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液中51种吲唑类合成大麻素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轩 张珺 +4 位作者 朱定姬 黄克建 杨宁 刘晓锋 罗秋莲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法为真实案件样品的准确筛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吲唑类SCs因药效更强,自2013年后数量急剧增加,是SCs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亚类,也是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SCs的主要类别。本文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online SPE/LC-LIT-MS)从人体尿液和血液中检测51种吲唑类SCs的分析方法。将加入了51种吲唑类SCs混合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人血液或尿液试样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pH=4.8)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以含0.1%甲酸(v/v)的乙腈-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选择目标分析物的分子离子([M+H]^(+))和保留时间监测其二级离子,共实现了51种吲唑类SCs的定量分析;结合色谱和多级质谱数据也实现了的定性筛查(包括5组同分异构体)。各分析物检出限为0.02~1 ng/mL,定量限为0.04~4 ng/mL(尿液)和0.1~4 ng/mL(血液)。采用线性拟合时(权重因子1/x),各分析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在定量限、低、中、高4个水平下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为83.47%~116.95%,精密度为0.58%~13.79%。本文方法通过阀切换在动态模式下实现样品的提取、富集和分析,不仅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更宽的适用范围,为实际案件中SCs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 吲唑 尿液 血液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电子烟油中17种新型吲哚/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含量
2
作者 冯雪伊 雷霏 倪春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电子烟油中可能存在新型吲哚/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为测定其含量并探究其裂解规律,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μL电子烟油样品(毒品案件缴获)置于15 mL离心管中,用甲醇定容至10.0 mL,涡旋、振荡,静置2 min后,取上清液在HP-5MS毛细管色谱柱... 电子烟油中可能存在新型吲哚/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为测定其含量并探究其裂解规律,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μL电子烟油样品(毒品案件缴获)置于15 mL离心管中,用甲醇定容至10.0 mL,涡旋、振荡,静置2 min后,取上清液在HP-5MS毛细管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质谱分析采用电子轰击(EI)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7种新型吲哚/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5~5.0 mg·L^(-1)。对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日内(n=6)、日间(n=4)精密度试验和准确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可检出3,3-二甲基-2-[1-(4-戊烯-1-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检出量为31.76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吲哚/吲唑酰胺合成大麻 电子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异动症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勇 张格娟 +2 位作者 王涛 王会生 刘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观察内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在线递质测量法观察WIN 55,212-2腹腔内注射对异动症模型大鼠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 目的观察内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在线递质测量法观察WIN 55,212-2腹腔内注射对异动症模型大鼠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状和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结果与溶剂注射相比,WIN 55,212-2注射显著抑制异动症模型大鼠左旋多巴皮下注射后的异动样症状(F1 263=44.071,P<0.001),同时明显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的释放(F1 263=5.091,P<0.05)。结论纹状体内生大麻素受体可能通过抑制性的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影响异动症模型大鼠的异动样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异动症 纹状体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 大鼠 大麻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2激动剂AM1241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凌成明 储卫华 +4 位作者 袁继超 陈欣 刘静静 张洪燕 林江凯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1000,共10页
