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1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以“支撑科研创新,服务医药产业”为使命,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共性技术服务,支撑基础研发与产业转化。为更好地服务院外单位与科研团队,大健康研...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以“支撑科研创新,服务医药产业”为使命,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共性技术服务,支撑基础研发与产业转化。为更好地服务院外单位与科研团队,大健康研究院成立了合肥国科康源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对外提供公共技术平台的全方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研究院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慧 侯晨晨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估计考察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所在区域的基础研究能力,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综合性... 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估计考察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所在区域的基础研究能力,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促进作用因其区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通过促进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提升区域基础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区域基础研究能力 人才集聚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科学城内涵、构成要素及发展路径——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谈起 被引量:3
3
作者 蔺洁 王婷 池康伟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兴起,以新一代科学城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成为国家乃至地方政府探索区域创新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新一代科学城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科学城是以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 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兴起,以新一代科学城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成为国家乃至地方政府探索区域创新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新一代科学城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科学城是以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集聚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升前瞻性基础研究水平和前沿引领技术开发水平,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科学发现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全创新链整合,并拥有高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市组成部分。从科学要素、产业要素、人文要素、环境要素、影响要素等五方面分析新一代科学城的构成,并基于此探讨了新一代科学城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知识创新高水平收敛效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9,共13页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重大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简称科学中心)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多重使命。本文旨在考察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知识创新及其收敛性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城际面板数据,采用...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重大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简称科学中心)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多重使命。本文旨在考察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知识创新及其收敛性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城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估计,对科学中心实施效果展开评估。研究发现:①基础效应层面。科学中心建设促进城市知识创新“量质齐升”。其中,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从业人数增加是其重要机制,而高能级平台数量正向调节这一积极影响。②网络效应层面。科学中心建设增加了城市与科研合作网络中的直接联系,强化了中心位置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结构洞属性。③收敛效应层面。虽然科学中心通过地理邻近和科研合作渠道实现了知识扩散,但对区域知识收敛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创新收敛 创新网络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上海张江、合肥为例 被引量:30
5
作者 叶茂 江洪 +1 位作者 郭文娟 龚琴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2,共4页
分析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和资源配置要素,围绕资源配置要素提出了区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线。并以上海张江和合肥为例,在比较研究两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共性特征;最后,围绕区域如何创建综合性国... 分析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和资源配置要素,围绕资源配置要素提出了区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线。并以上海张江和合肥为例,在比较研究两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共性特征;最后,围绕区域如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出了进一步思考,包括:明细的目标定位,大力提升科技治理水平、加强政产学研资的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内涵 资源配置要素 共性特征 建设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公共政策绩效实证分析——以安徽合肥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妍妍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4,共6页
基于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分析方法,以2013年以来安徽合肥创建和实施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测算2013—2017年科技政策的评价绩效得分。从创新载体建设、人才计划、科技项目、财税金融、科技成果... 基于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分析方法,以2013年以来安徽合肥创建和实施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测算2013—2017年科技政策的评价绩效得分。从创新载体建设、人才计划、科技项目、财税金融、科技成果产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及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就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科技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政策供给 绩效评价 安徽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功能与管理机制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耀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2,共8页
文章从目标定位、组成要素、承担任务三个角度界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即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硬件设施群与政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系统集成、创新平台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文章从目标定位、组成要素、承担任务三个角度界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即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硬件设施群与政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系统集成、创新平台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引领。同时基于国外可借鉴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其管理机制的构建,包括:优化顶层设计,建立政产学研多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健全人财物多要素驱动的动力机制;注重制度建设,营造创新环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最后探讨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学研究基础,在自然形成与国家扶持之间的关系平衡,及其特征条件和未来发展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内涵 功能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拉昌 赵彩云 +1 位作者 冉丹 马铭晨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6,共8页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对中国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研发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成果,提出未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的重点方向。得出现有研究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概念...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对中国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研发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成果,提出未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的重点方向。得出现有研究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概念、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特征、运行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欠缺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清晰地揭示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作用机制、动态演变、驱动因素等规律和特征,也缺少研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总体布局体系以及产生的区域效应。面对国际新形势与国内战略需求,未来亟需重点探索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演化规律、不同尺度的案例差异、总体布局体系规划以及区域效应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晓妍 钟永恒 +1 位作者 刘佳 赵展一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对英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践进行调研,总结其建设规律与特色,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建议;采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英国的哈维尔科学和创新园、达斯伯里科技园从组织机构与... 