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从层析、阵列到微波视觉 被引量:35
1
作者 丁赤飚 仇晓兰 +3 位作者 徐丰 梁兴东 焦泽坤 张福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709,共17页
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可以消除目标和地形在2维图像上产生的严重混叠,显著提升目标识别和3维建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SAR发展的重要趋势。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提出多种技术体制。该文系统性回顾了SAR 3维成... 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可以消除目标和地形在2维图像上产生的严重混叠,显著提升目标识别和3维建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SAR发展的重要趋势。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提出多种技术体制。该文系统性回顾了SAR 3维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了现有SAR 3维成像技术的特点;指出了SAR回波及图像中蕴含的未被现有技术利用的3维信息,提出“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3维成像”的新概念和新思路,将SAR成像方法与微波散射机制和图像视觉语义有机融合,形成SAR微波视觉3维成像理论与方法,实现高效能、低成本的SAR 3维成像。该文重点阐述了SAR微波视觉3维成像的概念、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并给出了初步的技术途径,为SAR 3维成像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 阵列干涉 层析SAR SAR微波视觉3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运动测量误差对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振宇 谭维贤 +2 位作者 王彦平 洪文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4-1430,共7页
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实现3维成像。为了提高成像质量,使用测量设备获取平台的运动信息以进行运动补偿,而测量误差会影响补偿及成像质量,需对其进行分析。该文首先建立了阵列天线SAR 3维成像模型和测量误差分析模型,接着分别从... 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实现3维成像。为了提高成像质量,使用测量设备获取平台的运动信息以进行运动补偿,而测量误差会影响补偿及成像质量,需对其进行分析。该文首先建立了阵列天线SAR 3维成像模型和测量误差分析模型,接着分别从位置和姿态角两个方面分析了测量误差对相位误差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方向误差影响的大小,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了误差对成像指标的影响,并引入姿态误差基线比来量化姿态角误差的影响。最后得出高程向和横滚角测量误差影响最大的结论,给出了限定要求下测量误差的容忍值。该文的结论为测量设备的选取和设计以及成像和补偿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阵列天线 3成像 测量误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三孔径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侧视三维成像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烈辰 李道京 张清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2-558,共7页
基于压缩感知,该文研究了交轨向三孔径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侧视3维成像问题。利用交轨方向的三孔径天线形成的稀疏阵列结构,获取高程分辨率并实现3维成像。由于交轨方向的采样数较少及非均匀采样,高程分辨率低,传统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3... 基于压缩感知,该文研究了交轨向三孔径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侧视3维成像问题。利用交轨方向的三孔径天线形成的稀疏阵列结构,获取高程分辨率并实现3维成像。由于交轨方向的采样数较少及非均匀采样,高程分辨率低,传统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3维成像技术获得的图像质量较差。针对此不足,在交轨向稀疏采样的条件下,该文采用压缩感知方法来实现超分辨成像。利用仿真和实际数据比较了传统成像方法和基于压缩感知的成像方法的性能,并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3成像 压缩感知 毫米波雷达 稀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峰 杨阳 +1 位作者 董臻 梁甸农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CLSAR)是当今雷达遥感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针对CLSAR的研究多集中于3维点目标特征提取和曲线孔径设计。该文对已有的CLSAR 3维点目标特征提取算法和孔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方法的...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CLSAR)是当今雷达遥感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针对CLSAR的研究多集中于3维点目标特征提取和曲线孔径设计。该文对已有的CLSAR 3维点目标特征提取算法和孔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最后对CLSAR目标3维成像与特征提取、曲线孔径设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CLSAR) 目标3特征提取 孔径设计 RELAX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幅度和相位迭代重建的四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笑真 杨汝良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1期65-71,共7页
4维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的观测数据在基线-时间平面非均匀分布。若采用传统成像方法来获取目标散射体的高度-速率维像,则因强副瓣存在,成像效果不理想。当信号具有稀疏性时,压缩感知技术能够利用少量的信号投影值就可实现信号的准确或近似... 4维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的观测数据在基线-时间平面非均匀分布。若采用传统成像方法来获取目标散射体的高度-速率维像,则因强副瓣存在,成像效果不理想。当信号具有稀疏性时,压缩感知技术能够利用少量的信号投影值就可实现信号的准确或近似重构。然而标准的压缩感知成像方法是针对实数据进行处理,4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的数据为复数据。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度和相位迭代重建的4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将4维合成孔径雷达高度-速率成像问题转化为目标复散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联合重建问题,通过在成像过程中引入相位信息来改善成像质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4 复数成像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合成孔径雷达二维成像算法
