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出榭壳型纳米催化剂
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6-1546,共1页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合作,通过对催化剂的微纳米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定向合成及靶向修饰的方法成功构筑了核/壳型纳米催化剂,具有很高的铂原子利用率及优异的氧还原反应性能。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纳米催化剂 核/壳型 研发 国家实验室 微纳米结构 原子利用率 定向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所在研制高效稳定的2D/3D钙钛矿太阳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
2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2-273,共2页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所新能源中心潘旭课题组在研究制备高效稳定的2D/3D钙钛矿太阳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过去几年里,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取得飞速发展,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3.7%。2D钙钛矿材料由...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所新能源中心潘旭课题组在研究制备高效稳定的2D/3D钙钛矿太阳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过去几年里,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取得飞速发展,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3.7%。2D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相对于3D钙钛矿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掀起了研究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太阳电池 钙钛矿 稳定性 应用 3D 光电转换效率 金属卤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研究新技术提升催化剂铂利用率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7-1047,共1页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超低负载量铂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可大幅提高铂的利用率。 铂资源匮乏、价格昂贵,如何减小铂用量、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时提高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成为铂基催化剂研究领...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超低负载量铂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可大幅提高铂的利用率。 铂资源匮乏、价格昂贵,如何减小铂用量、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时提高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成为铂基催化剂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超低负载量铂纳米催化剂的方法,通过构筑有效的三相反应界面,使铂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三相反应区内,提高了铂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铂基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 利用率 中科院 新技术 等离子体技术 铂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合成杨絮生物质碳去除污染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4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9-259,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家星课题组在生物质去除有机物和无机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污染物 物质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 合成 重金属离子 去除有机物 中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制备出单根可视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纳米反应器
5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72-672,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刘锦淮课题组的杨良保研究员等人成功制备了单根可视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纳米反应器,并利用其监测及检测了等离子驱动和小尺寸金纳米颗粒催化的两种化学反应。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纳米反应器 可视化 单根 制备 中国科学 金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物质科学院研发铜纳米颗粒/石墨烯核壳结构材料催化剂
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5-775,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在核壳结构的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制出构筑尺寸均一的石墨烯包覆铜纳米颗粒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其催化效率大幅提高,是金纳米颗粒的14倍。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铜纳米颗粒 中国科学 核壳结构 结构材料 石墨 催化剂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研发新型薄膜材料
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4-804,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利用自组装新方法合成了一种多功能柔性薄膜材料,可高效去除与分离水体中放射性离子Sr和Cs以及油性物质。该材料为石油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废水处理和分离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 薄膜材料 中科院 研发 分离技术 核泄漏事故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石墨烯填充导热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8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64,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杰课题组提出将少量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从而提升PDMS导热性能的研究思路,并与强磁场科学中心方军课题组合作,在10T强磁场设备下制备出各向异性的石墨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杰课题组提出将少量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从而提升PDMS导热性能的研究思路,并与强磁场科学中心方军课题组合作,在10T强磁场设备下制备出各向异性的石墨烯/PDMs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石墨 中科院 聚二甲基硅氧烷 填充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石墨烯填充导热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9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杰课题组提出将少量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从而提升PDMS导热性能的研究思路,并与强磁场科学中心方军课题组合作,在10T强磁场设备下制备出各向异性的石墨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杰课题组提出将少量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从而提升PDMS导热性能的研究思路,并与强磁场科学中心方军课题组合作,在10T强磁场设备下制备出各向异性的石墨烯/PDMS复合材料。该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强磁场下的取向可以显著地提升PDMS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石墨 中科院 聚二甲基硅氧烷 填充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制备单根可视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纳米反应器
10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0-1610,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刘锦淮课题组的研究员杨良保等人成功制备了单根可视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纳米反应器,并利用其监测及检测了等离子驱动和小尺寸金纳米颗粒催化的两种化学反应。该成果不仅实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刘锦淮课题组的研究员杨良保等人成功制备了单根可视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纳米反应器,并利用其监测及检测了等离子驱动和小尺寸金纳米颗粒催化的两种化学反应。该成果不仅实现了对两种催化体系的检测及监测,对设计更好的SERS活性平台及监测催化体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纳米反应器 可视化 单根 制备 催化体系 SERS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合成新型高能量转化氮氢化合物
11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17-1717,共1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中心研究人员成功合成新型氮氢化合物,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能量转化效率,在能源物质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6月5日在《化学物理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Vol....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中心研究人员成功合成新型氮氢化合物,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能量转化效率,在能源物质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6月5日在《化学物理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Vol.142,Issue 21)在线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能量转化效率 氢化合物 合成 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超导纳米线研究取得新进展
