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正性命与从容中道——对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樊志辉 《船山学刊》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大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伴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不仅进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之中,也成为现代文化思潮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批判性反思 文化复兴 各正性命 国家意识形态 中道 从容 国家综合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命伦理的精神、模式及特性——对“易道生生”的义理解读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舜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的伦理,"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儒家围绕着"生"造就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并以天、命、性、道诸概念逻辑架构出一个相应的生命义理体系。这一体系在形上的维度首先... 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的伦理,"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儒家围绕着"生"造就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并以天、命、性、道诸概念逻辑架构出一个相应的生命义理体系。这一体系在形上的维度首先表现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易道生生"的生命观,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颇有儒家特色的"继天为善"的伦理观和"各正性命"的身心工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天人互动 继天为善 各正性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和”文化对领导干部为官为政的现实启示
3
作者 陈晓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认为天道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各具其性,万物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若达到并保持一种高度的“和”,便是大吉大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和”文化 领导干部 为政 治国理政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