对英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践进行调研,总结其建设规律与特色,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建议;采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英国的哈维尔科学和创新园、达斯伯里科技园从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战略定位与重点领域、高端人才价值策略、资源配置情况等角度进行梳理总结,从中提炼英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经验与特色;研究认为英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企业合资为主,政产学研紧密结合,通过布局大科学装置、实验室与研发平台搭建科学基础设施,集聚世界一流科学家与高端研发人员.致力于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技术创新,进而提出我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创新 建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系建设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雅楠 吕拉昌 +2 位作者 赵娟娟 赵彩云 辛晓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3,共7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的新发展环境,实现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目标,要求我国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随着区域纷纷争创创新高地及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日益重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的新发展环境,实现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目标,要求我国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随着区域纷纷争创创新高地及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日益重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不仅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平台,也是区域性的创新高地。未来我国将规划建设更多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充分发挥其战略引领和区域协同效应,要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形成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系。从建设目标、组成与结构、布局体系及政策体系方面探讨了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布局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城市海洋科学研究支撑能力评估——基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大海 朱文东 于会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20,共11页
基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视角,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沿海城市海洋科学研究支撑能力进行评价,并利用SPSS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的海洋科学支撑能力差异明显,青岛、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成... 基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视角,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沿海城市海洋科学研究支撑能力进行评价,并利用SPSS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的海洋科学支撑能力差异明显,青岛、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成为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科研中心城市,且周边分布若干海洋科研实力较强城市。基于发展现状,建议在青岛新建海洋特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将海洋科学纳入上海、大湾区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总体考量,加快推进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战略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海洋科研要素积聚,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支撑能力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科学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雨林模型”与演化交易成本视角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振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9-16,共8页
多种类型大科学设施在特定区域集聚,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工业企业制造等多领域前沿人才和创新资本要素集聚。具备多样性生物集聚、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及互利共生等特征的“雨林模型”,常被用于描述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多种类型大科学设施在特定区域集聚,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工业企业制造等多领域前沿人才和创新资本要素集聚。具备多样性生物集聚、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及互利共生等特征的“雨林模型”,常被用于描述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解释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在“雨林模型”和演化交易成本视角下,分析基于大科学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发现创新中国大科学设施投资模式有利于构建大科学设施集群演化为“热带雨林”的组织基础和个体行动选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设施 创新生态系统 雨林模型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軟科学研究》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13
《中国软科学》 1987年第2期45-45,共1页
《软科学研究》是国家科委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坛》的软科学研究专刊。作为综合性的软科学学术刊物,它将体现国家科委发展软科学的政策思想,为国家科委指导软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其宗旨是促进软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加速我国决... 《软科学研究》是国家科委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坛》的软科学研究专刊。作为综合性的软科学学术刊物,它将体现国家科委发展软科学的政策思想,为国家科委指导软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其宗旨是促进软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加速我国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进程,推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国家科委 政策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中心 决策科学 综合性 社会协调发展 科技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畔的医苑明珠——科学发展、勇创一流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14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974年,是川东北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省级医学中心、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四川省优秀附属医院、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两度被国家人社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974年,是川东北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省级医学中心、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四川省优秀附属医院、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两度被国家人社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学 综合性医院 国家卫生部 医学中心 三级甲等 窗口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
15
《预测》 1988年第1期1-1,共1页
《预测》杂志自1982年由霍俊同志创办,至今已有6个年头了。几年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刊几度变迁,在有关部门和安徽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自1988年起,《预测》杂志将由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和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预测》杂志自1982年由霍俊同志创办,至今已有6个年头了。几年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刊几度变迁,在有关部门和安徽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自1988年起,《预测》杂志将由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和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研究 回顾与展望 科学预测 经济预测 信息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 管理决策问题 国家经济 形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子研究汇刊》稿约
16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3,共1页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
关键词 汇刊 国家林业局 中文核心期刊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研究开发中心 出版发行 专业综合性 学术期刊 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召开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
17
作者 单沙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4期53-53,共1页
扬州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7日至19日召开.会议由扬州市社联、市伊斯兰教协会、市政府宗教处、扬子江学术旅游中心四家共同发起,市社联主办.省内?0多名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参加会议,提交论文23篇.学者们从历史、宗教、饮... 扬州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7日至19日召开.会议由扬州市社联、市伊斯兰教协会、市政府宗教处、扬子江学术旅游中心四家共同发起,市社联主办.省内?0多名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参加会议,提交论文23篇.学者们从历史、宗教、饮食文化、教育、交通、人体科学等多方面论述了伊斯兰教和扬州历史发展的关系,这次会议学科综合性很强.与会人士一致认为,研讨伊斯兰教文化在扬州历史上的影响及其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扬州与伊斯兰教国家间的友谊,加强双方的文化、经济交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国家 学术讨论会 扬州市 饮食文化 旅游中心 发展现状 学科综合性 伊斯兰教文化 人体科学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气蓬勃的华中理工大学
18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1期79-79,共1页
华中理工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大学,是文、理、工、管、医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华中理工大学建立于1953年(原名华中工学院)。经过40多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教学中心向既是... 华中理工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大学,是文、理、工、管、医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华中理工大学建立于1953年(原名华中工学院)。经过40多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转变,由本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院评估 研究生教育质量 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综合性大学 专业实验室 本科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