目的探讨AM124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雌性6~8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144只,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n=24)只移除椎板以暴露硬脊膜,不切开硬脊膜,术后给予生理盐水3 mL/kg;②载体组(n=40)建立大鼠脊髓背侧... 目的探讨AM124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雌性6~8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144只,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n=24)只移除椎板以暴露硬脊膜,不切开硬脊膜,术后给予生理盐水3 mL/kg;②载体组(n=40)建立大鼠脊髓背侧半切损伤模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3 mL/kg;③AM1241组(n=40)在载体组基础上给予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R2)激动剂(AM1241,3 mg/kg)治疗;④AM1241+AM630组(n=40)在术后AM1241治疗前30 min给予CBR2拮抗剂(AM630,3 mg/kg)。各组药物均腹腔注射,1次/d,连续14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评估AM1241对大鼠纤维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行为学、电生理检测AM1241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与载体组比较,AM1241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主要纤维瘢痕成分的表达降低,脊髓损伤后,纤维瘢痕面积减少,给予CBR2拮抗剂AM630后逆转了上述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bulinβⅢ免疫荧光染色、行为学评估、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AM1241组促进了脊髓神经元细胞的存活,改善了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包括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载体组(15.38±0.38)vs AM1241组(18.38±0.50)vs AM1241+AM630组(15.50±0.33),P<0.05]、斜板实验角度[载体组(54.25±1.25)°vs AM1241组(64.25±1.05)°vs AM1241+AM630组(54.75±0.49)°,P<0.05]等;ELISA实验结果显示:AM1241组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TNF-α、IL-1β的表达(P<0.05),增强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206、Arg-1的表达(P<0.05),降低促纤维化因子TGF-β1的表达(P<0.01);而应用CBR2拮抗剂AM630后逆转了上述作用。结论刺激大鼠CBR2能减少脊髓损伤后纤维瘢痕、改善神经功能,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受体2/CBR2 大麻受体2激动剂 脊髓损伤 纤维瘢痕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电子烟油”中9种吲唑类新型合成大麻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8-864,共7页
针对“电子烟油”中的吲唑类新型合成大麻素物质,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物,待测样本经甲醇提取后,采用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设置起始温度200℃(保持1 min),以20℃/min升至26... 针对“电子烟油”中的吲唑类新型合成大麻素物质,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物,待测样本经甲醇提取后,采用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设置起始温度200℃(保持1 min),以20℃/min升至260℃(保持1 min),再以5℃/min升至300℃(保持10 min)的程序升温条件对9种吲唑类合成大麻素同时进行定性和内标法定量检测,并对目标物的质谱碎片碎裂方式进行解析。结果表明,9种目标物质在20 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并在1.0~1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4~0.25μg/mL和0.15~0.8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5.1%~10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6%,日间RSD均小于8.4%。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际案件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烟油 吲唑合成大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EI质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仿敏 李海波 +3 位作者 魏万里 王瑞花 刘凌云 李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0-1035,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9种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MDMB-CHMINACA、5FAB-PINACA、5F-AMB、AB-CHMINACA、AB-FUBINACA、AB-PINACA、MDMB-FUBINACA、AMBFUBINACA、ADB-BUTINACA)在电子轰击(EI)电离模式下产生的主要碎片离子和...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9种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MDMB-CHMINACA、5FAB-PINACA、5F-AMB、AB-CHMINACA、AB-FUBINACA、AB-PINACA、MDMB-FUBINACA、AMBFUBINACA、ADB-BUTINACA)在电子轰击(EI)电离模式下产生的主要碎片离子和碎裂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所获得的质谱图进行解析,推测该类物质的EI碎裂规律。结果表明,在EI模式下,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吲唑3号位酰胺基C—N键的断裂是主要碎裂方式,在碎裂过程中还存在麦氏重排。该研究总结了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在EI模式下的主要碎片离子和质谱特征,归纳了EI的特征碎裂规律,可为吲唑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结构推断与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精神活性物质 合成大麻 吲唑酰胺 气相色谱 质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类合成大麻素的差分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锦 姜红 +1 位作者 杨俊 王圆圆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86,共5页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无损检材的检验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方法-差分拉曼光谱法。