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各正性命与从容中道——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樊志辉
《船山学刊》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大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伴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不仅进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之中,也成为现代文化思潮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批判性反思
文化复兴
各正性命
国家意识形态
中道
从容
国家综合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生命伦理的精神、模式及特性——对“易道生生”的义理解读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舜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的伦理,"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儒家围绕着"生"造就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并以天、命、性、道诸概念逻辑架构出一个相应的生命义理体系。这一体系在形上的维度首先...
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的伦理,"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儒家围绕着"生"造就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并以天、命、性、道诸概念逻辑架构出一个相应的生命义理体系。这一体系在形上的维度首先表现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易道生生"的生命观,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颇有儒家特色的"继天为善"的伦理观和"各正性命"的身心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
天人互动
继天为善
各正性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和”文化对领导干部为官为政的现实启示
3
作者
陈晓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认为天道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各具其性,万物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若达到并保持一种高度的“和”,便是大吉大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和”文化
领导干部
为政
治国理政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各正性命与从容中道——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樊志辉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基金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问题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13AZX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现代性与心性--现代心性儒学批判"(14JHQ0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大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伴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不仅进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之中,也成为现代文化思潮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批判性反思
文化复兴
各正性命
国家意识形态
中道
从容
国家综合实力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生命伦理的精神、模式及特性——对“易道生生”的义理解读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舜清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299,共6页
文摘
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的伦理,"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儒家围绕着"生"造就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并以天、命、性、道诸概念逻辑架构出一个相应的生命义理体系。这一体系在形上的维度首先表现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易道生生"的生命观,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颇有儒家特色的"继天为善"的伦理观和"各正性命"的身心工夫论。
关键词
儒家
生
天人互动
继天为善
各正性命
Keywords
Confucian
Sheng, interaction between Tian and Rent Goodness according to Tian
Ge-Zheng-Xing-Ming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和”文化对领导干部为官为政的现实启示
3
作者
陈晓莉
机构
重庆行政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支撑研究”(项目编号:14XSH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认为天道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各具其性,万物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若达到并保持一种高度的“和”,便是大吉大利。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和”文化
领导干部
为政
治国理政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总书记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各正性命与从容中道——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批判性反思
樊志辉
《船山学刊》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儒家生命伦理的精神、模式及特性——对“易道生生”的义理解读
张舜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统“和”文化对领导干部为官为政的现实启示
陈晓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