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_2CeO_4蓝色荧光粉体材料的柠檬酸盐分解法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娄天军 陈森林 +2 位作者 陈立妙 王训 李亚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8-300,共3页
0引言近年来,无机荧光材料在各类显示器上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随着人们对高亮度和高清晰度图像显示的要求日益增加,高分辨率显示和低压操作显示如等离子体显示(PDP)、真空荧光显示(VFD)及场发射显示等要求发展高量子效率、形貌可控和纳... 0引言近年来,无机荧光材料在各类显示器上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随着人们对高亮度和高清晰度图像显示的要求日益增加,高分辨率显示和低压操作显示如等离子体显示(PDP)、真空荧光显示(VFD)及场发射显示等要求发展高量子效率、形貌可控和纳米尺寸的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材料 柠檬酸盐 蓝色荧光粉 XRD 分解法 TEM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聚碳硅烷的“一釜法”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兆菊 黄阗华 +4 位作者 黄木河 夏海平 陈立富 张颖 张立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2-695,共4页
采用"一釜法",以氯甲基三氯硅烷(Cl3SiCH2Cl)和(氯甲基)甲基二氯硅烷(Cl2Si(CH3)CH2Cl)为原料,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液态聚碳硅烷(PCS).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 采用"一釜法",以氯甲基三氯硅烷(Cl3SiCH2Cl)和(氯甲基)甲基二氯硅烷(Cl2Si(CH3)CH2Cl)为原料,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液态聚碳硅烷(PCS).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由此制备的PCS进行表征并证实其具有超支化的分子结构.调节Cl3SiCH2Cl和Cl2Si(CH3)CH2Cl两种共聚单体的比例,可以有效调控聚合物的结构、组成以及分子量.随着Cl2Si(CH3)CH2Cl比例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副反应的发生,但降低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碳化硅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氨基-1,2,4,5-四嗪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潘劼 何金选 陶永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A01期58-59,共2页
介绍了3,6-二氨基-1,2,4,5-四嗪的合成步骤和合成工艺,并且通过红外、元素、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合成与表征 二氨基 核磁共振氢谱 质谱 红外 元素 结构特征 合成工艺 研究 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铕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慧娟 洪广言 +2 位作者 宋心远 刘桂霞 张学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2-615,共4页
在液相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H2L)铕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滴定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u2L3·6H2O.热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72℃以下稳定性较好.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块状晶体物质,晶粒大小为10~2... 在液相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H2L)铕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滴定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u2L3·6H2O.热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72℃以下稳定性较好.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块状晶体物质,晶粒大小为10~20μm.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铕的特征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合成与表征 发光 滴定分析 元素分析 晶体 邻苯二甲酸 晶粒大小 液相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超细磷酸锌晶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5
作者 袁爱群 白丽娟 +1 位作者 宋宝玲 童张法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6-18,62,共4页
以硝酸锌和磷酸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增加晶化工序,制备了超细磷酸锌晶体。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用XRD、RAMAN、FT-IR、TEM和TG-DT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在n(Zn)∶n(P)=3∶2下,... 以硝酸锌和磷酸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增加晶化工序,制备了超细磷酸锌晶体。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用XRD、RAMAN、FT-IR、TEM和TG-DT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在n(Zn)∶n(P)=3∶2下,加入理论量75%的氨水,硝酸锌的浓度3.06mol/L,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量0.2%,温度梯度15℃,搅拌速度1200r/min,100℃晶化12h,得到的产物为磷酸锌四水合物,球形超细粒子,颗粒尺寸在60~110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锌 合成与表征 晶体 球形 N-二甲基甲酰胺 表面活性剂 RAMAN 反应条件 实验研究 温度梯度 搅拌速度 超细粒子 颗粒尺寸 硝酸锌 沉淀剂 产物 XRD DTA TEM min 水合物 氨水 晶化 工序 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Na[Cu_2(malonate)_2]·(ClO_4)·(H_2O)_2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军 张中 +2 位作者 徐伟 宋友 王志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9-684,共6页
