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美倩 黄梦园 韦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6-41,共6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双师型”教师存在“局内人”意识不强、“工具人”思维较重、“边缘人”状态明显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实践共同体,缺乏渐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双师型”教师存在“局内人”意识不强、“工具人”思维较重、“边缘人”状态明显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实践共同体,缺乏渐进、系统的专业发展链路和多元、有效的实践参与机制。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来看,“双师型”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成长会经历“完全不参与→外围性参与→边缘性参与→中心参与→充分参与”五大阶段,为其赋予合法的身份、创设边缘的空间、搭建向心的阶梯和完善参与的机制是促进其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双师型”教师 实践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航 任友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2,共4页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普及,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从情景学习理论看,移动学习似乎有颠覆传统学习环境的可能,移动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者合法的边缘参与上也与传统学习共同体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用...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普及,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从情景学习理论看,移动学习似乎有颠覆传统学习环境的可能,移动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者合法的边缘参与上也与传统学习共同体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用情境学习理论对移动学习共同体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弄清移动技术对学习和学习共同体产生了哪些影响,使我们在组织学习共同体时能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earning 学习共同体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移动学习 移动通讯技术 情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策略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志 陈晓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3,共5页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对学习的诠释。在人类学看来,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个体学习是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而进行的。因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可为移动学习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对学习的诠释。在人类学看来,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个体学习是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而进行的。因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可为移动学习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解释情境学习理论及"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可通过高度重视移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移动学习者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及活动,充分挖掘移动学习的"学习型课程",关注移动学习目标的综合性,为移动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要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移动学习评价等策略,使学习者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共同体中文化的吸收以及自身身份和地位的建立。本文可为移动学习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移动学习 学习设计策略 情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学习共同体透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多重视角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航 任友群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11-15,共5页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普及,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从情景学习理论看,移动学习似乎有颠覆传统学习环境的可能,移动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者合法的边缘参与上也与传统学习共同体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用...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普及,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从情景学习理论看,移动学习似乎有颠覆传统学习环境的可能,移动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者合法的边缘参与上也与传统学习共同体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用情境学习理论对移动学习共同体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弄清移动技术对学习和学习共同体产生了哪些影响,使我们在组织学习共同体时能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共同体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透视 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教师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学习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红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39,共4页
情境学习理论将学习与学习发生其中的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学习即为(某行业的)新手在(该行业)实践共同体内"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PP)过程。这种学习本身是一种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但可以创造条件润滑与加速之。就... 情境学习理论将学习与学习发生其中的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学习即为(某行业的)新手在(该行业)实践共同体内"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PP)过程。这种学习本身是一种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但可以创造条件润滑与加速之。就新教师在学校实践共同体中的LPP学习而言,师傅这位重要他人在润滑与加速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实践共同体的结构因素和文化支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教师是合法地向中心移动还是"被边缘";新教师的准备性、动机与向心性努力是所有力量发挥作用的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师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实践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环境下新手求解劣构问题的新取向——基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君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5,共5页
