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亨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2011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上升为国家级试验区。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 2011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上升为国家级试验区。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相关对策,对全国其他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自主创新发展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研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亨明 朱剑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8期159-160,共2页
文章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状况、影响"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芜蚌 自主创新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跃辉 张秀荣 朱道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3,共7页
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类型三个角度分析了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其经济中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由两翼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初步形成"中心—外围"的发展形态。增长极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产... 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类型三个角度分析了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其经济中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由两翼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初步形成"中心—外围"的发展形态。增长极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是促进其演化的主要动力,提出应建立统一空间规划,促进经济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 经济空间格局 集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关联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道才 张秀荣 许跃辉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空间相互作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依据互补性、通达性和介入机会三个指标,分析了试验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基础,并借助引力模型测度了三个中心城市的关联程度。分析显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空间... 在空间相互作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依据互补性、通达性和介入机会三个指标,分析了试验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基础,并借助引力模型测度了三个中心城市的关联程度。分析显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经济空间关联程度较强,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空间关联优势,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城市功能,实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 引力模型 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环保联动机制探析——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为例
5
作者 聂隽 陈纪枫 吴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15-418,共4页
环境压力是制约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构建具有安徽特色、基于区域实情、符合发展实际、融入试验区发展全局的区域环境保护联动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 环保联动机制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体系的构建——基于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和平 刘松霞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担保体系 创新型中小企业 区域经济发展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芜蚌技术创新效率动态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改进的DEA-Tobit两步法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先进 胡苏 +1 位作者 徐晟 赵惠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1期27-31,共5页
文章基于面向竞争的DEA对抗型交叉评价模型和具有动态评价功能的差异驱动模型,运用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合肥、芜湖、蚌埠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运用Tobit模型实... 文章基于面向竞争的DEA对抗型交叉评价模型和具有动态评价功能的差异驱动模型,运用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合肥、芜湖、蚌埠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劳动者素质、政府支持度、企业主体地位对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 技术创新效率 动态评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傅为忠 韩成艳 刘登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好合芜蚌试验区,提升安徽省创新能力,将对全省及其它各市起到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雷达图法和SPSS软件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 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好合芜蚌试验区,提升安徽省创新能力,将对全省及其它各市起到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雷达图法和SPSS软件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合芜蚌试验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其与其它10个省市进行了比较。通过模型得出实证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芜蚌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可侠 范谷雨 夏琦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6期13-19,193,共7页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级首个产业承接示范区,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地区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均获较快发展,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产业承接是如何推动自主创新,从而加快地区产业升级的?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演绎和数据分析说明怎样的产业承接和...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级首个产业承接示范区,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地区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均获较快发展,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产业承接是如何推动自主创新,从而加快地区产业升级的?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演绎和数据分析说明怎样的产业承接和政策环境,有助于推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示范区 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 产业承接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区位聚焦与战略构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立涛 吴小钢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5,共3页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尝试。本文认为,突出内陆区位、战略地位和自主创新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关键,着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军民融合、转变经济发...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尝试。本文认为,突出内陆区位、战略地位和自主创新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关键,着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军民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对外开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西安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