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接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几何精度分析
1
作者 常本义 王雅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5,共5页
直接将绝对相位差引入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答解地面点坐标,称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利用引入含有合理误差的模拟InSAR像坐标、绝对相位差和相应的轨道参数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含有误差的地面点坐标,实现了InSAR直接算法的几... 直接将绝对相位差引入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答解地面点坐标,称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利用引入含有合理误差的模拟InSAR像坐标、绝对相位差和相应的轨道参数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含有误差的地面点坐标,实现了InSAR直接算法的几何精度分析。为了把基线长度和姿态的误差引入轨道空间位置,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直接算法与经典算法精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 距离方程 多普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算法的InSAR影像配准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喻小东 郭际明 +1 位作者 黄长军 袁长征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
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中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SIFT算法,并根据其特点将其应用于InSAR数据的配准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SIFT算法在InSAR配准中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可靠的配准方法。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配准 SI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星载分布式SAR相位保持成像算法
3
作者 杨威 李春升 +1 位作者 陈杰 王鹏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1-878,共8页
针对Chirp Scaling算法在推导中对相位采用近似处理而导致相位保持精度不能满足分布式星载InSAR系统对高程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在对线性调频信号脉压处理中相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星载分布式SAR数据处理对信号相关性的要求,... 针对Chirp Scaling算法在推导中对相位采用近似处理而导致相位保持精度不能满足分布式星载InSAR系统对高程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在对线性调频信号脉压处理中相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星载分布式SAR数据处理对信号相关性的要求,推导了适用于星载分布式SAR数据处理的相位补偿公式,进而提出一种能够实现高精度相位保持的改进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算法精确补偿了包括复常数相位项、移零频所引入的线性相位项、距离向残留三次相位项及距离压缩后非均匀采样所引入的相位误差,并且能够实现分布式InSAR复图像对的粗配准。最后,给出了一种理论相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合成孔径雷达 保相处理 CS算法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InSAR基线估计及配准误差改正算法研究
4
作者 许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5,共1页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的地球上,[JP]地球内部或人类活动因素等造成地表相对运动,并引发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监测地表形变,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调节,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谋...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的地球上,[JP]地球内部或人类活动因素等造成地表相对运动,并引发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监测地表形变,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调节,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谋求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又称InSAR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可以为地表形变的大范围、空间连续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尽管InSAR方法和时序InSAR方法在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山体滑坡、地下水开采、冻土退化以及城市沉降监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这些形变分析方法在轨道误差去除、SAR干涉基线精确估计等关键算法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随着新一代SAR卫星Sentinel-1的发射升空,新的卫星数据给地表形变监测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SAR影像的配准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针对现有的InSAR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对轨道误差去除、干涉基线估计以及TOPSAR影像配准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模型与算法,以提高InSAR形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基线估计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算法 配准误差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高精度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nDEM-X数据和改进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
5
作者 张国飞 章皖秋 岳彩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64,共13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anDEM-X SAR数据的RVoG模型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以解决RVoG模型实际应用中模型成立条件难以严格满足、受地形影响导致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方法】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anDEM-X SAR数据的RVoG模型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以解决RVoG模型实际应用中模型成立条件难以严格满足、受地形影响导致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方法】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开展经典三阶段算法、地面相位优化的三阶段算法、纯体散射复相干优化的三阶段算法和低估补偿改进的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试验。【结果】RVoG模型经典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存在低估现象(r=0.11,bias=-26.20 m,RMSE=7.16 m),地面相位优化的三阶段算法、纯体散射复相干优化的三阶段算法、低估补偿改进的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估测精度较经典三阶段算法提高,其中低估补偿改进的三阶段算法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改善效果最佳(r=0.79,bias=-1.69 m,RMSE=2.56 m);思茅松纯林的估测效果(r=0.81,bias=1.40 m,RMSE=2.27 m)优于思茅松混交林(r=0.72,bias=-3.09 m,RMSE=2.87 m)。【结论】相比经典三阶段反演算法,基于TanDEM-X SAR数据的改进三阶段反演算法估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X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森林冠层高度 三阶段反演算法 RVo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