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TI介质精确反射系数方程的叠前反演方法
1
作者 李勤 徐若曦 李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54-2668,共15页
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反演大多是基于反射系数近似式,但高精度的反演需要考虑精确解与近似解之间的误差.本文通过将VTI介质反射系数方程的近似解和精确解进行对比,论证使用精确解的必要性;基于VTI介质精确反射系数方程建立反演目标函数,... 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反演大多是基于反射系数近似式,但高精度的反演需要考虑精确解与近似解之间的误差.本文通过将VTI介质反射系数方程的近似解和精确解进行对比,论证使用精确解的必要性;基于VTI介质精确反射系数方程建立反演目标函数,将遗传算法与灰狼算法相结合,形成混合遗传灰狼算法,在保证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局部搜索能力,实现基于VTI介质精确反射系数方程的反演;通过将反演流程应用于测井模型和含有不同水平噪声的地震数据,试算结果表明反演的误差较小,抗噪能力较好,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对实际资料进行反演测试,得到的剖面分辨率较高,误差较小,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将为提高地震数据反演精度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精确反射系数 遗传算法 灰狼算法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qS1和qS2波波前分离
2
作者 李兴旺 王迪 白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3-2784,共12页
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可用于研究岩石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和了解地下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计算三种地震波(qP,qS1,qS2)相速度和群速度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分离qS1和qS2波的波前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 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可用于研究岩石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和了解地下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计算三种地震波(qP,qS1,qS2)相速度和群速度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分离qS1和qS2波的波前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此,本文基于新近给出的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种波(qP,qS1,qS2)群速度的解析计算公式,依据相速度光滑连续的条件给出相邻方向上qS1和qS2波识别方法;为避免数值计算误差造成识别错误,构建了置信度函数,并借鉴快速行进法的思想逐点进行判别以分离qS1和qS2波的波前,最终得到三种波(qP,qS1,qS2)各自独立且完整的波前面.多个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各向异性介质,且不受波前复杂程度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为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多次波射线追踪、多震相走时反演以及横波分裂研究等提供算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各向异性介质 群速度 横波分裂 波前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TI介质中的P/S波快速解耦技术及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辉 尹国庆 +8 位作者 徐珂 王志民 王海应 梁景瑞 来姝君 左佳卉 鲜成钢 申颍浩 赵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0-683,共14页
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在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复杂地质构造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耦合的P波场和S波场,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串扰噪声,降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倾斜各向异... 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在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复杂地质构造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耦合的P波场和S波场,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串扰噪声,降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倾斜各向异性对称轴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 Isotropy,TI)介质,提出了一种矢量弹性波场快速解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偏移剖面的成像质量.该方法首先通过坐标转换,将观测系统坐标系的垂直轴旋转到TI介质的对称轴方向,在新坐标系下,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I)介质中的分解算子,推导出三维TI介质解耦算子表达式.接着引入一种在空间域快速计算分解波场的方法,来实现空间域矢量P波场和S波场分离,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点积成像条件,将提出的P/S波分解方法引入到三维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得到高精度的PP和PS成像.与以往的波场分解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数值稳定和计算效率高的特点.数值算例表明,应用上述三维TI分解算子得到的偏移剖面有效压制了噪声,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逆时偏移 矢量P/S波场分解 多分量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层析反演策略与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瑞合 赵金玉 +2 位作者 印兴耀 马妮 谷玉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4-490,共7页
