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描绘到描绘性文体的产生——散体赋文体特征探索
1
作者 万光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7-55,34,共10页
文体因其不同的表现功能,可分为抒情性文体、叙述性文体、论说性文体。文体的表现功能又是可以互渗的。诗以抒情为主,可兼叙述、议论;史以叙述为主,可兼议论、抒情;论以说理为主,可兼抒情、叙述。虽然如此,各类文体有自己最基本... 文体因其不同的表现功能,可分为抒情性文体、叙述性文体、论说性文体。文体的表现功能又是可以互渗的。诗以抒情为主,可兼叙述、议论;史以叙述为主,可兼议论、抒情;论以说理为主,可兼抒情、叙述。虽然如此,各类文体有自己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文体的性质正是由此而得到确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特征 表现功能 各类文体 叙述性文体 抒情性 散体赋 描绘性 文学 抒情为主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形律:中学文体教学的法则
2
作者 曹明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95-99,共5页
西方著名的美学家鲁遭夫·阿恩海姆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他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但是这个“形”并不是指外物的形状或艺术的形式,而是指“完形”。也就是说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谈“形”时,非常强调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基本... 西方著名的美学家鲁遭夫·阿恩海姆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他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但是这个“形”并不是指外物的形状或艺术的形式,而是指“完形”。也就是说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谈“形”时,非常强调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基本特点,就是说明整体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决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的全新的整体。(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格式塔心理学所阐述的这种“完形律”,其要义在于把“形”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来把握,发现整体大于其部分相加的总和。它不但是艺术思维、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学文体教学所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体式 完形 艺术创造 艺术思维 整体观照 营构 有机整体性 深层意蕴 各类文体 艺术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知音》篇“一观位体”辨
3
作者 邓仕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1-78,共8页
一、《文心雕龙》一书,据作者自道,是“言为文之用心也”,这样看来,全书自当以创作论为主体。探讨文学创作问题,是理论层面的讨论,体大思精的理论,涵盖深广,需要很多阐发,因此创作论的研究,往往最引人入胜,在《文心》尤其如此。不过刘... 一、《文心雕龙》一书,据作者自道,是“言为文之用心也”,这样看来,全书自当以创作论为主体。探讨文学创作问题,是理论层面的讨论,体大思精的理论,涵盖深广,需要很多阐发,因此创作论的研究,往往最引人入胜,在《文心》尤其如此。不过刘勰批评前代论文之作,以“无益后生之虑”为憾,则他自己的力作,不免着重于示来学以津梁:可以说,整部《文心雕龙》有强烈的指导意识,不像后世诗话词谈之类的赏鉴之作。《文心》上篇二十五篇中,除枢纽五篇外,余二十篇皆就各类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创作论 风格 知音 写作理论 批评论 作品 体裁 通变 各类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姜洪根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3期125-127,共3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学生作文水平上。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教材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忽视针对性和实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学生作文水平上。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教材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忽视针对性和实效性。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大多为文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 作文内容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质量 作文训练 作文能力 作文兴趣 有效性 各类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呐喊》《彷徨》的小说散文的模糊性
5
作者 范培松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77-81,共5页
鲁迅自称:“我是散文式的人。”①但他的小说写得极好。《呐喊》《徬徨》是他的杰作,也是公认的现代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不过,我每读《呐喊》、《徬徨》总会强烈地感到:它们中间有很多篇章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我常常是把它们... 鲁迅自称:“我是散文式的人。”①但他的小说写得极好。《呐喊》《徬徨》是他的杰作,也是公认的现代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不过,我每读《呐喊》、《徬徨》总会强烈地感到:它们中间有很多篇章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我常常是把它们当作散文来读的。事实上,如果细细探究,这两本小说集倘要用“正宗”的小说观念来衡量,合“小说”之名者恐怕极少,大多数既是小说,又是散文,是介乎小说散文之间的杂交品种,套用当今评论界的一句行话,是小说散文的模糊。也许因为是一个形式问题,所以未被以往的研究界所重视,而在我看来,《呐喊》《徬徨》的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恰恰就表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深入考察鲁迅作品的战斗精神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 说写 小说集 散文式 行话 写作教学 鲁迅作品 各类文体 文体教学 小说创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