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务合规计划的理论基础与应用逻辑——兼论税收合法性边界
1
作者 蔡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29,共9页
税务合规计划是涉税服务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企业税务合规、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本文深入剖析税务合规计划的概念重构、内涵特征与演进逻辑,并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基于业财法税融合视角分析税务合规计划的基本原则与价值... 税务合规计划是涉税服务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企业税务合规、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本文深入剖析税务合规计划的概念重构、内涵特征与演进逻辑,并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基于业财法税融合视角分析税务合规计划的基本原则与价值链逻辑,重点剖析合理商业目的原则、实质性运营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现实应用,并从动机检验、人为状态检验、受益检验、法律条款检验等方面阐释税务合规的法律检验手段,并引入归谬检验规则、常识检验规则、朴素正义检验规则,探索企业财税合规的判断流程与实现路径,为财税合规计划的实践操作提供应用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合规计划 税收筹划 价值链 实质性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刑事合规计划有效性标准的本土化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庄新宇 高倩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5-71,133,共8页
环境刑事合规计划有效性标准是评估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有效性的制度基石。当前我国环境刑事合规计划在司法实践中处于有效性标准模糊的运行困境。通过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环境案例的考证分析,环境刑事合规有效性标准模糊体现在法律性标准... 环境刑事合规计划有效性标准是评估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有效性的制度基石。当前我国环境刑事合规计划在司法实践中处于有效性标准模糊的运行困境。通过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环境案例的考证分析,环境刑事合规有效性标准模糊体现在法律性标准供给缺位、管理性标准刚性不足以及层进式的实体性指标和程序性指标体系与“双要素”标准不相兼容。为应对域外长臂管辖,实现标准抗辩,通过对域外国家环境刑事合规法律性标准立标模式与标准要素形式的比较分析,在制度修复理论与生态恢复性司法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激活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对法律性标准的立标职能,推进法检合规指导案例中对管理性标准的释标应用,并出台中国企业合规标准指南,将层进式指标体系落实立法,以实现环境刑事合规计划有效性标准的本土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环境合规计划 有效性标准 生态恢复性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环境犯罪规制的系统化完善——以建构企业环境合规计划为重点
3
作者 刘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企业环境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环境犯罪,具有模式化发展、损失严重化、因果关系复杂化等特点。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存在刑罚种类过于单一、刑罚过轻、加害主体难识别、因果关系难确定等突出问题。为实现企业环境犯罪的... 企业环境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环境犯罪,具有模式化发展、损失严重化、因果关系复杂化等特点。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存在刑罚种类过于单一、刑罚过轻、加害主体难识别、因果关系难确定等突出问题。为实现企业环境犯罪的系统化改革,刑法相关规定需有针对性地增设资格刑与其他非刑罚措施、增设"阶梯式"罚金刑及提高罚金刑幅度、明确企业主体的判断标准并引入"疫学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同时,还应结合当前企业行为规制领域的新兴趋势,以企业合规为规制手段,以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环境合规计划,最终实现对于企业环境犯罪风险的事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犯罪 刑法 企业环境合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合规研究的阶段性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64
4
作者 李本灿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37,共17页
国内现有的企业合规研究呈现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形态,并围绕刑罚论、单位责任论、刑事政策学以及犯罪预防理论展开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在研究方法上,企业合规的研究应当逐步实现教义学化,为合规制度的构建提供稳定的理论架构;在研究方... 国内现有的企业合规研究呈现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形态,并围绕刑罚论、单位责任论、刑事政策学以及犯罪预防理论展开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在研究方法上,企业合规的研究应当逐步实现教义学化,为合规制度的构建提供稳定的理论架构;在研究方向上,未来的研究需要冷思考,为刑事合规划定制度边界;在具体问题上,企业合规不单独依附于哪一种单位归责模式,代位责任、严格责任与组织体责任都不是合规的制度根基;我国实体法中的单位归责模式以及诉讼协商文化的差异决定了,美国式的企业缓起诉制度不可能成为合规计划的主要激励机制,其引入应有限度;刑事合规制度不以单位犯罪为唯一研究场域,单位犯罪的法定化不是合规制度的必要前提;其他具体问题的研究因缺乏体系性,难免出现判断偏差,论者所称“理论界的误解”实为自身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计划 单位犯罪 缓起诉 单位刑事责任论 刑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合规不起诉监管问题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宇冠 李涵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8,共13页
