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法典合同编总则的立法技术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谢鸿飞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6,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FX074)
-
文摘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我国迎来了"民法典时代"。在《民法总则》通过后,立法机关正式启动民法典分则的编纂工作,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合同编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涉及民商事交往的方方面面,编纂难度大、面临挑战多。在此背景下,对合同编编纂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为立法机关建言献策,具有重大意义。在本组研究中,谢鸿飞研究员指出了合同编总则编纂面临的两个约束性条件,提出应坚持尊重现行法律秩序、重视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区分普通法与特别法的立法思路,同时认为不宜根本性地改变《合同法》的法律结构,并对合同编总则的一些重要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高圣平教授认为,融资租赁登记公示制度的缺失不利于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且危及交易安全,建议在我国既有的体系安排之下,采取登记公示出租人所有权的模式,同时就不动产和特殊动产融资租赁辅之以登记公示承租人的租赁权;在制度重构时,应在民法典合同编融资租赁合同章规定普通动产融资租赁登记的对抗效力,不强制当事人登记;在程序设计上,应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化登记系统,由当事人单方自主登记,登记机构仅作形式审查。曹兴权教授指出,《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创设的一般性缔约信息主动披露义务规则,虽有助于彰显诚信但也呈现出过度强制而损及交易公平乃至效率之弊。为避免强制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的失败,民法典应理顺不得虚假陈述与不得故意欺诈的关系,通过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原则与除外等立法技术进行完善,对询问回答及其他替代性程序的引入、行业习惯之于评价信息披露合理性的意义、技术对信息披露义务的特别影响等问题进行回应。本专题所组的3篇文章从上述3个视角对民法典合同编的编纂提出了各自的思路和建议,期望本组研究能为民法典合同编的编纂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河南社会科学》将持续关注我国的民法典编纂工作,也将继续组织相关方面的选题策划,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我们的讨论并赐稿。
-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编
合同编总则
《合同法》
融资租赁登记公示制度
缔约信息主动披露义务
-
Keywords
Contract Chapter of Civil Cod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ontract Chapter
Contract Law
Financing Lease Registration System
Obligatory Disclosure of General Contract Information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民法典合同编总则草案若干规定解读和建议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朱晓喆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8年第5期54-63,共10页
-
文摘
民法典合同编总则草案总体上较《合同法》有很大的改进。一方面,在具体规则设计中体现出多重法律价值原则的思虑权衡,包括意思自治、信赖保护、合同正义、经济效率、民商合一等;另一方面,在立法技术上,可见到法条的参引、制度的补缺、体系的协调,以及面向新技术时代的努力,大多值得赞同肯定。但草案中若干制度缺漏需要补充,若干规则设计尚待斟酌,以便民法典合同编总则更趋完善。
-
关键词
民法典
合同编总则(草案)
解读
修改完善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民法典合同编总则“赋商”路径之探索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苏成慧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9,共8页
-
基金
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法协商的理论基点与规则进路>
课题编号:CLS(2017)J02
+1 种基金
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立法协商的中国法治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2017XZZD-02
-
文摘
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是各国民法典编纂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宜采"民法典+商事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民法总则》奠定了我国民法典"相对民商合一"之立法基调,合同编作为民法典中与商事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组成部分,是民商事关系难以严格界分的"结点",必须遵循这一基调,以保持法典编纂的整体协调性。同时,民商合一的内在机理、对潘德克顿立法技术的合理借鉴、公司契约属性及合同法功能扩张之时代要求,共同决定了合同编总则的制定应秉持一定程度的"赋商化"特性。在一般技术性条款的设置上,可考虑以"合同当事人"替代"双方当事人"的表述,采纳"经营行为"、"从事经营行为的主体"概念,以增加对商事法律关系的调整空间;商事特别法规则优先适用的表达上,注重法律规则设置的弹性需求;同时强调商行为特殊性之彰显须辅之以商事审判思维加以补足。
-
关键词
民法总则
合同编总则
民商合一
商事审判思维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