劣构问题的求解根植于情境认知理论。网络学习环境下,并非每一个劣构问题求解者都是专家和能手,对于新手求解者而言,如何探索有效的求解方法和途径,是众多学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对劣构问题求解的实质,以及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 劣构问题的求解根植于情境认知理论。网络学习环境下,并非每一个劣构问题求解者都是专家和能手,对于新手求解者而言,如何探索有效的求解方法和途径,是众多学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对劣构问题求解的实质,以及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行剖析,认为劣构问题新手求解者通过与构建的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文化和情境之间联系和互动,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逐步到虚拟实践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从新手逐步到专家,从而能寻找到有效地解决劣构问题的策略。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习环境下新手求解劣构问题的策略,即运用技术中介听取专家的"口授教学";参与同类案例实践;形成共同的价值规范等三部分。研究表明,在虚拟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能帮助新手求解者高效率表征劣构问题,生成更优的解决方案,并能对其进行持续地监控和评估。本文验证了"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著名论断,也为劣构问题在情境认知方面的求解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构问题 新手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实践共同体 情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看高校博士研究生助教问题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林 范杰 +1 位作者 杨蕊辰 赫意夫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43,共7页
认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当前高校博士研究生助教问题的新视角。借鉴这一概念,结合访谈资料,从助教工作内容和各方对助教的定位,探讨了助教问题现状,分析了造成助教定位边缘化的原因。尝试提出了四条有针对性的改... 认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当前高校博士研究生助教问题的新视角。借鉴这一概念,结合访谈资料,从助教工作内容和各方对助教的定位,探讨了助教问题现状,分析了造成助教定位边缘化的原因。尝试提出了四条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推动博士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助教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充分参与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法性参与:高职生有效技能形成的现实基础——基于8位高职实习生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欣欣 赵宝柱 孙芳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4,95,共8页
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以华莱士社会研究逻辑模型为研究思路,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实习生有效技能形成的初始基点问题。基于8名实习生的访谈数据,发现实习过程中学生被授予了不同的实习身份:被压制的“劳动力”,旁观的“局外... 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以华莱士社会研究逻辑模型为研究思路,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实习生有效技能形成的初始基点问题。基于8名实习生的访谈数据,发现实习过程中学生被授予了不同的实习身份:被压制的“劳动力”,旁观的“局外人”及“合法的参与者”。分析发现:物理嵌入及“权力”授予是个体获取“合法性”身份的基本条件,是高职生有效技能形成的现实基础之一。探究高职实习生“合法性”身份获取背后的影响机制发现,文凭管治主义对社会的“统治”,技能形塑力量的配比失衡以及校企合作人文关怀的缺失,是造成高职生无法形成有效技能现实基础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 有效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学术之路的“打杂”:硕士生参与学术辅助事务的体验研究
9
作者 卢意 雷爱 +1 位作者 巫晖 张瀚文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9,共11页
在与制度规定和培养目标相关的学术参与活动之外,学界往往忽视硕士生学业生涯中的另一面——在日常学术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诸如项目报销、会议组织等具有学术辅助性质的事务,这些事务常常被隐喻为“打杂”。基于对9位硕士生、5位高校教师... 在与制度规定和培养目标相关的学术参与活动之外,学界往往忽视硕士生学业生涯中的另一面——在日常学术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诸如项目报销、会议组织等具有学术辅助性质的事务,这些事务常常被隐喻为“打杂”。基于对9位硕士生、5位高校教师的深度访谈和研究者自身的参与式观察发现:在承担打杂工作的过程中,硕士生作为“帮手”,具有委屈与感激交织的情感体验。然而,由于师生之间存在着私人情感与共同体的组织理性的矛盾,学生只能在打杂中通过情绪的隐藏和清理来再认学术共同体中难以突破的权力结构关系。这种情绪的集散和关系的冲突反映了师生对打杂和学术的理解错位,当导师强调学术的知识社会性时,学生坚持了学术的道德主动性。具体而言,导师看到了一种综合的、全景的学术认知的必要性,而学生的抵抗背后是对合法的边缘性中的“合法性”本身的怀疑。然而,打杂最终并不成为硕士生学术发展的关键要素,硕士生对学术资本的主动争取、导师对资源的授予以及师生之间双向的情感投入,构成学术实践共同体中更为关键的支持。理解打杂在硕士生发展中的位置与意义也成为透视整个学术结构的窗口。学术共同体需要重视硕士生的学术体验与打杂体验的嵌套关系及其背后学术权力结构的变化,构建更加真实与坦诚的制度性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新人 非学术工作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硕士生 情感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内涵、特征、运行结构与改进建议——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梁林梅 沈芸 耿倩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5,共7页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实...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首先系统梳理了实践共同体概念发展的两个阶段,接着从作为一种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组织变革管理工具的概念框架视角,总结了成熟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所应具备的五个关键特征;结合已有研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构建了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的运行结构;最后从目标选择、结构设计、机制创新、文化再造和技术赋能五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实施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 实践共同体 运行结构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新建构:基于情景学习理论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文文 张牧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提升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全程导师制(FYUS)的运行效果,首先,以X高校应急管理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在本科生导师中开展深度访谈,并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归纳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FYUS面临的三维困境:导学的时空冲突性、教育... 为提升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全程导师制(FYUS)的运行效果,首先,以X高校应急管理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在本科生导师中开展深度访谈,并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归纳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FYUS面临的三维困境:导学的时空冲突性、教育载体的缺乏性、教育目标的模糊性;然后,基于情景学习理论,构建出包含教育共同体、学习情景、移动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4大核心要素的情景学习型FYUS新模式;最后,从核心执行者、卷入群体、学习方式、培养目标达成4个维度,比较FYUS的传统模式与情景学习模式。结果表明:情景学习型FYUS核心执行者及卷入群体更加广泛,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培养目标达成效果更好,能够突破传统模式的三维困境,提升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人才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FYUS) 情景学习理论 学习共同体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学习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爱芹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7期16-18,共3页