6
作者 李炳杰 李旭威 闫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的分析,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基于信号稀疏性或可压缩性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方位稀疏表示的一种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SAR回波信号处理方法和二维成像算法,实现了压缩感知对信号的全新采集和编解码... 通过对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的分析,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基于信号稀疏性或可压缩性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方位稀疏表示的一种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SAR回波信号处理方法和二维成像算法,实现了压缩感知对信号的全新采集和编解码,以较少的数据量实现成像,有效地抑制旁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像中目标的分辨率,为有效降低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率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 压缩感知 方位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32元硅盖革APD探测器的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江 王鸥 +5 位作者 陈蔚 袁利 柯尊贵 郝昕 孔繁林 姜鹏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68,共6页
为了实现对特定目标区域的高精度探测,采用了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技术,基于自研32×32元硅盖革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搭建了一套1064 nm激光3维成像实验系统。探测器组件采用带有温度采样与控制模块的斯特林制冷型封装技术,实现了在... 为了实现对特定目标区域的高精度探测,采用了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技术,基于自研32×32元硅盖革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搭建了一套1064 nm激光3维成像实验系统。探测器组件采用带有温度采样与控制模块的斯特林制冷型封装技术,实现了在深低温环境下的高控温精度、高稳定性运行;成像系统通过发射脉冲激光点阵照射目标区域,并利用上述探测器捕获激光回波信号;经距离门噪声过滤和3维点云数据预处理后,取得了200 m处目标的3维距离图像以及670 m处目标的2维强度图像。结果表明,该激光3维成像系统具有30 cm的距离分辨率,可精确展现目标的几何细节。该研究为硅盖革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凝视3维成像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凝视型激光3成像 雪崩光电二极管 盖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任意构型双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玉春 王俊 +1 位作者 高博 刘保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0-967,共8页
针对任意构型双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问题,提出了基于四阶精确传递函数的任意构型双基OMEGA-K成像算法。该算法应用四阶精确传递函数思想,首先把收发斜距历程展开至四阶泰勒级数,通过直接求解驻相点方程得到驻相点,进而获得具有较高精度... 针对任意构型双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问题,提出了基于四阶精确传递函数的任意构型双基OMEGA-K成像算法。该算法应用四阶精确传递函数思想,首先把收发斜距历程展开至四阶泰勒级数,通过直接求解驻相点方程得到驻相点,进而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双基二维谱。通过对二维谱的处理,结合单基OMEGA-K成像算法思想,推导出任意构型的双基OMEGA-K成像算法,分析了不变区域大小。给出了算法步骤,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聚焦性能,可用于较为极端的双基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合成孔径雷达 OMEGA—K成像算法 四阶精确传递函数 驻相原理 双基二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首批机载阵列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
9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204,共2页
合成孔径雷达(Sy 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进行二维成像时,三维地物在图像中会产生严重的混叠,给目标识别与图像解译带来极大的困难,已成为制约SAR装备在应用中有效发挥的主要瓶颈。SAR三维成像技术能够直接获得目标的三维电磁散射... 合成孔径雷达(Sy 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进行二维成像时,三维地物在图像中会产生严重的混叠,给目标识别与图像解译带来极大的困难,已成为制约SAR装备在应用中有效发挥的主要瓶颈。SAR三维成像技术能够直接获得目标的三维电磁散射结构,消除SAR图像中由于成像机理导致的收缩、叠掩、顶底倒置等现象,对三维环境重构、目标精细化解译、城市测绘和灾害评估等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机理 电磁散射 雷达成像 SAR图像 图像解译 叠掩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3维成像线性焦平面探测器读出电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雨欣 李潇 +2 位作者 杨赟秀 郑博仁 刘永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3,共8页
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成像器件,它利用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雪崩倍增效应实现高速、高灵敏度、纳秒级时间分辨探测,用于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系统。探测器主要分为线性和盖革两大类,其中线性模式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死时间... 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成像器件,它利用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雪崩倍增效应实现高速、高灵敏度、纳秒级时间分辨探测,用于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系统。探测器主要分为线性和盖革两大类,其中线性模式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死时间和后脉冲、可实现单脉冲瞬时成像等优点。首先介绍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线性模式焦平面读出电路的两种架构并简述其原理,然后阐述像素单元的关键电路模块,比较了其优缺点,最后分析了两种减小行走误差的双阈值时刻鉴别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线性模式焦平面读出电路 3成像 光子飞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航向稀疏阵列的机载下视MIMO 3D-SAR三维成像算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彭学明 王彦平 +2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3-949,共7页
