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离子敏感疏水标签辅助连续流动绿色合成胸腺五肽
1
作者 刘冬梅 徐元强 +2 位作者 夏超 郑晶晶 苏贤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4,共9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氟离子敏感的羧基保护基——2-苯基-2-三乙基硅乙醇(PTESE)作为疏水性标签,结合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微反应器中实现了高效绿色的多肽药物合成.该策略采用绿色溶剂乙酸乙酯替代传统固相合成中使用的环境不友好溶剂N...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氟离子敏感的羧基保护基——2-苯基-2-三乙基硅乙醇(PTESE)作为疏水性标签,结合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微反应器中实现了高效绿色的多肽药物合成.该策略采用绿色溶剂乙酸乙酯替代传统固相合成中使用的环境不友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避免了潜在的生殖毒性风险.实验中使用Cbz保护的氨基酸进行偶联反应,并通过连续流钯碳填充柱加氢实现快速、清洁的脱保护,有效规避了Fmoc脱保护中对受控试剂哌啶的依赖.基于该方法快速高效地合成了高纯度的胸腺五肽(粗品纯度>98%),与传统固相合成方法相比,过程质量强度(PMI)大幅度降低.同时,正交保护基团PTESE可通过氟离子试剂有效脱除,为全保护肽链的合成提供一种新策略,并在绿色可持续多肽合成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敏感 疏水标签 胸腺五肽 连续流动液相多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微通道内流动法连续合成亚微纳米分子筛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婧 张光才 +3 位作者 马强志 刘海鸥 张雄福 邱介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采用毛细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研究了清液合成体系中流动法条件下亚微纳米级NaA和Silicalite-1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考察了合成温度、陈化时间、停留时间等条件对其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RD、TEM、DLS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合成温度... 采用毛细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研究了清液合成体系中流动法条件下亚微纳米级NaA和Silicalite-1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考察了合成温度、陈化时间、停留时间等条件对其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RD、TEM、DLS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合成温度,增加陈化时间和减少停留时间都能使分子筛产品的粒径变小.经优化的合成条件分别是:当合成温度为70℃、陈化时间为72h、停留时间为5.8h时,可获得平均粒径约为100nm的NaA分子筛,且晶粒均匀呈椭球形;合成温度为98℃、陈化时间为24h、停留时间为10h时,可获得平均粒径约为80nm的Silicalite-1分子筛.该方法比常规合成釜内静态法制备的沸石粒子小而均匀,且合成过程简单、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流动合成 分子筛 纳米材料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LDH/NiCo-DH复合材料的流动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敏嘉 刘颖雅 +2 位作者 孙志超 王安杰 王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98-105,共8页
储能性能高的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通常采用水热合成和间歇共沉淀法制备,耗能大且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批次差。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连续合成策略,利用Y形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制备具有良好储能性能的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通过优化... 储能性能高的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通常采用水热合成和间歇共沉淀法制备,耗能大且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批次差。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连续合成策略,利用Y形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制备具有良好储能性能的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通过优化镍钴前驱体的流速、碱浓度和摩尔比得到了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和NiCo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NiCo-LDH/NiCo-DH),将传统间歇共沉淀法制备的NiCo-LDH/NiCo-DH复合材料成功转移到连续操作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1 A/g时为1396 F/g)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仍能保持84.7%的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合成 LDH 超级电容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圆管内流动的自然转捩过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若凌 乐嘉陵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60,共10页
分析了在一个电加热圆管内的自然转捩流动和对流传热。对于圆管内的流动,提出在径向脉动速度不随流动模式变化的假设下,自然转捩流动是充分发展的层流与湍流流动按照比例的合成。采用合成比例来描述该合成流动,合成比例在转捩区间会发... 分析了在一个电加热圆管内的自然转捩流动和对流传热。对于圆管内的流动,提出在径向脉动速度不随流动模式变化的假设下,自然转捩流动是充分发展的层流与湍流流动按照比例的合成。采用合成比例来描述该合成流动,合成比例在转捩区间会发生振荡。根据最小熵产生准则得到自然转捩发展演化的方程,其中转捩发展演化的控制因素,是合成比例的振荡。给出了一个与测量结果一致的合成比例的振荡函数,包括圆管内转捩过程的传热实验测量和速度及其脉动统计特性的实验测量。指出圆管内层流向湍流的转捩过程,可以与热力学平衡系统的连续相变过程进行比较,并且在电加热圆管内的流体,其速度和温度可以有相似和独立的转捩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流动 振荡 流动合成 最小熵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体技术合成聚合物颗粒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俊 唐兰勤 +1 位作者 严新 邵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1,32,共4页
阐述了微流体技术十几年来制备各种聚合物颗粒的进展,讨论了各种微流体合成法合成粒径分布较窄的刚性聚合物颗粒、单分散凝胶粒(微凝胶)、内部结构可控的颗粒和非球形颗粒等聚合物产品颗粒及其对粒径、形态、结构等因素的控制技术。展... 阐述了微流体技术十几年来制备各种聚合物颗粒的进展,讨论了各种微流体合成法合成粒径分布较窄的刚性聚合物颗粒、单分散凝胶粒(微凝胶)、内部结构可控的颗粒和非球形颗粒等聚合物产品颗粒及其对粒径、形态、结构等因素的控制技术。展望了该技术在聚合物颗粒材料中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颗粒 聚合物微球 聚合物微凝胶 微流体 连续流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层流到湍流转捩区间速度和温度的振荡统计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若凌 乐嘉陵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2,共13页
热力学平衡系统连续相变的理论方法,被推广用来讨论圆管内轴对称层流到湍流转捩区间的流动和振荡特性。假设在转捩区间径向脉动速度与充分发展区的湍流在数值上完全相同,在每一个截面上转捩流动可以看成是充分发展区的层流和湍流的合成... 热力学平衡系统连续相变的理论方法,被推广用来讨论圆管内轴对称层流到湍流转捩区间的流动和振荡特性。假设在转捩区间径向脉动速度与充分发展区的湍流在数值上完全相同,在每一个截面上转捩流动可以看成是充分发展区的层流和湍流的合成流动。湍流成分的合成比例作为序参数用来定义合成流动。引入合成比例的振荡后,运用最小熵产生准则得到一个可以描述转捩行为的方程。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讨论了加热圆管内转捩区间的对流传热特性。在圆管内的流动和对流传热允许相似和独立的转捩过程,在转捩区间宏观振荡同时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最后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包括流动和传热实验得到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区间 合成流动 振荡 最小熵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阀微泵的原理和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小兵 李志信 过增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261-126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阀微泵的设计概念及相应的模型 ,它利用合成喷流动的基本原理实现对流体流动方向的控制 ,结构简单 ,工作频率高。对这种泵的工作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整体分析 ,结果表明这种泵流量大 ,在驱动器工作频率为 1 0 0 0 Hz,...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阀微泵的设计概念及相应的模型 ,它利用合成喷流动的基本原理实现对流体流动方向的控制 ,结构简单 ,工作频率高。对这种泵的工作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整体分析 ,结果表明这种泵流量大 ,在驱动器工作频率为 1 0 0 0 Hz,喷口雷诺数为 2 5 0 0时泵送空气流量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微泵 合成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