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著作权合法来源抗辩制度适用规则的优化
1
作者 安新源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1期120-125,共6页
【目的】研究著作权合法来源抗辩制度的适用主体及过错认定规则,以在信息网络空间更好地适用合法来源抗辩制度。【方法】通过分析著作权合法来源抗辩制度的立法文本,并结合确保法律体系一致性、维护市场正常流通秩序、保护知识产品使用... 【目的】研究著作权合法来源抗辩制度的适用主体及过错认定规则,以在信息网络空间更好地适用合法来源抗辩制度。【方法】通过分析著作权合法来源抗辩制度的立法文本,并结合确保法律体系一致性、维护市场正常流通秩序、保护知识产品使用者利益要求,确立该制度的适用主体及过错认定规则。【结果】该制度所涉的责任并非无过错责任,其对过错的认定方式是过错推定。该制度适用主体以权利穷竭抗辩主体为限。【结论】应依据过错推定规则适用合法来源抗辩制度,出租者不应作为合法来源抗辩主体,销售者应属于合法来源抗辩主体,从属行为应纳入合法来源抗辩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来源抗辩 过错推定 适用主体 权利穷竭抗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侵权抗辩之合法来源抗辩
2
作者 刘达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即使被认定构成商标侵权,被告也可以主张合法来源抗辩,以求免除侵权赔偿责任,只承担商标权利人必要的维权合理支出。尤其在企业仅作为商品销售商的情形下,主张合法来源抗辩更是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由于商标侵权而带来的...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即使被认定构成商标侵权,被告也可以主张合法来源抗辩,以求免除侵权赔偿责任,只承担商标权利人必要的维权合理支出。尤其在企业仅作为商品销售商的情形下,主张合法来源抗辩更是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由于商标侵权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企业对于合法来源抗辩的理解存在误区,并且在日常经营中对于相关文件材料没有注意留存,往往导致其主张的合法来源抗辩难以被法院采纳。因此,本文拟介绍《商标法》中合法来源抗辩的构成要件,并向企业提供在日常经营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求企业能够主张合法来源抗辩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合法来源抗辩 侵权赔偿责任 商标权利人 《商标法》 日常经营 文件材料 存在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授权品种侵权责任认定规则的体系化建构
3
作者 周辉斌 张瀚月 《湖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假冒授权品种侵权的形式复杂多样,学界对于假冒授权品种侵权责任认定提出否定说、参照说以及过错侵权说等理论依据。在司法个案中,法院应当区分反向假冒授权品种和普通假冒授权品种两种类型,并分别构建侵权责任认定规则。对于反向假冒... 假冒授权品种侵权的形式复杂多样,学界对于假冒授权品种侵权责任认定提出否定说、参照说以及过错侵权说等理论依据。在司法个案中,法院应当区分反向假冒授权品种和普通假冒授权品种两种类型,并分别构建侵权责任认定规则。对于反向假冒授权品种,应当认定为侵害植物新品种权;对于普通假冒授权品种,既不应认定为侵害植物新品种权,也不应认定为侵害品种名称权,而应根据“法释〔2021〕14号司法解释”第6条之规定,或者推定为侵害植物新品种权,或者参照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确定其民事侵权责任。此外,法院对假冒授权品种侵权责任的认定还应考虑适用权利用尽原则与合法来源抗辩规则。对于“进一步繁殖”和恶意销售假冒授权品种,应当认定为权利用尽原则之“例外”而不适用权利用尽原则,从而肯定其侵权性质;对于善意销售假冒授权品种,不应当适用权利用尽原则否定其侵权性质,但同时,应当考虑适用合法来源抗辩规则确定是否减免其侵权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植物新品种权 反向假冒授权品种 普通假冒授权品种 权利用尽原则 合法来源抗辩 “法释〔2021〕14号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