通过Cu(ClO4)2和丙二酸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新的3D配位聚合物:Na[Cu2(malonate)2]·(ClO4)·(H2O)2。X鄄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a=1.2565(3),b=1.05943(2),c=1.07556(14)nm,V=1.4317(4)n... 通过Cu(ClO4)2和丙二酸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新的3D配位聚合物:Na[Cu2(malonate)2]·(ClO4)·(H2O)2。X鄄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a=1.2565(3),b=1.05943(2),c=1.07556(14)nm,V=1.4317(4)nm3,Z=4)。该聚合物的空间堆积在沿b轴和c轴方向分别形成大小为0.98nm×0.83nm和0.40nm×0.40nm的方形孔洞,在沿a轴方向形成大小为0.85nm×0.40nm的砖墙形孔洞。磁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显示出铁磁性。导电性能测试实验表明它是一个半导体,经拟合得到其活化能为0.80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配位聚合物 合成与表征 磁性测试 测试实验 导电性能 自组装 水溶液 丙二酸 空间群 分析表 线结构 铁磁性 化合物 半导体 活化能 孔洞 正交 C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醚砜醚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玲 林淑英 +3 位作者 罗秋燕 王琼 霍毅 盛寿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在无水AlCl3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将4,4′-二(4-氯甲酰苯氧基)二苯砜(SPCl)与3-甲基二苯醚(MDPE)和二苯醚(DPE)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醚酮醚砜醚酮/甲基取代聚芳醚酮醚砜醚酮(PEKESEK/M-PE... 在无水AlCl3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将4,4′-二(4-氯甲酰苯氧基)二苯砜(SPCl)与3-甲基二苯醚(MDPE)和二苯醚(DPE)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醚酮醚砜醚酮/甲基取代聚芳醚酮醚砜醚酮(PEKESEK/M-PEKESEK)共聚物.经FT-IR,DSC,TG及WAXD等测试表明共聚物为非晶态结构,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0~172℃,且随共聚物甲基取代M-PEKESEK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共聚物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Td)均在460℃以上,且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及DMF和DMSO等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甲基取代 合成与表征 无规共聚物 N-二甲基甲酰胺 无水ALCL3 玻璃化转变温度 共缩聚反应 非晶态结构 二氯乙烷 WAXD 耐热性能 失重温度 氮气气氛 有机溶剂 DMSO 二氯甲烷 二苯醚 二苯砜 苯氧基 DSC K结构 D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间苯基及甲基侧基聚芳醚砜醚酮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钟鸣 宋才生 +2 位作者 童永芬 温红丽 刘晓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5,206,共4页
以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o-CH3-DPODPS)、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通过亲电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主链含四面体构型的砜基及其醚键邻位含有甲基的新型聚芳醚砜醚酮酮聚合物.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 以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o-CH3-DPODPS)、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通过亲电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主链含四面体构型的砜基及其醚键邻位含有甲基的新型聚芳醚砜醚酮酮聚合物.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良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醚酮酮 合成与表征 间苯基 玻璃化转变温度 侧基 间苯二甲酰氯 对苯二甲酰氯 缩聚反应 聚合物 二甲基 二苯砜 苯氧基 四面体 耐热性 单体 邻位 醚键 砜基 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昊江 宁青菊 +1 位作者 李仲谨 赵新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8,44,共4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己烷和水构成反相悬浮体系,Span60和Tween60为复配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中性淀粉微球,再用醚化剂GTA与中性淀粉微球反应,制得阳离子淀粉微球。以微球的平均粒径和...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己烷和水构成反相悬浮体系,Span60和Tween60为复配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中性淀粉微球,再用醚化剂GTA与中性淀粉微球反应,制得阳离子淀粉微球。以微球的平均粒径和溶胀度为指标,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微球合成的影响。运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阳离子淀粉微球结构致密、强度高,平均粒径为15.2μm,并接枝有季胺盐阳离子基团,可作为一种良好吸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淀粉基阳离子微球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热稳定的有序介孔硅铝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永明 侯昭胤 郑小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1-805,共5页
将焙烧后的SBA-15先后置于微孔BEA沸石前驱体的稀释液和甘油中进行两次高温再结晶,成功地合成了高度有序的介孔硅铝分子筛MSAMS-4,并用XRD,TEM,FTIR,NMR和氮气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水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将MSAMS-4在100℃的沸水... 将焙烧后的SBA-15先后置于微孔BEA沸石前驱体的稀释液和甘油中进行两次高温再结晶,成功地合成了高度有序的介孔硅铝分子筛MSAMS-4,并用XRD,TEM,FTIR,NMR和氮气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水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将MSAMS-4在100℃的沸水中处理120h或在800℃的高温蒸气中处理6h后,其有序介孔结构仍然保持得相当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硅铝分子筛 水热稳定性 多级再结晶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文强 范晓东 +3 位作者 李朋朋 孔杰 解云川 刘郁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以丙烯酰氯和对羟基苯甲酸等为原料,制备了4种具有热致液晶性的单体,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热失重(TGA)研究了聚... 