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成像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峻湘 李景文 周荫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9-23,共5页
本文在分析动目标SAR回波频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目标成像方法,该方法基于时间-频率联合分析法,利用其对参数的精确估计和动目标检测区的高信噪比,得到运动目标的精细成像,实现SAR动目标成像模式对常规模式的兼... 本文在分析动目标SAR回波频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目标成像方法,该方法基于时间-频率联合分析法,利用其对参数的精确估计和动目标检测区的高信噪比,得到运动目标的精细成像,实现SAR动目标成像模式对常规模式的兼容。计算机模拟对比了几种方法的处理性能,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成像 时间-频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与算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保铮 孙长印 邢孟道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28,59,共6页
对于非合作的机动目标 ,由于目标相对于雷达射线的姿态和转速难以测定 ,而且是时变的 ,因而给逆合成孔径雷达 (ISAR)成像造成较大困难 .本文讨论了这种情况下成像的一般原理 ,并对机动性不太大 ,散射点子回波多普勒变化满足一阶近似条件... 对于非合作的机动目标 ,由于目标相对于雷达射线的姿态和转速难以测定 ,而且是时变的 ,因而给逆合成孔径雷达 (ISAR)成像造成较大困难 .本文讨论了这种情况下成像的一般原理 ,并对机动性不太大 ,散射点子回波多普勒变化满足一阶近似条件时 ,提出了实用算法 .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说明新算法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 成像原理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泓波 顾红 +1 位作者 苏为民 刘国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8,共7页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对地面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已成为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首先介绍了运动目标成像的特点 ,接着就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
关键词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 成像 雷达技术 发展过程 标的 发展方向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三维转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8
4
作者 保铮 王根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9,共9页
传统的 ISAR 距离一多普勒法成像基于匀速运动的目标模型。当飞机目标作机动飞行时,转速和转轴经常是时变的,若用传统方法成像,会使图像模糊,甚至无法辨识。文中提出了距离一瞬时多普勒成像的概念和方法,它可对一般机动飞行目标成像。... 传统的 ISAR 距离一多普勒法成像基于匀速运动的目标模型。当飞机目标作机动飞行时,转速和转轴经常是时变的,若用传统方法成像,会使图像模糊,甚至无法辨识。文中提出了距离一瞬时多普勒成像的概念和方法,它可对一般机动飞行目标成像。实测数据成像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I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慢运动目标成像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杰 向敬成 黄顺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从运动目标的回波特性出发,讨论了目标运动参数对合成孔径雷过(SAR)成像的影响,介绍了一种运动目标成像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区分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实现静止目标与运动目标分别同时成像。并给出了对SAR运动目标模拟数据的... 从运动目标的回波特性出发,讨论了目标运动参数对合成孔径雷过(SAR)成像的影响,介绍了一种运动目标成像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区分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实现静止目标与运动目标分别同时成像。并给出了对SAR运动目标模拟数据的处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成像 数字信号处理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对地面运动目标成像和精确定位的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盛蔚 毛士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8-606,共9页
该文针对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工作体制下运动目标成像、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运动目标成像与静止目标成像的异同。提出利用距离历程拟合,结合静物场景成像的部分已知信息(地面道路或者桥梁的方向),准确估计t=0时刻目标的坐标和两维速... 该文针对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工作体制下运动目标成像、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运动目标成像与静止目标成像的异同。提出利用距离历程拟合,结合静物场景成像的部分已知信息(地面道路或者桥梁的方向),准确估计t=0时刻目标的坐标和两维速度,不仅为运动目标精确成像提供了信息,同时得到目标运动轨迹相对地面场景的准确位置。该文提出的方法对于目标在照射孔径内的位置没有特殊假设(以往研究的时频分析方法需要假设目标在t=0时刻位于载机的正侧方向)。最后定量分析了不同形式匹配滤波器对运动目标回波成像的效果以及采用静止目标匹配滤波器对运动目标回波进行成像处理而产生的移位和散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成像 目标参数估计 匹配滤波 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机动目标平动补偿 被引量:3
7