利用手持式差分拉曼光谱仪,在激光光源785 nm,激光功率200 mW,积分时间1 s,扫描范围为2400~200 cm^(–1)的条件下,对17种吲哚类合成大麻...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无损检材的检验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方法-差分拉曼光谱法。利用手持式差分拉曼光谱仪,在激光光源785 nm,激光功率200 mW,积分时间1 s,扫描范围为2400~200 cm^(–1)的条件下,对17种吲哚类合成大麻素标准品进行检验。首先对样本进行人工分类,利用系统聚类法将17个样本分为4组,与人工分类结果较为一致。再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构建4个判别函数对样本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准确率为94.1%。可以根据差分拉曼光谱的数据对17种合成大麻素类物质进行区分。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吲哚类合成大麻素进行快速无损的检验,并可用于公安机关实际办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合成大麻 新精神活性物质 差分拉曼光谱 多元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大麻素类毒品的结构衍变与质谱解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魏紫薇 王潇逸 +3 位作者 李珊 覃仕扬 辛国斌 王元凤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2-494,I0004,共14页
合成大麻素毒品蔓延趋势严峻,我国政府启动了整类列管政策。该类毒品结构变异较强,对重点目标结构的识别以及共性质谱特征的汇总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解析了该类毒品的结构衍变规律,遴选27种合成大麻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合成大麻素毒品蔓延趋势严峻,我国政府启动了整类列管政策。该类毒品结构变异较强,对重点目标结构的识别以及共性质谱特征的汇总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解析了该类毒品的结构衍变规律,遴选27种合成大麻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采集EI-MS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大麻素类物质主要由母核、链接、取代基和侧链四部分构成。其中,吲哚/吲唑母核易产生m/z 144、145特征碎片;链接部分的碎裂主要发生在羰基两侧;取代基上的叔碳原子、丁酸甲酯以及丁酰胺易发生多元化碎裂;侧链易发生中性丢失而产生氟丁基(m/z 74)、氟戊基(m/z 88)和戊烯基(m/z 68)等特征碎片。该碎裂途径的推断可为未知新型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判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酰基吲哚 甲酰胺基吲哚/吲唑 合成大麻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酰胺类合成大麻素在人肝微粒体中Ⅰ相代谢规律研究
9
作者 刘生凤 张岚 +3 位作者 刘书丞 侯臣之 徐鹏 狄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7-590,共14页
研究4种近来滥用的酰胺类合成大麻素ADB-4en-PINACA、4CN-CUMYL-BUTINACA、5F-EMB-PICA和4F-MDMBBUTICA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规律。取人肝微粒体,加合成大麻素使成1 mg/mL,模拟人体代谢过程孵育10 min、60 min或3 h,用液相色谱-四极杆-... 研究4种近来滥用的酰胺类合成大麻素ADB-4en-PINACA、4CN-CUMYL-BUTINACA、5F-EMB-PICA和4F-MDMBBUTICA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规律。取人肝微粒体,加合成大麻素使成1 mg/mL,模拟人体代谢过程孵育10 min、60 min或3 h,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QTOF-MS)分析技术检测并鉴定代谢产物的结构,探索代谢途径。结果显示,5F-EMB-PICA、4F-MDMB-BUTICA、ADB-4en-PINACA和4CN-CUMYL-BUTINACA存在羟基化、羧基化、N-脱烷基和酯水解等27种Ⅰ相代谢途径,其中主要的Ⅰ相代谢途径为酯水解、双键氧化成邻二醇、氧化脱氟羧基化、单羟基化(烷基侧链或吲哚/吲唑环)和N-脱烷基。本研究可为司法鉴定4种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滥用和污水毒情评估提供潜在的检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合成大麻 人肝微粒体 Ⅰ相代谢 代谢规律 ADB-4en-PINACA 4CN-CUMYL-BUTINACA 5F-EMB-PICA 4F-MDMB-BUT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大贝 秦贵军 +3 位作者 余勤 贾贺堂 马晓君 闫晓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受体)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给予高脂鼠饲料喂养8周,制作肥胖大鼠模型。以给予普通鼠饲料喂养的6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S(模型组)、AW、W、A组,每组大鼠8只。正...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受体)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给予高脂鼠饲料喂养8周,制作肥胖大鼠模型。以给予普通鼠饲料喂养的6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S(模型组)、AW、W、A组,每组大鼠8只。正常组、模型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W、A、AW组分别腹腔内注射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CB1受体抑制剂AM251、AM251+WIN55212-2;1次/d。2周后,测定大鼠血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原/C-肽、胰岛素原/胰岛素;进行高葡萄糖钳夹实验,计算相关参数,包括第1、2时相胰岛素分泌量(1PH和2PH)、胰岛素最大分泌量(MIS)及稳态葡萄糖输注率(GIR60-90)。结果:注药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胰岛素原/C-肽、胰岛素原/胰岛素及2PH、MIS水平升高,1PH及GIR60-90水平下降(P<0.05)。