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和液位的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娟 王振翀 王福忠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针对在重介质选煤过程中存在着时变、非线性和强耦合的控制环节,传统的控制策略并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控制的问题,采用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建立了重介质选煤过程的控制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模糊神经控制器控制主选分流执行阀和加介分流... 针对在重介质选煤过程中存在着时变、非线性和强耦合的控制环节,传统的控制策略并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控制的问题,采用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建立了重介质选煤过程的控制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模糊神经控制器控制主选分流执行阀和加介分流执行阀和清水阀来完成重介质选煤控制,对该控制策略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和合格介质桶的液位的控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精度高,响应速度较快,可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选煤 模糊神经网络 介质悬浮液密度 合格介质桶液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宽域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0
2
作者 邱佳楷 王然风 付翔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37,共5页
为满足原煤煤质变化对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大范围调节的需求,在重介质分选过程中采用反分流工艺,设计了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宽域智能控制系统。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合格介质桶液位预测模型,以悬浮液密度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合格介质... 为满足原煤煤质变化对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大范围调节的需求,在重介质分选过程中采用反分流工艺,设计了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宽域智能控制系统。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合格介质桶液位预测模型,以悬浮液密度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合格介质桶液位实际值、分流阀开度及补水阀开度作为模型输入变量,经模型计算得出合格介质桶液位预测值;依据合格介质桶液位偏差与密度偏差,通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一对一多分类算法实现加介质、稳态、密度阶跃上升、密度阶跃下降控制模式切换,并依据控制模式自动调整分流阀、补水阀、加水阀开度及浓介质泵、反分流泵开启时间,从而实现密度大范围调节。该系统应用后密度波动范围稳定在±0.005g/cm3,密度调节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介质分选 悬浮液密度 合格介质桶液位 反分流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繁苗 徐康 +1 位作者 陈浙锐 崔启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6,共4页
针对现有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模糊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精度不高、通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悬浮液密度偏差、悬浮液密度偏差变化率、合格介质桶液位作为密度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以合格... 针对现有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模糊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精度不高、通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悬浮液密度偏差、悬浮液密度偏差变化率、合格介质桶液位作为密度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以合格介质桶液位偏差、合格介质桶液位偏差变化率作为液位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利用密度模糊控制器和液位模糊控制器有效控制补水阀和分流箱,从而实现重介质悬浮液密度精确、稳定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速度快,可使悬浮液密度波动范围稳定在±0.007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介质分选 模糊控制 悬浮液密度 合格介质桶液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光泽 吕建雄 魏华振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24-26,30,共4页
介绍了干式加介流程、新悬浮液-合格介质桶加介流程、新悬浮液-稀介质桶加介流程和加介磁选机加介流程4种常见的加介备介流程及各自的流程特点。对现有流程优化创新后,设计了浓缩旋流器加介流程和自动加介系统流程。最后对2种优化创新... 介绍了干式加介流程、新悬浮液-合格介质桶加介流程、新悬浮液-稀介质桶加介流程和加介磁选机加介流程4种常见的加介备介流程及各自的流程特点。对现有流程优化创新后,设计了浓缩旋流器加介流程和自动加介系统流程。最后对2种优化创新后流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浓缩旋流器加介流程简单可靠,实现了介质较高密度添加,且浓缩旋流器比磁选机投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无需其他动力设备,设备、能耗投资比磁选机加介流程节省约10万元。自动加介系统流程创新使用局部死循环,充分利用磁选尾矿水已有的势能,实现连续、自动、高密度加介,回收率高。日介耗为5 t的选煤厂,采用自动加介系统流程预计可将加介备介过程中产生的介耗降低50%,年介耗可降低120 t,年增加经济效益18万元,节省劳动力1人,经济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制备 自动加介 浓缩旋流器 介耗 合格介质 稀介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重介旋流器在赵各庄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卫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13-16,共4页
阐述了煤泥重介旋流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筛分试验、小浮沉试验和分配曲线分析煤样性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下限已达到O.10mm,溢流精煤灰分由入料17.78%降至14.76%,底流灰分达到36.19%,起到了降灰作用;煤泥重介... 阐述了煤泥重介旋流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筛分试验、小浮沉试验和分配曲线分析煤样性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下限已达到O.10mm,溢流精煤灰分由入料17.78%降至14.76%,底流灰分达到36.19%,起到了降灰作用;煤泥重介旋流器溢流精煤累计灰分为9.97%,小于精煤产品灰分要求;分选密度6。为1.55kg/L,可能偏差E为0.085,分选效果达到设计要求。煤泥重介工艺自2011年在赵各庄选煤厂应用以来,使用效果较好,1.00~0.25mm粗精煤灰分由原来的14%降至11%以下,避免了对精煤产品的污染,降低了浮选系统的入浮煤泥量;精煤损失较低,洗选效率达到90%以上。最后针对煤泥重介工艺存在的合格介质分流量调节空间受限、煤泥合格介质密度调节滞后、精煤产品分级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重介旋流器 分选密度 粗精煤 分流 合格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