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6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源意义上的习惯与习惯法合一论——以商事习惯与商事习惯法为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建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6,共1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条规定的作为法源之一的“习惯”,究竟是习惯法还是作为事实的习惯,长期以来学界各执一词,由于事关司法裁决依据之确定,意义重大,需展开讨论。在商事法领域中,借助商事习惯与商事习惯法的关系厘定,更有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条规定的作为法源之一的“习惯”,究竟是习惯法还是作为事实的习惯,长期以来学界各执一词,由于事关司法裁决依据之确定,意义重大,需展开讨论。在商事法领域中,借助商事习惯与商事习惯法的关系厘定,更有利于看清习惯与习惯法的异同。从法律渊源概念的视角,可得出“商事习惯法”不存在的结论,借助商事惯例“二阶性”的分析,可看出商事惯例因具有规范品格而难以从商事习惯中分离。商事习惯与商事惯例、商事习惯法的双重合一论,为习惯的法源性地位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并有助于统一商事习惯在司法中的法律适用。法源意义上的习惯与习惯法合一论解读,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条“习惯”一词在法教义学上的精确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事习惯 商事习惯法 商事惯例 法律渊源 合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 被引量:9
2
作者 汪信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共18页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它不仅强调知是前提和基础,必须以知促行,强调行是重点和关键,必须以行促知,由此对知行合一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刻阐释,而且还把知行合一化为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知行相资、学用相长”“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重负重、担当作为”,由此阐明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因而既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知行合一论 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政治与宗教: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及其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敏敬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是当代土耳其思想界对凯末尔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修正。该理论政治影响力上升的过程,也是土耳其宗教政策日趋宽松,民族主义保守势力日益强大的过程。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反映了现代土耳其宗教和阶级... 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是当代土耳其思想界对凯末尔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修正。该理论政治影响力上升的过程,也是土耳其宗教政策日趋宽松,民族主义保守势力日益强大的过程。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反映了现代土耳其宗教和阶级矛盾的变化,证明了政治世俗化和社会世俗化是两个不同的历史过程。该理论的实践促进了土耳其社会和政治的平稳发展,巩固了土耳其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为该国伊斯兰复兴运动打上浓厚的官方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末尔主义 土耳其-伊斯兰合一论 世俗主义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议“合一论”与“复合罪过说”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兰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来进行真正复合罪过形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论 “复合罪过说” 《刑法》 罪名 中国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甘泉的二业合一论及其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4,共7页
明朝正德到嘉靖年间,湛甘泉(1466-1560)在构想着"内外、心事"合一的理论时,提倡了将"德业"与"举业"统一的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受到了当时士人的支持,王门的聂豹(1487-1563)和邹守益(1491-1562)也对它表示... 明朝正德到嘉靖年间,湛甘泉(1466-1560)在构想着"内外、心事"合一的理论时,提倡了将"德业"与"举业"统一的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受到了当时士人的支持,王门的聂豹(1487-1563)和邹守益(1491-1562)也对它表示赞同,但他们俩尝试对其理论进行修订,提到了将内外合一的立场向内一方倾斜的看法。到嘉靖后半期,蒋信(1483-1559)和胡直(1517-1585)两人都关注着内外合一状态的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紧密关系,针对内外合一的理论尝试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甘泉 二业合一论 明代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宗三早期圆成论与后期合一论之比较
6
作者 杨泽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4,152,共6页
牟宗三的合一论可分为早期圆成论和后期合一论两个部分,两者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尽管后期合一论较之早期圆成论更为完善,思想层面更高,但在一些重大理论环节上也有更多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以无相作为新的合一的先验原则,以"... 牟宗三的合一论可分为早期圆成论和后期合一论两个部分,两者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尽管后期合一论较之早期圆成论更为完善,思想层面更高,但在一些重大理论环节上也有更多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以无相作为新的合一的先验原则,以"放得下"论无相等方面。后期合一论更为曲折含混,复杂难解,就学理的准确性而言,尚不如早期圆成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美学 合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宗三后期合一论的两个理论贡献
