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利用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域数据的双边滤波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敏 段崇棣 +2 位作者 李财品 王伟伟 李渝 《空间电子技术》 2020年第5期45-51,共7页
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能够提供成像物体的雷达后向散射信息与运动信息,被应用于海面洋流流速测量与地海运动目标识别。在实际雷达系统中,由于系统误差、噪声以及回波信号的去相关导致干涉信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从信号处理... 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能够提供成像物体的雷达后向散射信息与运动信息,被应用于海面洋流流速测量与地海运动目标识别。在实际雷达系统中,由于系统误差、噪声以及回波信号的去相关导致干涉信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从信号处理角度提出一种利用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域数据的双边滤波处理算法。该方法利用像素点的干涉幅度、干涉相位以及空间物理分布信息的相似程度自适应地调整滤波器权系数,以平滑复图像域噪声和缓解传统多视滤波处理算法对图像分辨率的损失问题,从而提升干涉信息测量精度。根据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海面舰船目标实测数据实验结果可得:相比于现有典型的滤波方法,所提算法能够提升干涉测量的精度,进而提升舰船目标与海杂波背景的干涉信息分布差异,为后续运动舰船目标的检测提供准确的干涉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沿航迹干涉 多视滤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分布式卫星SAR-ATI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晓龙 蔡斌 +2 位作者 陈力 梁佳 李开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8-54,共7页
与单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相比,编队飞行的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孔径的尺寸和几何不受限制,自主编队控制可形成多个灵活、有效的基线,在单个编队下可多任务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地面和空中运动... 与单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相比,编队飞行的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孔径的尺寸和几何不受限制,自主编队控制可形成多个灵活、有效的基线,在单个编队下可多任务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地面和空中运动目标检测、大测绘带高分辨率成像等任务。其中,在合成孔径雷达-沿航迹干涉(SAR-ATI)工作模式下,由于编队构型、任务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ATI得到的相位中不仅包含了运动目标相位,还包含了切航迹基线引起的随地形起伏变化的相位和多种去相干因素引起的随机变化的噪声,造成了大量的虚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卫星SAR-ATI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较好地去除了切轨迹干涉相位和随机噪声,提升了混合基线下SAR-ATI的检测性能。文中基于分布式星载SAR仿真系统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沿航迹干涉 空域自适应滤波 航迹干涉相位 去相干噪声 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 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GMTI匀加速运动假目标有源调制干扰方法 被引量:34
3
作者 吴晓芳 梁景修 +1 位作者 王雪松 焦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8,共8页
借鉴匀加速运动调制思想,提出了一种SAR-GMTI匀加速运动假目标有源调制干扰方法。详细确定了有源实现方式下各关键干扰参数,阐释了干扰成像结果,分析了速度、载频、斜距等侦察误差对干扰效果的影响,采用三孔径干涉对消方法研究了其对GMT... 借鉴匀加速运动调制思想,提出了一种SAR-GMTI匀加速运动假目标有源调制干扰方法。详细确定了有源实现方式下各关键干扰参数,阐释了干扰成像结果,分析了速度、载频、斜距等侦察误差对干扰效果的影响,采用三孔径干涉对消方法研究了其对GMTI的对抗性能,并开展了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分析。该干扰样式携有逼真的匀加速运动特征,具有距离向相干、方位向部分相干的特点,可实现对SAR-GMTI的匀加速运动假目标干扰效果,是一种有效稳健的干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匀加速运动 假目标 调制干扰 干涉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始数据域的星载双通道SAR-GMTI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飞 毛士艺 +1 位作者 袁运能 玉振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05-2110,共6页
提出了两种原始数据域的双通道SAR-GMTI实现方法.DPCA-Radon方法可以完成无杂波情况下的运动目标检测和估计,DPCA-Frft-ATI方法可以完成受杂波“污染”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径向速度估计,该方法提高了信杂比,提高了目标检测和估计性能,优于... 提出了两种原始数据域的双通道SAR-GMTI实现方法.DPCA-Radon方法可以完成无杂波情况下的运动目标检测和估计,DPCA-Frft-ATI方法可以完成受杂波“污染”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径向速度估计,该方法提高了信杂比,提高了目标检测和估计性能,优于通常的原始数据域方法,也优于图像域的方法,并且可实现运动目标的聚焦以及图像域的重新定位.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天线相位中心偏移法 沿航迹干涉 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天线的SAR-GMTI二维余弦调相转发干扰 被引量:12