随着宽方位和全方位采集方法的广泛应用,地震数据处理中更多地使用大炮检距数据,而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往往对大炮检距数据影响较大,导致成像精度降低。此外,现阶段各向异性偏移算法发展迅速,但是各向异性参数建模技术还相对滞后。为此,... 随着宽方位和全方位采集方法的广泛应用,地震数据处理中更多地使用大炮检距数据,而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往往对大炮检距数据影响较大,导致成像精度降低。此外,现阶段各向异性偏移算法发展迅速,但是各向异性参数建模技术还相对滞后。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SV波分离的射线追踪方法,为层析反演提供准确的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等信息,通过推导VTI介质层析矩阵的形式,介绍同时迭代重建方法,重点分析VTI介质的三个各向异性参数对不同角度的敏感性,并制定基于角度约束的三参数顺序反演策略。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成像深度恢复到真实位置,提高了与井数据的匹配度,能较好地适应复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射线追踪 层析反演 反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地联合提取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小明 凌云 +1 位作者 牛滨华 吴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580,共5页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某地区的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中,VTI介质火成岩的各向异性和垂向速度变化引起非双曲线时差。通过对实际资料的系统分析,我们不能利用DMO反演法,移动震源VSP反演法和多偏移距VSP初至旅行时反演法提取Thomsen参数用于各向...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某地区的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中,VTI介质火成岩的各向异性和垂向速度变化引起非双曲线时差。通过对实际资料的系统分析,我们不能利用DMO反演法,移动震源VSP反演法和多偏移距VSP初至旅行时反演法提取Thomsen参数用于各向异性地震资料的处理。因此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方法:运用地震资料和零偏移距VSP井求取火成岩的各向异性参数δ;在比较精确确定火成岩地层深度和厚度的情况下,利用偏移距VSP井,求取了各向异性参数ε,从而获得火成岩的瞬时各向异性参数η;充分考虑VTI介质垂向速度变化对时差曲线的影响,获得了各向异性参数ηeff。最后,利用所提取的各向异性参数,进行VTI介质各向异性速度分析和成像,成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vti介质 速度 NMO动校正 各向异性参数 V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多波各向异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勤 李庆春 张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3-507,416,共5页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各向同性参数分析无法校平大炮检距地震记录,会引起动校拉伸、叠加结果失真,而通过各向异性参数分析,能实现对大炮检距地震反射资料的有效处理。本文针对VTI介质中PP波和PSV波各向异性参数分析过程,提出充分利用...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各向同性参数分析无法校平大炮检距地震记录,会引起动校拉伸、叠加结果失真,而通过各向异性参数分析,能实现对大炮检距地震反射资料的有效处理。本文针对VTI介质中PP波和PSV波各向异性参数分析过程,提出充分利用多波数据信息丰富的优势,采用预估—分析—提取的策略限定各向异性参数的范围,简化各向异性参数分析的流程,达到提高多波各向异性参数提取精度和分析效率的目的;并通过优化参数谱,增强各向异性参数谱的分辨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参数分析 多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地震波群速度三维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锴 曹丹平 +2 位作者 孙上饶 张佳佳 印兴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9,共9页
根据VTI介质地震波群速度的精确表征,将群速度函数在参考点(ε_(0),δ_(0),γ_(0))处进行一阶Taylor展开的线性化处理,利用雅可比矩阵推导群速度三维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结果表明: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保持了对各向异性参数... 根据VTI介质地震波群速度的精确表征,将群速度函数在参考点(ε_(0),δ_(0),γ_(0))处进行一阶Taylor展开的线性化处理,利用雅可比矩阵推导群速度三维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结果表明: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保持了对各向异性参数的线性关系,它是弱各向异性近似表征的有效扩展,而弱各向异性近似表征是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的特例;通过调节参考点取值,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不仅适用于各向异性参数较小的情况,而且也适用于各向异性参数较大的情况,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 群速度 雅可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各向异性动态渗透率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裴雪皓 刘月田 +3 位作者 林子愉 樊平天 米辽 薛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1,共9页