7
作者 杨泽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后期合一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在两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是阐发了一种新的审美思想,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主张。它们均与康德有原则性的区别,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关键词 牟宗三 美学 合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工具信息化“合一论”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芒 张华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教育信息化”作为通用概念已然流行,但人们尚未认真审视其概念内涵与现实意义,进而也就忽视了教育能否、为何、如何信息化等关键问题。因此,通过认真审视“教育”与“信息化”的名词关联,才能发现教育不可信息化,而教育工具信息化还... “教育信息化”作为通用概念已然流行,但人们尚未认真审视其概念内涵与现实意义,进而也就忽视了教育能否、为何、如何信息化等关键问题。因此,通过认真审视“教育”与“信息化”的名词关联,才能发现教育不可信息化,而教育工具信息化还情有可原。教育工具信息化的实施还需从“道”“人”“关系”“发展”等四个合而不同的层面体悟其中的道术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新故合一。唯有如此,才能在信息化不断发展而产生丰富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实践进程中认识教育形态的变化,发现无论信息化多么“强大”,都无法改变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永远是人的“在手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术合一 知行合一 天人合一 新故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真是“拯救全人类灭亡的金丹灵药”吗?——评季羡林先生的“天人合一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钟锐 《学海》 1998年第3期74-80,共7页
季羡林先生作为东方文化的专家,中国文化的权威,他有两大著名文化思想。一是“文化取代论”,即,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天人合一论”,即,认为“天人合一... 季羡林先生作为东方文化的专家,中国文化的权威,他有两大著名文化思想。一是“文化取代论”,即,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天人合一论”,即,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特点和精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论 “天人合一”思想 季羡林 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 天人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 分析哲学 “天” 东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双效统一论”到“多效合一论”——对传媒运作的一条基本原则的辨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支庭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本文对于我国指导新闻媒体运作的"双效统一"原则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了在传媒实践中,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概念界定是粗疏的,认为尽管这些概念在改革开放中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存在可以澄清和发展之处。文... 本文对于我国指导新闻媒体运作的"双效统一"原则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了在传媒实践中,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概念界定是粗疏的,认为尽管这些概念在改革开放中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存在可以澄清和发展之处。文章提出用"多效合一论"来替代"双效统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统一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多效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蒙培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天人合一论”所说的天,最重要最基本的涵义是指宇宙自然界,中国的哲人们都认为人与天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人类中心论”却认为人具有主宰自然的权利,而且有认识自然的能力。人类的自大与狂妄,使人们只是强调欲... “天人合一论”所说的天,最重要最基本的涵义是指宇宙自然界,中国的哲人们都认为人与天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人类中心论”却认为人具有主宰自然的权利,而且有认识自然的能力。人类的自大与狂妄,使人们只是强调欲望的满足,在技术进步面前没有神圣感。“天人合一论”的特点则在于天人相依的内在关系,它在本质上是价值观问题,包括生态伦理。今天,人们应当从中领会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源泉,认真反思人类“进步”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论 人类中心论 自然界 价值观 生态
全文增补中
贺麟“自然的知行合一论”述评
12
作者 田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49-52,共4页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论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贺麟运用其长期研究西方哲学所得的深厚学养,吸收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成果,对这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提出了"自然的知行合一论&...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论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贺麟运用其长期研究西方哲学所得的深厚学养,吸收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成果,对这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提出了"自然的知行合一论"这一重要认识论命题。与此同时,他还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夸大"知"的重要性和主宰性,得出"知主行从"的唯心主义哲学结论。贺麟对知行问题的探讨,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增添了新的理论内涵和时代内容。一、对知行问题的新阐释《知行合一新论》是贺麟在1938年写的一篇论文。他认为这篇文章对知行问题作了较深广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贺麟 知行关系 生理活动 斯宾诺莎 理论内涵 意识活动 知与行 中国传统哲学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禅合一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美宏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3期3-7,共5页