W组上述指标变化方向与模型组相同,但变化幅度大于模型组(P<0.05);A组上述指标变化方向与模型组相反,各指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W组上述指标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1受体激动可加重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抑制CB1受体可逆转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受体1激动剂 大麻受体1抑制剂 胰岛抵抗 肥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中4种新型合成大麻素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恩宇 张云峰 +3 位作者 宋歌 蒋锐 刘光琴 刘俊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的方法鉴定血液中4种新型合成大麻素(JWH-203、JWH-122、5F-APINACA和AB-CHMINACA)。方法全血样品经乙腈-甲醇提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的方法鉴定血液中4种新型合成大麻素(JWH-203、JWH-122、5F-APINACA和AB-CHMINACA)。方法全血样品经乙腈-甲醇提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进行确认,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C-MS法于21 min完成分析,LCMS/MS法于5 min完成分析,AB-CHMINACA、JWH-203、5F-APINACA和JWH-122均采用准分子离子峰作为母离子,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357.4→312.2、m/z 340.2→125.0、m/z 384.1→135.1、m/z 356.4→169.2。血液中4种合成大麻素在1~25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检出限为0.1~0.5 ng/mL,提取回收率为85.4%~95.2%,精密度小于10.0%,基质效应为80.3%~92.8%。结论本研究得到了4种合成大麻素的GC-MS和LC-MS/MS色谱行为和质谱解析信息,初步讨论了色谱行为差异的可能原因,对判断合成大麻素的发展趋势有提示作用。本方法适用于血液中4种合成大麻素的快速检测,在目前新型合成大麻素滥用激增的情况下,可为此类物质的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合成大麻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动β_3肾上腺素受体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胰腺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宋俊迎 李艳芳 +1 位作者 蒋志丽 郭彦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激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糖、胰岛素和胰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为对照组(A组),另选10周龄apoE-/-小鼠50只,高脂饮食至36周龄时随机分... 目的探讨激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糖、胰岛素和胰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为对照组(A组),另选10周龄apoE-/-小鼠50只,高脂饮食至36周龄时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B组)、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对照组(C组)、β3-AR激动剂小剂量组(D组)、β3-AR激动剂大剂量组(E组)和β3-AR拮抗剂组(F组),干预12周。48周时检测小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AT1R和AT2R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糖、胰岛素明显升高,AT1R明显上调,AT2R明显下调(P<0.01);与B组比较,D组、E组血糖、胰岛素明显降低,AT1R明显下调,AT2R明显上调(P<0.01)。结论长期应用β3-AR激动剂通过下调apoE-/-老年高脂小鼠胰腺AT1R表达和上调AT2R表达,β3-AR与AT1R和AT2R存在交互作用,且与改善糖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小鼠 基因敲除 血糖 胰岛 受体 血管紧张 肾上腺能Β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疑植物制品中合成大麻素5F-EDMB-PICA的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鑫 花镇东 +3 位作者 贾薇 刘翠梅 刘杉 陈月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86-492,共7页
目的探讨无对照品时可疑植物制品中未知合成大麻素的定性分析策略。方法采用甲醇对植物制品中的合成大麻素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后采用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合成大麻素制备样品,综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 目的探讨无对照品时可疑植物制品中未知合成大麻素的定性分析策略。方法采用甲醇对植物制品中的合成大麻素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后采用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合成大麻素制备样品,综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制备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采用制备液相得到10mg高纯度未知样品,采用GC-MS、UPLC-QTOF-MS和NMR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最终确定未知合成大麻素为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乙酯,简称5F-EDMB-PICA。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制备液相从低含量植物制品中提取未知合成大麻素的方法,并综合利用GC-MS、UPLC-QTOF-MS、NMR实现了对未知物结构的解析,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法庭科学实验室在鉴定实践中鉴定该物质或其他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新精神活性物质 合成大麻 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核磁共振 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 3-二甲基丁酸乙酯 植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晓明/张岩教授团队合作破译大麻素受体选择性信号转导机制
1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2-692,共1页