作者 邢孟道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3-387,共5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平动补偿可以分为两步进行 ,即平动粗补偿 (包络对齐 )和平动精补偿 (自聚焦 ) .经过多年的研究 ,包络对齐和自聚焦都有一系列算法 .但是 ,这些算法的提出和分析都是基于目标平稳飞行的 .随着对机动目标瞬时成像研...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平动补偿可以分为两步进行 ,即平动粗补偿 (包络对齐 )和平动精补偿 (自聚焦 ) .经过多年的研究 ,包络对齐和自聚焦都有一系列算法 .但是 ,这些算法的提出和分析都是基于目标平稳飞行的 .随着对机动目标瞬时成像研究的深入 ,表明当不发生距离走动的情况下 ,平稳飞行的包络对齐方法完全适用于机动飞行 ,但大部分自聚焦方法对机动飞行目标不再有效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相干积累的适用于机动目标的自聚焦方法 ,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目标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低速运动目标检测和成像的一种新方法
8
作者 王玲 陶然 周思永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本文分析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AirborneSAR)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 ,介绍了广义边缘CWD Hough变换。根据机载SAR动目标的回波模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边缘CWD Hough变换进行机载SAR低速运动目标检测及成像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时... 本文分析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AirborneSAR)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 ,介绍了广义边缘CWD Hough变换。根据机载SAR动目标的回波模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边缘CWD Hough变换进行机载SAR低速运动目标检测及成像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时间—频率联合分析法 ,利用其对低速运动目标参数的精确估计可以在较低的信杂比下实现低速目标的检测并对其成像 ,其检测性能大大优于常用的Wigner Ville分布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检测 成像 时频分布 时间-频率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双域联合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丁金闪 仲超 +1 位作者 温利武 徐众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323,共11页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高帧率成像能力,可作为地面运动目标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经典SAR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依靠目标回波能量来实现动目标检测,同时动目标阴影亦可作为视频SAR动目标检测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动目标能量和阴...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高帧率成像能力,可作为地面运动目标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经典SAR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依靠目标回波能量来实现动目标检测,同时动目标阴影亦可作为视频SAR动目标检测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动目标能量和阴影的畸变或涂抹,依靠单一方式难以实现稳健的动目标检测。该文基于目标能量和阴影的双域联合检测思想,分别通过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和航迹关联两种技术途径实现了视频SAR动目标联合检测,给出了机载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并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文方法充分利用目标阴影与能量的特征及空时信息,提升了机动目标检测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SAR 目标检测 阴影检测 雷达成像 视频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微动目标指示(SAR/MMTI)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彬 吴称光 +2 位作者 秦玉亮 黎湘 王宏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36-2442,共7页
目标微动蕴含着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极为有利的特征和信息,同时也造成SAR成像模糊等不利影响.近年来,SAR目标微动影响分析、微动目标检测、估计、成像等技术正成为当前遥感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上述技术统称为SAR微动目标... 目标微动蕴含着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极为有利的特征和信息,同时也造成SAR成像模糊等不利影响.近年来,SAR目标微动影响分析、微动目标检测、估计、成像等技术正成为当前遥感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上述技术统称为SAR微动目标指示(SAR/MMTI),对SAR/MMTI概念、科学问题、试验情况、理论进展、应用前景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介绍和分析,最后对SAR目标微动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SAR ) 微多普勒 目标指示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 (MTI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滤波响应损失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敏 万向成 +2 位作者 陆晴 李云鹏 杨志伟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5期59-66,共8页