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以禅与诗而言,二者在思维方式上都强调“不思之思”、藉有限表现无限,在思维目标上都追求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因此,既可用诗之象征手法含蓄、凝炼地表达禅机或示法,... 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以禅与诗而言,二者在思维方式上都强调“不思之思”、藉有限表现无限,在思维目标上都追求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因此,既可用诗之象征手法含蓄、凝炼地表达禅机或示法,也可以禅之玄妙、空灵入诗。诗禅合一,相互作用,深刻影响并丰富了中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禅合一 禅宗 自性 存在本体 西方人文主义 中国文学研究 诗的形式 《五灯会元》 “妙悟” 现象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下产品生产与成本管理的双向嵌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扩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圆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在人工智能情境下,结合产业转型与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智能化产品生产与成本管理实现“双向嵌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项有益尝试。这种“双向嵌入”有助于丰富智能互联产品生产与单元制造模式融合中的价值内涵,延展成本管理学的理论边... 在人工智能情境下,结合产业转型与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智能化产品生产与成本管理实现“双向嵌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项有益尝试。这种“双向嵌入”有助于丰富智能互联产品生产与单元制造模式融合中的价值内涵,延展成本管理学的理论边界,促进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提升。同时,针对数字化改革,围绕经营模式与产品业态创新,积极寻求新的成本管理智能化生态平台,扩展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从经营末端(销售端)向经营前端(生产端)延展的应用场景。基于人工智能的“双向嵌入”体验,以及单元制造环境中的成本生态优化,促进智能互联产品的功能升级,使传统“成本观”与“分配观”下的管理会计边界更加模糊,进而助力实现智能化的企业价值创造并获得持续的价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单元制造 人单合一 成本管理 双向嵌入 海尔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小亮 刘沁璇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共14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中的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基于中国2000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中的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基于中国2000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非线性影响。相比“低老龄化”阶段,“高老龄化”阶段下老龄化对宏观政策的负向影响会大幅提高,导致宏观政策有效性加速下降。之所以人口老龄化会对宏观政策有效性产生非线性影响,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对企业部门投资信心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在“高老龄化”阶段,企业部门投资信心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宏观政策有效性进一步下降。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建议政府除了通过提高生育率等举措缓解老龄化进程,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预期管理,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二是加强对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动力来提高政策传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宏观政策有效性 非线性效应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锚碇刚性接头地下连续墙三槽合一工艺试验研究
16
作者 夏欢 戴俊平 +2 位作者 钟永新 徐杰 朱俊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 m的双塔双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槽段间采用多道钢筋网片排插连接方式,形成非接触搭接刚性接头。为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提高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针...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 m的双塔双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槽段间采用多道钢筋网片排插连接方式,形成非接触搭接刚性接头。为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提高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针对南锚碇地下连续墙内部大隔舱槽段提出三槽合一工艺,即将1个一期钢箱槽段与2个二期钢筋笼槽段一次成槽(形成超长槽段),下放钢筋笼,同步浇筑混凝土。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开展超长槽段槽壁稳定性分析、高性能护壁泥浆试验及刚性接头承载力足尺抗弯试验等研究,并应用于实体工程。结果表明:三槽合一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总体可行,采用高性能护壁泥浆能够保证超长槽段施工期间的槽壁稳定;在护壁泥浆中加入适量BaSO 4,并将其比重控制在1.15以上,槽壁变形控制及稳定性较好;刚性接头处钢筋笼与钢筋笼排插钢筋搭接长度由67 cm增至100 cm,显著提高了接头承载力,刚性接头承载力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该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三槽合一槽段已施工完成,槽壁变形实测最大值33 mm,与计算值较为吻合,验证了三槽合一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 地下连续墙 刚性接头 三槽合一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开放审核功能的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建设探析