基于阵列天线的SAR 3维成像技术是实现SAR 3维高分辨成像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通过沿飞行平台跨航向稀疏地布置多个收发天线阵列单元,构造了跨航向稀疏下视阵列天线构型的MIMO(多发多收)机载3D-SAR,并分析了跨航向稀疏下视阵列MIMO机载3... 基于阵列天线的SAR 3维成像技术是实现SAR 3维高分辨成像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通过沿飞行平台跨航向稀疏地布置多个收发天线阵列单元,构造了跨航向稀疏下视阵列天线构型的MIMO(多发多收)机载3D-SAR,并分析了跨航向稀疏下视阵列MIMO机载3D-SAR的成像几何、3维回波信号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跨航向稀疏下视阵列MIMO机载3D-SAR的3维成像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AR 稀疏阵列 多发多收(MIMO) 机载下视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目标宽带雷达干涉式三维成像与微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健 罗迎 +2 位作者 张群 孙玉雪 胡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65-1871,共7页
基于微多普勒效应理论的弹道目标3维成像与3维微动特征提取技术可为目标识别,导弹防御提供重要特征信息。该文将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 ISAR)中多天线干涉处理的思想引入到弹道目标3维成像与3维微动特征提取研究中,将微多普勒效应理... 基于微多普勒效应理论的弹道目标3维成像与3维微动特征提取技术可为目标识别,导弹防御提供重要特征信息。该文将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 ISAR)中多天线干涉处理的思想引入到弹道目标3维成像与3维微动特征提取研究中,将微多普勒效应理论与多天线干涉处理技术相结合,重构出散射点在各时刻的3维坐标,实现弹道目标的真实3维成像,并在此基础上解算出弹道目标的微动参数与结构参数。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雷达 弹道目标 干涉式3成像 微动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微动目标宽带雷达干涉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春晖 张群 +1 位作者 罗迎 孙玉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44-3151,共8页
空间微动目标3维成像在目标特征信息感知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实施空间目标成像、分类、识别等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该文针对L型天线阵列成像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空间微动目标宽带雷达干涉式3维成像方法。首先,分... 空间微动目标3维成像在目标特征信息感知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实施空间目标成像、分类、识别等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该文针对L型天线阵列成像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的空间微动目标宽带雷达干涉式3维成像方法。首先,分析了目标回波信号的微多普勒特性,建立参数化表征模型。其次,基于所提优化算法重构各天线回波信号的微多普勒相位项,通过对各回波信号相位项的干涉处理,获得干涉相位差,并推导干涉相位差与目标空间坐标的关系,从而重构真实3维坐标,获得微动目标3维图像。相较于已有方法,所提方法基于干涉式成像思想,在无遮挡和有遮挡效应的条件下,均可重构微动目标真实空间坐标和3维图像,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最后,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 3成像 干涉成像 微动目标 微多普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onecker压缩感知的宽带MIMO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晓伟 童宁宁 +2 位作者 何兴宇 丁姗姗 雷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5-1481,共7页
在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3维成像中,MIMO雷达收发阵元数量和空间分布的限制会导致图像的2维横向分辨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该文利用压缩感知(CS)理论来实现图像在2维横向上的超分辨。考虑到对信号的每一维分别进行超分辨会损失各维... 在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3维成像中,MIMO雷达收发阵元数量和空间分布的限制会导致图像的2维横向分辨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该文利用压缩感知(CS)理论来实现图像在2维横向上的超分辨。考虑到对信号的每一维分别进行超分辨会损失各维间的耦合信息,提出一种基于Kronecker CS(KCS)的2维联合超分辨方法;为解决KCS在多维高分辨应用中存储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分辨3维图像先验信息的降维KCS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MIMO雷达 Kronecker压缩感知 单次快拍成像 高分辨3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旋转目标窄带雷达干涉式三维成像与微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健 罗迎 +2 位作者 张群 康乐 何其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0-277,共8页
该文根据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中多天线干涉处理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L型3天线模型的空间旋转目标3维成像与3维微动特征提取方法。将微多普勒效应理论与多天线干涉处理技术相结合,在时频面上通过Viterbi算法分离散射点并进行干... 该文根据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中多天线干涉处理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L型3天线模型的空间旋转目标3维成像与3维微动特征提取方法。将微多普勒效应理论与多天线干涉处理技术相结合,在时频面上通过Viterbi算法分离散射点并进行干涉处理获取目标在各时刻沿基线方向的2维投影坐标;根据目标微动特性,采用非迭代椭圆拟合方法重构出散射点的高度维信息,实现目标的真实3维成像,并在成像过程中提取目标的3维微动特征参数。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雷达 干涉式3成像 空间目标 微动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交轨稀疏阵列天线雷达的下视三维成像处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滕秀敏 李道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1-1317,共7页
