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遮蔽的日常书写与地方色彩——以“十七年”中短篇合作化小说为例 |
于树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合作化小说的农民主体性建构 |
张连义
|
《阴山学刊》
|
2015 |
0 |
|
3
|
合作化小说“两条道路”斗争模式的形成与示范——以李准《不能走那一条路》为中心的探讨 |
李佳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4
|
合作化小说的“时间”想象 |
李佳贤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 |
曹金合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20 |
0 |
|
6
|
革命视域中的女性想像——以苏中合作化小说为例 |
杨烜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17 |
0 |
|
7
|
合作化小说女性形塑中的性别政治分析 |
王中伟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8
|
“劳动”的革命意义及其限度:论柳青合作化小说中的“劳动书写” |
刘世浩
|
《百家评论》
|
2020 |
0 |
|
9
|
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研究 |
金慧子
|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
2016 |
0 |
|
10
|
《三里湾》的共同体书写与“新人”构想 |
戚学英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