我国近年来企业合规不起诉已经大规模开展,亟须对适用不起诉的企业合规计划进行监管。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监管机制应当是企业合规不起诉的条件和后续工作。域外一些国家在处理企业合规案件中大量利用不起诉和可撤回起诉机制,通过比较研究... 我国近年来企业合规不起诉已经大规模开展,亟须对适用不起诉的企业合规计划进行监管。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监管机制应当是企业合规不起诉的条件和后续工作。域外一些国家在处理企业合规案件中大量利用不起诉和可撤回起诉机制,通过比较研究,归纳得出合规计划有效性评估、内外部独立监督体系设置以及合规补救措施的成效性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监管框架。我国应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现实合规监管探索,重视完善中小微民营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监管机制。我国构建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监管机制,可以从提高检察建议的约束力、增强内外部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和加强合规成效评估的检察主导性三大路径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不起诉 可撤回起诉 监管机制 合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合规负责人的保证人义务——以证券犯罪为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小宁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9,共15页
德国2009年关于合规负责人的保证人义务的判决值得我国引鉴。在应对金融商品交易、食品药品生产销售、生态环境治理、疫情预防控制等经济主体的监督管理失职方面,确立合规负责人的保证人义务是刑事合规机制构建不可或缺的环节。合规负... 德国2009年关于合规负责人的保证人义务的判决值得我国引鉴。在应对金融商品交易、食品药品生产销售、生态环境治理、疫情预防控制等经济主体的监督管理失职方面,确立合规负责人的保证人义务是刑事合规机制构建不可或缺的环节。合规负责人的作为义务是一项以监督、阻止、制裁与报告等为核心内容,涵盖范围广泛的“保证人义务”。如欲将其转换为刑法上的保证人义务,必须从规范性视角而非事实性视角出发。鉴于我国目前刑事法律中缺少类似于德国刑法典第13条的规定,从学说视角来看,最理想的模式是从准作为犯说向机能二分说的演变。而从刑事立法的视角来看,则是实现从缺少明文规定向明文规定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计划 负责人 保证人义务 不真正不作为 刑事机制 机能二分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规顾问在有效合规整改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瑞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50,共16页
律师作为涉案企业聘请的合规顾问,在协助企业合规整改中可以充当三种角色:一是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申请者;二是第三方组织监督考察的应对者;三是检察机关合规验收听证的答辩者。为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合规整改的目标,合规顾问应通... 律师作为涉案企业聘请的合规顾问,在协助企业合规整改中可以充当三种角色:一是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申请者;二是第三方组织监督考察的应对者;三是检察机关合规验收听证的答辩者。为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合规整改的目标,合规顾问应通过积极工作,满足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基本条件,针对涉案企业发生犯罪的内生性结构原因,对其治理结构、业务类型、经营方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消除那些容易导致犯罪发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合规顾问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行业特点、合规风险等情况,帮助企业建立一种体系化的专项合规计划,争取达到有效预防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再次发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问 有效整改 考察条件 制度纠错 专项合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刑事合规的内部控制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仁志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一、企业刑事合规计划的两大问题导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第二批《合规典型案例》之后,加上之前发布的《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各地方部门、行业协会发布的企业合规指引类文件,可... 一、企业刑事合规计划的两大问题导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第二批《合规典型案例》之后,加上之前发布的《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各地方部门、行业协会发布的企业合规指引类文件,可以肯定我国的刑事合规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预示着企业构建自身的刑事合规计划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计划 企业 行业协会 控制路径 监督评估机制 指引 范性文件 企业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犯罪预防中国家规制向国家与企业共治转型之提倡 被引量:82
9
作者 李本灿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65,共15页