该文研究了机载交轨稀疏阵列天线雷达的下视3维成像处理问题。将稀疏阵列天线布设在载机交轨向,采用频分正交信号实现多发多收以提高发射功率,利用多相位中心孔径综合原理将稀疏阵换成满阵,采用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匹配滤波器使不同子带信... 该文研究了机载交轨稀疏阵列天线雷达的下视3维成像处理问题。将稀疏阵列天线布设在载机交轨向,采用频分正交信号实现多发多收以提高发射功率,利用多相位中心孔径综合原理将稀疏阵换成满阵,采用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匹配滤波器使不同子带信号孔径综合后相位中心的空间位置相同,进一步将子带信号合成宽带信号以提高距离分辨率实现下视3维成像。为了扩大观测幅宽,提出将ScanSAR模式与SweepSAR模式相结合的扫描方式,以降低雷达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分析了机载交轨稀疏阵列天线雷达的系统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SAR SweepSAR 下视3成像 稀疏阵列天线 多发多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网雷达的有翼弹道目标三维成像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存前 陈蓉 +1 位作者 黄大荣 许旭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7-524,共8页
组网雷达的多视角特性有利于获取目标的真实空间结构。该文在构建有翼进动目标回波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散射中心的微多普勒信息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对微多普勒信息进行分离提取。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获取散射中心的幅度、相位信... 组网雷达的多视角特性有利于获取目标的真实空间结构。该文在构建有翼进动目标回波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散射中心的微多普勒信息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对微多普勒信息进行分离提取。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获取散射中心的幅度、相位信息。基于微动特征的不变性,利用多部雷达锥顶散射中心的幅度信息估计微动特征和坐标转换参数。然后根据各散射中心在不同视角上投影分量的差异,实现尾翼散射中心的匹配,之后求解散射中心的瞬时空间位置,实现目标重构。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微动参数和信噪比对重构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网雷达 有翼进动目标 散射中心匹配 3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A的雷达目标3D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辉 黎湘 郭桂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反映了其散射点在雷达径向上的分布,对同一目标多角度的一维距离像分别提取其散射点相对位置,经过配准后再利用ICA对其处理,可以得到该目标的二维结构,为进一步的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分行了条件。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 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反映了其散射点在雷达径向上的分布,对同一目标多角度的一维距离像分别提取其散射点相对位置,经过配准后再利用ICA对其处理,可以得到该目标的二维结构,为进一步的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分行了条件。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ICA 成像方法 距离像 3D 目标特征提取 相对位置 结构 仿真实验 再利用 散射 配准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三维成像自适应Off-grid校正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伟 胡子英 龚琳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4-1301,共8页
在压缩感知成像算法中,真实目标点一般不会恰好落在预先划定的网格点上,这种网格偏离(Off-grid)问题会带来真实回波与测量矩阵之间的失配,严重降低雷达成像的性能。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3维成像的网格失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 在压缩感知成像算法中,真实目标点一般不会恰好落在预先划定的网格点上,这种网格偏离(Off-grid)问题会带来真实回波与测量矩阵之间的失配,严重降低雷达成像的性能。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3维成像的网格失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Off-grid校正方法,基于Off-grid目标的稀疏回波模型构造贝叶斯概率密度函数,采用最大后验概率(MAP)方法求解含有失配偏差的稀疏像。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失配参数的先验信息,自适应地更新参数,降低了失配误差的影响,并能实现对稀疏目标和噪声功率的高精度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网格失配的优化,具有精确且稳定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Off-grid校正 3稀疏成像 最大后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场景结构化稀疏重构的三维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研 王保平 +2 位作者 方阳 王佳慧 宋祖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5-1191,共7页
基于成像场景散射强度稀疏表示的3维雷达成像结果对目标的外形几何细节体现较差,不利于目标识别。该文首先分析了目标在成像场景内散射强度的结构化特征,然后以散射点梯度信息进行了结构化稀疏表示,构建了基于目标散射强度梯度变化的结... 基于成像场景散射强度稀疏表示的3维雷达成像结果对目标的外形几何细节体现较差,不利于目标识别。该文首先分析了目标在成像场景内散射强度的结构化特征,然后以散射点梯度信息进行了结构化稀疏表示,构建了基于目标散射强度梯度变化的结构化稀疏重构模型,最后通过改进的联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重构出目标3维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和成像质量,可以更好地反映目标外形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3成像 目标散射强度 结构化稀疏表示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