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中相对人合理审查义务的内容展开
1
作者 寇枫阳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76,共18页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20条第1款明定了代表权法定限制下相对人的合理审查义务,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在其体系内如何展开尚待阐明。《公司法》《担保制度解释》《合同编通则解释》中的四处“决议”具有不同面向,担保决议与担保公告的一并...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20条第1款明定了代表权法定限制下相对人的合理审查义务,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在其体系内如何展开尚待阐明。《公司法》《担保制度解释》《合同编通则解释》中的四处“决议”具有不同面向,担保决议与担保公告的一并审查论、择一审查论与有限替代论皆混淆了决议的多重语境。作为决议结果表现形式的担保公告,才是合理审查义务的法定唯一对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系统虽具有法定公示性,但其弱公信力尚需相对人的合理审查义务加以补强。因此,担保公告的审查论而非查询论,方能正当化相对人的合理信赖,同时兼具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根除违规担保的合目的性。相对人有限的信息获取与核验能力,决定了合理审查义务应采用无重大过失的形式审查标准。该标准不因相对人的性质而异,其具体表现为对监管规则所规定的有效决议程序等重要公开信息之核验义务。公司对外担保“双轨制”的脉络就此呈现,亦为合理审查义务提供了主体区分型的具体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 合理审查义务 担保公告审查 公示公信 合理信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新闻侵犯名誉权“合理审查义务”抗辩的确立与完善——兼评民法典分则草案历次审议稿中两条抗辩条款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亮 刘逸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我国"合理审查义务"抗辩产生于长期的司法实践,与国外成熟的类似抗辩相比,有一定差距。《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805条、806条首次正式将"合理审查义务"抗辩予以纳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 我国"合理审查义务"抗辩产生于长期的司法实践,与国外成熟的类似抗辩相比,有一定差距。《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805条、806条首次正式将"合理审查义务"抗辩予以纳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进一步修改,初步形成了我国针对名誉侵权的"合理审查义务"抗辩,但目前条文表述存在"多种抗辩事由不当结合表述""合理审查对象不全面""媒体编辑判断权的缺失"等不足,应借鉴参考全球社会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修改完善现有条文表述,在保护人格权的同时,平衡地保护舆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审查义务 公共利益 名誉权 舆论监督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