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风险的秩序化治理与秩序化风险的合作网络治理 被引量:3
1
作者 辛勇 王仕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95,共4页
现代社会,尤其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风险总是无处不在。秩序化是传统风险治理的根本,国家是有组织的秩序化风险管理中心。由于秩序化内在的不完整性,其过程本身也会产生风险。此外,风险社会的来临也给传统的单中心统治国... 现代社会,尤其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风险总是无处不在。秩序化是传统风险治理的根本,国家是有组织的秩序化风险管理中心。由于秩序化内在的不完整性,其过程本身也会产生风险。此外,风险社会的来临也给传统的单中心统治国家风险治理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惟有推动秩序化从传统的单中心统治走向现代的多中心治理,建构以政府为中心的第一部门、以企业为中心的第二部门及以非赢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为中心的第三部门之间的新型双向沟通的合作网络治理模式,才可以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秩序化治理 秩序化风险 合作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网络治理: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机制——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例
2
作者 李若凡 何得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4-26,共13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凝聚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治理合力要超越统合型治理的既有实践,基于各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行动主体在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中谈判博弈,加强正式和非正式联系,从而科学配置资源,聚合治理优势,达成行...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凝聚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治理合力要超越统合型治理的既有实践,基于各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行动主体在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中谈判博弈,加强正式和非正式联系,从而科学配置资源,聚合治理优势,达成行动共识,促进合作网络治理。案例实践表明,为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合作网络治理经过“激活-运作-稳固”三个阶段构筑扁平网状的体系机制、完善共同缔造的组织机制、强化主体联结的纽带机制和健全专业分工的功能机制,协同发力形成结构驱动、组织驱动、信任驱动和优势驱动的叠加机制,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高质、农村宜居、农民富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合作网络治理 主体联结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合作治理 破题乡村振兴
3
作者 高潇峻 《村委主任》 2025年第8期70-7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的提出,是为了实现乡村基层善治,构建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合作治理,是一种强调去中心化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其平等、共治的属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单一治理模式的局限性。本文通过... 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的提出,是为了实现乡村基层善治,构建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合作治理,是一种强调去中心化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其平等、共治的属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单一治理模式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合作治理模式的分类及应用探究,构建了多元合作治理网络,更契合国家“因地制宜”的社会治理理念,为应对当前乡村振兴中的部分治理困局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多元合作治理网络 社会治理体系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网络化社会合作治理经验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珣 王自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4,83,共8页
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网络化合作治理的经验在于:以政府再造过程为动力原点,社区自治为平台,非营利组织体系为经纬线,建构从公民个人到社区组织,从地方政府到联邦政府等多重社会主体,扎根于基层社区,联接于非营利组织网络,以基层社会需求为... 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网络化合作治理的经验在于:以政府再造过程为动力原点,社区自治为平台,非营利组织体系为经纬线,建构从公民个人到社区组织,从地方政府到联邦政府等多重社会主体,扎根于基层社区,联接于非营利组织网络,以基层社会需求为重心,平等合作,形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的多重网络,以替代官僚制支配、控制之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单一化、垂滴式的模式。对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启示在于:以政府重塑的过程,向基层社会授权,推进民间组织生长,建构中国的网络化社会合作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社会合作治理 非营利组织 社区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的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草心 夏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8-62,共5页
运用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理论聚焦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较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应进行高校-政府治理网络建设,转换政府治理方式,加强高校在治理网络中的主体地位,打破知识... 运用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理论聚焦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较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应进行高校-政府治理网络建设,转换政府治理方式,加强高校在治理网络中的主体地位,打破知识转移障碍,实现知识流动顺畅,提升网络内各主体对新知识的认识辨别、吸收开发和转化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创新能力 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下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小虎 魏淑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88,246,共14页
生态环境问题常常表现出跨区域的特征。PPP模式为有效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搭建了长期稳定的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根据2010年与2019年两个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的... 生态环境问题常常表现出跨区域的特征。PPP模式为有效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搭建了长期稳定的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根据2010年与2019年两个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的演化态势进行深入探究发现,社会资本对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的建构起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网络的稳定性有所减弱;合作治理网络逆向于区域化的方向发展。为加强未来跨区域生态环境政企合作治理,有关方面应完善配套政策、建立法律机制、优化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跨区域 生态环境治理 合作治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构建与区域教育治理模式创新 被引量:24
7
作者 郄海霞 刘宝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4,共8页
"教育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它是一个超越了地域、文化和语言界限,以共同利益、共同责任为核心,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群体,具有关联性和互通性、开放性和... "教育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它是一个超越了地域、文化和语言界限,以共同利益、共同责任为核心,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群体,具有关联性和互通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国要主动与沿线国家一起制定教育合作新框架,搭建教育合作新平台,创新区域教育治理模式,建立"合作式网络化"治理模式,一起走合作共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共同体 区域教育 合作网络化”治理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