针对在非均匀杂波背景下,杂波抑制后孤立强杂波剩余能量导致动目标检测虚警率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响应损失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SAR-GMTI)方法。对多通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维纳匹配滤波处理,在杂波... 针对在非均匀杂波背景下,杂波抑制后孤立强杂波剩余能量导致动目标检测虚警率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响应损失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SAR-GMTI)方法。对多通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维纳匹配滤波处理,在杂波抑制残差图检测的基础上,根据滤波前后信号的能量差异设计了滤波响应损失检测量,对潜在目标进行二次检测,以剔除虚警。仿真与机载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在非均匀杂波背景下有效改善动目标的检测性能,可应用于运动平台雷达对地监视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非均匀杂波背景 多通道雷达系统 维纳滤波 斜投影 滤波响应损失 离散强杂波 地面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在舰船目标定位和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业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利用线性跳频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和识别的雷达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观测范围广、数据处理能力强等优点,不论在军事领域的目标勘测还是民用领域的海上环境勘测、港口地形勘察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利用线性跳频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和识别的雷达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观测范围广、数据处理能力强等优点,不论在军事领域的目标勘测还是民用领域的海上环境勘测、港口地形勘察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舰船目标定位及舰船目标成像技术,系统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并针对舰船目标雷达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定位 成像技术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与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孝康 《上海航天》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 中,雷达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的精确知识是相干处理回波形成高方位分辨率图像的基础。因此,在SAR中,对未知运动目标的检测和成像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在SAR 中进行动目标检测的若干方法...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 中,雷达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的精确知识是相干处理回波形成高方位分辨率图像的基础。因此,在SAR中,对未知运动目标的检测和成像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在SAR 中进行动目标检测的若干方法,包括反射率频移法、多视图像位移法和多天线多通道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检测 反射率频移 多视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线面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化成像 被引量:4
14
作者 卫扬铠 曾涛 +3 位作者 陈新亮 丁泽刚 范宇杰 温育涵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在复杂场景(特别是城区场景)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成像中,存在大量线、面目标,如城区中的道路和建筑物边缘等目标,这些线面目标微波散射信号方向性强。传统SAR从单一视角获取场景的散射信息,且传统成像算法均基于点目标模型,使得传统SA... 在复杂场景(特别是城区场景)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成像中,存在大量线、面目标,如城区中的道路和建筑物边缘等目标,这些线面目标微波散射信号方向性强。传统SAR从单一视角获取场景的散射信息,且传统成像算法均基于点目标模型,使得传统SAR图像中线面目标主要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的强散射点,而非线散射特征和面散射特征,最终造成SAR图像中目标不连续,SAR图像解译困难。因此,该文通过建立典型线段、三角面元目标的参数化回波模型,对线面目标SAR成像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基于提出的参数化模型对线面目标进行参数化成像,即首先基于贝叶斯理论和所提的参数化模型对典型的线面目标进行分类判决,随后采用再成像的方式获得有效表征线、面目标散射特征的SAR图像,为线、面目标SAR图像解译提供有效支撑。最后,数值仿真实验成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面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化模型 参数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方位模糊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微弱运动目标聚焦与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俊 周宇 +1 位作者 张林让 陈展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1,108,共8页
针对现有运动目标聚焦方法存在的对多普勒模糊敏感、信噪比要求高、不能较好地实现无模糊运动参数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严重方位模糊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微弱运动目标聚焦与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构造方位谱压缩函数压缩目标方位谱带宽;其次,... 针对现有运动目标聚焦方法存在的对多普勒模糊敏感、信噪比要求高、不能较好地实现无模糊运动参数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严重方位模糊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微弱运动目标聚焦与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构造方位谱压缩函数压缩目标方位谱带宽;其次,应用二阶Keystone变换补偿距离弯曲;随后,通过所构造的距离走动补偿函数与吕氏分布变换(LVD)完成剩余距离徙动和多普勒徙动的补偿,进而实现目标能量聚焦;最后,结合参数粗估计结果,设计一种LVD域的无模糊参数精估计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方位多普勒谱分裂与LVD域多普勒模糊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抗噪性,与Radon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和基于非线性变换的方法相比,信噪比损失分别降低了约2dB和1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微弱运目标聚焦 无模糊参数估计 多普勒谱分裂 距离徙 多普勒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视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金林 吴福伟 +2 位作者 杨予昊 李大圣 孙俊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8,共4页