以丙烯酰氯和对羟基苯甲酸等为原料,制备了4种具有热致液晶性的单体,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热失重(TG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研究了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和液晶态织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液晶态温度范围,其液晶态织构均为向列相纹影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液晶聚合物 向列相纹影织构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炔基酚醛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明存 赵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48,共6页
研究了普通Novolac线性酚醛、氨催化resol型酚醛的炔丙基化树脂的简便合成;采用FTIR、 HNMR、GPC等表征了其分子结构;研究影响热固化过程的因素(分子量、炔基含量、羟甲基含量)和典型树 脂的固化动力学。黏度测定、DMA、TGA等分析结果... 研究了普通Novolac线性酚醛、氨催化resol型酚醛的炔丙基化树脂的简便合成;采用FTIR、 HNMR、GPC等表征了其分子结构;研究影响热固化过程的因素(分子量、炔基含量、羟甲基含量)和典型树 脂的固化动力学。黏度测定、DMA、TGA等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100℃的黏度不超过 400mPa·s;树脂可以在200~250℃进行热固化;热固化物耐热性比传统酚醛树脂有明显改进,DMA表明树 脂固化物具有高达370℃的玻璃化温度,TGA则表明其初始热分解温度在400℃以上;XRD结果表明树脂固 化物的碳化物是典型的玻璃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化 树脂固化 酚醛树脂 炔基 羟甲基 黏度 玻璃碳 合成与表征 简便合成 热分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手性碳的串型液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自法 张淑媛 +2 位作者 郑世军 张海涛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 ,2 ,5 -二 [4- ((S) - 3-甲基戊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 1,10 -癸二醇为单体 ,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手性碳的串型液晶共聚物。共聚物通过 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 以对苯二甲酰氯 ,2 ,5 -二 [4- ((S) - 3-甲基戊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 1,10 -癸二醇为单体 ,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手性碳的串型液晶共聚物。共聚物通过 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破碎焦锥织构或沙地织构。通过变温 X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 C(S*c )相。所有共聚物的熔点 (Tm)和液晶态清亮点 (Ti)随共聚物分子中 1,10 -癸二醇用量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共聚物有很高的旋光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型液晶共聚物 手性近晶C(S_(C)^(*))相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介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安群力 王水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39-42,共4页
在室温下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r)为模板剂 ,正硅酸乙酯和水玻璃为硅源 ,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出了性能优良的介孔分子筛MCM 4 1,并采用XRD、N2 吸附脱附、FTIR、SEM、热重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其结果表明 ,合成... 在室温下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r)为模板剂 ,正硅酸乙酯和水玻璃为硅源 ,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出了性能优良的介孔分子筛MCM 4 1,并采用XRD、N2 吸附脱附、FTIR、SEM、热重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其结果表明 ,合成的固体产物具有MCM 4 1特有的六方排列的孔道结构 ,并且具有较高的有序度、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介孔分子筛 合成与表征 溴化 模板剂 孔容 正硅酸乙酯 硅源 孔道结构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改性的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雪梅 杜新贞 +2 位作者 李春兰 曹旭 陈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0,共4页
采用一步法在酸性条件下以聚乙氧基聚丙氧基聚乙氧基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直接缩合制备了苯基改性介孔分子筛Ph-SBA-15,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热重分析(TGA)、... 采用一步法在酸性条件下以聚乙氧基聚丙氧基聚乙氧基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直接缩合制备了苯基改性介孔分子筛Ph-SBA-15,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不仅保持了高度有序的SBA-15的二维六角结构,而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大的比表面,孔容和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改性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4,6-三硝基苯胺基)苯甲酸(TABA)及铅、铜盐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佩 黄新萍 +4 位作者 郑晓东 王伯周 李普瑞 唐望 姜俊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0-383,共4页