5
作者 房明星 毕大平 沈爱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5-1772,共8页
论文针对多通道SAR-GMTI提出一种新的干扰方法:基于旋转天线的SAR-GMTI 2维余弦调相转发干扰。对干扰机截获的SAR信号进行距离向余弦调相的同时,利用干扰机天线旋转来实现方位向余弦调相,解决了工程上无法实现方位向余弦调相的难题,并... 论文针对多通道SAR-GMTI提出一种新的干扰方法:基于旋转天线的SAR-GMTI 2维余弦调相转发干扰。对干扰机截获的SAR信号进行距离向余弦调相的同时,利用干扰机天线旋转来实现方位向余弦调相,解决了工程上无法实现方位向余弦调相的难题,并采用三通道干涉对消方法分析了其对GMTI的对抗性能,该方法对SAR和SAR-GMTI均可产生2维"网状"多假目标干扰效果,可同时保护地面运动目标和静止目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 旋转天线 2维余弦调相 干涉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解分布式星载SAR-ATI测速模糊 被引量:4
6
作者 齐维孔 党雅文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93-2497,共5页
分布式星载SAR系统利用沿航迹干涉对地面运动目标测速时,由于较长基线导致严重的测速模糊。该文在研究鲁棒性中国剩余定理的基础上,利用剩余定理在满足某些约束条件下得到唯一解的原理,分析了多基线和多频率分布式星载SAR-ATI系统解速... 分布式星载SAR系统利用沿航迹干涉对地面运动目标测速时,由于较长基线导致严重的测速模糊。该文在研究鲁棒性中国剩余定理的基础上,利用剩余定理在满足某些约束条件下得到唯一解的原理,分析了多基线和多频率分布式星载SAR-ATI系统解速度模糊的方法,同时推导了多基线和多频率的约束条件,以及最大测速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能有效地解分布式星载SAR-ATI系统动目标速度模糊,为分布式星载SAR系统设计与基线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中国剩余定理 沿航迹干涉 动目标检测 速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波干扰对多通道SAR-GMTI的对抗性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房明星 毕大平 沈爱国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93,共6页
针对散射波干扰对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的对抗性能展开研究,文中给出了散射波干扰原理,分析了散射波干扰在SAR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干扰效果,采用三通道干涉对消技术分析了散射波干扰对多通道GMTI的对抗性能。理论... 针对散射波干扰对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的对抗性能展开研究,文中给出了散射波干扰原理,分析了散射波干扰在SAR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干扰效果,采用三通道干涉对消技术分析了散射波干扰对多通道GMTI的对抗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散射波干扰对多通道SAR-GMTI仍然具有假目标干扰效果,由于多通道GMTI对干扰的抑制和对消,假目标幅度受正弦调制系数的影响将出现增强区和削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 散射波干扰 对抗性能 干涉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I技术和象素匹配的星载SAR/GMTI实现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0-565,共6页
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相比,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地球自转及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星载SAR/GMTI的实现更为复杂。提出了当不满足相位偏置中心天线(DPCA)中脉冲重复频率和天线水平基线间的严格约束条件时,通过... 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相比,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地球自转及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星载SAR/GMTI的实现更为复杂。提出了当不满足相位偏置中心天线(DPCA)中脉冲重复频率和天线水平基线间的严格约束条件时,通过象素匹配法和星载SAR沿航迹向干涉(ATI)技术实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沿航迹向线性排列的双孔径天线星载SAR结构,首先建立了星载SAR双孔径天线空间几何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星载SAR双孔径天线机理及信号特性,然后利用常规方法成像的双天线SAR图像,分析并推导了基于ATI技术和象素匹配实现对地面背景杂波淹没的运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以及目标定位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GMTI 沿航迹干涉 干涉相位 象素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I技术的一种动目标检测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47-115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孔径天线沿航迹向干涉 (ATI,Along TrackInter ferometry)的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实现方法 .该方法与DPCA(DisplacedPhaseCenterAntenna)技术相比 ,不要求天线载体速度和脉冲重复频率之间必须满足严格的制约条件 ,...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孔径天线沿航迹向干涉 (ATI,Along TrackInter ferometry)的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实现方法 .该方法与DPCA(DisplacedPhaseCenterAntenna)技术相比 ,不要求天线载体速度和脉冲重复频率之间必须满足严格的制约条件 ,同时克服了DPCA技术及CSI(ClutterSuppressionInterferometry)技术产生的动目标回波强度随目标径向速度按正弦规律相消而降低了对慢速目标的检测能力的不足 .