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魏故事”与曹魏政权合法性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祥琴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4,共9页
所谓“汉魏故事”是指曹丕通过禅让方式获得刘汉天下的历史事件。无论陈寿《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注,皆站在曹氏立场叙述这一事件,裴注援引《献帝传》更是以冗长的篇幅记述了禅让的整个过程。这一历史书写体现了曹魏禅汉的理论主张,即借... 所谓“汉魏故事”是指曹丕通过禅让方式获得刘汉天下的历史事件。无论陈寿《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注,皆站在曹氏立场叙述这一事件,裴注援引《献帝传》更是以冗长的篇幅记述了禅让的整个过程。这一历史书写体现了曹魏禅汉的理论主张,即借助尧舜禹禅让故事阐释“天命不于常,帝王不一姓”等易代思想的历史合法性。该书写极力彰显曹丕才德,试图从理论上阐明非血缘继承的合理性。“汉魏故事”折射出的曹魏代汉理论表明,先秦以来政治文化中的“尊贤”与“亲亲”这对看似矛盾的政治理论,在现实中被巧妙地加以整合,成为当政者构建政权合法性的理论资源。“汉魏故事”所体现的禅让模式,对此后中国历代政权的更替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故事 禅让 历史书写 合法性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政府形象建设探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剑敏 闻曙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8-33,共6页
政府形象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新时期政府形象建设应遵循唯物辩证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方法。我国政府形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民主、高效、创新、廉洁、法治的政府。对于新组建的政府形象建设,核... 政府形象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新时期政府形象建设应遵循唯物辩证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方法。我国政府形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民主、高效、创新、廉洁、法治的政府。对于新组建的政府形象建设,核心是合法性构建;对于站稳脚跟、正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期政府形象建设,核心是通过持续有效的政府政策来换取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对于成熟的、理想的政府形象建设,核心是通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互动,达成默契与充分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形象 建设 合法性构建 政府政策 有效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978—1991)的“社会主义广告”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凤翔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5,共5页
在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978—1991),为适应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之大势,广告业界与学界构建了"社会主义广告"的批评思想与广告理论。"社会主义广告"是广告学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构建的学术话语、批评范畴和研... 在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978—1991),为适应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之大势,广告业界与学界构建了"社会主义广告"的批评思想与广告理论。"社会主义广告"是广告学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构建的学术话语、批评范畴和研究范式,其合法性构建与经济属性推进了中国现代广告、广告批评理论与广告学科的发展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广告 合法性构建 经济属性 广告批评 解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创业行为实现路径及内在机理——一项扎根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顺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81,共9页
基于8份社会创业者访谈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社会创业在中国制度环境中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创业意愿是社会创业的前置因素,制度情景和社会痛点是孕育社会创业意愿的重要土壤;创业者在多重制度逻辑中灵活运用合... 基于8份社会创业者访谈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社会创业在中国制度环境中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创业意愿是社会创业的前置因素,制度情景和社会痛点是孕育社会创业意愿的重要土壤;创业者在多重制度逻辑中灵活运用合法性构建和资源拼凑等理性工具,并持续积累与更新创业知识和技巧,发挥社会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工具理性作用;当激励效应反馈到社会创业意愿时,新一轮创业行为将始于新的创业意愿;在整个社会创业意愿实现过程中,情绪特质和突发情节发挥重要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业意愿 社会创业行为 合法性构建 资源拼凑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