基于迂曲毛细管网络模型,推导建立了各向异性渗透率与岩石正应变间的关系式,即各向异性动态渗透率模型(ADPM),采用孔隙尺度流动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单轴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影响不同方向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迂曲毛细管网络模型,推导建立了各向异性渗透率与岩石正应变间的关系式,即各向异性动态渗透率模型(ADPM),采用孔隙尺度流动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单轴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影响不同方向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层状油气藏开采的单轴应变过程中,有效面孔率对各方向的渗透率影响规律一致,随着有效面孔率的减小,渗透率对应变的敏感程度增大;垂直于压缩方向的渗透率对应变的敏感程度随迂曲度的增加而减小,沿压缩方向的渗透率对应变的敏感程度随迂曲度的增加而增大。初始各方向迂曲度相同的层状油气藏,在压力下降的过程中,迂曲度对各方向渗透率变化幅度的相对关系起决定性作用,迂曲度小于1.6时,岩石水平方向渗透率的降幅要高于垂向渗透率,迂曲度大于1.6时则相反,传统动态渗透率模型无法表征这一现象。经孔隙尺度模拟实验数据的验证,新模型拟合精度高,可以有效表征不同方向变形对各方向渗透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动态渗透率 各向异性 毛细管网络模型 迂曲度 正应变 流动模拟 渗透率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分裂的地球内部各向异性研究综述
9
作者 刘剑 王睿敏 李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2-544,共13页
地球内部圈层存在各向异性,且各向异性成因机制不同。剪切波分裂可揭示不同构造、不同深度各向异性介质特征,为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化研究和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介绍地球内部各向异性成因机制,总结剪切波分裂方法发展情况,以及利用... 地球内部圈层存在各向异性,且各向异性成因机制不同。剪切波分裂可揭示不同构造、不同深度各向异性介质特征,为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化研究和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介绍地球内部各向异性成因机制,总结剪切波分裂方法发展情况,以及利用剪切波分裂方法研究地壳和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的成果与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壳幔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分裂 各向异性介质 地壳 地幔 壳幔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VSP数据地震干涉成像方法
10
作者 丁泽政 曲英铭 +1 位作者 李振春 任一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09,共8页
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成像是当前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地表激发竖直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获取高陡构造信息。此外,井间地震数据包含的有关高陡构造的信息更为丰富,但是在实际采集中井间地震成本较高。为实现复杂各向异性... 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成像是当前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地表激发竖直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获取高陡构造信息。此外,井间地震数据包含的有关高陡构造的信息更为丰富,但是在实际采集中井间地震成本较高。为实现复杂各向异性介质高陡构造的精确成像,首先基于互易定理推导了VTI介质下的垂直地震剖面干涉公式,然后根据互相关原理去除两个炮记录中传播路径重合的地震波,得到虚拟源数据,使观测系统更接近成像目标、高陡构造信息更丰富,再将虚拟源数据与井中激发井中接收的地震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虚拟源数据的正确性,最后将地震干涉得到的虚拟源数据作为逆时偏移的输入炮记录,完成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对比基于各向异性介质和各向同性介质假设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发现,考虑介质的各向异性时,虚拟源数据对高陡构造的成像更连续,成像结果噪声更少,证明了干涉成像方法在VTI介质的可行性,可以有效提升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VSP 互相关 地震干涉 虚拟源数据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qSV-qSV波高精度非双曲时距曲线方程近似形式研究
11
作者 柴益博 张峰 许韬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近年来,宽频、大吨位的横波可控震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横波地震在气云区成像和地质构造解释等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横波对各向异性尤为敏感,然而即使在较为简单的VTI(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qSV波的传播特征也... 近年来,宽频、大吨位的横波可控震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横波地震在气云区成像和地质构造解释等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横波对各向异性尤为敏感,然而即使在较为简单的VTI(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qSV波的传播特征也相当复杂,例如在较强各向异性条件下(各向异性参数σ> 0.3),qSV-qSV波的时距曲线在中-远偏移距(x/z=1.7~2.0)出现“横波三重波”(shear wave triplication)现象,导致近偏移距与中-远偏移距的时距曲线特征差异显著。