在ATI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利用干涉图像的干涉相位信息进行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及定位的一种实现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能够完成被地面背景杂波淹没的慢速运动目标的检测、测速及定位 .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动目标检测 沿航迹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SAR实现ATI动目标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飞 孙进平 +1 位作者 袁运能 白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研究了采用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多视沿航迹向干涉(ATI,Along Track Interferometry)实现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指示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该方法所需的步骤,即利用重叠或不重叠的窗构造子视,对子视分别成像,相位误... 研究了采用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多视沿航迹向干涉(ATI,Along Track Interferometry)实现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指示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该方法所需的步骤,即利用重叠或不重叠的窗构造子视,对子视分别成像,相位误差校正并求干涉.关于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相位误差校正步骤,提出了利用信号子空间投影进行相位配准的补偿方法.借助该鲁棒的自适应方法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子图像间的去相关问题,降低相位随机性的影响,从2幅子视图像的干涉相位图上敏锐地检测到运动目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强杂波中检测动目标,为单通道SAR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指示(GMTI,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扩展已有SAR系统功能提供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沿航迹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三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指示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洪印 周荫清 《遥测遥控》 2009年第3期35-40,53,共7页
经典的多通道杂波抑制干涉(CSI)技术的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性能随动目标运动速度的增大而降低,且无法检测沿航迹方向运动的目标。针对该问题,文中结合分数阶傅立叶变换(FrFT)和CSI技术,给出一种改进的地面运动目标指示方法。从空间几... 经典的多通道杂波抑制干涉(CSI)技术的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性能随动目标运动速度的增大而降低,且无法检测沿航迹方向运动的目标。针对该问题,文中结合分数阶傅立叶变换(FrFT)和CSI技术,给出一种改进的地面运动目标指示方法。从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模型入手,详细推导动目标聚焦和参数估计的原理,并分析沿航迹方向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动目标指示 杂波抑制干涉 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沿航迹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D序列的微动目标高分辨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惠叶 白雪茹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8-556,共9页
微动是指目标或目标上某些部件沿雷达视线方向的小幅、非匀速运动。通过对微动目标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高分辨3维成像,能够获得其结构和运动信息,从而为微动目标检测、跟踪、分类与识别提供重要依据,并在空间态势感知与防空反导中... 微动是指目标或目标上某些部件沿雷达视线方向的小幅、非匀速运动。通过对微动目标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高分辨3维成像,能够获得其结构和运动信息,从而为微动目标检测、跟踪、分类与识别提供重要依据,并在空间态势感知与防空反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微动目标运动形式复杂、回波非平稳性强,现有的参数化ISAR成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散射中心航迹矩阵分解的微动目标高分辨3维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距离-瞬时多普勒(RID)像序列,利用watershed图像分割方法提取RID像的散射中心支撑域,并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准则实现航迹关联。然后,针对散射中心航迹关联时瞬时斜距估计精度受距离分辨率影响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基于现代谱估计的散射中心航迹矩阵精估计方法。最后,通过带约束的航迹矩阵分解实现微动目标的高分辨3维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成像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章动等复杂微动目标的高分辨3维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ISAR) 微动 3维成像 距离-瞬时多普勒(RID)像序列 航迹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