 构成语素 合词 派生关系 《现代汉语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动宾式离合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豫峰 郑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4,共6页
在现代汉语中,动宾式离合词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体,它们可合可离。当动宾式离合词的两个语素离析后,往往可以构成各种致使语态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动宾式离合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进行句法、语义分析,并给出一定的认知解释。
关键词 动宾式离合词 致使句 语法整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 被引量:64
8
作者 饶勤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合词 对外汉语 语用分析 结构特点 离台 中高级阶段 程度副 现代汉语 连动谓语 形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词离析结构“A一个B”中“一个”的属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峰 王铁利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81-85,共5页
离合词离析结构"A一个B"中的"个"跟普通量词"个"有很大区别,离合词中插入的"一个"已经失去了名量词的功能,而过渡为具有动量词功能的成分。插入"一个"的离析结构主要体现了说话人的... 离合词离析结构"A一个B"中的"个"跟普通量词"个"有很大区别,离合词中插入的"一个"已经失去了名量词的功能,而过渡为具有动量词功能的成分。插入"一个"的离析结构主要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视角,"一个"是一个主观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一个 主观视角 主观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海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运用构式理论论证离合词离析结构是一种构式形式。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意义具有整体性,离析结构的意义不是其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加合,它们的结构意义绝不能通过其组成部分的意义推导出来。实际语料证明,离合词离析的形式也不能从其... 本文运用构式理论论证离合词离析结构是一种构式形式。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意义具有整体性,离析结构的意义不是其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加合,它们的结构意义绝不能通过其组成部分的意义推导出来。实际语料证明,离合词离析的形式也不能从其他形式推导出来。离析构式具有一致的共性模式,即形式上可以统一为AxB;功能上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合词 离析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珊珊 江火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8,共13页
文章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语义判断任务考察了人脑对合成词、离合词和短语的加工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离合词与合成词具有不同的存储形式和语义整合方式,离合词的构成不依赖词法而依赖句法。因此,实验结果不支持"词说"... 文章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语义判断任务考察了人脑对合成词、离合词和短语的加工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离合词与合成词具有不同的存储形式和语义整合方式,离合词的构成不依赖词法而依赖句法。因此,实验结果不支持"词说"和"合时为词,离时为短语"的观点,但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离合词与短语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只是相对来说,离合词与短语的加工机制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短语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教材编写改善对外汉语的离合词教学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春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6期8-12,共5页
离合词是汉语词汇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发生几率一直较高.本文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离合词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针对以往教材中对离合词一贯回避的做法,着重从生词表处理、词语搭配与扩展、课后... 离合词是汉语词汇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发生几率一直较高.本文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离合词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针对以往教材中对离合词一贯回避的做法,着重从生词表处理、词语搭配与扩展、课后增加相关练习和适当引入有关离合词的语法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通过教材编写来改善离合词教学的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材编写 合词 汇教学 语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着迷”类离合词入境介标隐、现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春玲 韩晓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4期14-20,共7页
文章基于BCC语料库,对"着迷"类离合词在语用中介标隐现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强调介引对象时,生命度高的指人名词、代词作宾语,且宾语与离合词B语素不构成领属关系、宾语也不能嵌入离合词AB之间,生命度较低的事物机构名词作宾... 文章基于BCC语料库,对"着迷"类离合词在语用中介标隐现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强调介引对象时,生命度高的指人名词、代词作宾语,且宾语与离合词B语素不构成领属关系、宾语也不能嵌入离合词AB之间,生命度较低的事物机构名词作宾语,宾格降级形成前置介标形式,或形成特殊后置介标形式,介标必现;不强调介引对象时情况有二:一是离合词语用重构ABX/XAB、部分形成整合义或进入特殊句式时,介标必隐;二是可带宾离合词或介引对象虚化时,介标可现可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迷”类离合词 介标 介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萧频 李慧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考察了印尼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及其原因。我们发现汉语中大多数离合词的意义在印尼语中是用单纯词表示的。受母语的影响,低年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往往把离合词当作一个整体来使用,出现了“该离不离... 本文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考察了印尼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及其原因。我们发现汉语中大多数离合词的意义在印尼语中是用单纯词表示的。受母语的影响,低年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往往把离合词当作一个整体来使用,出现了“该离不离”的偏误;而高年级的学生又常把“离”的规则泛化,把一些不能分开使用的复合词当作离合词使用,从而出现“该合不合”的现象。此外,教材编写时的生词对译法也是部分原因。本文还讨论了针对印尼学生的离合词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学生 中介语 合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晓青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经陆志伟先生首次提出后便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离合词的语法性质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在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本文...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经陆志伟先生首次提出后便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离合词的语法性质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在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本文致力于对离合词的定性及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离合词是词而非短语的看法,并着重阐述了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性质 对外汉语 合词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离合词的语用问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华玉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3期31-35,共5页
文章着重对动宾离合词内部结构的特点、语素义与词义及语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其若干特征,同时根据这些特征及外国留学生经常出现的偏误,重点探讨了其语用问题.
关键词 合词 宾语 语用 语素义 外国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词不同离散形式的韵律‐语法动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伟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0,共9页
离合词的离散形式可以概括为6类。从韵律与语法互动的角度对其考察发现:离合词的离散是韵律规则与语法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离散形式中,语法因素是促使选择该离散形式的关键动因;而在其他一些形式中,韵律因素则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 合词 离散形式 韵律 语法 普通重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版《现汉》对离合词的处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楠 《辞书研究》 2006年第3期59-65,共7页
对离合词进行标注是《现代汉语词典》(下简作《现汉》)的首创,《现汉》的这一做法对词汇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汉》1960年的试印本首次对其所收的有离合用法的词语在注音中加注“∥”标志,1965年的试用本保留了这一注音形式,并... 对离合词进行标注是《现代汉语词典》(下简作《现汉》)的首创,《现汉》的这一做法对词汇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汉》1960年的试印本首次对其所收的有离合用法的词语在注音中加注“∥”标志,1965年的试用本保留了这一注音形式,并将离合词及与其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分别出条,一直延续到第4版(2002年增补本)。第5版《现汉》则对离合词及与其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的出条原则有所改变,即离合词及与其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之间,如果意义上有联系,则合并词目,如果没有联系,则分立词目。本文将对第5版《现汉》中离合词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版《现汉》 合词 同音同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汉语动补结构的衍化看离合词的成因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俊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2,共8页
离合词是一类具有句法属性的词的单位,它的产生是汉语发展史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背后与一系列的语法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离合词萌芽发展于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动补结构系统的建立给汉语句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古代汉... 离合词是一类具有句法属性的词的单位,它的产生是汉语发展史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背后与一系列的语法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离合词萌芽发展于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动补结构系统的建立给汉语句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古代汉语动补结构的衍化来考察动宾结构离合词形成的历史轨迹,并在株洲方言中寻找其留下的历史佐证。我们认为,动补结构的迅速发展为动宾结构离合词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类推力量为离合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成因 古代汉语 动补结构 株洲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面”类离合词及其准构式语言接口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春玲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6年第3期90-95,共6页
文章基于BCC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以《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000词表》中51个"关涉"类离合词中的17个"见面"类离合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尝试运用"构式... 文章基于BCC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以《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000词表》中51个"关涉"类离合词中的17个"见面"类离合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尝试运用"构式-语块"的理念,结合汉语国际教学,对"见面"类离合词及其所形成的准构式"Np+Pp1+Ax B"进行不同层面的语言接口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面”类离合词 关涉 构式-语块 语言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