现有的qSV-qSV波时距曲线近似方程通常基于小偏移距(x/z=0)处的一阶近似,因而在中-远偏移距范围内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qSV波相、群速度表示的精确时距曲线方程出发,结合相、群速度的二阶近似式,以及在x/z=2位置,相、群速度以及相、群角相等的特征,推导出了一种包含改进收敛因子的高精度的时距曲线方程。对比分析表明,在较强各向异性条件下,与现有的近似方程相比,新方程能够在远偏移距更好地收敛至实际时距曲线。本研究为地震横波资料处理提供了更加精确的非双曲时距曲线近似方程,有助于在地震资料处理中保留更多的远偏移距信息,对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建模、横波反演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qSV-qSV波 横波三重波 相群关系 非双曲时距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各向异性层状介质磁偶极子源电磁场递推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孝凯 赵伟娜 +3 位作者 张晋言 董经利 孙清溪 王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为快速、精确模拟复杂三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波测井响应规律,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水平层状地层的磁偶极子源电磁场伪解析递推算法。该算法通过双重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域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转换为一系列对一维谱域场的求解,将地层上、下界... 为快速、精确模拟复杂三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波测井响应规律,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水平层状地层的磁偶极子源电磁场伪解析递推算法。该算法通过双重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域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转换为一系列对一维谱域场的求解,将地层上、下界面位置引入谱域电磁场通解公式,克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数值溢出问题;进一步利用传播矩阵方法,递推获得各个地层界面处的幅度系数;针对积分核函数存在的强烈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正余弦数值滤波积分方法,实现了谱域到空间域电磁场的准确、快速转换。模拟结果表明:三轴各向异性导致电测井响应更为复杂,传统各向异性电测井解释模型不再适用。新递推算法是复杂各向异性储层测井响应分析的基础,也为电性参数准确提取和精准地质导向提供了正演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各向异性 层状介质 电磁波测井 递推算法 正余弦滤波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理论的煤系地震数据高分辨处理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慧婷 常锁亮 +5 位作者 张生 关雯元 赵兴 王唯骞 澹台明君 高凯欣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3,共9页
【目的】随着深部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高精度地震勘探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具有强各向异性的含煤地层,传统基于各向同性的资料处理方法不再适用。【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水平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ransverse Isotropy Medium with ... 【目的】随着深部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高精度地震勘探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具有强各向异性的含煤地层,传统基于各向同性的资料处理方法不再适用。【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水平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ransverse Isotropy Medium with Vertical Symmetry Axis,VTI)和方位各向异性介质(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Horizontal Axis of Symmetry,HTI)联合处理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首先,针对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分析VTI介质特点,采用高阶动校正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各向异性在大偏移距数据中引起的同相轴弯曲,保证共反射点远近道能达到同相,提高数据叠加成像质量。其次,针对构造裂隙发育特征,立足于HTI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采用OVT域处理方法,通过建立方位各向异性参数场去除不同方位角差异对数据的影响。联合应用上述2种处理方法,通过制定合理的处理流程,优选关键参数,搭建一套实用的、适合目标地层的各向异性处理校正方法,解决含煤地层在复杂条件下的速度分析、叠加等问题,从而提高煤系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解释精度。【结果和结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方法获得的地震数据主频更高、频带更宽,在小构造特征识别和古地理环境刻画方面更具优势,为精细地质解释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强调了对含煤地层进行各向异性处理的必要性,推动各向异性处理技术的在宽方位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vti介质 HTI介质 高阶动校正 OVT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VT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
14
作者 李创 程冰洁 +2 位作者 徐天吉 王啟 华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0-1352,共13页
