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中西文化之争”: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云泽 刘同舫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02,共7页
近代以来思想史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有学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式对话”找到一种西方话语以服务民族救亡与解放的求解路径,并由此开创了“中西文化之争”的传统。这种论争的背后隐匿着“以比较差异论优劣”的主客二元对... 近代以来思想史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有学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式对话”找到一种西方话语以服务民族救亡与解放的求解路径,并由此开创了“中西文化之争”的传统。这种论争的背后隐匿着“以比较差异论优劣”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中西文化被不自觉地置于彼此互斥的斗争状态中。为了弥合“比较式对话”的历史限度与思维缺陷,顺应全球化发展与世界性文明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应当推动“比较式对话”的文化交流向“合作式对话”转化和提升,形成观照世界文化整体发展与破解全球性文明危机的“建构性方案”。这种方案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想,在超越“中西文化之争”的基础上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觉识与文明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之争 比较对话 合作式对话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对陈来等教授的回应与评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章含舟(翻译/整理) +1 位作者 万思艳(翻译/整理) 刘梁剑(审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在对陈来《关于桑德尔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的回应中,桑德尔指出,政治不能与伦理相分离,政治关乎个人德行的养成,这可以视作儒家传统与共和制传统之间的共识。在此意义上,桑德尔接受陈来的批评,同时他也向陈来提问,包括儒家怎样理解政... 在对陈来《关于桑德尔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的回应中,桑德尔指出,政治不能与伦理相分离,政治关乎个人德行的养成,这可以视作儒家传统与共和制传统之间的共识。在此意义上,桑德尔接受陈来的批评,同时他也向陈来提问,包括儒家怎样理解政治活动与个人德行之关系。在对"桑德尔与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的总结性回应中,桑德尔阐发了自己研究工作中可能与儒家传统相关联的四个论题:反思西方流行的"无负荷的自我"观念,良好生活的观念,政治与德行,以及自然问题。桑德尔主张,学界的跨文化对话可由当前的"比较式对话"向"合作式对话"迈进,期待对话双方更深地介入文本和彼此的思想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共和主义 德行 “比较对话 合作式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