以2,4,6-三硝基氯苯(苦基氯)及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50%乙醇水溶液中经过缩合反应脱去氯化氢得到中间体4-(2,4,6-三硝基苯氨基)苯甲酸(TABA),收率94.0%,产品纯度98.9%,利用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等鉴定产物的结构;探讨了缩合反应机理及... 以2,4,6-三硝基氯苯(苦基氯)及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50%乙醇水溶液中经过缩合反应脱去氯化氢得到中间体4-(2,4,6-三硝基苯氨基)苯甲酸(TABA),收率94.0%,产品纯度98.9%,利用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等鉴定产物的结构;探讨了缩合反应机理及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 h,最佳物料摩尔比为n(2,4,6-三硝基氯苯)∶n(与对氨基苯甲酸)=1∶1。制备出TABA的铅盐及铜盐,其摩擦感度分别为100%与72%(表压3.92 MPa,摆角90°),特性落高H50分别为15.5,28.2 cm;DSC分析测试了TABA铅、铜盐的热稳定性,其分别在270.82,282.25℃放热分解,二次放热分解峰温度为322.98,33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4-(2 4 6-三硝基苯氨基)苯甲酸(TABA) 铅、铜盐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液晶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冬梅 郑玉斌 +2 位作者 段久芳 徐亮 杜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36-38,59,共4页
设计合成了对苯二甲酸 (4 ,4’ 二甲氧酰基 )二苯酯和间苯二甲酸 (4 ,4’ 二甲氧酰基 )二苯酯 ,并利用红外分析、核磁分析对液晶基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和催化剂对液晶基元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熔融酯交换法 ,以液晶基元为聚丁二酸... 设计合成了对苯二甲酸 (4 ,4’ 二甲氧酰基 )二苯酯和间苯二甲酸 (4 ,4’ 二甲氧酰基 )二苯酯 ,并利用红外分析、核磁分析对液晶基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和催化剂对液晶基元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熔融酯交换法 ,以液晶基元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的共聚组分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液晶共聚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液晶含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共聚酯 新型 共聚组分 催化剂 间苯二甲酸 熔融 酯交换法 液晶基元 合成与表征 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官能化介孔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饶红红 杜新贞 +1 位作者 王雪梅 薛林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3-488,共6页
采用一步法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直接缩合制备了甲基改性的无机/有机介孔复合材料(Me-MCM-41),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热重分析(TGA)、... 采用一步法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直接缩合制备了甲基改性的无机/有机介孔复合材料(Me-MCM-41),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甲基成功键合至介孔材料孔道表面形成了无机/有机介孔复合体,该复合体不仅保持了MCM-41高度有序的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该材料作为固相微萃取的涂层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无机/有机介孔复合材料 合成与表征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润英 宋才生 +2 位作者 钟鸣 徐玲 黄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8-522,共5页
该文采用亲核和亲电两种路线合成了1,4-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Ⅱ)和1,3-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Ⅲ)两种PEKK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以Ⅱ和TPC缩聚,合成了全对位聚芳醚酮酮(p-PEKK),并用FT-IR1、H NMR、DSC、WAXD、SEM等技术对Ⅱ和Ⅲ以及... 该文采用亲核和亲电两种路线合成了1,4-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Ⅱ)和1,3-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Ⅲ)两种PEKK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以Ⅱ和TPC缩聚,合成了全对位聚芳醚酮酮(p-PEKK),并用FT-IR1、H NMR、DSC、WAXD、SEM等技术对Ⅱ和Ⅲ以及PEKK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加入适量的Lewis碱以TPC和过量的DPE合成Ⅱ时,没有发现邻位结构及吨醇产物生成;Ⅱ为片状结晶,WAXD分析显示:2θ角10.76°,13.8°,17.5°,21°,38.7°,41.84°处出现尖的晶面衍射峰,p-PEKK在10.76°,13.8°,17.5°,21°,38.7°,41.84°处出现较宽的晶面衍射峰.说明Ⅱ的结晶较完整,当其作为PEKK大分子链的结构单元时虽能形成结晶,但结晶不完整,存在很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4-氯代苯甲酰基)苯 1 4-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 1 3-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 聚芳醚酮酮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单体及共聚物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少明 高丽君 +3 位作者 周立明 张留成 吴国应 张硕卿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分别与聚乙二醇(PEG)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反应,合成了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作用下使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St)交联固化得到一种透明度... 通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分别与聚乙二醇(PEG)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反应,合成了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作用下使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St)交联固化得到一种透明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高分子材料;讨论了温度、时间、催化剂对大分子单体制备的影响;并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透光率达87%以上,热变形温度为180℃以上,硬度为1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大分子单体 热固性 光学性能 机械性能 热性能 苯乙烯 交联固化 合成与表征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