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 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等储层的各向异性及裂缝发育特征,基于HTI介质模型和地震波衰减各向异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OVT(Offset Vector Tile)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广义S变换(GST)对OVT矢量片叠前道集进行高精度时频分析;然后,通过T-K(Teager-Kaiser)能量算子计算地震波的单频T-K能量;最后,计算抽样波长距离内的相对衰减量,获得衰减拟Q值进行椭圆拟合,并以椭圆扁率表征衰减各向异性强度和预测裂缝发育密度。该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OVT叠前道集较叠后数据包含了更丰富的储层流体和裂缝信息的优势,而且将衰减属性与储层裂缝表征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一种裂缝预测新思路。该方法在川西坳陷XC气田的应用中取得了地震资料预测结果与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吻合度较高的裂缝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衰减各向异性 品质因子 HTI介质 OVT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弹性波相速度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 被引量:4
15
作者 谷一鹏 印兴耀 +1 位作者 梁锴 张佳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5-642,472,共9页
Thomsen给出的弱各向异性线性近似的条件为各向异性参数的绝对值小于0.2,针对某些各向异性较强的岩石,因为各向异性参数绝对值很大,所以由弱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计算的相速度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了VTI介质弹性波相速度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 Thomsen给出的弱各向异性线性近似的条件为各向异性参数的绝对值小于0.2,针对某些各向异性较强的岩石,因为各向异性参数绝对值很大,所以由弱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计算的相速度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了VTI介质弹性波相速度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公式,该公式保持了对各向异性参数的线性关系。从VTI介质弹性波精确相速度公式出发,在相速度精确表达式函数曲线与线性近似式函数曲线切点处进行一阶Taylor展开,由切点处相速度对各向异性参数的一阶偏导数构成雅可比矩阵,得到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公式。理论分析和数值示例表明:在各向异性参数绝对值较小时,弱各向异性线性近似和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所得结果均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当各向异性参数绝对值较大时,弱各向异性近似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偏差较大,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说明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通过调节线性近似的切点,可以适用于各向异性较强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各向异性线性近似 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 一阶Taylor展开 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四分量各向异性介质高斯束偏移方法
16
作者 徐贵军 石星辰 +3 位作者 邹振 毛伟建 刘强 李文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8-1057,共10页
基于弹性波动方程的多波多分量高斯束偏移方法计算高效且成像精确,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目前多应用于陆地三分量数据,对于海底地震数据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问题:①不完整的海底边界条件导致P波和S波无法彻底分离,上、下行波会在海底的记录... 基于弹性波动方程的多波多分量高斯束偏移方法计算高效且成像精确,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目前多应用于陆地三分量数据,对于海底地震数据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问题:①不完整的海底边界条件导致P波和S波无法彻底分离,上、下行波会在海底的记录方式下发生混叠,造成虚假成像;②地下介质中普遍存在的各向异性带来运动学信息误差,导致最终成像出现反射波归位不准确、绕射波收敛效果差、能量不聚焦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兼顾各向异性特性、直接使用包含水压分量的海底四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高斯束偏移成像的方法。首先,假设海底接收界面为各向同性,以弹性波波动方程和海底完整边界为基础进行波场延拓,得到四分量数据的波型分离矩阵;然后,结合各向异性射线追踪和动力学参数近似,实现了VTI介质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2D层状模型和北海Gullfaks区域模型的数值试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海底四分量各向异性介质高斯束偏移方法抑制了不完整边界条件造成的成像假象,能够自动分离海底各向异性介质中的PP波和PS波,实现转换波的准确成像,更精确地恢复和归位地震波,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分辨率,尤其适用于复杂海底的大炮检距、宽方位地震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成像 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高斯束 四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井涌泉 樊鹏军 +3 位作者 谭卓 董建华 范廷恩 胡光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1,共6页