12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3-453,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课题组和张昌锦课题组合作在单晶超导纳米线的超导体-绝缘体转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Nano Letters上。 长期以来准一维超导体的超导一绝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课题组和张昌锦课题组合作在单晶超导纳米线的超导体-绝缘体转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Nano Letters上。 长期以来准一维超导体的超导一绝缘体转变(SIT)研究一直吸引着很多关注,但是对控制SIT这种转变的机理还存在争论。因为在过去的研究中,国际上大多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制备纳米条带技术,基本上是研究单元素或二元合金超导体材料,不同形貌的纳米线(颗粒状、多晶、非晶等)呈现出截然不同的SIT转变过程。因此利用单晶超导纳米线开展本征的SIT研究对澄清这个问题很有帮助,但制备截面积可控的单晶超导纳米线非常困难,国际上一直没有大的进展。最近田明亮课题组实验发现:其SIT是由纳米线截面积来控制而不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正常态电阻达到一个普适量子电阻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超导体材料 纳米线 美国化学学会 中国科学 课题组 科学中心 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构筑及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13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73-2773,共1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构筑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形式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Mater.Chem.A 4(2016)17080-17086)上发...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构筑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形式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Mater.Chem.A 4(2016)17080-17086)上发表。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的一类新型储能器件,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等优点,是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电容器材料 应用 性能 循环使用寿命 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制备出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14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9-1459,共1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和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黄行九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去除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们...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和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黄行九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去除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制备的新型材料可快速、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水中重金属离子钴(Ⅱ),在高浓度时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低血压,瘫痪、腹泻和骨缺陷,也会导致活细胞的基因突变,此外,放射性60Co还是重要的核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石墨 重金属污染物 中国科学 重金属离子 传感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铋单晶纳米线表面超导研究获进展
15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0-550,共1页
2月10日,国际期刊《纳米快报》(NanoLetter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铋单晶纳米线中表面超导电性研究》(Surface Superconductivity in ... 2月10日,国际期刊《纳米快报》(NanoLetter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铋单晶纳米线中表面超导电性研究》(Surface Superconductivity in Thin Cylindrical Bi Nanowire)。该工作通过对超细圆柱形铋单晶纳米线(20和32纳米)磁场下的电导测量,清晰给出了表面超导的实验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超导电性 纳米线 表面 单晶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中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轻质氟塑料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16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173,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中心研究员田兴友和副研究员张献带领的研发团队在轻质氟塑料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电磁干扰性能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氟塑料 屏蔽材料 轻质 纳米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 干扰性能 先进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17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6-137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家星课题组基于对等离子体改性材料的研究,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方法成功设计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鳞片石墨材料,实现对U(Ⅵ)的高效富集。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低温等离子体 改性材料 应用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 石墨材料 设计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轻质氟塑料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18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4,共1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中心研究员田兴友和副研究员张献带领的研发团队在轻质氟塑料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电磁干扰性能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氟塑料 屏蔽材料 轻质 纳米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 干扰性能 先进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制备出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
19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4-234,共1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和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黄行九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去除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和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黄行九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去除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制备的新型材料可快速、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纳米复合材料 钴离子 除水 制备 石墨 重金属污染物 中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20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0-260,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中心研发团队,在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新型处理器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高性能仪器的能耗在不断增加,这迫使廉价的"辅助基板"或"依赖设备"要跟上发展的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中心研发团队,在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新型处理器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高性能仪器的能耗在不断增加,这迫使廉价的"辅助基板"或"依赖设备"要跟上发展的步伐,热管理技术逐渐成为工程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对绝缘场合用作封装和热界面材料使用的高热绝缘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电子封装材料 热绝缘材料 管理技术 中国科学 先进材料 运行速度 材料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