严峻的企业犯罪态势提出一个问题,即单一的国家规制是否可以有效预防企业犯罪。虽然理论上莫衷一是,但刑罚规制本身的效用应当得到承认,问题在于规制手段的单一化使其规制效果难彰,因此需要其他手段的功能补给。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企业合... 严峻的企业犯罪态势提出一个问题,即单一的国家规制是否可以有效预防企业犯罪。虽然理论上莫衷一是,但刑罚规制本身的效用应当得到承认,问题在于规制手段的单一化使其规制效果难彰,因此需要其他手段的功能补给。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企业合规计划是一个重要的替代模式。企业内控在我国仅在位阶较低的行政规章中有所涉及,企业合规的推行需要刑法的担当,合规治理中的人身权边界问题也需要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计划 企业犯罪预防 替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治企业贿赂犯罪合作模式之提倡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振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为适应现代企业贿赂犯罪组织化、隐蔽化、长期化与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采纳以司法机关与企业之间对立合作为主线的合作模式。合作模式以组织责任论为基础、以合规计划为核心,能够分散预防犯罪的责任、降低制裁犯罪的成本,... 为适应现代企业贿赂犯罪组织化、隐蔽化、长期化与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采纳以司法机关与企业之间对立合作为主线的合作模式。合作模式以组织责任论为基础、以合规计划为核心,能够分散预防犯罪的责任、降低制裁犯罪的成本,并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守法文化的形成。合作模式的合理性在于其实践价值与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企业贿赂犯罪多发、英美等国延伸刑事管辖权的情况下,中国立法机关可以考虑通过统一单位贿赂犯罪罪名、区分个人与单位刑事责任、将合规计划规定为单位刑事责任的基础,以及增设单位缓刑制度等改革措施,将惩治企业贿赂犯罪的合作模式引入到立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犯罪 贿赂犯罪 作模式 合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暴力公私合作治理模式的反思与调试 被引量:26
11
作者 敬力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4,共9页
随着恶性网络暴力事件不断见诸媒体报道,如何依法有效治理网络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当前已确立的网络暴力公私合作治理模式,既存在私主体与公共部门的主体混合,也存在行政监管与犯罪风险防控的职能混合,属于“混合治理... 随着恶性网络暴力事件不断见诸媒体报道,如何依法有效治理网络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当前已确立的网络暴力公私合作治理模式,既存在私主体与公共部门的主体混合,也存在行政监管与犯罪风险防控的职能混合,属于“混合治理体制”。在网络暴力治理领域确立此种模式,有利于弥补现行法律规制效果的不足,还能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事前自主合规方向,具有充分的现实需求。但是,若以比例原则审查,此种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存在目的识别挑战与手段合目的性缺陷的体系风险。可调整对网络暴力的“零容忍”态度,将合理分配网络暴力风险作为公私合作治理模式的目标,以辅助性原则与明确性原则指导网络服务提供者确立网络暴力专项合规计划,以有效衔接平台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并构建事前自主合规与事后强制合规阶段的有效性审查与底线保障机制,实现对网络暴力公私合作治理模式的合理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公私作治理 网络服务提供者 专项合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预防模式下民营企业腐败犯罪的自我预防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远煌 龚红卫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我国民营企业腐败犯罪治理中,存在着整体不够重视、忽视公私合作、重惩处轻预防等问题,所以,倡导反腐败的国家-企业合作型预防模式,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民营企业腐败犯罪合作预防的最佳路径就是构建反腐败合规计划,即通过立法将&qu... 我国民营企业腐败犯罪治理中,存在着整体不够重视、忽视公私合作、重惩处轻预防等问题,所以,倡导反腐败的国家-企业合作型预防模式,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民营企业腐败犯罪合作预防的最佳路径就是构建反腐败合规计划,即通过立法将"企业是否有效预防内部腐败行为"与刑事责任联系起来,作为判定企业刑事责任的要素,促使企业主动履行预防腐败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腐败犯罪的自我预防具有多重价值,其自我预防体系可以从企业高层的重视、明确的合规政策与守则指引、健全的执行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与反腐准则的普及等五个方面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预防模式 刑事 反腐败合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犯罪惩治中两元化刑事政策的构建——基于企业犯罪惩治负外部效应克服的思考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本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8,共7页
面对日益严峻的企业犯罪态势,加强刑罚力度是应然选择,但由此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安然事件之后,美国企业犯罪的刑事政策呈现出个人责任与企业本体责任相背而行的趋势:一方面显著加强个人责任,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的缓起... 面对日益严峻的企业犯罪态势,加强刑罚力度是应然选择,但由此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安然事件之后,美国企业犯罪的刑事政策呈现出个人责任与企业本体责任相背而行的趋势:一方面显著加强个人责任,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的缓起诉大量运用。两元化刑事政策不仅实现了报应和正义,而且克服了刑罚的负外部效应。此外,企业缓起诉的运用推动了企业合规计划(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的建立,实现了犯罪预防由单纯的刑罚惩罚转向刑罚和企业自我管理并行的两元化预防模式。这样的制度是否值得借鉴、如何借鉴是我国刑法学界需要予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犯罪 负外部效应 合规计划 自我管理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