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质疑
1
作者 木言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0,共2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质疑木言一、“必无人”“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句中的“必”,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为:“一定、实在”。这一诠释欠妥。在古汉语中,“必”固然每每表示“一定”、“实在”的意思,但用作假设,表示“果真”... 《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质疑木言一、“必无人”“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句中的“必”,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为:“一定、实在”。这一诠释欠妥。在古汉语中,“必”固然每每表示“一定”、“实在”的意思,但用作假设,表示“果真”、“假使”、“假如真的”之类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中学语文教材 廉蔺 赵王 秦王 司马相如列传 丹铅杂录 假设复句 说林上 西征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断代与文献环境:《史记》对《天子游猎赋》成篇过程的重构
2
作者 周金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8,共11页
《天子游猎赋》成篇年代历来聚讼纷纭,对已有研究进行考辨,发现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载“奏赋为郎”时间等同于赋成时间的研究思路存在问题。《天子游猎赋》实际写作时间应在司马相如为郎之后,且后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动态修... 《天子游猎赋》成篇年代历来聚讼纷纭,对已有研究进行考辨,发现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载“奏赋为郎”时间等同于赋成时间的研究思路存在问题。《天子游猎赋》实际写作时间应在司马相如为郎之后,且后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动态修改过程“。奏赋为郎”是司马迁出于叙史连贯而作出的史料剪裁与重构。司马迁如此处理,一方面与著史目的及编史体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编史时所面临的文献环境有关。由于《天子游猎赋》动态成篇,定稿时间未被强化,故年代信息本就失载。司马迁参考口碑史料,安排与作赋渊源最深的“征召为郎”作为赋作出场契机,并简化赋作成篇过程,进而前置与“为郎”合并,最终虚构了“奏赋为郎”情节。这一调整既保证了行文连贯,又表现出接近历史实情的一面,且不悖全篇主旨,从而实现了司马迁心中特定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天子游猎赋》 动态成篇 史书编纂 文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俱\具+V”语义指向的区别
3
作者 高福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8-54,共7页
O 0.1古代汉语中,居状位的“俱”、“具”有总括范围的语法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副词“都”、“全”等相当。然而,这两个词的作用和意义是否就毫无区别,怕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未必有定论的。《辞源》(修订本)第一册第316页“具”词条下载:... O 0.1古代汉语中,居状位的“俱”、“具”有总括范围的语法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副词“都”、“全”等相当。然而,这两个词的作用和意义是否就毫无区别,怕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未必有定论的。《辞源》(修订本)第一册第316页“具”词条下载:“具……⑨副词。都,全。通‘俱’。《诗·小雅·节南山》:‘民具尔瞻’。《史记·项羽本纪》:‘(张)良乃入,具告沛公。’”这条释义有两点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作者把《诗》和《史记》中的这两个“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指向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节南山 诗·小雅 尔瞻 语义联系 存在句 司马相如列传 轻虑浅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