17
作者 王巧玲 王东嘉 谢永宪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共4页
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中的“三合一”,包含外在表象、机关档案基础业务开展和工作机制三个层面。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是指围绕“三合一”上述三个层面相关思想和内容的机关档案工作制度安排。基于机关档案开放审核规范开展和提升... 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中的“三合一”,包含外在表象、机关档案基础业务开展和工作机制三个层面。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是指围绕“三合一”上述三个层面相关思想和内容的机关档案工作制度安排。基于机关档案开放审核规范开展和提升机关档案开放审核相关法律遵从度的考虑,有必要开展融合开放审核功能的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建设,并且从理论基础、框架结构、工作对象、工作依据编制、工作内容五方面来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文章指出可以通过将编制开放审核指南纳入机关档案工作要求、将开放审核指南编制融入机关档案“三合一”相关工作机制建设、将机关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整合到归档环节中三个方面来逐步实现融合开放审核功能的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开放审核 机关档案 档案管理 管理制度 工作机制 “三合一”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德学并举——纪念杨世忠教授
18
作者 王凡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0,共1页
或许因为缘分,或许就是幸运,我于1997年考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读研究生,师从杨世忠教授,先生的师德人品和专业学识有口皆碑,这给了我莫大的人生教诲和职业动力,在此,衷心感谢和深切怀念我的恩师杨世忠教授。先生的一生辛勤耕耘... 或许因为缘分,或许就是幸运,我于1997年考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读研究生,师从杨世忠教授,先生的师德人品和专业学识有口皆碑,这给了我莫大的人生教诲和职业动力,在此,衷心感谢和深切怀念我的恩师杨世忠教授。先生的一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他的逝世是我国会计界的巨大损失。作为杨教授的学生,唯有继承,永为纪念。纪念杨教授的奉献教学、贡献学术的职业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事业 知行合一 会计学院 杨世忠 杰出贡献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到器道合一:基于人机关系对智能出版流程的再思考
19
作者 李林容 姜书婷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为深入剖析当前智能出版中人机关系之困,首先从历史溯源中比照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器道合一之差异,在证实“人机平等”合理性的前提下,提出我国古代技术哲学中“有机统一”的器道观念是指导出版事业发展的更高维指向。随后,结合出版流程中... 为深入剖析当前智能出版中人机关系之困,首先从历史溯源中比照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器道合一之差异,在证实“人机平等”合理性的前提下,提出我国古代技术哲学中“有机统一”的器道观念是指导出版事业发展的更高维指向。随后,结合出版流程中的具体实践,认为当前生产、审校、分发环节的“人-机”分别呈现出竞争、互补、交织的关系特征,并在实际运作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与缺陷。因此,人机关系的调试标准应当回归“器道合一”的内在遵循,在技术迭代中厘清审美意涵、在技术对照中充盈价值指向、在技术变革中恪守行业准则、在现实需要中校准技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道合一 行动者网络理论 智能出版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理论支撑与技术要点
20
作者 曹智 张玉 刘烜赫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1-27,44,共8页
现阶段村庄规划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及前瞻性特点,其编制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与规律遵循。以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理论基础及其编制技术要点为目标,从乡村功能与层级形态视角提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研究发... 现阶段村庄规划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及前瞻性特点,其编制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与规律遵循。以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理论基础及其编制技术要点为目标,从乡村功能与层级形态视角提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研究发现:①村庄规划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以乡村地域人地协同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②明确乡村多功能属性是村庄规划的前提,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的“六地”功能为村庄建设和治理指明了方向。③村庄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求,以及村庄发展的开放性、城乡关系互动性特征要求村庄规划研究对象为包括县域甚至城市边缘的广阔区域。④基于乡村功能与层级形态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包括县域多体系统认知、村庄定位与特色识别、特色挖掘与产业组织、居民点空间布局与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风貌设计与建设引导、近期项目与保障机制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 实用性村庄规划 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