基于VTI介质的假设,通过结合单程波方程与VTI介质的时间偏移频散关系,发展了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的VTI介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给出了由均方根动校正速度与均方根各向异性参数确定的走时和幅值解析表达式。同时,综合分析速度与各向... 基于VTI介质的假设,通过结合单程波方程与VTI介质的时间偏移频散关系,发展了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的VTI介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给出了由均方根动校正速度与均方根各向异性参数确定的走时和幅值解析表达式。同时,综合分析速度与各向异性参数对CRP道集走时的影响,通过CRP道集内同相轴剩余动校时差的迭代拾取,实现了在偏移过程中偏移速度与各向异性参数的建模。理论模型试算和南海某深水区二维地震数据成像结果表明,应用VTI介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可以实现大角度倾斜界面更为准确的成像归位,同时能够保证剖面的能量聚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参数 频散关系 vti介质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改进声学近似qP波交错网格正演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锴 陈浩然 +1 位作者 孙上饶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Alkhalifah提出的声学假设近似令沿TI介质对称轴的qSV波速度近似为0,建立了相应的qP波波动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方程中存在退化的qSV波解,不是纯qP波波动方程;二是方程不适用于ε<δ(ε和δ为Thomsen参数)的介... Alkhalifah提出的声学假设近似令沿TI介质对称轴的qSV波速度近似为0,建立了相应的qP波波动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方程中存在退化的qSV波解,不是纯qP波波动方程;二是方程不适用于ε<δ(ε和δ为Thomsen参数)的介质。为此,在Liang等的工作基础上,将改进声学近似方法的思想引入qP波频散关系和一阶波动方程推导。令qSV波的精确频散关系中的圆频率为0,同时结合椭圆分解,推导了VTI介质纯qP波解耦频散关系,利用改进标量算子的空间域渐近近似建立了VTI介质改进声学近似qP波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实现了基于改进声学近似的VTI介质纯qP波正演模拟。频散关系分析和数值示例表明,基于改进声学近似的qP波一阶波动方程不包含退化qSV波,是纯qP波方程,与弹性波波动方程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精度,并且该方程在ε≥δ和ε<δ的VTI介质中均是稳定的,同时也适用于复杂VTI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声学近似 qP波 vti介质 频散关系 交错网格 空间域渐近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修正声学近似qP波波动方程与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锴 陈浩然 孙上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横波通常耦合在一起传播,纵横波解耦是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典的声学近似通过设置垂向qSV波速度V_(S0)为0来解耦qP波场,但是存在退化qSV波等问题。本研究将垂向qSV波速度V_(S0)考虑成波数k_(x)、k_(z)和各... 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横波通常耦合在一起传播,纵横波解耦是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典的声学近似通过设置垂向qSV波速度V_(S0)为0来解耦qP波场,但是存在退化qSV波等问题。本研究将垂向qSV波速度V_(S0)考虑成波数k_(x)、k_(z)和各向异性参数ε、δ的函数,对声学近似进行修正,推导了VTI介质修正声学近似qP波频散关系和波动方程。VTI介质修正声学近似qP波波动方程包含椭圆项和非椭圆项两部分,因此采用混合有限差分/伪谱算法进行求解,即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椭圆项、伪谱法求解非椭圆项。频散关系分析和数值示例表明,基于修正声学近似的qP波波动方程不包含退化qSV波,是纯qP波方程,与弹性波方程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且具有较高精度;该方程在ε≥δ和ε<δ的VTI介质中均是稳定的,并且精度高于声学近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声学近似 波动方程 纯qP波 混合有限差分/伪谱法 vti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三维纵横波联合叠前反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2 位作者 王明春 孔选林 周怀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5,164+170,共6页
为了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本文利用三维三分量资料及前期处理结果,以各向异性(TI)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多波精确振幅特征方程,进而推出三维各向异性介质纵横波联合叠前岩性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叠前NMO道集,将5个岩性参数... 为了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本文利用三维三分量资料及前期处理结果,以各向异性(TI)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多波精确振幅特征方程,进而推出三维各向异性介质纵横波联合叠前岩性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叠前NMO道集,将5个岩性参数在同一方程联合求解,可同时获得5个反演参数。为保持反演参数的独立性,可直接反演地层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及另两个各向异性系数,进而计算出地层的弹性参数、弹性阻抗(EI)及弹性阻抗梯度(EIG)等共13个岩性、弹性参数,用于对岩性及流体的识别和描述。文中采用的纵横波联合叠前反演方法可提高反演的可靠性和精度,经实际三维多波地震数据处理证明了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三维三分量 反演方法 纵横波 叠前 岩性参数 应用 各向异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