2023年12月14日,《细胞》(Cell)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李晓明/张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Snapshot of the cannabinoid receptor 1-arrestin complex unravels the biased signaling mechanism”(DOI:10.1016/j.cell.2023.11.017)。... 2023年12月14日,《细胞》(Cell)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李晓明/张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Snapshot of the cannabinoid receptor 1-arrestin complex unravels the biased signaling mechanism”(DOI:10.1016/j.cell.2023.11.017)。该项研究从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大麻素1型受体(CB1)的阻遏素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结合细胞水平功能分析阐明了CB1介导阻遏素信号的关键结构决定因素以及下游G蛋白和阻遏素选择性信号转导机制,为推动开发精细调控CB1功能信号的合成大麻素奠定基础,从而在保留大麻治疗效果的同时规避其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 大麻受体 信号转导机制 合成大麻 三维结构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anandamide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在急性炎症痛中的局部协同作用
15
作者 王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ANANDAMIDE 非甾体抗炎药 协同作用 大麻 布洛芬 内源性 ANANDAMIDE 炎症痛 外周镇痛作用 CB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制剂HU210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干预作用及其与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可能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瑞琴 林思思 +3 位作者 李敏 沈利 李琨 李永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2-1118,共7页
目的:研究大麻类制剂HU210对雨蛙肽(caerulein,CAE)诱导的野生型(wild-type,WT)和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tlr4^(-/-))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C57BL/10J小鼠及相同背景的tlr4^(-/-... 目的:研究大麻类制剂HU210对雨蛙肽(caerulein,CAE)诱导的野生型(wild-type,WT)和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tlr4^(-/-))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C57BL/10J小鼠及相同背景的tlr4^(-/-)小鼠各随机分成3组:AP组、AP+HU210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CAE(50μg·kg^(-1)·h^(-1))6次及脂多糖(10 mg/kg)1次复制AP模型;AP+HU210组在造模前及造模后各腹腔注射1次HU210(50μ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替代CAE和脂多糖。造模处理后3 h,取血处死小鼠,取胰腺、肺组织及肠道Peyer’s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论在WT或tlr4^(-/-)小鼠,AP造模后胰腺病理评分,血浆淀粉酶活性,血浆IL-6、TNF-α及MCP-1水平,以及肺MP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38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AP造模后,与WT小鼠相比,tlr4^(-/-)小鼠血浆IL-6、TNF-α及MCP-1水平,以及胰腺P38及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eyer’s结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HU210干预使2种小鼠AP模型的胰腺病理学评分和肺MPO活性的升高明显得到改善(P<0.05);在WT小鼠,而非tlr4^(-/-)小鼠,AP引起的血浆淀粉酶活性和胰腺P38及p-P38蛋白表达的变化在HU210干预后明显逆转(P<0.05)。结论:TLR4主要参与AP全身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依赖TLR4-P38 MAPK信号通路;大麻制剂HU210对AP的干预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发挥组织保护作用,与TLR4信号通路的关系似乎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大麻 TOLL样受体4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3-吡咯基戊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生物活性
17
作者 许梦 葛执信 +1 位作者 郝玫茜 张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
以非开环甾体类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LG190155为先导物,通过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苯基-3-吡咯基戊烷类化合物。通过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促分化能力间接测定其对VDR的激动能力。结果表明,化合物13a,13c,13d,13h,13i,13j... 以非开环甾体类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LG190155为先导物,通过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苯基-3-吡咯基戊烷类化合物。通过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促分化能力间接测定其对VDR的激动能力。结果表明,化合物13a,13c,13d,13h,13i,13j表现出较好的HL-60促分化活性(EC_(50)<50μmol/L),提示这6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VDR激动能力。其中以化合物13j的促分化活性最高(EC_(50)=0.10μmol/L),且优于先导化合物LG190155。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VDR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结肠癌细胞Caco-2、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人肝正常细胞(L02)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a在Hep G2细胞株中的增殖抑制活性最好(IC_(50)=0.11μmol/L),且对普通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较低(IC_(50)=15.24μmol/L),说明化合物13a对肝肿瘤细胞具有一定选择性。