机载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SAR)工作在太赫兹波段,具有5 Hz以上的无孔径交叠成像帧率。其采用一发四收系统架构,具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地面动目标检测(GMTI)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高等功能,兼具光学传感器成像速度快以及微波... 机载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SAR)工作在太赫兹波段,具有5 Hz以上的无孔径交叠成像帧率。其采用一发四收系统架构,具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地面动目标检测(GMTI)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高等功能,兼具光学传感器成像速度快以及微波雷达环境与气候适应性好等优势。论文介绍了机载视频合成孔径雷达研究进展,实验表明,其成像分辨率优于0.2 m,合成孔径时间可缩短至0.2 s。利用阴影信息可以对运动目标(如卡车等)进行检测,结合传统的GMTI与InSAR技术,实现对复杂运动目标的成像、跟踪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 太赫兹 地面目标检测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阴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的逆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小红 姜卫东 +1 位作者 邱兆坤 陈曾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了对机动目标进行ISAR成像,以在时间和频域同时具有高分辨率的时频变化替代傅氏变换作谱分析,得到机动目标距离—瞬时多普勒像。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直接用距离—多普勒(R D)算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 时频分析 FOURIER变换 I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的点目标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志钦 王建国 黄顺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1-475,共5页
在探讨星载SAR成像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系统参数的选取:结合这些参数,给出了点目标模拟的方法,得到了点目标的模拟数据;并采用通常的R-D算法,对该数据进行了成像处理,得到了点目标的成像结果。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 成像 压缩 SAR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化成像技术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涛 温育涵 +3 位作者 王岩 丁泽刚 卫扬铠 袁跳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7-341,共15页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可视为点目标散射模型约束下数据空间到图像空间的映射。然而,真实目标多为延展目标,与传统线性成像处理中的点目标散射模型存在失配,会导致SAR图像表征失真。常见的现象是使延展目标多呈现为孤立强点,阻碍了...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可视为点目标散射模型约束下数据空间到图像空间的映射。然而,真实目标多为延展目标,与传统线性成像处理中的点目标散射模型存在失配,会导致SAR图像表征失真。常见的现象是使延展目标多呈现为孤立强点,阻碍了基于SAR图像的目标辨识等应用。SAR参数化成像技术是为解决上述模型失配问题而诞生的一种非线性成像方法,特点是兼顾点目标和延展目标的散射模型。具体来说,是通过利用不同类别目标的回波或图像的相位与幅度特征对观测角度的敏感性,辨识目标类型,反演目标散射参数,进而根据目标散射的参数化模型,重建目标图像的技术。在对延展目标成像时,可获得比传统线性成像方法更好的图像质量。该文主要介绍了线型延展目标的参数化成像技术,对应真实场景中的孤立强点和连续边缘,深入讨论了基于回波域、图像域的参数化成像技术和试验结果,展望了未来SAR参数化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化成像 延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通道联合稀疏重建的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倩倩 张磊 +2 位作者 徐刚 邢孟道 保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针对单通道超分辨成像算法重建的超分辨图像间散射点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通道联合稀疏重建的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MCJSR-InISAR)三维成像算法。首先利用联合包络对齐算法校正目标平动对应的包络时延,再利用联合自聚焦... 针对单通道超分辨成像算法重建的超分辨图像间散射点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通道联合稀疏重建的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MCJSR-InISAR)三维成像算法。首先利用联合包络对齐算法校正目标平动对应的包络时延,再利用联合自聚焦算法实现平动补偿的初相校正,对来自不同天线的回波信号的距离差进行补偿,然后利用MCJSR进行超分辨成像,同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高运算效率,最后利用水平及俯仰干涉相位信息实现机动目标的InISAR三维成像。MCJSR-InISAR算法具有更高的强散射中心重建精度,能够对通道间的相对相位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持。实测数据表明,与单通道超分辨成像算法相比,MCJSR-InISAR算法成像结果的熵值降低了约0.17,且运算复杂度降低了O(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 联合稀疏重建 三维成像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