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沟集雨覆盖对旱作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及淀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旺 胡禄华 王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744,共8页
为探讨垄沟集雨覆盖栽培对旱作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及淀粉累积的影响,以马铃薯栽培品种青薯9号为材料,设置全膜双垄和地膜垄作覆盖栽培模式,以露地平播为对照,测定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 为探讨垄沟集雨覆盖栽培对旱作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及淀粉累积的影响,以马铃薯栽培品种青薯9号为材料,设置全膜双垄和地膜垄作覆盖栽培模式,以露地平播为对照,测定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及淀粉累积指标。结果表明,从块茎发育全过程来看,全膜双垄和地膜垄作覆盖栽培马铃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分别较露地平播显著提高77.70%、22.63%,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III基因表达量分别较露地平播显著提高32.26%、119.35%,同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II、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I、淀粉分支酶SBEI、淀粉分支酶SBEII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无显著变化;全膜双垄覆盖栽培马铃薯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链淀粉比较露地平播分别提高5.04%、17.57%和27.81%,达到显著水平,而地膜垄作明显降低了马铃薯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链淀粉比;SSS活性与GBSSI基因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链淀粉比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均与基因表达量、淀粉累积指标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筛选青海东部旱区马铃薯适宜的淀粉优质生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集雨覆盖 旱作马铃薯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淀粉合成关键基因表达 淀粉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生物碱的积累研究
2
作者 崔冬军 高羽 +4 位作者 黄诗雨 姚佳 阳峰 李海飞 李国卿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94-99,共6页
[目的]探究陕西石蒜(Lycoris shaanxiensis)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物碱积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加速陕西石蒜鳞茎的膨大和生物碱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陕西石蒜不同膨大阶段的材料,研究了陕西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种球生长量... [目的]探究陕西石蒜(Lycoris shaanxiensis)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物碱积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加速陕西石蒜鳞茎的膨大和生物碱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陕西石蒜不同膨大阶段的材料,研究了陕西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种球生长量变化、生物碱含量、生物碱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随着鳞茎的膨大,种球的直径、围径和重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且三者之间呈极显著相关。3种重要生物碱成分中,加兰他敏(Gal)含量在S4中最高,达457.31μg/g,力可拉敏(Lycm)和石蒜碱(Lyc)含量在S2中最高,分别为826.61和6585.32μg/g,3种生物碱产量均以S4最高。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Gal合成途径关键基因PAL、C4H、OMT的表达水平呈逐步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总体含量不断升高,淀粉合成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的活性不断增强,从而加快淀粉的合成;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也增强,从而加速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结论]揭示了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生物碱代谢的变化规律,碳水化合物含量不断升高,生物碱产量在S4最高,为后续加速陕西石蒜鳞茎的膨大和生物碱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石蒜 鳞茎膨大 碳水化合物 生物碱含量 合成关键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