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穗醋栗AsA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芳晓 秦栋 +6 位作者 李曙雷 战歌 霍俊伟 王欢欢 赵毅 韩伟 步鹏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分析黑穗醋栗不同品种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为研究黑穗醋栗果实AsA积累规律和选育优良黑穗醋栗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测定30个黑穗醋栗品种的AsA含量,选择含量差异较大、生产中广泛应... [目的]分析黑穗醋栗不同品种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为研究黑穗醋栗果实AsA积累规律和选育优良黑穗醋栗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测定30个黑穗醋栗品种的AsA含量,选择含量差异较大、生产中广泛应用的8个品种,测定其AsA合成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并比较分析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30个黑穗醋栗品种果实AsA含量为144.79~329.71 mg/100 gFW,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AsA含量较高的品种(路德克、寒丰、亚德)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RA)、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RA)活性较高,而AsA含量较低的品种(利桑佳、黑丰、奥依宾)还原酶活性相对较低;AsA含量与MDHAR、DHA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和0.951,与(APX)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6.[结论]不同品种黑穗醋栗AsA含量及AsA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较大,可作黑穗醋栗品种分类和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穗醋栗 抗坏血酸 合成代谢酶 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活性的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欣彤 胡婕妤 +5 位作者 刘玲丽 朱韵琪 周雨蝶 陈焱婷 王欣 白雪莲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0期68-72,共5页
病原菌入侵宿主,产生致病物质,造成宿主感染。酶催化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物质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化学反应过程,而酶活性的有序性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代谢紊乱,产生疾病,甚至死亡。抑菌物质可作用于酶,从而影响活性,进而发挥抑菌作用。... 病原菌入侵宿主,产生致病物质,造成宿主感染。酶催化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物质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化学反应过程,而酶活性的有序性一旦遭到破坏,会导致代谢紊乱,产生疾病,甚至死亡。抑菌物质可作用于酶,从而影响活性,进而发挥抑菌作用。因此,可基于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抑菌研究。根据国内外抑菌作用研究结果,对细胞壁、细胞膜、体内代谢、遗传物质转录等相关酶的抑菌机理研究进行概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作用 几丁质 合成代谢酶 分解代谢 氧化还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背天葵及其近缘种白子菜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少平 邱珊莲 +3 位作者 张帅 洪佳敏 林宝妹 郑开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6-524,共9页
【目的】获取紫背天葵花青素合成代谢核心酶系列信息,为进一步从事紫背天葵或其他特色植物中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紫背天葵为材料,以其近缘种白子菜为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在获取的80798条单基... 【目的】获取紫背天葵花青素合成代谢核心酶系列信息,为进一步从事紫背天葵或其他特色植物中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紫背天葵为材料,以其近缘种白子菜为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在获取的80798条单基因簇中,通过8个数据库比对分析,共有43369条注释到相关信息。这些单基因簇在NR及Swiss-Prot这2个数据库中注释到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系列酶为104个,具体包括10个查尔酮合成酶、5个查尔酮异构酶、36个黄烷酮3-羟化酶、19个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9个花青素合成酶和25个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通过FPKM均值统计分析可知,这6大家族酶在该两种野菜中表达量差异明显的分别有1、1、3、4、2、4个。在这15个差异表达明显基因中,上调基因7个、下调基因8个。【结论】获取的紫背天葵及其近缘种白子菜中的104个相关酶系列信息中,有15个与紫背天葵花青素合成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背天葵 白子菜 转录组测序 花青素 合成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处理对费菜总黄酮及其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幸 王鸿飞 +6 位作者 熊茜 宋佳敏 胡月 董栓泉 孙朦 王凯凯 许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本文以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培温度(20,25,28℃)、光周期(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果糖浓度(0、10、20、30、40 mmol/L)对费菜中总黄酮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费菜最佳水培温度为25℃,光周期为16 h/... 本文以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培温度(20,25,28℃)、光周期(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果糖浓度(0、10、20、30、40 mmol/L)对费菜中总黄酮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费菜最佳水培温度为25℃,光周期为16 h/8 h;30 mmol/L果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费菜中的总黄酮含量,比对照组高1.37 mg/g(鲜重);在培养期间,与对照组相比,果糖处理可以有效减缓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和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活性的下降,同时抑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表明果糖处理通过调控总黄酮合成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费菜总黄酮的富集。这些结果为提高费菜活性成分和营养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菜 水培条件 果糖处理 黄酮合成代谢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