此外还发现所合成化合物的促分化活性与抑制增殖活性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基-3-吡咯基戊烷衍生物 非开环甾体激动剂 合成 维生D受体激动活性 肿瘤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麻制剂O-1602和大麻二酚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雅静 李永渝 +4 位作者 林旭红 李琨 余良英 曹明华 徐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1-1447,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大麻类制剂O-1602和大麻二酚(CBD)对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测定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化程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C57BL/6小鼠给予含4%DSS的饮用水连续饮用7 d,... 目的:研究新型大麻类制剂O-1602和大麻二酚(CBD)对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测定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化程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C57BL/6小鼠给予含4%DSS的饮用水连续饮用7 d,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期间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O-1602(5 mg/kg)、CBD(1 mg/kg)或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5μmol/kg)。造模结束后用结肠炎评分系统对各组结肠炎局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的水平(ELISA法),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评价各处理组结肠炎的炎症反应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p38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G蛋白偶联受体55(GPR55)的表达。结果:O-1602和CBD能够改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病理损害,降低血浆TNF-α、IL-6和CINC-1的水平以及肺组织MPO的活性(P<0.05);O-1602、CBD以及SB203580处理组结肠组织,p38磷酸化程度较结肠炎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提示小鼠结肠GPR55受体表达较少,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结肠炎时GPR55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GPR55在小鼠结肠有较少表达,揭示O-1602和CBD能够减轻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大麻 P38 MAPK信号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精神活性物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香豫 陈园园 +4 位作者 乔艳玲 李楠 许雅雯 曾宪斌 徐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0-636,共7页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型滥用物质,比起传统毒品来说其种类更丰富、化学结构更复杂。新精神活性物质按照药理学作用可分为七大类,除了效果未知的类别,其余的兴奋剂类、合成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类、经典致幻剂类、合成阿片类...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型滥用物质,比起传统毒品来说其种类更丰富、化学结构更复杂。新精神活性物质按照药理学作用可分为七大类,除了效果未知的类别,其余的兴奋剂类、合成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类、经典致幻剂类、合成阿片类、身心分离剂类和镇静催眠类都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该文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精神活性物质 兴奋剂 合成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类 经典致幻剂 合成阿片 身心分离剂 镇静催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栾佳琪 贾薇 +4 位作者 花镇东 徐鹏 苏梦翔 王优美 狄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552,共8页
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多变,对照品难以获得,目前常用的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技术在结构的确证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禁毒实战中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鉴定受到限制。核磁共振技术是解析未知物结构最有效的手段,特别适合于结构变异迅速的... 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多变,对照品难以获得,目前常用的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技术在结构的确证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禁毒实战中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鉴定受到限制。核磁共振技术是解析未知物结构最有效的手段,特别适合于结构变异迅速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分析确证鉴定。本文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哌嗪类、苯乙胺类、氯胺酮及苯环利定类和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发现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均有各自基本一致的特征母体结构和相应的NMR信号,可以为快速鉴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类别提供科学证据。并对扩散排序谱以及液核联用技术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筛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精神活性物质 核磁共振技术 合成大麻 合成卡西酮 哌嗪 苯乙胺 氯胺酮及苯环利定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