在人类学视角中,情境学习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学习则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实现的,整个学习过程则被理解为文化的吸收与融入,最终实现在共同体中身份的转变。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建构... 在人类学视角中,情境学习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学习则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实现的,整个学习过程则被理解为文化的吸收与融入,最终实现在共同体中身份的转变。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建构情境,以活动为载体来传授知识,在对时间情境的参与中进行学习,而教师则是能力发展的引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学习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实践共同体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的视角:教师实践共同体知识获得机制
13
作者 赵俊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纪录最初来源于瑞吉欧的教育实践,它作为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工具,获得了成功和赞许,也成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机制层面,探讨在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中如何利用纪录为工具来获得默会性知识的过程,新手教师通过合法的... 纪录最初来源于瑞吉欧的教育实践,它作为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工具,获得了成功和赞许,也成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机制层面,探讨在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中如何利用纪录为工具来获得默会性知识的过程,新手教师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入到平等而具有共同协商式的实践共同体中,不同知识结构的参与者在共同体中围绕纪录的相关主题,通过长期的连续性——更替性矛盾对话关系,逐渐获得一种与明确知识相对的默会性知识,从而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实践共同体 默会性知识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获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初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动因、过程及启示--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桂 周兆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4-40,共7页
乡村初任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其中身份认同危机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对15位乡村初任教师的访谈发现,其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动因是在乡村教育情境中身体离散与对“局外人”设定界限,过程... 乡村初任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其中身份认同危机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对15位乡村初任教师的访谈发现,其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动因是在乡村教育情境中身体离散与对“局外人”设定界限,过程表征为共同经历匮乏与共享情感状态缺失,结果表现为社会关系符号模糊与群体团结消散。缓解乡村初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应凝聚共识,积极搭建乡村初任教师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赋权增能,鼓励其基于共同愿景开展校本研究;变革制度,明晰新时期乡村教师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初任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互动仪式链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访学博士生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困境及突破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政 马永红 单红霞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支持博士生出国进行学术交流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推进国际化及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国际学术交流意味着对传统博士培养模式的突破,是博士生在与国际学者进行学术互动中再定位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过程。本文的中心焦点是国... 支持博士生出国进行学术交流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推进国际化及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国际学术交流意味着对传统博士培养模式的突破,是博士生在与国际学者进行学术互动中再定位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过程。本文的中心焦点是国际学术流动过程中的博士生学习经验,此过程随着访学博士生“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到国际学术共同体的过程而逐渐深化。基于多案例分析程序,运用深度访谈、观察法、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研究发现,我国访学博士生在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过程中存在处于边缘化的困境,对此从共存情境场域、文化差异风险、主体投入、互动模式四个维度进一步分析困境产生原因,从而为改进我国未来博士生国际交流项目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访学博士生 学术流动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充分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为本科生创设学术情境--美国一流大学学术卓越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超 石佳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110,共8页
美国一流大学近年来掀起了一场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浪潮。通过对其相关教改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它们普遍将培养学术卓越人才当作主要的改革目标之一,并试图通过创设兼具进阶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的多元学术情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进阶的... 美国一流大学近年来掀起了一场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浪潮。通过对其相关教改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它们普遍将培养学术卓越人才当作主要的改革目标之一,并试图通过创设兼具进阶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的多元学术情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进阶的情境指大学帮助本科新生尽早进入学习共同体,并鼓励其从边缘向中心逐步、充分地参与科研活动,以提高其探究的学术水平;整合的情境指大学借助跨学科课程培养本科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其整合的学术水平;实践的情境是指大学积极引导学生从变化的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应用的学术水平。从情境学习的理论视角综合来看,美国一流大学创设学术情境的内在逻辑在于,不断促进本科生向着学者的身份进行转变。在学习者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影响下,中国大学应重视在学术卓越人才培养中有关学习情境的创设,努力为本科生营造多元、适宜的学术情境,帮助其逐步实现学术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身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改革 学术卓越 本科生科研 情境学习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